媽媽,我真的很疼,我可以哭一會嗎?
CC很小的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每次摔倒,在不是特別嚴重,她可以忍受的疼痛範圍內,她都會捂著痛處堅定地跟我解釋:我不疼,我沒事兒。
但有的時候她明明摔得很重,我看著也很疼,明明是她受了傷,反倒像是她犯了錯。
開始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畢竟比起沒事哭鼻子,這樣的CC看起來更堅強、更懂事了一些。
直到某天我遇見一對二胎家庭,才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
那天去一個二胎家庭做客,兩個孩子在客廳一角玩。
期間,弟弟把姐姐推倒了,姐姐大哭,媽媽立馬過去,扶起姐姐說:寶貝,沒事兒啊沒事,別哭了。
許是真的疼、許是驚嚇,姐姐依然止不住哭。
媽媽接著說,「我看到了你是蹲著的時候屁股著地了,這沒有多高,沒有很疼,好了,別哭了,我們姐姐是不是最堅強的?」說著,語氣也慢慢嚴肅了起來。
姐姐終於忍住了哭聲,接著玩了起來。
沒過兩分鐘,弟弟又把姐姐推到了,這次是肩膀撞上了旁邊的凳子。
正好這個時候媽媽去了廚房,我下意識的,趕緊過去準備扶起、安撫。
姐姐卻立馬站起來,捂著肩膀跟我說:阿姨,我不疼!
看的我一陣心疼,因為那語氣,是如同做錯事般的「解釋」,抑或是強裝鎮定的自我安慰。
剛好媽媽從廚房出來,姐姐非常自豪地說:媽媽,我剛才摔到了,我都沒哭。
我被打斷沒說出口的那句話是:可是,你明明有事啊。
由此及彼,我便發現了這個姐姐跟CC身上的同一個問題:就是太懂事了,超出了她們年紀應有的得體,也超出了不屬於她們這個年紀的討好。
這個姐姐的例子,我一眼便能看到問題的要害:在有了弟弟的競爭之下,她想要找准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得到爸爸媽媽的注意,那麼就只能在弟弟做不到的方面比弟弟做得更好,她要比弟弟堅強、懂事、寬容,只有這樣,媽媽才會看到她,欣賞她。
但是CC的問題我反思了良久,她是家裡的獨女,她沒有競爭對手,但我立馬也明白了,雖然她沒有競爭對手,但是讓媽媽喜歡、被大人肯定的心,哪個孩子不是一樣的?
又分什麼一個?兩個?
摔倒了,被小朋友打了、搭不好積木了,每當孩子遇到我們眼中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的時候,我們都會下意識地說:
沒事兒,多大點事兒?
不哭,這有什麼好哭的?
如果孩子依然不買賬,我們就開始鼓勵:
好了,好了,我們寶貝最堅強了!你是男子漢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
看上去我們陪在了寶寶身邊安慰他、鼓勵他,實際上,我們完全否定和忽略了寶寶的情緒,我們站在了他的對立面,潛台詞在強調,你不疼,你不該疼,你不該哭。
他們哭就是因為他們「有事」:
摔倒了會疼、被打了會委屈、搭不上積木會沮喪。
如果只是簡單地說,「沒事的/不要哭」,會讓寶寶感覺更加糟糕。
如果大人最後沒了耐心,甚至轉為了發脾氣:哭哭哭,就知道哭,屁大點兒的也值得哭鼻子!
那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默認這種既定事實,然後調整自己適應這種新的、與本能相反的生存模式:
媽媽不喜歡動不動就哭的寶寶,摔倒也不哭媽媽會開心。
推薦閱讀:
※純真童年記錄彩虹小鎮三周年生日
※職場媽媽的煩惱:「生」還是「升」?
※寶寶愛撕紙,媽媽別阻止
※乾貨 | 剁手也要買的11款旅行箱,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媽媽車禍離世的八字命理
TAG: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