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曉雲分享教育智慧

孫雲曉專欄更新目錄

學生就是要「學會生」

父母特別需要大將風度

玩是兒童的權利

對孩子說「不」是成年人的責任

父母無為乃大為

「聽話兒童」是問題兒童

為人父母需要執照?

女兒的一份「最後通牒」

送給作父母的14條忠告

另一隻眼睛看教育

學生就是要「學會生」

一架小型飛機遭遇罕見的沙塵暴,墜落在茫茫沙漠之中,機身已經撞壞了,機上倖存的人們危在旦夕。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心,他們與外界失去了任何聯繫,誰也不可能走出這死亡地帶,而機上殘存的水和食物僅能維持幾天。時間一點點過去,死神在一步步逼近。

2005年的五一長假期間,我在欣賞美國電影《鳳凰劫》時,被這突然襲來的災難情節緊緊地揪住了心。這是一群在沙漠中尋找石油的工人,在他們奉命撤離時,卻意外陷入絕境。

令人驚奇的是,一位偶然加入該群體的工人提出一個大膽設想。他說:「咱們造一架飛機吧!機身撞爛了,可以用機尾當機身,照樣可以飛起來,這是咱們脫險的唯一希望!」

大家全愣住了,連那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也不相信會成功。的確,那位造飛機的倡議者只造過玩具飛機,誰敢相信他呢?但是,一位寧死也要走出沙漠的工人說:「人總要有點希望才能活下去!」他充滿哲理的話語激起了大家絕地求生的勇氣和信念,他們開始造飛機。儘管很多人將信將疑,可這架機尾改做機身的飛機,最終還是載著他們脫離了險境……

觀眾們都明白,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然而都被深深地感染了,因為它揭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哲理——人生活在希望中,而希望在創造中。這絕非虛構的道理,這是無數生命奇蹟的啟示。

我從這部電影和這個哲理,想到了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我願與大家討論一個最普遍又是最深刻的問題:什麼是學生?什麼是學習?我們該引導學生怎樣學習?

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的父母最重視孩子的學習。所以,華人學習成績比較優秀,是全球都公認的事實。實際上,這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或者說是用某些既定標準考量的結果。若不信,請看:在一些有關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國際比賽中,中國一流中小學派出的選手,參賽成績差不多總是名落孫山。因此,《中國青年報》曾發出驚呼:「中國學生的想像力哪兒去了?」

不久前,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合作,在全國10個省市對3737名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關中小學生學習的大型調查。我直接參与了那次調查,至今清楚地記得調查的結果:在上課聽講遇到問題當場舉手提問的學生中,小學生佔13.8%,(已經夠少的了!)初中生和高中生居然僅佔5.7%和2.9%!進一步分析,調查者發現,「沒有把握就不舉手」者最多:小學生佔34.8%,初中生佔48.8%,高中生佔42.8%。可是,「知道也不舉手」者中,小學生佔4.5%,初中生佔14.5%,高中生竟佔33.8%!為什麼年齡越高越不敢或不願提問題了呢?專家們認為,年齡越大的學生越怕回答失誤丟面子,他們為了「面子」而選擇沉默。

更值得關注的一組數據是,在表示「喜歡學習」的學生中,小學生僅佔8.4%,初中生佔10.7%,而高中生最低,僅為4.3%!我們同時還發現,小學生以「考大學」為學習目的的人數比例(14%)竟然超過了初中生(8.3%)和高中生(11.1%)。我們在另一項調查中發現,60%以上的城市中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扭曲的,而扭曲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過大的學習壓力。

一個是厭倦學習,一個是不敢質疑,這兩大問題成為當代中小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大障礙,並有可能對民族性格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值得我們給予高度重視。

知道嗎?最近30年人類積累的知識,相當於過去2000年的總和未來兩年產生的信息量將比過去一萬年還多

這些驚人的數據出自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之口。2005年4月21日下午,在中央黨校禮堂,我親耳聆聽這位科學家的激情演講。他介紹說,大型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之快,已經達到每秒130萬億次,並可能達到每秒300萬億次!在談到對策時,他講得最多的兩個詞就是「創新」和「自主創新」。

我一邊聽一邊想,人類生存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學習的理念與方式也必須來一場革命!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199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即《學習:內在的財富》值得格外關注,因為它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教育戰略。該報告最核心的思想是「終身學習」和「教育四大支柱」,而終身學習應建立在全體社會成員都能不斷進行四種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和學會做人的基礎上。

對於教師與父母來說,應當怎麼做呢?毫無疑問,從觀念到行為都需要發生一些變化。

第一,要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既應提供一個複雜的、不斷變動的世界的地圖,又應提供有助於在這個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針」。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使每一個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適應不斷變革的世界」。因為,「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

第二,樂學是萬善之源。為此,「同學業失敗現象作鬥爭應被視為社會的緊迫需要」。「學校應能對每個學生的潛力形成一個正確的看法」,把「尊重個人的多樣化和特性」當做是一個根本的原則。「教育系統本身不應導致出現排斥現象」,「成功的基礎教育能夠激起繼續學習的慾望」。每個兒童無論他在哪裡,都應使他能夠「以恰當的方式學習科學而且終身成為『科學之友』」。

第三,21世紀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並不斷提高運用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種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掌握認識的手段,而不是獲得經過分類的系統化知識。既可將其視為一種人生手段,也可將其視為一種人生目的」。「作為目的,其基礎是樂於理解、認識和發現」。

第四,人才的概念從資格轉向能力,即綜合素質遠比學歷、職稱等資格重要。「能力則是每個人特有的一種混合物,它把通過技術和職業培訓獲得的嚴格意義上的資格、社會行為、協作能力、首創能力和冒險精神結合在一起」。「交往能力、與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決衝突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而這些「的確不一定是持有最高文憑的人獨具的能力」。

第五,培養健康人格永遠是教育的核心任務和根本使命。因此,應當警惕「世界因技術發展而非人化」。「教師的巨大力量在於做出榜樣」。「發展的目的在於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豐富多彩……來承擔各種不同的責任」。教育的基本原則,「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

