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行與著魔【982期】

明賢法師:修行著魔後的二十五種現象

選自《法寶論》,明賢法師著

一、依德相不具之師。

這是個很大的麻煩。這次課程,我將它當作是對大家建議性的學習,可千萬不要認為,我現在教大家就是我有此證悟,或已經有此水平。我只是將理路告訴大家,是一個提前的修行預備,現在還不是「你將修行完全交給我,我來指導你用功」這樣的情況。目前,可以提供個人有限的經驗。

「德相」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有實際的修行體證。具足德相的師父才是可以依止的。本次學習結束後,大家一定要找到一位值得依止的具備德相之師,這樣修行才能有進步。

二、弟子堪能不具為作依止。

這是說收徒弟的事情。著魔的現象中,不僅有做弟子,還有做老師的事。自己做老師,將一些不具備條件的人拉攏到身邊為其作依止,教他去修行,冷落了具備堪能的弟子。這也是一種有魔障的表現。

三、道伴學見行不合。

自己身邊的同伴、道友之間的矛盾大,行為與見地都不能磨合,這也是魔入的現象。

四、視為苦難。

將修行視為困難,將該做的事情視為困難,轉入逆境,這也是有一些障礙出現了。

五、不依三學次第而猛精進。

前面說魔進入的原因是,還沒有得到真正的修行教授,便開始勇猛修行了,或者初學的人就開始閉關住山了。此處是說不順次第修行,魔障已經現形,已經在真正起作用了,這是一個標準。但,並不是說學到「有階梯的道次第」就絕對能「順道次第」,而不講究就絕對不順,超越次第者也可順次第。

如果自己的修行還是比較謹慎,在按著步驟走,那就可以放心,沒有問題。如果已經亂套了,不遵守次第,還在勇猛精進,那可能會有麻煩。

六、雜慢心說佛法。

將佛的「法」當成一種兒戲,當成戲論,在言談中很輕慢地說來道去,這也是魔入的現象。

七、自無德為他師。

如果已為人師而自知少德,應當速自增進,或讓弟子依止其他有德的修行人,自己僅助之學修即可。

八、友伴無信心不恭敬三寶。

如果身邊的友伴對三寶沒有信心,也說明自己的問題。

九、與盲目無知者講說。

對佛法有信心是好事,維護自己的修行也是好的,但是喜歡向一些沒有信心、根本無法領會深義的人對牛彈琴一樣地說佛法,乃至將與修行核心問題相關的重要話題、修行的訣竅也講給一些盲目無知者聽,這也是問題。

十、無暇修行望禪果。

自己沒有時間修行,卻想得到一個很好的禪果。天下有這種便宜事嗎?

十一、習堪與、密咒,妄求捷徑行如商賈。

經常去熟悉堪與學、風水或使用密咒,就像商人一樣,將這些天天掛在嘴邊,妄求捷徑,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十二、以佛謀存經濟營種。

以佛教的「法」來謀取生存,做一些相關的經濟活動,即所謂的「借佛斂財」。

十三、行五邪命。

五種邪命,在此不詳細講了。

十四、喜眷屬弟子財物,希取供養。

這著重是對修行人與僧團來說的。但是現在反過來了,現在希取供養的往往是那些「只要僧團能做到的我也做到,但是你們在修行我可以不修行,你們不敢要供養,我敢要供養」的一批人,這是很明顯的魔眷。

十五、心依惡境。

如果依止了損害三寶、三寶戒律或眾生的惡人惡境,是必定不利於己的。

很多人有個習慣,總想著一種不善的境象,以此作為自己用功的對境。當自己身心很疲羸很脆弱時,就會有一種境界出現,便執著於那種境界,後來發現自己好像知道別人身上有什麼病,可以給別人治療;或在那個境界中祈求,獲得一種新生力量似的,「神」就幫助他將別人的病治好了;或知道別人過去與未來的事,這就是所謂的「行壇下馬、占卜求卦」的情況。這其實就是一種境界,如果心常常去依止此種境界,便是一種魔境。

十六、喜世間戲論。

喜歡沒有實際意義的世俗戲論,互相的綺語說來道去,引以為樂。

十七、入喧嘩擾亂人眾群。

喜歡特別擾亂的人眾群體,不喜歡比較理性的氛圍,喜歡沒有道理、無理取鬧的場合。

十八、以驕滿、染污、我慢因緣依止。

這包括做弟子與做老師兩種情況。如果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心中常常有一種驕滿、染污或者「有其他想法」的心態,這樣的依止便有問題。

