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抗美援朝、「156項工程」和新中國工業奠基
建國伊始,新中國「抗美援朝」。開國第一戰,歷時三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著鋼鐵般意志,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牢牢地定在「三八線」上,打出了國威軍威,就此確立了新中國軍事強國的地位。但是,一直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觀點認為,經歷了長期戰爭,中國要休養生息,要進行經濟建設,而抗美援朝消耗了國力,影響了中國的經濟建設。這種觀點,只看了實實在在的眼前經濟利益,沒看到一個國家的戰略利益,更沒看到戰略利益向實際利益的轉化。再說白一點,沒有看到抗美援朝的「戰爭紅利」。這裡,僅就從奠定新中國工業基礎的「工業156項」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的核心是什麼?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核心是工業化。從常理來說,中國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建國後要修養生息。這很符合中國歷史傳統。政權穩定後,重新分配土地,減輕賦稅徭役,興修水利,整頓吏治。總之,進行黃老無為之治,休養生息,國家自然安定繁榮。但是,新中國不可能延續歷史慣例。西方的堅船利炮,把中華民族幾乎陷於亡國滅種之地。因此,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張之洞要搞洋務運動,就是要進行工業化,製造自己的「堅船利炮」。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的核心任務,甚至於現代化的核心任務,就是致力於工業化,能夠生產自己的「堅船利炮」,否則,就根本無法維護國家的獨立和統一,無法長治久安,無法真正的實現富裕繁榮。
新中國要進行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趕超戰略。工業使用機器生產,而重工業是能夠生產機器的工業。
但是,進行工業化是有條件的,不能憑空進行。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化,需要大規模的工業投資。工業投資從哪來來呢?
一個來源,是從一個國家生產的勞動剩餘而來。一個國家一年生產一定的財富,同時也消耗掉一定的財富,剩下的就是勞動剩餘。這個剩餘可以轉化為工業投資。但是,在一個工商業不發達的農業國,這個勞動剩餘是很低的。工業投資受到極大的限制。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沒收了官僚資本,成為國有經濟。同時還有一些民族工商業,其中大多集中在輕工業。另外就是生產力水平很低的農業。在當時的情況下,由於勞動剩餘限制,中國無力進行全面大規模工業建設。所以,當時中國領導人有個估計,中國要經過一個新民主主義階段,長約15年,發展生產力,然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說到根上,就是國家財富有限,無法進行超大規模的工業投資,無法推動趕超戰略。
另一個來源,是外部援助。外部援助,通過低息貸款,用這筆錢買技術買設備,進行工業投資,等工廠運轉後,生產力提高後,再還給人家錢。外部援助,實際是預支未來財富的辦法,可以最大限度打破資金瓶頸。
新中國成立後,一方面積極恢復生產,另一方面,積極尋求貸款。
二、沒有地位就沒有相應的援助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反官僚資本,而官僚資本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代理人。因此,新中國建國前後,為了爭取真正的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中國人民必然要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進行鬥爭,美國和西方也對我國進行各種封鎖和遏制。在當時兩大陣營對峙的國際政治格局下,中國自然一邊倒,把目光轉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希望能夠從蘇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那裡得到援助。
但是,得到蘇聯的援助並不容易。
說一句題外話。筆者有一個親戚,原來在一個大國企工作,基本上是在車間混日子。國企大改革時,由於沒有一技之長,最後辭職。問他以後幹什麼。他非常自信,說自己的幾個鐵哥們都在做生意,一次少著也能掙個幾十萬。自己打算跟著幾個哥們一塊做生意,掙上一筆就夠在國企干幾年的。但是,一直到現在,他還是窮困潦倒,幾個鐵哥們也沒帶他做生意。
做生意是有風險的。一筆生意的利潤就這麼多,你要參加利潤分配,就要有你的貢獻,而且是別人替代不了的。你是能夠保證質優價廉的廠家,還是能夠找到銷售渠道,或者是打通特定的關節,或者是提供大筆資金貸款?如果你什麼都做不了,那麼,憑什麼人家冒了風險投資,你卻來分一杯羹,拿走一大塊利潤?