第六,學校與家庭應當建立起密切而牢固的合作關係。「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場所,並在這方面負責情感和認識之間的聯繫及價值觀和準則的傳授」。「家長與教師之間必須進行真正的對話,兒童的協調發展要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補充」。

試想一下,有什麼人會不喜歡上述的教育?在這樣一種充滿人文關懷並且活力無限的教育中,怎麼會有厭學者?怎麼會有失敗者?因為它激發出了人的認知需要,即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需要,而這種需要恰恰是每個人最重要最穩定的內在的學習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充滿創造力的學校,究其原因,就是不斷給學生提供機會。1999年,該校一批學生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的一項重大科研項目——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研究。機會自然難得,矛盾也接踵而來。由於研究需要的時間長,與期末考試發生了衝突。讓學生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劉彭芝校長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之後,果斷地宣布:「既然全力以赴攻科研對你們成長更為有利,那就搬到郊外的實驗室去吧。課不用上了!期末考試免了!」這一個決定解放了學生,並被以後的事實證明其意義非同尋常。後來,這些學生的研究論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多名學生考入劍橋、耶魯、清華、哥倫比亞等著名大學,踏上了科學研究之路。

我想起江西九江陳忠教授的話:「學生學生,是要學會生,不是學會死啊!」我完全贊同他的觀點,「學生」二字最根本的含義就是學會生存和發展。對於當代學生來說,一個「生」字自然應該理解為求知與創新,因為不求知無以創新,不創新無以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學生,生生不息,人類才有希望。

父母特別需要大將風度

(在線記錄)

孫雲曉對所有人說:各位網友,晚上好!今天我剛從貴州回來,很高興和大家聊天。

marybao對所有人說:孫老師,我有個問題是關於我的兒子的。

孫雲曉對marybao說:歡迎你說出你最關心的問題,你兒子怎麼了?

marybao對孫雲曉說:我的兒子今年小學五年級,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喜歡數學可屬於全會、但全錯的一類。

孫雲曉對marybao說:聰明的孩子不一定學習好,因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內部有很強的邏輯性,必須打好基礎,並且經常練習。

marybao對孫雲曉說:我很關注他的學習,發現有個致命的缺點:不能完全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比如上個禮拜他回來告訴我英語聽寫考了75分。我問他,考試前老師劃定的複習單詞你全會嗎,他搖頭。我看了聽寫本,很生氣。考試的內容提前全知道,老師送你100分你都拿不到!我氣壞了。孫老師,你說這是什麼孩子,明明不求上進嗎!

孫雲曉對marybao說: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的判斷有誤,在大人看來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所以千萬不可急躁,而要發現孩子的優點,抓住他的要害,一步一步的引導。

marybao對孫雲曉說:我兒子的班級是比較好的,每次英語聽寫全班100分佔五分之四。

孫雲曉對marybao說:那他是不是有壓力呢?

marybao對孫雲曉說:前天考數學,83分,試卷上錯的都是計算題,他們現在學四則運算,容易錯,全班90分以上的近20人。我問他有沒有不會的,他又遙遙頭。我氣的心痛。回憶我小時侯絕對不會有這個成績和這種學習態度的。我和他爸爸很重視他的教育,為此將他從爺爺奶奶家接了回來自己帶,理應學習更好點。

孫雲曉對marybao說:孩子認為會,卻總是錯,這說明他的學習有誤區,需要父母冷靜的分析和引導。如果父母態度急躁,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在兒童教育上,父母特別需要大將風度。

孫雲曉對marybao說:父母的第一職責不是發現孩子的缺點,而是發現孩子的優點,因為發現優點就是發現潛能,發現希望。

marybao對孫雲曉說:我兒子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他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很強,善於同別人交流,說話能抓住重點。可是在學習語文方面一點都看不到他的語言天賦,作文寫的一塌糊塗。我都懷疑他平時說話交流是用了另外一個腦子。

孫雲曉對marybao說:口頭表達能力強是一個難得的優點,但並不等於書面語言能力一定強。我與著名作家賈平凹很熟悉,他的小說寫得非常精彩,但他口頭表達能力極低。寫作能力是需要專門的訓練,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對語言的敏感性。當然你也可以試著讓孩子把自己口頭的精彩語言用筆記下來,這也許會是你兒子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捷徑。這也叫說作文。

marybao對孫雲曉說:我兒子從小語言極其豐富,用詞恰當,表達意思清楚。這方面讓成人都很吃驚。我們一家人都認為他的語言有特長,上學時就為他選了一個語文實驗班,就是語文教材與普通班不一樣,每學期多幾篇課文。

孫雲曉對marybao說:發現孩子的潛能並為他創造發展的條件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不可太功利,要培養他的興趣,讓他有一種成功的體驗。如果沒有興趣,孩子是走不遠的,更不會有幸福的感覺。  marybao對孫雲曉說:你說的說作文我們有過類似的經歷。兒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布置作文基本是他口述,爺爺記錄。後來我發現爺爺記錄時候無形中添加了語句的連接和轉折,而孩子是不會表述這麼細緻的。於是我建議讓他自己寫。他一寫,問題就暴露了,兒子好象急著要趕作業似的,寫文章就省略了許多原來口頭表達很精彩的部分,到現在都是這樣。

孫雲曉對marybao說:建議和孩子一起具體分析,比如轉折點,口頭表達的時候為什麼精彩,書面語言怎麼學習口頭語言,讓孩子回憶,激發他創造。實際上,孩子需要掌握一些很具體的技巧,如怎麼開頭,怎麼過渡,怎麼結尾,怎麼深化主題等等。同時,要多看書,摘名句,這也是一種積累。

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格的培養

「與你同行」對孫雲曉微微一笑:我是第一次來這裡的。我正在拜讀你的書《好父母好方法》《好孩子 好習慣》,積累一些教子知識。就像你所說的,其它職業都有上崗證,做父母的也要上崗證,這個主意很好,我投一票吧。

孫雲曉對與你同行說:謝謝!你是有心人。這兩本書是我家庭教育的主要思想,當然許多問題我還在繼續探索。

「與你同行」對所有人微微一笑: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牽繫到方方面面的,大環境、小氣候、個體的差異等諸多因素起作用。因材施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應該是多元化的,培養健康的人格尤為重要吧!

