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記第二十四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無法可得分 第二十二

原文: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須菩提對佛說: 世尊,您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為了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是無所得的,是嗎? 世尊說:確實是這樣,就像你所說的這樣。須菩提,我雖然已經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我確實沒有得到一點點微少的法,一法也沒有得到。只有無法可得,才能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然也只是在名義上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果位也只是一個名字而已。

這樣的語言,如果不是佛親口所說的話,眾生就會滿腹狐疑不信,甚至會毀謗。因為眾生都是認為,佛既然是已經成佛了,一定是得到了無量無邊無數之多的法,才能成佛,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得到了,才能成佛,否則就不能成佛。即使成為菩薩,也是得到了一些法,才能成為菩薩,否則就是凡夫。即使是凡夫,也是在不斷地得失之間搖擺,非是一法都不得。

眾生知佛、知菩薩、知自己都是在哪些方面有所得呢?當然眾生都是在相上知道,佛有所得,知道菩薩們有所得,知道凡夫眾生的得與失。那麼眾生知道成佛了在相上都得到了什麼法呢?首先從佛的色身上看,成佛時,佛得到了圓滿的報身、應身和無量無數的化身,得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妙相身,因而,佛才能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眾生說法。

在國土上,佛得到了無數清靜莊嚴的勝妙佛國土,並且有無量無邊之多的弟子隨從修學。佛三大無量劫的辛苦修行,修得了無量三昧,獲得了無量的神通道力,能降伏所有的天魔外道。最主要的是,佛得到了一切種智,獲得了最勝妙的大智慧,世出世間法,無一法而不了知,因此而能隨自意隨時為眾生講述三藏十二部經典,講述出全部佛法。

佛所得到的這些法和功德,都是最粗略而說,細說百大劫也說不盡。然而,這些功德,這些法,佛在當凡夫時,並不具備,都是從凡夫位時開始起修,一點一滴地逐漸獲得的。那就是說,佛得的這些法和功德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由不具足到圓滿具足。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這些法,從無到有,是生,生則不是本來而有,不是本來而有,就是幻化的,幻化則不實。既然是幻化不實,那麼就不能真實得到。就像火爐得冰,了不可得;就像虛空中花,了不可得;就像夏日陽炎,了不可得;就像夢中物,了不可得;就像石女之子,了不可得;就像水中泡沫,了不可得……

這些法相,在相上都可了知到,都有相貌。但是這些相是從哪裡來的呢?都是從佛的實相心無垢識當中來,都由無垢識所變現和幻化。佛三大無量劫的修行,其功德一點一滴地都存在佛的因地心如來藏當中,毫無遺漏,無量功德都作為種子,存下來了。因緣成熟時,其果報就會不斷地顯現出來,顯現出來的都是相,由如來藏變現出來。那麼這些相,都是虛妄的,生滅的,幻化的,不是實法。實法只有一個如來藏,不生不滅。或者叫做佛的無垢識,真常、真樂、真我、真凈。其餘一切,都不真,都由真所幻化和顯現。

再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虛妄的法相,是由誰得呢?我們來看看,佛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佛也是由身心兩部分組成,佛身也為四大合成,雖然有無量相好,也是無覺無知,緣盡,四大會散壞,色身即消失。色身自身尚且不自在,況能從外得法,且也不是心,如何能得法。佛心有八:大圓鏡智(第八識)、平等性智(第七識)、妙觀察智(第六識)、成所作智(前五識)。佛的大圓鏡智第八識,是一個無所得的心,一切法都不得,因為自身本自具足一切法,絲毫不欠少什麼,一切法都是由自身所生出,都由自身而來,那祂就不會自己再得自己。而且本來也都是屬於自己的,還得個什麼呢。

佛的七識心,雖然是有所得的心,然而佛的七識心已經達到純無為了,內心已經空空凈凈,不會再貪得任何一個法,也不覺自心有所得什麼法。況且,佛的七識心,雖然已轉換成智,種子徹底清靜,沒有一絲無明,但是,也仍然是由佛的無垢識,流注識種子而生成,因此就是虛幻的,就有生滅。有生滅,那就是不自在法。那麼七識自身尚且不可得,況且還能得其他的法。佛的七識心,如果認為有法可得,心就不空凈,心不空凈,那就不能成佛,因此佛的七識心也不得一切法。

那麼佛雖然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獲得了無量殊勝的妙法,於法,也實在是無所得的。對於成就佛道這一法,中間過程以及結果,都是由佛的如來藏無垢識來圓滿成就一切法,每一法都是由如來藏無垢識所幻現出來,都由如來藏無垢識所成就,都是如來藏性,本非實有。所以就把成就佛道這一法,取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是一個名字,實質就是無垢識所幻化的。

歡迎加入解脫般若唯識一群,群號碼:214912884

推薦閱讀:

《金剛經》講解第二十講
金剛經詳解十二
金剛經中道了義疏----(慈舟)
解讀《金剛經》第九講

TAG:金剛經 | 二十二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