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一四九集)01-003-0149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四九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49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一八頁:
鈔【問:此經不兼色像,今胡乃爾。】
『不兼色像』,是說「文殊一行三昧,不取相貌,專稱名字」,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這部經裡面所提倡修行的方法,著重在持名,不需要觀想,也不需要觀像。這是蓮池大師假設的一個疑問,雖然是假設,同修當中讀過「淨土三經」的人確實有這樣的疑問,譬如《觀經》著重觀想,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末後才講到持名念佛。本經是專講持名。下面這就為我們解答:
鈔【答:有專主故,兼亦無礙。】
《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所以他們的主張完全一致,專主持名,但是你在修學過程中,要是兼修觀想或者觀像也不妨礙,也可以。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裡面提倡「五念法」,有觀想、稱名、發願、迴向、懺悔,五種方法統統都修,也無礙就是了。
鈔【如菩薩偏行六度時,以施為專主,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這舉一個例子,『菩薩偏行六度』是指《華嚴經》上所講的十地菩薩,十地菩薩從初地到十地,雖然十度都修,他每一個階段著重於一度。譬如初地菩薩偏重在布施波羅蜜,二地菩薩專修持戒波羅蜜,三地菩薩專修忍辱波羅蜜,一直到十地菩薩,每一地有個專修。雖然專修這一種,其餘的並不是不修,統統都修;雖然統統都修,他以其中一種為主。這個地方講,六度『以施為專主』,這是指初地。諸位讀《華嚴經》就曉得,初地菩薩是以布施波羅蜜為專主,就是專修主修的,其餘的九度他還是要修,並不是不修。
『但隨力隨分』,十波羅蜜,此地只講六度,這是大師省略,因為這個確實是出在《華嚴經》上的。《華嚴經》為什麼會有十度?一般大乘經上都講六度,《華嚴》講十度,十度的內容跟六度沒有差別。十度是把第六般若波羅蜜又開成五度,所以後面五度全是般若。以般若波羅蜜為根本智,後面四種: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這個智是權智),這四種屬於後得智。
沒有般若波羅蜜,換句話說,就決定沒有方便,善巧方便是從般若波羅蜜裡面生的。善巧方便不容易!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你要用善巧方便,那麻煩就大!佛門裡面常說:方便出下流!為什麼方便出下流?他沒有般若波羅蜜,他要學菩薩的方便,決定下流了,所謂「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又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們聽起來好像是很矛盾,其實它有道理,就是慈悲跟方便都要建立在般若波羅蜜的基礎上。由此可知,六度圓滿之後才能修慈悲方便,沒有六度哪來的慈悲方便!這就是菩薩修學是以六度為主。現在這個地方說六波羅蜜,就包括十波羅蜜。
初地菩薩,《華嚴》上告訴我們,「於一切物,無所吝惜」,隨時都能捨,能夠施捨,他不吝惜,為什麼?他為求大智!大智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我們常在講席當中跟諸位報告,智慧從清淨心來的。心地清淨光明,就像《心經》裡面,它就起照的作用,就能照見!我們這個心一塌糊塗,不清淨、不光明,照不見!所以迷惑顛倒。要想心恢復到清淨,一定要捨,捨就是你要放下,你放不下,你心就不清淨,什麼都要放下,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要放得乾乾淨淨,你的心就恢復清淨了,這個圓滿的智慧才能現前。
由此可知,這個布施非常的重要,沒有一樣不能捨,沒有一樣不可布施,所以這是修行大事,一切所有統統能施。這是在菩薩十波羅蜜裡面,布施波羅蜜增上,專修布施波羅蜜,這是擺在第一位,初地!你也就曉得,我們學佛從哪裡下手?從放下下手。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請教,我說:佛法好,我們每個人都曉得好,從什麼地方能入得進去?我們總希望很快的就能得到,他老人家教給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向他請教: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你看跟《華嚴經》上講的完全一樣。所以說你要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布施學起。不但身心世界能放下,告訴諸位,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分別放下,把你的執著放下,把你的妄想放下,那你成就就快了,你的這個心才真正能得到清淨。
所以,其餘的法門隨分隨力的修。布施修到相當的一個階段,布施波羅蜜圓滿,菩薩就升級,從初地升到二地,二地菩薩就修持戒波羅蜜。跟諸位說,十波羅蜜可以說用一句話統統包括了,是什麼?清淨心。愈往上升心地愈清淨,十波羅蜜統統是修清淨心!