孫雲曉對與你同行說:說得完全正確,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格的培養。

與你同行對孫雲曉微微一笑:你書中所闡述理論觀點,感受多多,關鍵是轉化為自己的,自覺不自覺去影響和引導孩子。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完善自我。

孫雲曉對與你同行說:是的。任何的理論都必須化為自己的東西,才是有用的。

與你同行對孫雲曉微微一笑:以後我會常來這裡的,在交流中學習。

孫雲曉對與你同行說:與你同行,包括了與孩子同行,甚至要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選擇。

與你同行對孫雲曉微微一笑:是啊,不要光顧了工作,孩子成長也是很重要的,其它可以生產次品的,唯獨教育孩子不能出次品的,很感責任重大的。

孫雲曉對與你同行說:是的,孩子的成長是不能夠耽誤的,如果我們忽略了孩子,將來的麻煩會讓我們後悔莫及。在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改確立了兒童優先的原則,但真做到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啊!童年的一天,看讓去似乎沒有什麼價值,而實際上他的價值勝過成年人的一年。

應試教育是犯罪機器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謝謝,剛才沒上來,以為您不在呢。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你好!我在等待著你的到來。因為在博客上是公開留言,我不便給你留下電話,但今晚可以好好交談你感興趣的問題。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我很喜歡威海,因為我是青島人,在海邊長大,我母親的老家是煙台,所以對威海感到很親切。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是的,聽您的口音就感到特親切。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剛才拜讀了您的一篇博客,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所以想換個話題。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前幾天,當地法院宣判了好幾起案子,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搶劫的,校園暴力致人死亡的。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未成年人犯罪十年內翻了一番,搶劫由第四位的犯罪原因上升到第一位。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多數涉案人員都是外地來威海的,這種現象您怎麼看?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陌生人社會是犯罪率高的社會,因為制約性差、生存困難等原因,所以流動人口犯罪率高是一個趨勢。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我還採訪了其中的2個女孩子,她們來威海沒幾天就連續作案3起,但在採訪時發現她們對於自己的罪行認識還不夠清楚,後悔也是因為現在失去了自由,而對於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她們則不願意麵對。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未成年人的犯罪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認知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法制觀念,是非顛倒,所以他們也不會輕易地反省自己的罪行,因此需要進行法制教育,同時他們一定是生活在一個問題家庭,是不良的環境導致了他們的不良行為。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我發現這些人的學歷也比較低,小學畢業沒多久就離家到外面打工了。我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對此是否都有責任,如教育體制,義務教育貫徹不徹底,被學校拋棄,如網路遊戲中有害成分的教唆等,請賜教。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你說得對,未成年人犯罪與學業失敗密切相關,我曾經說過,應試教育是犯罪機器,因為應試教育讓太多的學生成為失敗者,甚至讓有些學生在學校里呆不下去,從而使他們成為閑散在社會上的人,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是的,其中一個女孩子,父母離異後,跟了父親,但父親再婚後就不管她了,只好跟爺爺從東北來威海謀生,結果認識了不良社會青年,參與了多起搶劫。

與你同行對威海晚報微微一笑:可以這樣說,所有的錯都不是孩子的錯,是問題家庭和問題社會造成的,我能做的就是盡微薄之力去「改良」。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今天剛從貴州返回是嗎,辛苦啊,看您在博客上發了不少有關貴州的文圖。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因為在貴州上不了網,我用手機發的照片,也叫移動博客和彩信日記。博客給了我許多樂趣,是我與網友交流的第一平台。

威海晚報對孫雲曉說:國外在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嗎?是否做過相關考察或研究?

孫雲曉對威海晚報說:你在我的博客的文章分類中,看一看法律專題,那裡有關於六個國家未成年人法律介紹的幾十篇文章,那是我們組織專家翻譯的,是目前國內最豐富的介紹。

教是為了不教

孫雲曉對溫柔小詩說:歡迎溫柔小詩,今晚能進到聊天室的人,都是很執著的人,讓我感動。

溫柔小詩對孫雲曉說:我來過幾次你的聊天室了,受益匪淺。

溫柔小詩對孫雲曉說:我想請教一下:對孩子的在家學習,做家長的是陪同好,還是各做其事好呢?

孫雲曉對溫柔小詩說: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父母陪讀一段時間是必要的,但教是為了不教,陪也是為了不陪。

溫柔小詩對孫雲曉說:為了打消他的依賴性,我現在不太陪他寫作業了。他寫作業時我上網,有次他鬧情緒,說這樣不公平。

孫雲曉對溫柔小詩說:孩子越小抗誘惑的能力越低,因此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父母最好不要進行看電視,上網,打麻將等娛樂性活動,而選擇看書、看報,家庭保持安靜為好。

溫柔小詩對孫雲曉說:我告訴他各有各的任務,我的任務是上班做家務,你的任務是學習,我的任務完成了就可以玩,你的任務完成了也可以玩。我這樣做合適嗎?

孫雲曉對溫柔小詩說:你說的雖然有道理,但孩子不能完全理解,他需要一個過程,在他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習慣的時候,他難以經受誘惑。

溫柔小詩對孫雲曉說:他現在已是五年級了,還小嗎?我的出發點是督促他認真並快速完成學習任務。

孫雲曉對溫柔小詩說: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都是小孩子,光督促是不夠的,要下功夫培養習慣。

R對孫雲曉說:老師,怎樣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習慣呢?

孫雲曉對R說:關鍵是創造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讓孩子感受好習慣的快樂,並不斷地提升自己。

R對孫雲曉說:好像我們這些家長常常都是很沒耐心的,比如我教育方面的書倒是沒少看,但有時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孫雲曉對R說:兒童教育是等待的教育,必須耐心才行。

R對孫雲曉微微笑的說:我的孩子現在是三年級,成績中等,學習態度較主動,我除了給他鼓勵還應該如何做呢?