國際關係中也是如此。拋開各種華麗的外交辭令,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實際上是一個各個國家經過博弈(最激烈的形式表現為戰爭)後形成的國家利益結構,也是一個勢力範圍格局。二戰之後的雅爾塔格局,就是作為戰勝者的英美蘇劃定勢力範圍的結果。英國雖然在戰後還想恢復大英帝國,但隨著實力衰弱,不得不退出超級大國競爭,從而形成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對抗的冷戰格局。在這樣一個國際格局中,人家憑什麼接納你?你有什麼樣的實力,你就有什麼樣的戰略空間,你就有相應的利益。如果你沒有任何力量,只是單方面求助於別人,那麼,你得到的東西必然是有限的。
經常看網友議論,如果中國不向蘇聯一邊倒,不抗美援朝,就能和美國搞好關係,就會得到美國援助云云。
這想得太美了。世界哪有免費午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是戰勝國,結果巴黎和會,根本沒有說話的份,自己的權益被大國出賣。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只是象徵性出兵,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說中國是東方大陸主戰場,應該不為過。中國拖住、消滅了大量日軍,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力量,是四大戰勝國之一。但是,即使如此,美國仍然可以背著中國,劃定其在中國的勢力範圍。說到根本,實力不足,分量不重,利益空間自然有限。
新中國也並沒有擺脫這個局面。
中國要貸款,要援助,只能找蘇聯。
1949年12月,毛澤東率領代表團訪蘇。應該說,中國領導人對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抱有極大的期望,但是,從實際結果來看,中國實際得到的援助並不多。中國領導人還感受到了蘇聯領導人身上的大國沙文主義。但是,中國領導人還是得到了兩個極其重要的成果。第一,中蘇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毛澤東明確指出這個條約的意義。「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是鞏固革命勝利的兩個基本條件。這次締結的中蘇條約和協定,使中蘇兩大國家的友誼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得我們有了一個可靠的同盟國,這樣就便利我們放手進行國內的建設工作和共同對付可能的帝國主義侵略,爭取世界和平。」美國著名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基辛格認為,中蘇條約最重要的內容是規定了在與第三國發生衝突時的互助義務,「在理論上,條約規定中國有義務在全球範圍內馳援蘇聯;而實際上,也意味著如果中國周邊地區的潛在危機加劇,中國將得到蘇聯的安全保障。」正是因為要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尋求牢固的安全保障,中國領導人在簽訂條約時慎之又慎。據伍修權回憶,周恩來總理要求談判人員逐條、逐句、逐字進行研究斟酌。條約中有一段寫道:「締約國一方一旦受到第三國侵略,另一方得以援助。」,周恩來總理堅決要求將「得以」改為「即盡其全力」。
第二個重要成果,就是中國從蘇聯爭取到了3億美元的貸款,並由這3億美元形成了蘇聯援建的50個大型項目。
但是,如果仔細思考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一方面要藉助蘇聯來保證國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像蘇聯爭取發展經濟的貸款。中國完全是一個單方面伸手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貧弱的老舊農業國,在一個被視為「米其淋」式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是一個什麼地位?這樣地位,又能爭取什麼樣的援助呢?