鈔【今念佛亦然。】
念佛法門也是如此,也是有階段,也是有專修。
鈔【專主於觀想者,少時持名;專主於持名者,少時觀想,亦隨力隨分之意也。】
如果用十六觀的方法,智者大師他是用十六觀,他念不念阿彌陀佛?念,他修觀的時間長,念佛的時間少。如果專依《阿彌陀經》,或者依《無量壽經》,那就是以念佛為主,念佛的時間多,修觀的時間少。近代夏蓮居老居士所提倡的,你看他所編的《淨修捷要》,他的方法就是以念佛為主,以觀想為幫助。《淨修捷要》就是早晚修一次。
平時要把這一句阿彌陀佛保持著不中斷,你念得愈多愈好,一天至少要念一萬聲佛號。一萬聲佛號,你記數也很好,記時也可以,記時大概一萬聲兩個小時,你每天能夠念滿兩個小時,大概就可以念一萬聲佛號。兩個小時不一定一次念完,你可以分二次、三次、四次都沒關係,要把這個列為定課。這個定課就是每天一定要念的,不一定在早晚,這個不是早晚課誦,要這樣才好,這個才是專修。早晚如果我們用《淨修捷要》的方法,三十二拜那非常好。三十二拜裡面就有觀想、有稱名、有禮拜。三十二拜它的精神就是取天親菩薩《往生論》裡面的「五念法」,這五個科目統統包括了,有懺悔,有發願。
鈔【所謂不兼色像者,蓋恐一心執持名號,又一心觀想色像,不唯心無二用,而兩事雙行,輕重不分,俱無成就耳。】
這幾句話很重要,這就說明專修與兼修的利益差別,專修的利益大,兼修是什麼?你一心二用。我們今天學佛的同修學了多少年,不要說一心,就是功夫成片都沒有達到,原因在什麼地方?一心多用,所以不相應,不能一心專注。你才曉得,一心專注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古德念佛,自己的念佛堂裡面只供一尊阿彌陀佛,觀音勢至都不供,有道理,專!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分心,道理就在此地。領眾念佛則拜西方三聖;自己的佛堂念佛,只供一尊佛,不分心。我們現在學佛妄念實在太多,不但要供很多佛菩薩,還要求讀誦很多經典。縱然沒有讀誦,心裡想讀誦,這個經也好,那個經也好,不但佛法,還有很多世間法也牽掛著,世出世間法一大堆!這是多心,這個念佛不是專心念佛,是多心念佛,不能專注。
這一段開示,蓮池大師真是大慈大悲,把我們的弊病都點出來了。為什麼不兼色像,叫你專注?是恐怕『一心執持名號,又一心觀想色像』,這就一心二用了。一心二用,『而兩事雙行,輕重不分』,念佛沒有念好,觀想也沒有觀好,兩方面都搞不好。我們想想,真的有道理!所以古人的修行,他有正有助,以持名為正行,以觀想為助行,有賓主,他不是並重。如果並重很難得力,他一定是偏重在哪一個法門。如果你專主一個法門,不用其他的法門,我專念佛不用觀想,那就更好。但是我們在初學,有的時候專念這句佛號不能降伏煩惱,妄念還很多,加一點觀想,妄念會少一點,這個時候可以用,可以加一點觀想對治你的妄念;妄念少了,我就專主持名,觀想就不要了,這樣就對了。所以觀想、觀像偶爾可以用,目的是幫助我們降伏妄想、雜念的,要曉得目的在此地,不是同時修二個法門、三個法門。
淨宗四種念佛法門都不能同時兼修,還能兼修禪淨嗎?還能兼修禪淨密嗎?不可能!這個諸位要曉得。永明大師講:「有禪有淨土,有如帶角虎。」他對誰講的?他不是對你講的,這個話當年是對那些參禪的人講的。參禪的人非常執著,永明大師看到禪不能成就,勸他念佛,他不會接受,這才用方便法,「你參禪,如果再加淨土,那你了不起」,是鼓勵他念佛,這是不得已的說法,絕對不是對念佛人講的。念佛人看了永明大師這一段開示,「我念佛再添一點禪不是更好嗎?」那你把永明大師的意思完全錯會了。你一定要知道他這個話為什麼說的,對哪些人說的,要搞清楚。
這樁事,我們在前面報告過了,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專心。我們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不要去念佛,把佛號放下;工作做完的時候專心念佛,把工作放下,這樣你佛也念好了,工作也做好!一面工作,一面在念佛,兩頭都不好,事情沒做好,佛也沒念好,自己還以為自己很精進,「我這一天的佛號沒有斷」,其實你兩面都沒有得到。用勞力而不用思考的,這個工作可以念佛;凡是用思考的,須要用精神專注的,決定不能念佛。
開車的同修尤其要注意,一面在駕駛,一面專心在念佛,出了車禍都不曉得,不要以為那個出了車禍會往生西方,絕對不可能的。所以當你專心駕駛注意路況的時候,佛號一定要禁止。你這車上播放佛號,乘客聽的,自己不能聽,專注路況這樣才對。我們這有開車朋友,有一次告訴我,他開車的時候專心念佛,開計程車把路走錯了,繞很大圈子,這是很對不住乘客。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一定會出亂子,兩面都不能成就,這是要切記。
鈔【苟明於正助之義,則一心持名以為其正,少時之助,助亦歸正。】
正助雙修,助修的還是幫助正,還是以正為主,還是歸於正。
鈔【如火益薪,復有何礙。】
燒著火,『薪』是柴火、炭,添上去火燒得更熾盛,這個沒有妨礙。