孫雲曉對R說:關鍵是養成好的習慣,因為只有習慣才是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也才是真正的素質。

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

bjrd對孫雲曉說:您好!孫教授。我是4歲孩子的家長。

孫雲曉對bjrd說:四歲的孩子是教育的黃金時期,關鍵是教什麼,怎麼教。冰心告訴我,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也就是說要自然的綻放,而不是強行扭曲成一個盆景。

bjrd對孫雲曉說:我的孩子脾氣很倔,誰的話也不聽。如何管教?

孫雲曉對bjrd說:脾氣倔的孩子是有個性的孩子,要分析他倔的有沒有道理,不怕孩子倔,就怕孩子不講道理。

bjrd對孫雲曉說:孫教授,我的孩子在家裡別人要聽他的,不聽就耍賴,不知如何處理。

孫雲曉對bjrd說:孩子的毛病往往是大人慣出來的,因此,改變孩子要從改變大人做起。要從一件件小事情入手,讓孩子明白事理,父母要堅持原則,孩子才會明辨是非。

孫雲曉對bjrd說:在家庭教育中,也要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服從真理,不是誰年齡大,誰說了算,而是誰說的對,就按誰的意見辦。這樣堅持下去,才會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千頭萬緒也就有了根本。

bjrd對孫雲曉說:謝謝孫教授的指教,我很喜歡您的書和講座。今後我要經常與您多交流、多溝通。

孫雲曉對bjrd說:我也很高興與你聊天。我特別感謝今晚來的網友,因為有些預告是不準確的,但大家還是堅持來了。我預告的時間一般都不會改,有時由於臨時出差和開會,只好延後幾天,但我很願意和大家經常交流。堅持六年的聊天就是最好的證明。

孫雲曉對所有人說:我發現,我與網友們交流的最佳方式是博客,由於技術的原因,我在博客上更新的東西最多,幾乎每天都發些新內容,當然我的更多的作品在我的網站,網友們可以自由選擇。

玩是兒童的權利

曾經有一位老先生對我說:「我是孩子的爺爺,我現在跟我兒子的矛盾很大,我兒子把孫子搞得太緊張了,給孫子請了四個家教,上七八個班,孫子每天晚上十一點前別想睡覺。連雙休日都安排得滿滿的。我說這麼做孩子肯定受不了。我兒子卻說我落伍了,說這是競爭,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位老先生很無奈。

這的確是我們十分不願意看到的現實。許多父母生怕孩子在童年時代就落後於人,所以早早為孩子規劃人生。於是,童年就被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特長班擠占,童年時代的夢想就被父母想要在孩子身上實現的各種計劃無情地替代。孩子的童年已經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童年。

其實快樂、幸福、自由是童年的真諦。童年時代具有特別意義,很多奇思妙想的萌芽都來自寶貴的不可替代與重複的童年時光。在一個人的童年,吃什麼、穿什麼往往不那麼重要,而玩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對父母很有意思,他們和那些整天把孩子關在屋裡做功課的父母不一樣,他們對孩子有一個規定:星期天一天都不許做功課,只許玩!也許一些父母會覺得奇怪:這樣不耽誤孩子的學習嗎?

他們的孩子也的確爭氣,成績在班裡總是名列前茅。奧妙在哪呢?

這對「有意思」的父母對大家說:「首先,玩是孩子的權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讓孩子玩,實在太殘酷,也剝奪了孩子正當的權利。而且,父母也很難做到完全控制孩子的玩。稍稍管松一點,他就會偷偷去玩,如果管嚴了,他就上課玩,做作業的時候玩,甚至躺在被窩裡玩。第三,星期天讓孩子玩一天,孩子就會自己主動在星期天之前把作業全部寫完,這樣第二天他才能痛痛快快地玩;他星期天玩夠了,星期一上課的時候也不再想別的了,就踏踏實實學習了。」

這對父母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知道玩是兒童的權利,同時又能夠「老謀深算」地給予孩子玩的機會。

2001年10月,在第一屆全國京劇戲迷票友大獎賽中,一個叫劉小源的4歲女娃娃唱的一段《大雪飄》,征服了觀眾、評委。擔當大賽評委的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趙景勃教授在點評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於是給了一個超常規的評語:「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評了。她簡直就是一個小人精!今後戲劇界可以考慮設個神童獎。」最終,劉小源獲得金獎,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票友。從此,一個4歲的孩子,憑藉一出《大雪飄》紅遍大江南北,成了「名人」,成了破「紀錄」的小明星。

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劉小源的父母都是京劇票友,爸爸唱小生,媽媽唱梅派青衣。兩個人經常在家裡唱念做打。也許是耳濡目染的原因,劉小源從小就對京劇表現出獨特的興趣。好玩好動的小源愛模仿。她經常扯起床單披在身上,然後做出各種造型,讓媽媽猜是京劇里的哪個人物,一會兒是《霸王別姬》里的虞姬,一會兒是《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在大人眼裡這是學習,但在孩子眼裡卻僅僅是好玩。就是在玩中劉小源學唱會了許多京劇唱段。

兒童的世界有其獨特的規律,遵循了這一規律,教育就成功;違背了這一規律,教育就失敗。在兒童眼裡,一切都是遊戲,劉小源唱京劇就是如同在玩遊戲,遊戲就是她心中重要的工作。所以,父母應當尊重和理解兒童,尊重和理解兒童的世界,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維揣度孩子甚至約束訓練孩子,剝奪孩子玩的權利。

然而,有的父母並不真正認可「玩是兒童的權利」這一觀念,並且常常限制孩子的玩。也有的父母即便允許孩子玩,也總是把玩的意義建構在學習的基礎上,當他們認為某種「玩」對學習有益的時候,就允許孩子玩,而當他們認為某種活動對學習沒有什麼好處的時候,就以「影響學習」為理由,限制孩子的選擇。正是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孩子們看電視、玩電子遊戲機等純娛樂的活動被嚴格禁止,而讀書、學習計算機、彈鋼琴等活動則得到了父母的鼓勵,因為在成年人看來,這些活動是「有利於學習的」。

玩是兒童的天性,玩是兒童的權利,就像兒童要吃飯穿衣一樣。玩作為兒童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是因為玩是兒童成長的需要,剝奪兒童的玩的權利有損於兒童的身心健康。我們可以看一看,如今的兒童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已經失去了童心,正在變為成人實現一些想法的工具。玩其實也是兒童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兒童了解這個世界用他自己的方式,在玩中感受著這個世界,我們不能用成人認識世界的方式取代兒童認識世界的方式。

著名作家嚴文井先生在接受我的採訪時說:所有小動物都沒有學校,它們的本領怎麼學來的呢?從玩中學來的。玩中有許多技能,技能關係到生存。如猴子愛跳著玩,從很高的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跳過去就是生,跳不過去就是死。你說,這玩中的技能重不重要?這玩是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學習呢?