蘇聯給中國貸款3億美元,而就在一年前,蘇聯援助波蘭4.5億美元。就兩個國家的幅員而言,經濟建設的困難而言,中國所得到的援助太少了。
但是,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決定了,它不可能得到很多。
三、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地位很快,歷史就證明,中國不是被動地依賴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也極大地增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支柱性力量。這就是抗美援朝。
朝鮮戰爭最初是朝鮮國家內部的統一戰爭,南北雙方都想統一朝鮮,在戰爭爆發前,也是各種小衝突不斷。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釜山。美軍在釜山構成環形工事死守最後的立腳點。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冒險一搏,在仁川登陸,攔腰截斷朝鮮人民軍,人民軍大敗。朝鮮戰爭攻守之勢瞬間逆轉。金日成向中蘇請求救援。中國是否出兵?新中國領導人面臨著極其艱難的選擇。戰自然有理由。第一,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剛剛爆發,27日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第二,從地緣政治來說,朝鮮歷來是外部勢力侵略中國的跳板。如果美軍飲馬鴨綠江,從北至南萬裏海疆,將完全置於敵對勢力威脅之下。第三,美軍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挺進,威脅中國最重要的東北重工業基地。第四,金日成已經向中國求援,社會主義國家在看著中國,世界也在看著中國。
(圖片說明: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 ,國際地位迅速提高,圖為志願軍戰士押送俘虜)
但是,不戰更有理由。中美兩國的實力差距太大。美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剛剛在二戰後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而中國則是百年積貧積弱,是落後的農業國,剛剛結束內戰,正要休養生息,展開經濟建設。從軍事上說,美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海空部隊,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沒有真正的海軍、空軍,陸軍的裝備也是相差懸殊。從國內的形勢來說,蔣介石還盤踞在台灣,大西南還有未肅清的國民黨軍隊。一旦在解放軍在朝鮮作戰失利,美軍趁勢入侵東北,蔣介石在台灣遙相呼應,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中國大多數領導人是不願意出兵的。
毛澤東力主出兵,並且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後,黨中央做出了出兵決策。本來與蘇聯商定中國出兵,蘇聯提供裝備和空軍。但是,就在將要出兵的時候,斯大林擔心與美國發生衝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決定不出動空軍。這就意味著,中國在沒有制海權、制空權的情況下,獨立與美國作戰。對於蘇聯的決定,中國政府最初的反應是,如果蘇聯不出動空軍,中國也不出兵朝鮮。
這就意味著,美國人將飲馬鴨綠江。在斯大林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朝鮮將名存實亡。而美國的軍事力量,將直接面對蘇聯國土。斯大林支持金日成統一朝鮮,結果卻捅了一個大窟窿,眼看就要又輸面子,又輸里子。
就在朝鮮戰爭就要以金日成在中國建立流亡政府而結束的時候,毛澤東致電在蘇聯談判的周恩來,並通告蘇聯政府,「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中國毅然決定出兵,保家衛國。而且,更是出乎各國意料的是,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打得非常漂亮。第一次戰役小試鋒芒,第二次戰役打得最精彩。志願軍先示弱誘敵深入,再大範圍迂迴穿插,分割包圍。美軍大敗,一直退過三八線。二戰時在歐洲赫赫有名的悍將巴頓將軍的第八集團軍被打得潰不成軍,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撤退中車禍身亡,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經此一戰名譽掃地。如果不是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後勤給養與美軍差距過大,這一戰就能決定朝鮮戰局。第三次戰役志願軍越過三八線佔領漢城。在第四、第五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又以強悍的戰鬥意志挫敗美國的反攻,把戰線死死地釘在三八線上。
這一戰,軍威大振,民心大振,國威大振。二次戰役勝利後,時任中央辦公廳的楊尚昆在日記中讚歎毛澤東的膽略和眼光,稱抗美援朝決策英明之至,如果要他決策,他肯定選擇偏安。
四、蘇聯要倚重中國,對中國的援助不斷增大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
剛剛進入社會主義陣營的時候,中國被看作一個落後的、貧困的國家,中國共產黨被視為米其淋式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袖毛澤東被視為鐵托式的人物,中國被看作只是一個依賴蘇聯援助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即使3億美元貸款也是要是要討價還價。而在抗美援朝中,在朝鮮戰局岌岌可危,蘇聯猶猶豫豫地時候,中國毅然挺身而出,抗擊美國及其僕從國,並且戰而勝之。不僅幫助朝鮮,而且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也維護了社會主義陣營在東方的利益。就此,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也空前提高。在遠東地區,中國成為社會主義陣營最堅固的戰略屏障。