十九、行放逸,無正知。

在行放逸時,不能對身、口、意三門的狀態了了分明。

二十、與異性酒肉食行放逸。

與異性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沒有正事兒。

二十一、喜世間八法。

喜歡別人虛假的讚歎,喜歡世間真實的利益,無論真還是假,都是在世間八法的範疇之內。這些猶如過眼煙雲,對於修行與人生都沒有實際的意義,執著在上面很容易出現魔障。此處所說的是已經現形的部分。

二十二、能作所作多。

事業太多,技能太多,都是有一定問題的。人生精力有限,應當量力為之。如果這些事情過多,有時難免將事做壞,而且也會過分損耗身心。

二十三、行動坐處多。

相反,如果坐處較為單一,那麼有利於止的修習。

二十四、談論多。

二十五、心緒多。

這兩個好理解。

以上這些,對修行人來說是十分嚴肅的話題。如果出一個考題:大家想想自己有幾個魔?如果一個一個來對,就會發現自己有好多。我也有好多,大家都是學生。以上所提出是確定的真理,也一定是大家修行路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提到「魔」,多數人可能會想到高頭大臉、獠牙紅眼的形象,這才是「魔」。那可不一定,還有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其中包括魔王眷屬、魔王妻子……非常複雜。實際上有很多魔是無形的,或者就是人性格中那些與修行不相應的部分。因此,不能簡單地將「魔」理解為壞人、壞事,或妖魔鬼怪、魍魎精魅。它主要指在菩提道的進程中,出來阻礙修行的魔障。

對於「魔」這件事,還要以一個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以信心與歡喜心來逐漸調試,給自己一些從魔王眷屬手中逃脫的生機,生機得自己給自己安排。我們雖然與五地的菩薩不一樣,有很多修行的問題,但問題越多,需要做的努力越多;現在能發現的越多,說明我們的機會越多。因為能「發現」就說明自己在從這一個境界跳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已經知道台階了,這是一個智慧的財富。

了解了「魔障」這部分知識,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檢驗自己是不是利根,因為利根的菩薩在資糧位時,就不被這些魔障所侵擾、引奪了,而即使最鈍根的菩薩,到第五地時也徹底解決了。如果現在還有,到第五地也不是問題;如果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就乘勝追擊,儘快達到第五地。

大家要以歡喜心,留有餘興地好好用功。功課是很重要的,每天不一定要很多,但要給自己安排一點,將它當成一種生活,一定會受益無窮。不要很多,讓自己感覺輕鬆,留有餘興就好。

凈空法師:開悟與著魔

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開悟是一切通達明了。在現前這個時代,開悟不容易,開悟是智慧現前,智慧是從禪定裡面生的,我們念佛也是修禪定。禪定的意思諸位一定要明了,《六祖壇經》完全是根據《金剛經》所說的,《金剛經》上世尊教須菩提尊者,自行化他要守住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禪,如如不動是定。《壇經》裡面解釋禪定,就是從這句話來的,這句話要用我們現前的話來說,「不取於相」,就是不受外面境界干擾,這是禪。別人讚歎你,你不會感覺得很快樂;別人毀謗你,你也不起一點怨恨心。換句話說,就是順境、逆境你都能夠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禪,決定不受外頭境界影響,這個功夫能開智慧。智慧是什麼?智慧是你自性裡面本來具有的,每個人都相同。

佛在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每個人智慧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德是能,是能力,萬德萬能;相是相好,我們現在講的福報,都跟諸佛如來平等,都是無量無邊。智慧無量無邊,能力無量無邊,福報無量無邊。為什麼現在沒有了?佛說得很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你的麻煩就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你有了這個東西,你自性裡頭這個三德完全不見了。所以開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來的。你有禪定的功夫,你看看你能夠伏住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它不起作用,這個智慧就現前了,智慧現前,德能現前,相好現前。這裡面看到你自己功夫的淺深,你功夫愈深,你智慧透得就愈高,你的福報也就愈來愈大。所以,菩薩在五十一個階級裡頭,位次愈高愈殊勝,就是這個道理。

學佛修行,修行兩個字總得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意業行為;言語,口業行為;身體造作,身業行為。我們這三種行為都有錯誤,錯在哪裡?三種行為裡頭都有妄想、分別、執著,這錯了。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正了。我們常講純凈、純善,就像《十善業道經》佛所講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不善是什麼?起心動念就不善,為什麼?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你怎麼會動念頭!分別就更糟糕,執著你就完全造業,就大錯特錯了。《華嚴》裡面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一般大乘經裡面佛所說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大類;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起心動念就是無明煩惱。所以,你能在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你還有執著,執著是輪迴心,你所造的一切都是輪迴業,天天念阿彌陀佛也是輪迴業,這個道理要懂,出不了輪迴!