當然,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有義務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教育和幫助。在玩這方面,父母的主要責任不是限制和管教,而應該是指導和幫助。怎樣指導和幫助孩子去玩,讓孩子好好玩,玩得好呢?我的建議是:

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孩子愛玩的東西大多和他的興趣、愛好是一致的。父母若想了解孩子在玩什麼,可以先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並且經常和孩子談談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您就可以了解孩子愛玩什麼,想玩什麼了。只有先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陪孩子一起玩。當您真正接受了「玩是兒童的權利」這一觀念,您就會陪孩子一起玩了。在玩中不要教訓孩子,不要總想給孩子增加智力內容,玩就是玩。您也不要總是說孩子笨,不要用功利的眼光看待玩。

在玩中幫助孩子。孩子畢竟還是需要指導的,當您和孩子一起遊戲的時代,可以幫助孩子,如在對待輸贏的心態上,在自信、細心、耐心等方面,都是可以培養的。

經常鼓勵孩子外出和別的朋友一起玩。父母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而且孩子也需要外出接觸更多的同伴和更寬廣的世界。所以,父母要經常鼓勵孩子到外面和大家一起玩。在玩中,孩子不僅放鬆身心、增長智力,還學會與他人交往、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等。

給孩子一些玩的規則。讓孩子擁有玩的權利,並不等於放縱孩子玩的內容或方法。您可以和孩子談一談,告訴孩子您內心的擔憂,告訴孩子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有些東西可以玩,有些東西最好不玩,有些東西根本就不能玩。告訴孩子規則是必須遵守的。

相關鏈接 

《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締約國認識到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締約國應尊重並促進兒童充分參加文化活動和藝術生活的權利,並應鼓勵提供從事文化、藝術、娛樂和休閑活動的適當和均等的機會。

對孩子說「不」是成年人的責任

如果把孩子比作駕馭小船試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長,那麼,父母與教師便是導航的羅盤和燈塔,必須時時提醒缺乏經驗的小船長,哪裡有險惡的暗礁,哪裡是暢通的航道。

毫無疑問,處於導航者的位置,如果只是讚賞小船長的勇氣和智慧,而不發出前方險情的警告,恐怕與謀殺者無異,儘管他可能愛心無限。

美國的一位母親塞斯婭·懷斯寫了一本書叫《別鬧了,孩子》(中譯本《可以對孩子說不》),我看完後十分驚訝:這是美國人寫的書嗎?怎麼和中國父母的想法一樣呀?美國的孩子不是很自由嗎?他們的父母怎麼會有那麼多懲罰措施呢?

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個朋友給我講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外國的媽媽領著8歲的女兒到中國朋友家做客。朋友準備歡迎客人的晚餐,告訴大家,晚餐準備的是西餐。8歲的女孩一聽:吃西餐嗎?她覺得中國人做的西餐肯定不好吃!她就說:今天我不吃冰激凌。因為按照慣例,吃西餐最後上一個甜點,一般是冰激凌。

沒想到朋友的妻子做的西餐很好吃,冰激凌也很誘人。一端上來,8歲的女孩眼睛都亮了,直嚷著:「我也要吃冰激凌,我也要吃冰激凌。」但是主人在做的時候是按份做的,做的份數正好,並沒有女孩的份。朋友的妻子就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讓給孩子。

沒想到外國媽媽說:「NO!我的女兒剛才說過她不吃冰激凌,她今天就不能吃冰激凌。」可8歲的女兒一個勁地說:「我要吃冰激凌,我特想吃冰激凌。」朋友的妻子心軟了:「給她吃吧!孩子嘛,經常說話不算話。」

可是外國媽媽仍然堅持說:「NO,她自己說不吃,她必須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任,今天她不能吃冰激凌的。」

我覺得這位外國媽媽十分理智,試想,當孩子有了這樣的一次經歷,她今後說話能不注意嗎?她還能亂說嗎?我常常說,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正是這個道理。有了這樣的親身經歷,她就會記憶深刻,刻骨銘心地記著:今後要慎重,想好了吃還是不吃。

我想,我們做父母的要向這位外國媽媽學習,要敢於對孩子說「不」,讓孩子承擔自己決定的後果,切身的體驗就會難忘,這就是深刻的教育。

我記起我女兒上小學五年級時的一件事。

女兒經常領著一個鄰居的小弟弟一塊玩,兩人在附近一家飯店的停車場玩得很開心。保安人員最怕孩子在停車場玩,為什麼呢?因為他擔心孩子拿石子劃汽車,只要劃一道這個保安就完了,汽車損壞說明他失職,而且他也賠不起錢。他的責任就要求他要把孩子轟走。可是小孩也有逆反心理,結果女兒就領著小弟弟藏在汽車後邊,拿石頭敲地,敲得保安心驚肉跳,就過來追他們。女兒倒很狡猾,她事先已經偵察好了,從飯店到家有一個鐵柵欄門,小孩可以鑽過去大人鑽不過去。只要保安一過來,他們就跑,一過了鐵柵欄門就逗這個保安。保安想了一招,這一天鐵柵欄門沒鎖只是掛了個鉤,可女兒不知道,於是她帶著小弟弟又開始在停車場敲地,敲完了就跑,保安就追。女兒一聽身後的聲音不對,原來保安追過來了,門開啦,她就趕緊往家跑,嚇得魂飛魄散。

我感覺不對就問她怎麼回事。女兒說,我們跟保安搗亂,他把小弟弟給抓走了。

我一聽就明白了,就跟女兒說:你是姐姐他是弟弟,你是主要責任人。他是跟著你搗亂的。現在出事了,你跑回家了小弟弟給抓走了,你能在家呆著嗎?