原計委主任袁寶華同志在1952年制訂「一五」計劃時訪蘇。據他回憶,他們所到之處,受到了蘇聯人民的熱烈歡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聯自建國始就被資本主義列強包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面臨著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付出了慘重代價才獲得勝利。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兩大陣營又開始對峙,冷戰開始,又面臨著東西兩面臨敵的戰略態勢。就在這時,在東方出現了一個4億5千萬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而且是敢於抗擊美帝國主義的大國。這是蘇聯的強援,也是一個安全屏障,是和平的保障。中國需要蘇聯的工業技術,反之,蘇聯也需要中國。
就在抗美援朝的同時,新中國經過了三年經濟恢復,經濟達到了抗日戰爭前最佳水平。1953年-1957年,中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安排大中型項目694個,實施施工的921個。「一五」計劃的骨架是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經歷了百年憂患,新中國開始真正有計劃地、全面地進行工業化建設。這是中國工業化開天闢地的大事。
「156項工程」的形成是分三批逐漸確定的。
第一批項目是在毛澤東首次訪蘇期期間確定的。雙方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其中蘇聯同意向中國貸款3億美元,實行1%優惠利率,5年還清。蘇聯用這筆貸款向中國提供50個大型工程項目,包括煤炭、電力等能源項目、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基礎項目和國防項目。
抗美援朝後,蘇聯加大對中國的援助力度。1952年8月,周恩來率領代表團訪蘇,雙方確定了援助項目的基本原則。周恩來和陳雲等回國後,李富春帶領代表團在蘇聯繼續與蘇聯方面商定細節,邊考察邊學習邊研究,最後在1953年5月,雙方確定,蘇聯在1953年-1959年內援助中國新建和改建91個規模巨大的工程項目。連同1950年簽訂的50個項目共141個。這些項目將在1953年-1959年期間分別開工。據當時預測,當這些項目建成後,中國的工業水平將會有很大提高,達到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水平,達到日本1937年的水平。
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成為蘇聯領導人。相對其他蘇聯元老,赫魯曉夫資歷淺。為此,赫魯曉夫要尋求中國的支持。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當中當之無愧的第二大黨。1954年,赫魯曉夫率團訪華,簽署向中國移交旅順港和中長鐵路的正式協定。雙方又商定,蘇聯向中國提供5.2億盧布長期貸款,再新添15個工業項目,追加提供總價值為4億盧布的設備等。這是第三批確定的項目。實際上,簽訂的經濟援助項目,遭到了蘇聯領導層內部的激烈反對。蘇共主席團元老伏羅希洛夫就公開聲稱:「當可怕的反法西斯過後四處彈痕累累的時候,我國人民還不能勝任在中國的這樣一番事業。」。但為了贏得中國的支持,赫魯曉夫把這些反對意見硬壓了下去。
這些項目加起來,總共156項,因此被稱為「156項工程」。後來又根據實際情況,去掉2項,因此實際上是154項。而真正實施興建的是150項。但是,人們還是習慣地稱之為「156項」。
實際上,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不斷加大,後來簽訂的項目遠遠超過了156項。
1956年2月,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做了關於斯大林的秘密報告。赫魯曉夫此舉引起軒然大波。一方面,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人心大亂,還發生了匈牙利事件。另一方面,蘇聯領導層中斯大林時期的元老們不滿赫魯曉夫,內部政治鬥爭激烈,赫魯曉夫憑藉朱可夫元帥的支持打到元老們,把他們定為「反黨集團」,隨後又藉機剝奪朱可夫軍權。一時間,赫魯曉夫焦頭爛額,捉襟見肘。針對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中國共產黨不同意全面否定斯大林,也對蘇聯的內部鬥爭有自己的看法。在這一時期,為了贏得中國共產黨的支持,赫魯曉夫再次加大對中國的援助力度。
1956年4月7日,中蘇再次簽訂協議,增加55個援助中國的建設項目,其中新增工業為49個。同年9月又簽訂12項。截止至1957年3月,中國與蘇聯簽訂的協議項目共255項,其中工業項目244項,非工業項目11項。除去重複計算的13、雙方同意撤消的10個項目和1957年年底完成的項目外,留待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的項目是169個項目。這些項目中後來又根據實際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動。但是,最初的156項工程基本未變。
總之,蘇聯援建的項目最高時達到了291個。據估算總額達到26.5億-30億美元。是最初援助貸款的9-10倍。