所以,你要想脫離六道輪迴,你得要放下執著。我們中國人常講成見,「我要怎樣怎樣,我以為怎樣怎樣」,這個事情很麻煩,不可以有。能夠放下分別,世出世間法都不分別了,你就能超越十法界。最後你到一真法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諸佛的實報莊嚴土。到那個地方去斷最後的煩惱,那就是起心動念。由此可知,起心動念很不容易斷,有微細的念頭自己不知道,極其微細的念頭,佛說了,八地菩薩才發現。八地菩薩叫不動地,不動地才發現微細的、最微細的念頭,你不發現你怎麼斷它?這些事情,現在做科學實驗的人他能夠體會。

我這一次在東京見到江本勝博士,我跟諸位提起,他是專門做水結晶的實驗。水結晶實驗裡面這個波動,實在講,妄想、分別、執著都是波動,要知道真心裡頭沒有波動現象。所以真心沒有邊際,真心沒有障礙,因為波動現象,才有十法界,才有無量無邊的法界,現在科學家說這個現象叫做不同維次空間。在理論上講,不同維次空間是無數無量的,跟佛法講的一樣,名詞不相同,事是一樁事情。波動裡頭最重要的就是念頭,起心動念,念頭的波動,念頭才動,那個速度就已經遍法界虛空界了,比電波快,比光速快。光速、電磁波要跟念頭的振動的速度比,那沒有法子比。

所以念頭一動是遍法界虛空界,你不要以為沒有人知道,那就完全錯誤。諸佛菩薩知道,極樂世界的人統統知道,你看《無量壽經》上講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有這個能力。天眼洞視,你無論在什麼地方,他看得見;天耳徹聽,你說再小聲的悄悄話,他也聽得很清楚。瞞不了人,只有瞞自己,自欺欺人,這是講佛菩薩神通廣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爭取,你這一生不能往生,那實在講太可惜了,要把這個當作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

為什麼一定學這個法門求生凈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凡夫,帶業往生的,一品煩惱都沒斷,可是生到那個地方,就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這一加持就把自己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七地菩薩,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找不到的。你是個凡夫,到極樂世界就變成七地菩薩,你到哪裡去找這樁好事?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的神通、道力、能力都跟七地菩薩完全相等,這是你怎麼找都找不到的,華藏世界也找不到,所以是必需要爭取的。你要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你一定要放下萬緣,放下萬緣就是剛才講,放下對一切法的妄想、分別、執著。你要懂得修清凈心,心凈則佛土凈;懂得修善心,以善意對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絲毫惡意,沒有絲毫惡念。你要在這裡下功夫,決定修清凈,決定不染著。

於一切法,我常常講了,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決定沒有名聞利養,決定沒有五欲六塵,決定沒有貪瞋痴慢,這樣我們念佛有把握往生。這十六個字要是放不下,你能不能往生還是個問號!起心動念為正法久住,起心動念為利益眾生,絕對不要為自己有一念,對自己有利益,錯了,完全錯了。尤其是起瞋恨心,過去我們在新加坡,許哲居士告訴我們,發五分鐘的脾氣,要三天你的心才能恢復到正常,你說那個傷害多大!所以,佛在經上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自己毀滅自己最嚴重的無過於發脾氣。遇到事情一不高興,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記住,一不高興,一發脾氣,立刻覺悟:我墮地獄了!不是別人叫我墮的,我自己墮地獄,於別人不相干,這個道理要懂。天天發脾氣,天天墮地獄,那將來肯定墮地獄,西方世界怎麼念也沒分,也去不了。

所以,開悟跟著魔差別很顯著,著魔是什麼?現在講的,神經分裂,著魔了。我們在海內外遇到很多,多半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他要不是搞神通,不搞感應的話,他絕對不會著魔的,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修行不如法,沒有遇到善知識教導他,自己盲修瞎練,跟妖魔鬼怪纏在一起,麻煩可大了!

光明佛壇【gmfotan】

推薦閱讀:

【一個年青人如何進入法門之傳記】
來成精吧
有通了小周天的嗎?可以講一下通小周天以及之後氣通百脈的感受嗎?
為什麼學佛能了脫生死
點個蠟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