由此可知,功夫一定要專!行門要專,解門也要專。最近一段時期,我深深的省察到,這個時代學佛人為什麼不成就?就是解門不專,他要做通家,他要樣樣都通達,結果學到一百歲還是一門都不通。所以古人求學,他是一部經深入。不但經要選一種,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的時候,李老師指導我們,註解也是選一種,他不准我們同時看兩種註解,我們學講經,初學講經一定要依註解。他跟我們說明,同樣是講一部經,做這個經的註解,每一個法師他有他思想的路子,不會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那後來註解就沒有價值,就不可能流通;所以一定是兩個不同的思想。你兩個註解都取,到底依誰?沒有依靠!你自己講的時候,自己模稜兩可,聽的人猶豫不決。因此,取註取一家,跟一個人學,這是正確的。
這些祖師大德們沒成佛,換句話說,對佛經的義理決定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通達圓解,所以註解有些地方註得詳細,有些地方馬馬虎虎略過去。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好像很重要,為什麼解釋這麼簡單?李老師說:他這一段自己沒搞清楚。沒搞清楚,他就輕描淡寫過去,不加以詳細解釋,他沒有過失,他不欺騙人。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個能利益人,不害人,決定不可以「強不知以為知」。古人真正做到這一點,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我們看到這個地方,可以找別的註解來參考,就參考這一句,看看那個人這一句怎麼講的,幫助我們理解,這就叫助修。所以取註,取一個人的註解為主。這個人的註解,我們遇到困難了,再查查另外那一家的註子,這一句怎麼講法,做一個參考,這樣可以。這也是正助要分得清清楚楚。幫助參考的助修的註解,頂多只能取兩種,不能取太多,太多了決定雜亂無章,要依一個註解為主。
其實近代這些人,他們功夫做得深,譬如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實在講就是《金剛經》大辭典,他把自古以來《金剛經》的註解統統收集在一起,所以你讀他那一本就等於念一百多部《金剛經》的註解。依照他那個修學也不太容易,為什麼?它是大辭典,你總不能去講辭典,你搬個辭典來講多累人!因此,學講《金剛經》,我勸諸位不要用江味農居士的《講義》。我講《金剛經》是取諦閑法師的註解,決定不取江味農的註解。講《講義》可以,把它當做佛學常識講,他裡面收集的內容非常的豐富。
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無量壽經》的性質跟江味農《金剛經講義》相彷彿,他那個註解是《無量壽經》大辭典。他為什麼不自己做一部註解,要用這種方式?這是有真正不得已的苦衷,他這樣的註解沒有過失!你要來問,都是抄的,這個祖師的意思,那個大德的意思,都不是我自己的意思。換句話說,他這部書是提供我們《無量壽經》自古以來許多祖師大德的資料。所以諸位學講《無量壽經》,你就注意在這裡面採註,只能採取十分之一,十分之九你都要下決心把它捨掉,這樣才行。你要是統統都取,沒一個人喜歡聽,會把人講跑掉。他的這個註解是提供資料的,當然有它的優點。你要善於取捨,對程度深的,你取註解裡頭深的意思講,對初學的,你就取最淺的意思講。所以這個經是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對於初學的同修的確有很大的幫助,專門看這一本註解,許許多多的佛學常識、名詞術語,你都懂得了。真的一部書就夠了,佛教的教義、佛學的常識全都有了。
末後這一段「稱理」,也就是佛家教下常說的消歸自性。古德教給我們,「聽經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那你就真正得受用;識是情識,智是般若智慧。把你的情識轉變成理智,這叫修行,修行功夫才能達到。聽講要消歸自性,融會到內心裡面,我們一般講心得,你聽了之後的確有心得。這一段就是蓮池大師的心得。
疏【稱理,則自性清淨光明,是蓮華義。】
《疏》裡面這一句解釋,實在講解釋得很清楚,怕我們初學的人不能體會這個意思,下面再用這個題目作文章,《鈔》就是文章。
鈔【清淨,表色,自性纖塵不立故。光明,表光,自性萬法朗然故。】