其實,這還沒有反映出蘇聯援助的規模。據中國社科院紀坡民在《「夾縫中的奮鬥」-「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會上的發言》中估算,在蘇聯援助中,貸款只佔4%,其他為貿易。截止蘇聯撕毀援助合同,撤走專家時,援助規模超過3億美元的150多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看看更詳細的估算。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在這些項目中,中國爭取到了當時最先進的核技術和導彈技術,這是中國盼望已久的軍工核心技術。實際上,這樣的技術是沒人願意給的,有錢也買不到。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毛澤東表示希望蘇聯幫助搞核武器,赫魯曉夫委婉拒絕,只是幫助中國搞一點核反應堆,培養一點人才。1956年,中國提出幫助搞導彈技術,蘇聯方面明確拒絕。蘇聯高層,尤其是蘇聯軍方,實際是反對向中國提供這種重要的核心軍工技術的。但是,隨著赫魯曉夫秘密報告捅了大漏子,他在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內部受到的反對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尋求中國的支持,僅僅一年後,1957年10月15日,中蘇簽訂《關於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的原子工業的協定》(新技術協定)。根據這一協定,蘇聯將幫助中國進行原子彈的研究和生產,並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蘇聯將向中國提供一定的岸對艦導彈技術,幫助中國進行導彈研製和發射基地工程設計。在這之後,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到達莫斯科,參加蘇聯40年國慶。
這確實是蘇聯老大哥的援助過程,但是,這也是抗美援朝「戰爭紅利」的變現過程。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打出了國家地位,打出了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僅次於蘇聯的地位和巨大威望,赫魯曉夫也就不會指望、倚重中國的支持,人家也就不會咬著牙頂著壓力給你援助了。
五、「工業156項」為新中國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成為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唯一建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156項工程是以重工業、軍事工業為中心的。軍事工業有44項,其中航天工業12項、電子工業10項、兵器工業16個,航天工業2個、船舶工業4個;冶金工業企業20個;化學工業企業7個;機械加工業24個,能源工業企業52個;輕工業和醫藥工業3個。
同時,在工業布局上,主要考慮以下幾點,第一要靠近能源,第二要能夠改變落後地區的工業面貌,第三要考慮安全問題和軍事需要。除造船廠修建在海邊,其他軍事工業要修建在敵人飛機炸不到的地方。這在客觀上平衡了中國的工業布局。
(圖片說明:156向工程之一: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戰爭時期,拖拉機廠很容易轉型生產坦克)
156項工程是世界工業發展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轉移和技術轉移。在項目援建的過程中,蘇聯為中國培訓技術人員,並派遣專家安裝、調試、講解設備應用,與設備而來的還有生產工藝和設計圖紙。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我國科技人員學習、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過程。從工業體系的角度來說,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基礎工業體系。同時,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技術體系,獲得基礎技術,填補了部分基礎技術的缺失環節,為其他技術和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得到了中國過去沒有或基礎很差而又急需的技術,填補了汽車、拖拉機、採油煉油設備、化肥、化學纖維、光學儀器、照相膠片、噴氣式飛機、航空發動機、坦克、核武器、火箭、計算機、半導體、精密儀器等技術領域的空白,從而形成成了我國自己的技術研發體系,建立了比較系統的學科體系,開展了技術科學理論和實驗研究。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除了少數軍工體系,蘇聯援建的項目在當時還是比較先進的,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水平。工業156項不是簡單地買設備,而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這個工業體系是具備升級能力的。
從1950年第一個項目開始建設,到1957年年底,156項工程中有一半以上項目按期完成或部分建成投產。截至1960年年底,156項工程完成133項,17項正在建設。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突然照會中國政府,決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華專家,單方面撕毀對華援助合同。在這之後,中國開始獨立自主完成餘下的項目。到了1969年,實際實施的150項工程全部完成。
這裡還要再強調一點,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只是骨架,我國還有相應的配套工程1000餘項。
156項工程為新中國建立完整的、獨立的工業體系,為迅速提高工業水平,打下了堅實地基礎。
如果回顧一下歷史,想一想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張之洞興辦漢陽鐵廠的艱辛與無奈,想想中國沿海民族企業在日本侵華的戰火中煎熬,部分西遷內陸的民族工業顛沛流離,再看看新中國浩大的「156項工程」,一個中國人如何能不為之動容!