我女兒不懂我什麼意思,我對她說,你現在趕快出去找保安,有什麼責任你來擔著,把小弟弟給放了。  可女兒一個勁地直搖頭,我不敢!我不去!

我說,不行,你今天必須去,你今天不去承擔責任,明天你怎麼有臉去見小弟弟呢?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爸爸相信你是好孩子,好孩子要敢作敢當,你一定要去!

我女兒沒辦法了,哭著去找保安了,這個事情終於解決了。

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因為對孩子說「不」,其實也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們卻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讓孩子放棄了責任。譬如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許多父母都會替孩子賠禮道歉,漸漸地讓孩子感受到原來發生任何事情父母都會幫他解決,甚至認為父母替他賠禮道歉是天經地義的事,有什麼事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替他承擔。孩子慢慢就會成為任性、自私、不負責任的人,這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失誤。

沒有責任心的孩子長不大,父母不要剝奪孩子體驗責任的機會,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然後他才會永遠記住自己的責任。什麼事情最難忘,往往就是教訓非常難忘。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有一定能力就應當讓他承擔責任,這才是現代父母的真正愛心。

父母要敢於對孩子說「不」,我的教育建議是:

藏起一半愛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依賴別人是壞習慣。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成為一個自理自立的人,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對自己負責任!如柴潔心老師所說,做父母的要藏起一半愛心,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不要替他去做,放心地讓孩子自己體驗犯錯誤後的苦頭。苦頭吃上一些之後,他就會慢慢地改掉壞的習慣,而且他記憶很深刻。

申明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父母要事先和孩子定好規矩。如外出購物或到餐館吃飯時,要規定孩子:不能買計劃外的東西,不許吵著要額外的東西吃等,還可以事先提醒孩子:如果不守規矩,我們就走。

適當運用「命令」。往往由於孩子的年齡太小,可能因為經驗不夠或者膽量不足而不敢或不願意承擔責任時,需要父母運用「命令」,要相信孩子的潛力,有時用「命令」強制孩子去體驗,可能效果會更好。

父母無為乃大為

以不爭爭,以無為為,正是水的顯著特性,也是老子賦予我們的人生大智慧。

儘管「不爭」是老子的名言,許多人讀了還是會搖頭:「這是個競爭的時代呀,不爭怎麼行?」如果談到教子「不爭」,不少人也會疑惑:「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會競爭的孩子將來怎麼生存?」

於是,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見到了太多太多的「爭」:

一爭寵愛。誰不知教師的權威?教師喜歡哪個學生,哪個學生就如坐春風。況且,獨生子女在家受寵慣了,萬一在學校失寵怎麼受得了?所以,父母們爭相向教師示好,爭取教師對自己的孩子偏愛幾分。

二爭職位。誰不知學生的職位有差別?如果孩子當上學生幹部,不但有助於自信心的養成和能力的鍛煉,各種機會也會增多。所以,有些孩子躍躍欲試,父母也倍加熱心,還出現了賄選的現象。

三爭分數。誰不知道分數的厲害?無論中考還是高考,一分之差便可能決定是否入願進入理想的學校。所以,為了自己勝過別人,有些學生在大考之前放「煙幕彈」,稱自己「大考大玩」,希望同伴去傻玩而自己悄悄用功以求勝出。有的明明會做一些難題卻說不會,拒絕幫助同伴攻克難關等等。

另外一方面,父母不禁也在爭「為」。

1996年,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了一項大型調研,即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研究課題。調查發現,全國約50%的城市獨生子女學習過鋼琴等樂器,其中10歲及10歲以下佔61%;11歲佔61.3%;12歲佔57.1%;13歲佔51.1%;14歲佔47%;15歲及15歲以上佔42.7%。

1997年中央音樂學院對3297名琴童父母的調查證實:50%的琴童受到比其他孩子更為嚴厲的管教。調查發現,11.4%的父母有時打罵孩子;33.3%的父母偶爾會為此打孩子;至少44%的孩子因不「聽話」經常受到父母批評;21%的父母經常威脅孩子;40%的父母在孩子學琴時批評多於鼓勵。另外,47.4%的琴童很少有玩的時間。

這些都是父母以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而選擇的「為」,不管孩子的意願、興趣,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賦。

將心比心的我絕對相信,琴童的父母比別的父母更愛孩子,更關心孩子的發展。只是不容迴避一個尖銳的問題: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心」和「愛」呢?

這使我想到了老子 「無為」的理念。

在《道德經》第二章里,老子在論述了美與丑、善與惡等事物對立統一之後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這段話的意思是:「因此,聖人用無為的態度來對待一切問題,實行不言的教導,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已有;為萬物盡了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業成就而不以此自居。也正因為他們不立功自居,因此其功績就不會失去。」(陳國慶、張養年註譯,下同)

這段話的核心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也是老子首次提出「無為」的概念。必須指出,老子的「無為」之說並非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去做事,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

也許可以說,無為的思想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科學發展觀。無為就是不強為,不妄為,就是按規律去做。今日教育出現的問題,許多都與違背規律的強為妄為有關。無數個走上歧途甚至絕路的孩子,都是父母或教師太有作為的悲劇作品。

自由是天才成長的真正搖籃。在人類歷史上,許多科學巨匠的成功,都得益於父母的無為無不為。發明大師愛迪生的故事尤為經典。

2005年是全世界享受電燈光明120周年,誰不感激它的發明者——偉大的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然而,1855年,8歲的愛迪生上學僅3個月,就被老師開除了,理由是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糊塗蟲。」

原來,愛迪生連續在考試中倒數第一,而且怪問題太多。譬如,老師教學生念字母把A念「ei」,他就問:「老師,A為什麼要念做ei呢?」老師又教1+1等於2,他又問:「老師,為什麼1+1等於2呢?」老師氣壞了,用竹片打他的頭,罵他「糊塗」。