自性清淨心裡面一法不立,無有一法,這才叫真正清淨,有一法就不清淨。這個境界說不出來,這個境界也沒有辦法想像,為什麼?你一想就是一法,六祖雖然說「本來無一物」,如果執著「我本來無一物」,你有沒有?你有,有什麼?你還有個「本來無一物」,這個還是有法在,你的心還是不清淨!本來無一物也沒有,清不清淨?還是不清淨,為什麼?因為他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也沒有」。禪宗講得好,「起心便錯,動念即乖」,「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才是真正的清淨。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佛有沒有說法?佛心裡還有法,不清淨了,佛說這些法還有意思,那更不清淨了,佛無法可說!佛在世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句法,這《金剛經》上說的,這是真的,你要說佛曾經說法,那是謗佛。佛未曾說過一句法,為什麼?佛心清淨,哪有法可說?佛是看到你有毛病,告訴你,你哪個地方有毛病,應該怎樣改正,與佛心不相干。所以佛說法是應機而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個是佛說法。
所以會學的人,我們要學著「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你就會歸自性,你就開悟了,確實如此。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明白的開示我們,聽經要用什麼態度?要「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語;「離名字相」,這些名詞術語,什麼清淨、自性、蓮花,要離這個相,不要執著這個;「離心緣相」,心緣是什麼?我想,思想,想也想不得。不著音聲,不著名字,沒有一念,心裡頭一念不生,這樣來聽,句句都消歸自性。如果你聽經,我這裡看得很清楚,講到高興的時候你會笑,這是什麼?你隨著音聲轉,你沒有在音聲裡面(就是境界裡頭)不動心!一定要訓練在境界裡面不動心,不為境轉,《楞嚴》上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不被境界轉,我就有能力轉境界,有能力轉境界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凡夫被境界轉,佛與大菩薩轉境界,所以他在境界裡面做得了主,他在境界裡面得大自在,就是這個道理。
淨土宗特別著重在清淨,蓮花代表清淨,所以我們用蓮花來表法。見到蓮花心裡就要恢復到清淨,世出世間法都不染。蓮花的表法,根生在泥土裡面,泥代表六凡,泥上面是清水,清水代表四聖,就十法界;蓮花長在水上面,這個意思就是表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不染,這才叫真正清淨。由此可知,佛法修學真正的精神是破執著,執著就是染。雖然不執著,於一切法生恭敬心,至誠恭敬。至誠恭敬,不著空!一切法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不著有!空有二邊都不著,這才叫中道,這才叫第一義,這才叫真實圓滿的幸福,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曉得一切法空,一切都不執著了,心清淨了,可是對一切眾生沒有恭敬心,這是落在一邊,落在空的那一邊,這是錯誤的,有體無用,不得圓滿,你只得一半;凡夫掉在有的一邊,處處執著有。凡夫執有,二乘執空,菩薩是空有二邊都不執著,所以菩薩受用自在。這是要知道,自性裡面一法不立。
六祖開悟的時候,向老師提出報告,他只說了五句,老師就說:不必說了,我知道了。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這句話就是自性本來清淨,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不增不減,本來清淨。又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他要不具足就不能變現,他具足。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當然有,具足。如果自性裡面沒有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從哪來的?自性裡面沒有山河大地芸芸眾生,這山河大地芸芸眾生從哪來的?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沒有一法不具足,盡虛空遍法界統統是自性裡面含藏的。後頭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因為自性具足,一遇緣它就變現出來了。跟此地講的意思完全相同。
『光明,表光』,光是智慧,『自性萬法朗然故』。智慧從哪裡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換句話說,全是自家本有的,不需要向外求!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只要你恢復自性,全都顯露出來。我們要問,怎樣顯露自性?你要想把你自性露出來,佛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樞紐就是定,在念佛法門就是一心,在三皈依是清淨心,你心定下來了,性德就現前,為什麼?這個定就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