這裡,還要就此談兩個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新中國不高建設,總是搞政治運動,搞得老百姓餓肚子。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點。看看工業156項及其配套工程,就應該知道,新中國進行了空前的工業化建設。但是,這種工業化是以重工優先,投資大,見效慢。中國很長時間是高積累,低消費,勒緊肚子搞工業建設,鋪現代化的家底。生活水平被壓低,正是空前工業化建設的代價。而縱觀前三十年的政治運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動員人力、物理、精神力量投入工業化。高速推動中國工業發展。這個翻天地覆的過程,也自然會導致一些列社會矛盾。以前三十年生活水平低而認為其不高建設,是種無知而可笑的觀點。
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似乎中國一改革開放,忽然迸發出無窮的生命力,經濟迅猛發展,中國應該早改革開放,並以此否定前三十年。實際上,在1969年,中國的156向工程已經建成,中國的工業骨架已經生成,中國經濟的基礎已經打好。後面的工作,就是優化、調整工業結構,發展輕工業。中國經濟的火車頭已經造好,調試之後,就可以帶著中國的列車前行了。而輕工業的發展,投資少,見效快,在重工業的基礎上,能迅速發展。在156項完成時,中國也進入了工業起飛時期。有一點必須明確,在建國之初,中國是一個農業國,而在156項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完成後,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國,而且是有著完整、獨立的的工業體系的大國。這位中國打下了萬世之基!中國是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大國唯一一個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或者說,在這時,中國什麼都能造。
人們一提改革開放,總是談中國的勞動力充足優勢。在國際會議上,當中國學者向非洲領導人談中國經驗時,非洲領導人無奈搖頭,說中國的經驗,他們學不了。他們的勞動力更便宜,但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沒有配套工業生產,勞動力再便宜,外資也不回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成就,是在工業156項的基礎之上的!
結語:歐洲人把自己的崛起美其名曰為「持劍經商」。在叢林法則里,沒有劍,就沒有地位,沒有戰略空間,也就沒有自己的戰略利益。新中國開國亮劍,抗美援朝,打出了國家地位,打出了自己的戰略空間。巧妙地利用這種戰略地位,以工業156項為代表,中國獲利巨大。抗美援朝惠及國人太多了。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這一戰,也應該銘記當年爬冰卧雪,浴血奮戰的英雄們!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頁。
[美]亨利·基辛格:《論中國》,胡利平等譯,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08頁。
[美]費正清、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王建朗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5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頁。
參見袁寶華:「赴蘇談判的日日夜夜」,《當代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1期。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頁。
王奇:「『156項工程』與20世紀50年代中蘇關係評析」,《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回顧》(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298頁。
張久春:「20世紀50年代工業建設『156項工程』研究」,
劉振華:「建國初『156』項工程項目的確立」,《中國檔案》
(梁孝,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察網專欄作者)
推薦閱讀:
※老兵威武,後來居上——老兵ETC在不斷崛起
※走近抗美援朝戰場第一位「特級英雄」楊根思
※大學老師上課亂講歷史,很不爽怎麼辦?
※抗美援朝真的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么?
※揭秘:抗美援朝中的志願軍所有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