愛迪生的母親也當過教師,她在與校方爭論無效的情況下,自己承擔起教育兒子的重任,其方法正是無為之法。她發現愛迪生對物理、化學特別喜愛,就專程上街買來《自然科學與實驗科學入門》,又把地下室借給兒子當實驗室,任由他大膽探索。

誰也想不到,愛迪生第一個科學實驗計劃,竟是讓人在空中飛翔!他相信:如果在人體里充上比空氣還輕的氣體,那麼,人就一定能像氣球一樣飛向天空。於是,他選擇了一種爆發劑,據說可以製造比空氣還輕的氣體。他又鼓動好朋友奧池:「你想飛不?想飛,我有辦法讓你飛!」奧池一向佩服愛迪生就同意了,口服了爆發劑,結果人沒飛起來,卻肚子疼得滿地打滾。自然,愛迪生的母親承擔了責任,又請醫生為奧池治療,又向他父母陪罪道歉,又教訓自己的兒子。但是,母親依然沒有剝奪兒子做實驗的權利,而正因為如此,愛迪生一步步走向了驚人的成功。

事實證明,愛迪生的父母因無為而成大為,恰恰在於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並創造條件讓其把潛能變為了現實。

父母如何做到以無為而為,我的教育建議是:

與孩子簽個「君子協定」。有關於孩子的事情,父母應該問清孩子的想法,理由,讓孩子自己決定,不要加以干涉。譬如孩子要參加學校的足球隊,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會由於訓練活動影響學習,但又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可以和孩子來個「君子協定」, 雙方共同擬定注意條款,並要督促孩子認真遵守。

在孩子考試時「閉嘴」。許多父母在孩子考試期間很愛嘮叨,左打聽右打聽孩子考試考得怎麼樣,使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少一點「關心」,能減緩孩子的心理壓力。同時,孩子考試時父母不問成績,反而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奇怪,爸爸媽媽為什麼不關心我了?當他主動告訴你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每周抽出一小時交換角色。在孩子心中總會對父母有一種期望,希望父母是什麼樣的,父母是什麼樣的才令他幸福;同樣的,在父母心中也對孩子有一種要求,希望孩子做到什麼才滿意,但往往雙方會忽略對方的感受,可以每周抽出一小時交換角色,讓父母和孩子彼此相互加深理解。

「聽話兒童」是問題兒童

 維維現在終於是個父母老師眼裡的乖孩子了。她上幼兒園的時候,沒有作業,沒有嚴罰的氣氛給了她三年的快樂生活,但剛上小學之後,她就感到了痛苦,因為她的行動無論如何也跟不上老師的節拍。當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喊「一二三,手背後」時,她怎麼也難以堅持一直把手背在後面不拿出來;當老師上課提問題的時候,她總是不記得要舉手回答問題,而是先把答案說了出來;當老師讓同學們排隊回家的時候,她總是一眼看見了來接他的爸爸,就忍不住從隊伍里跑了出來……

老師非常惱火,她讓維維抄作業100遍,讓維維在課堂上罰站。在老師和父母的「緊密配合」下,維維終於變成了「聽話」孩子。她不再淘氣,不再玩耍,但她現在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上學了」。

中國的孩子從小到大,聽的最多的詞兒,也許就是「聽話」二字了。他們較早接受的觀念之一,就是淘氣的孩子是不好的。因此,他們在父母或都是的要求下不得不努力做個聽話孩子。但這樣做的巢,卻有可能使中國孩子具備了「獨立性差」、「膽小」等缺點。然而,從現代教育的眼光看,我們應當重新審視這種使用頻率最高的家族語言。

為什麼「聽話」兒童是問題兒童呢?稍加觀察即可發現,所謂「聽話」兒童,常見的特點是有問題也提不出來,為了討人喜歡,更不與長輩爭論。實際上,只強調「聽話」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奴性,使孩子喪失獨立性,對問題沒有自己的見解,對邪惡勢力不敢抗爭,以致於人格扭曲,成為「問題兒童」。媒體中經常報道的某某模範人物自殺或犯罪,人們常常大惑不解,但他們從榮耀走向毀滅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由「問題兒童」演化為「問題大人」的。但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未引起人們的警覺,更顯示出此問題猶如潛伏的癌症一樣可怕。

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教授對上述癥狀感觸頗深。他根據自己在美國工作多年的經驗指出:「中國研究生膽子比較小,對一知半解的事物沒有冒險精神。其實拓荒工作或研究工作的內容,總是一半熟識,一半陌生的。」楊振寧教授認為,中國孩子受到嚴格的管教,他們比較肯聽父母和老師的話,而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非常謙恭,不敢想不敢做「未知」的事。

不少父母常用「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來指責孩子,但這樣的指責沒有任何意義,只能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其實,聽話的孩子未必有出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海查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2歲-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個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個孩子,做了個長期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反抗性強烈的兒童中,長大後有84%的人有果斷的判斷力和堅強的意志力,而在反抗性不顯著的孩子中,真正稱得上有意志力和判斷力的,只佔24%。可見,當您強調孩子聽話的同時,也喪失了孩子的判斷力和堅強的意志。這是否有違父母們的教育初衷呢?