心裡面有一個東西在,就不定了。有一樣都不定,何況有無量無邊?凡夫心裡頭是無量無邊,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那個念頭剎那生滅,沒有辦法計算的,想東想西、想前想後,想過去、想未來、想現在,亂七八糟在打妄想,他怎麼定得下來?所以一定要修定。佛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說實在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這方法修什麼?統統修定。所以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這麼多方法門道,它達到的目的地是一個,目標完全相同。定能生慧!智慧才現前。智慧光明,是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所以,清淨必定光明。
光明的作用顯示在六根,六根通利,通是通達,沒有障礙。眼根的能力能見得到盡虛空遍法界,有這樣大的能力,沒有障礙!一切物質可以看得過去,沒有障礙,我們今天講天眼。這是本能,本來有的這個能力。天耳,我們坐在此地,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阿彌陀佛在那裡講經說法,我們在此地坐,我們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天耳通。這些統統是本能,佛法裡面講六根,六根通利就是六種神通。這些能力喪失,根本的原因就是妄想執著。佛在《華嚴經》上給我們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怎麼失掉的?因為有妄想執著,所以把自性功德智慧統統失掉,原因在此地。
學佛沒有別的,佛確確實實不是向外求,佛法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經,是向自性當中求。念佛求生淨土,也是從自性當中求,不是心外求法。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臨終接引,是不是心外求法?不是的。你如果誤會這是心外求法,你念一念《彌陀經疏鈔》,你去看是不是心外求法?所以,與一乘了義的大經沒有差別。這是一乘究竟了義的經典,向自性裡面求就是究竟了義,《彌陀經》字字句句都會歸自性。下面舉《佛地論》舉得尤其是好,舉這個實際的事例來說明:
鈔【佛地論云: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
這一段引證,引經來為我們做證明。《佛地論》是佛教經論裡面的一種,在東晉時候道安法師,跟鳩摩羅什大師、慧遠大師、陶淵明、謝靈運,都是同時代的人。我說出這些名字,他們彼此都是很熟悉的。道安法師將佛經分成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但是那個時候有很多人不同意,佛經是聖人之說,不可以把它分成段落,這個對於佛經典不恭敬,所以不贊成。後來《佛地論》到中國來,翻譯成中文,《佛地論》上就是把佛經分成四分,它有序分、流通分,正宗分分成二分,就分四分!於是大家都講道安真是了不起!見解跟古印度的菩薩見解相同,才稱為「彌天高判」,這高,大家服。《佛地論》沒有到中國來的時候,大家不服!這就是中國這些大德的見解與古印度的大菩薩沒有兩樣。以後這個經都是三分,這是科判的起源。
這個地方舉《佛地論》上的一句話,『假實之色』,哪些是假色?哪些是實色?在形狀上來說,長短方圓這些像是假的,不是實在的;光影,《金剛經》上常講「夢幻泡影」,有沒有?有,不是實的,是假的,這是假色。為什麼是假色?因為它是相對的。譬如說長,遇到更長的,它就變成短,它不叫長了;你說短,遇到比它短的,它又變成長了。說長,它不是絕對的長,說短,它不是絕對的短;說方,它不是絕對的方,說圓,它也不是絕對的圓,這一類都叫做假,是由相對而建立的。所以它不一定,它不是一個一定的。顏色上來說,青黃赤白,青的不會變成黃的,黃的不會變成紅的,顏色不會改變;不改變的,我們就叫它做實。假實,假是不定的,實是可以確定的。譬如我們這個身體,是實還是假?用這個標準來說,我們這個身體是假,為什麼?它會變,一年比一年老。不變,這叫實;會變,這叫假,假實用這個標準來看。
