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鐵券|文化館
2014年07月09日 15:10 來源:新民晚報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參與 0評論
原標題:古代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
◆ 劉漢傑
在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有多處提到滄州「小旋風」柴進家祖傳的一個特殊物什——「丹書鐵券」。據書中描寫,柴家因為持有「丹書鐵券」,才享有著某種特權:「祖上有陳橋讓位之功,先朝曾敕丹書鐵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無人敢搜」;「我家也是龍子龍孫,放著丹書鐵券,誰敢不敬?」書中所提的「丹書鐵券」是什麼?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威力?
「丹書鐵券」的來源
「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信物,又稱「丹書鐵契」,也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帝王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始於漢高祖劉邦。劉邦本是秦朝的一介亭長(掌治安的小官),適逢秦末亂世,趁機而起,征戰多年,登上皇帝之位。建漢之初,劉邦為了鞏固政權,對那些曾經助他登上帝位的元勛,特賜「丹書鐵契」以作褒獎。即史書中所載的「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將皇帝與功臣的信誓用丹砂塗寫在鐵券上,裝進金盒子里,藏於用石頭建成的宗廟內,以示鄭重。
「丹書鐵券」出現於西漢,但「丹書鐵券」的前身——古人「剖符作誓」的信用形式則在西漢之前即已存在。「符」是「符節」,「誓」即「盟誓」。符節是封建帝王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應用於其他事務的一種信用憑證,材質有金、銅、玉、角、竹、木、鉛等。一般是將符節中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用時合驗,以證真偽。根據符節的用途不同,其形也異:如用以驛傳郵遞的銅馬節,用以調兵遣將的銅虎節,用以征免稅收的銅竹節等。盟誓則是古人訂盟立約的一種儀式:歃血為盟,對天盟誓,然後將記錄盟辭的盟書與犧牲埋入地下,如有違背,猶如此牲。
東漢時,易「丹書鐵契」之名為「丹書鐵券」,並一直沿用了下來。北魏時,孝文帝經常為宗親、近臣頒授鐵券,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鐵券、以作護身之符的現象;隋唐時,帝王頒授「丹書鐵券」已成慣制,其範圍涉及開國功勛、中興大臣、民族首領,甚或寵臣、內宦也被授予「丹書鐵券」;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後周柴家手中謀得皇位,為了安撫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孫,賜柴氏「丹書鐵券」,即使柴氏後人犯罪也不得加刑。這也是小說《水滸傳》中柴進家「丹書鐵券」的歷史依據。
明初,朱元璋創建了歷史上最完備的鐵券制度,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對象,明晰了「丹書鐵券」的許可權範圍。如其頒授對象,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勛臣。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長、徐達、李文忠等34人獲公爵、侯爵封號,並被賜予「金書鐵券」。朱棣從侄子手中奪得皇位後,曾為邱福等26位「靖難」功臣頒授鐵券。明中後期,仍不時有功臣及其後裔獲賜鐵券。明末,崇禎皇帝還曾給大宦官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頒賜鐵券。清代,「丹書鐵券」制度被廢止。
「丹書鐵券」的外形
之所以稱「丹書鐵券」,是因為早期的鐵券是以硃砂填塗其上的文字。「丹」即丹砂、硃砂,用硃砂填塗文字,可使顏色純正,又能使色彩經久不褪;以鐵為券(契據),取其堅固、久存之意。在後世,也用白銀或黃金填嵌鐵券上的文字,以示尊貴與鄭重。如南朝梁時以白銀填字,稱為「銀券」;北魏時以黃金填字,稱為「金券」。
造型上,唐之前的鐵券其形如覆瓦;唐之後的鐵券其狀如筒瓦。內容上,鐵券的凸面上刻有受賜者的履歷、功績與封號,凹面則鐫有免罪、減祿的具體內容。鐵券分左右兩塊,左券頒給功臣,右券藏於內府,遇到特殊情況,將兩券合在一起以驗真偽。
明代對鐵券的尺寸還做了詳細的規定。明代鐵券分為七等。各等鐵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鐵券高一尺,寬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鐵券,大致是每等在高和寬兩方面都遞減五分。
「丹書鐵券」的許可權
鐵券的券文是以皇帝名義刻上的敕文。唐代之前的鐵券,券文較為簡單,並無定製;從唐代開始,鐵券上的文字已呈明顯的格式化。從文獻記述與鐵券實物上來看,唐代至明代的鐵券券文,大致包括如下4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記錄頒賜鐵券的日期,頒賜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是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勛業績;三是皇帝賜予的特權內容,如免死次數等;四是皇帝的聖言。有時,券文上還有如違此誓,「天不蓋,地不載,國祚傾危」的誓言,以示信用。根據不同朝代的法律規定,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子孫,可以享有皇帝賜予的諸多特權。
從文獻記述上看,漢代的鐵券只是一種身份與榮譽的象徵,其上並無免罪條文,持券者觸犯刑律也難得赦免。最晚在南北朝時期,鐵券開始具有「免死」功能。早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不斷增加,多者達7~10次;唐代後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還可以憑鐵券免死1~3次。
為了有效地遏制鐵券的特權,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詔令工部鑄鐵榜,以成文的形式對鐵券的特權進行了限定,對功臣免死的次數也明顯減少,最多的是魏國公徐達,也僅有3次免死機會,大多數公侯都在3次以下。明代法律規定,如功臣過世,其子孫須將祖上的鐵券與內務府所藏鐵券勘驗、核對,定其功過,從而決定其爵位能否世襲或降除。
「丹書鐵券」的收藏
歷史上,各朝皇帝頒授的鐵券不少,但存世的卻極為有限。目前而言,確知的大約有5件: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年)頒賜給吳越國王錢鏐的鐵券(如圖),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頒賜給會川伯趙安的鐵券,現藏於甘肅省渭源縣文化館;明英宗天順二年 (1458年)頒賜給高陽伯李文的鐵券,現藏於青海省檔案館;明憲宗成化年間頒賜給保國公朱永的兩件鐵券,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這5件傳世的鐵券中,傳承最久遠的是唐昭宗賜予吳越王錢鏐的鐵券,已有千餘年歷史。錢鏐,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創建者。錢鏐在唐末隨董昌鎮壓農民起義,累遷至鎮海節度使,後擊敗董昌,佔據兩浙十三州,先後被中原王朝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896年,唐昭宗嘉獎錢鏐討伐董昌功績,特頒賜鐵券。
錢鏐鐵券形如覆瓦狀,縱29.8厘米,橫52厘米,厚2.41厘米,重約6.6千克,上嵌金字350個,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上面的金字多有剝落。鐵券上記載的主要內容是被賜者征討董昌的功績,因其戰功卓著,所以「卿恕九死,子孫三死」(即皇帝可免錢鏐9次死罪,可免其子孫3次死罪)。
摘自《百科知識》2014年第9期
推薦閱讀:
※獨家評論:李寧拋棄體操是對金牌項目失望
※如何看待中國三名女子舉重冠軍葯檢陽性被剝奪金牌?
※爭金牌,也要爭奪話語權
※像張夢雪 張怡寧拿了冠軍時也都是「一臉不高興」的,比賽中也沒有任何錶情,這是巧合嗎?
※接受中國運動員們沒拿金牌,是中國人拿到的最大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