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類語言中也有「DNA」?

人類語言中也有「DNA」?日期:2011-10-16 作者:邵嶺 來源:文匯報

圖片作者: 圖片作者: 圖片作者: 圖片作者:
關於語言學,有個常識:一些語言的語速比另一些要快。比如相對於法語,西班牙語簡直就像在嘴裡跑火車;日語若是和德語賽跑,必定一馬當先。但與此同時,還有個有趣的現象鮮為人知:如果讓一個英國人、一個西班牙人講一個同樣的故事,說西班牙語的氣喘吁吁,說英語的優哉游哉,而最終他倆花的時間差不多。為什麼語速快的那位沒能早早講完故事?這說明,兩種語言的語速雖然不同,但在信息傳遞上耗費的時間相差無幾——這又是為什麼?近期發表在美國《語言》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試圖對此作出解答。對於這項研究的結果,中國人比較感興趣的部分可能是:在7種常用的人類語言中,漢語的「信息密度」是最高的。而語言學界則認為,此項研究最大的意義在於證實了確實有一種「DNA」,普遍存在於人類語言當中。為漢語言簡意賅找到了科學根據由里昂大學發起的這項研究共招募了59位志願者,他們的母語分別是英、法、德、意、日、西、漢等7種人類常用語言和「冷門」的越南語。他們每個人都被要求對著錄音機用自己的母語讀20篇短文,所有超過150毫秒的停頓都會被刪除。接下來,研究人員對每一段錄音里的音節進行統計,隨後又分析了每個音節所包含的意義。舉例來說,同樣是單音節的英語單詞,「bliss」表達了比快樂更為極致的愉悅之情,含義要比「to」豐富得多。在對所有原始資料進行分析和匯總之後,研究人員為所有納入研究範圍的語言設定了兩個坐標值:音節的平均信息密度(以下簡稱為信息密度),以及日常語速下每秒鐘所能說出的音節量(以下簡稱為音節量),同時把越南語的信息密度設定為1,作為其他7種語言的參照系。研究發現,信息密度和音節量成反比,也就是說,信息密度越高的語言,語速就越慢。其中漢語的信息密度最高,為0.94,語速則為每秒5.18個音節;英語以每秒6.19個音節的語速傳達密度為0.91的信息量;西班牙語雖然語速高達每秒7.82個音節,信息密度卻只有0.63;而日語每秒能飆出7.84個音節,不過它的信息密度僅為0.49。有必要解釋一下,所謂信息密度,其實和之前說到的音節含義相關:一種語言中,越多含義豐富的單音節辭彙,它的信息密度就越高。就拿「國際化」這個詞來說,漢語只需要3個音節,而英語internationalization卻用了8個音節。此外,漢語中有很多同義字,這也是它信息密度高的主要原因。7000種語言遵循著同一條原則研究進展到這一步,看上去很像是學者們閑著沒事兒自娛自樂的遊戲,有趣,但也僅僅是有趣而已。因為語速和信息量之間的關係並不是語言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此前也從沒有在學界引起過關注。不過,接下來的結論卻讓語言學家們不得不認真對待。在報告中研究人員這樣寫道:「在信息密度和音節量之間存在著某種協議。相對於信息密度低的語言,信息密度高的語言在傳達信息時能比較節約地使用音節,也就不需要那麼快的語速。」換句話說,在一樣長的時間段里,不同的語言儘管語速不同,傳遞的信息量其實是相等的。再換句話說,為了在一樣長的時間段里傳遞相等的信息量,有的語言需要用快語速,有的不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講一個同樣的故事,西班牙人快,英國人慢,而用時差不多。「這意味著,在世界上現存的7000種左右的語言中,儘管它們從拼寫到發音、從辭彙到語法都有著千差萬別,在本質上卻遵循著某些簡單通用的原則。我們可以把這種原則看作是人類語言中的『DNA』,就好像我們的身體里存在著DNA一樣。」語言學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梅德明教授這樣評點。這種「DNA」是一條冥冥之中的紐帶,將操著不同語言的人類連接在一起——儘管我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梅德明看來,「DNA」在語言中的存在,證明了語言生來平等而不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影響,無論塔加路語、泰語還是挪威語、沃洛夫語;進而從語言學的角度證明了人生來平等。因為,語言從來都不單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而是人類的身份證。本報記者邵嶺

推薦閱讀:

世界語言A/B/C.
瞧瞧咱這歐洲的語言(一)
嬰兒前語言階段與前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性
性,男人無處不用的語言
練就嫻熟的語言技巧:實用口才全書

TAG:人類 | 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