假實這兩種色,可以說在六根裡面,前五根假實都能緣,意根只緣假,沒有緣到真實,意是想像、感受,所緣都不是實色,都是屬於假色。用現代話來講,這一切物質現象,現象裡面有具體的、有抽象的,實色就是具體的,假色就是抽象的。重點在底下這一句,『皆不離佛淨心』,這些假實一切色相,這些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清淨心變現出來的。心是能變,一切物質現象是所變。心是能變,色是所變。能變的,真假都說不上,為什麼?因為真假是相對的,能變的這個心它不是相對的,所以真假用不上。所變的這個境界可以說真假,能變的心不能說它真假,非真非假。
『假實之色』統統是這個心變現的,因此盡虛空遍法界都不能離開能變的心。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誰的心?自己的心,是你自性所現的。所有一切大乘了義經教裡面統統是這樣說法的。『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自性清淨心能顯假實之色,能變、能顯。能變的心,非真非假。
一切法歸納成兩大類,一類是精神,一類是物質。在佛法裡面,物質是用「色」來代表,精神用「心」來代表,所謂「色心二法」,色法跟心法兩大類。這兩種色都不離清淨心,這個意思就是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與自性清淨心是一不是二。古人說到這些地方很難令人體會,不得已用比喻來說,譬如賢首國師所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喻作自性清淨心,把器比喻作假實二法,這色法。我們把黃金做成許許多多器皿,千萬種不同的花樣,從這上面去看,金是黃色的,色是真的,它不變,但是器那個樣子會變,形狀是假色,色彩是真色,這是真假二色。真假二色都不離金,全是金現出來的。這一切器就是金,金沒有離開器,器沒有離開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這個比喻好懂。
如果你從這個比喻一下省悟過來,今天我們眼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哪一法不是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見的什麼性?性在哪裡?你要是真正覺悟明瞭,你眼睛見的一切色就是性,耳朵聽的一切聲都是性,沒有一樣不是自性。心境是一,心境一如,性相不二,性是自己清淨心,相是外面森羅萬象,是一不是二,性相不二!你要是入這個境界,你就明心見性了。這個境界說出來了,你能不能入得進去?為什麼你入不進去?因為你有分別執著妄想。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一切境就是性境,這裡面就顯這個意思。
古德有個水與波的比喻,跟金與器的比喻意思是相同的。把水比作自性,把波濤比作假實之色,我們曉得波就是水,水就是波!水與波不一不異。因此,十法界無量的莊嚴、種種差別,都是真如自性的作用。
這幾句話主要的意義就是說明,一切物質現象就是我們的自性真心,我們自性真心能夠顯現一切萬法、一切現象,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諸位要曉得,娑婆世界是我們穢心、染污心變現的,西方極樂是我們清淨心變現的。我們心裡頭有淨有穢,心清淨就與淨土感應,不去自然就去了。你心清淨了,心淨就土淨,自然就現淨土;心不清淨,自然就現穢土。所以淨穢,外面境界染淨,從哪裡來?自性變現的。要想外面境界清淨,你在外面清淨上做功夫不可能的,從哪裡做?從內心做功夫,心淨則土淨。
正如同今天這個世界很亂,大政治家、大科學家、大哲學家想盡方法,用種種方法,希望這個世界能得到平靜,做得到做不到?給諸位說,決定做不到,愈搞愈亂。他出這個主意,他說那個主意好,愈搞愈亂。什麼方法才能叫天下太平?每個人心都恢復清淨,天下就太平。佛法給我們講的是真理,儒家孔孟的教學都是心地功夫,不是從外求!所以《學記》才特別強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什麼?就是教你恢復自心清淨。你心清淨,每個人心清淨了,天下怎麼會不太平?心清淨,這個境界就清淨,心能轉境!自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自自然然就達到。所謂「無為而治」,有為就不治!就天下大亂。現在每個人都很聰明,都有一套辦法,這套辦法就是擾亂天下大亂的辦法。真正要達到天下太平,辦法都不要了,天下就太平,就沒事。這個道理,諸位細細想一想,不難懂!今天時間到了。推薦閱讀:
※男人一生中要做的九件事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九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四九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四九集)
※《木偶奇遇記》
TAG:木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