我曾經採訪過文學大師冰心老人。她以愛心溫暖了無數兒童和成年人,在對待兒童的評價方面,老人也有著獨特的見解。她曾說:「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淘氣是孩子的特點,是正常現象,犯錯誤是難免的。而父母們只想著讓孩子聽話,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犯錯的機會,也就是剝奪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

要知道,淘氣的孩子身上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他們往往能夠做出一般「好孩子」做不出來的事情。孫蒲遠老師在《美麗的教育》中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教三年級時,六年級一個班的中隊會邀我去觀看,我挑了一名中隊長和一個淘氣包和我一起去參加。同學們很驚訝,怎麼也讓他去?我解釋道:「別看他淘氣,他可是咱們中隊的少先隊活動的積極分子。」這個中隊會結束時,沒想到人家請來賓發言,我帶來的這兩個代表當場高度評價了六年級的中隊會,發言十分得體。回班後,我表揚了他們,大家也信服了我的選擇。在後來我們中隊的《甜與美》糖紙展覽活動中,這個淘氣的學生十分積極地擔當了解說員的角色。現場會上,面對著中央領導,面對著中央電視台的攝像機,在極強烈的燈光下,表現從容不迫,發言妙趣橫生。他那自如的神態,自豪的表情以及生動的語言,都充分顯示出自己是個「小主人」。他在作文中寫道:「有的都是嫌我淘氣,說要整整我,可老師瞧得起我,喜歡我。」他告訴他的父親:「老師像太陽,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這話說誇張了,但也說老師尊重學生所起的作用。所以我想說,對孩子尊重,也是教育。對於淘氣孩子的尊重與信任,往往會使他們受寵若驚,內心產生巨大的衝擊和震動,使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迅速擴展。

可見,淘氣的孩子可能並沒有「問題」,反而可能是因為父母或老師沒有發現他的優點罷了。父母如何改變孩子「聽話」 的要求,我的教育建議是:

允許孩子淘氣。淘氣是孩子的天性,違背天性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所以父母們不要容不得孩子「淘氣」,應該寬容一些,也不要老是以陳舊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偶爾「淘氣」並不意味著就是壞孩子。  鼓勵孩子爭辯。辨認的過程對孩子很有益,是一種頭腦的訓練。當孩子和同伴爭辯的時候,父母盡量不要阻攔,要看看孩子是怎樣爭辯的;當孩子和父母爭辯的時候,父母更不要自己的權威壓制孩子的言論,應讓孩子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在學校里老師發生了爭辯,父母則要聽聽孩子怎麼說,不要因為孩子老師的意見不同,就先把孩子訓斥一頓。

要求孩子「聽話」要講清道理。有的父母會覺得如果容忍孩子淘氣,可能無法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其實,要求「聽話」是要讓孩子理解父母要求的真正用意,而不是讓孩子誤解父母的想法,這樣的「聽話」要求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孩子是不會不「服從」你的,因為孩子其實有時比大人更通情達理。

孫雲曉:為人父母需要執照?

今日父母難當。

似乎誰都可以指責當父母的,似乎孩子出現的一切問題都是父母的錯。甚至一些名人也公然宣稱:「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沒有不合格的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需要一種教育素質,而這並非天生就有,也不是靠老經驗就能獲得的,必須在學習與實踐中逐步形成。在21世紀,這種學習與實踐尤為必要和迫切,因為教育與教育對象都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

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我想給大家提這樣一個問題,做父母是否需要上崗證?做父母也需要上崗證?您聽說過嗎?

世界上無數個職業都需要考核,就業者須持證上崗,如司機、導遊、律師等,可是當父母似乎可以無證上崗。試想,教育孩子是何等艱難的大事,怎麼能夠不加以考核呢?

我提議,在全國逐步開始父母執照的考試,即想要做父母的人士,須參加父母資格考試,獲得父母執照方可生兒育女。當然,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有人認為倡導父母執照考試像是痴人說夢,其難度勝過搬走泰山填平黃海。但是,我執著地認定,這是可行的,因為它符合科教興國之國策也符合國民的利益和心愿。如果像奧地利學習,給有父母執照者以政策優惠,效果會更加明顯。

在奧地利已經計劃開始實行上崗證,就是父母要考執照。有什麼區別呢?有執照的父母享受一些福利。如果說夫妻離婚了,有執照的一方可以優先得到孩子。我預想中國在今後也會出現這樣的父母上崗證,但這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做父母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夠取得一個合格父母的資格。

早在1919年3月,大教育家蔡元培就講過提高父母教育素質的必要性。他生動地說:「譬如諸位有一塊美玉,要琢成佩件,必要請教玉工;又如有幾兩黃金,要煉成首飾,必要請教金工,斷不是人人自作的。現在要把自家的子女造就成適當的人物,難道比琢玉煉金容易,人人可以自任的么?」先生的論述說明,教育是一門科學,有其獨特的規律和特點,必須努力學習和不斷實踐,才有希望將孩子教育好。

在北京和南京各有一對教授夫婦,被自己的兒子親手殺死。但是有的貧窮家庭卻把孩子教育得很成功。2003年8月,烏魯木齊爆出一條消息:一個貧寒家庭同時收到三個子女錄取博士生的通知書。據了解,這個家庭母親是文盲,父親也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人們很驚訝,是什麼讓這個普通家庭創造了如此的教育奇蹟?

這位平凡的父親名叫陳有政,只是一位普通的運輸工人。他和妻子方永玉由於吃過沒有文化的虧,於是發誓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學好文化。孩子們陸續上學後,陳有政就集中精力輔導老大,然後由老大帶老二,老二教老三。但他所掌握的課本知識很快就無法再輔導孩子了,他開始嘗試在人格上影響孩子。他常這樣給孩子鼓勁:「在上坡時,車不能熄火,再困難也得咬著牙往前開。學習也是這個道理。當困難被克服之後,你會感到無比快樂,這種快樂不是金錢所能買到的。金錢用完就沒有了,但快樂發自內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樂觀是一個人身上的動力。」陳有政在孩子人生的最初階段就讓他們養成樂觀的品性。

老二陳新華上小學時,學習成績並不好,而且總覺得自己笨。陳有政什麼話都沒說,只是帶她去看了一場烏龜和兔子賽跑的動畫片,讓她明白,成功只屬於永不言棄的人。從此,孩子變得自信起來,學習成績提高了。

陳有政用自己吃苦耐勞、樂觀身上的精神給子女們樹立了一座人格的豐碑。

後來,三個孩子相繼考上碩士研究生。一家三兒女全讀上研究生,這讓陳有政夫婦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兒女們有出息,難過的是家裡經濟困難,怎麼供養三個孩子?

三個從小被父親在車輪上培養了堅強品格的孩子,悄悄約定,不僅讀研期間不要父母一分錢,而且研究生畢業後,三人都要考上博士!最終他們成功了!

這個故事不禁讓人問:難道教授不會教育孩子?而貧寒家庭的教育卻獲得了成功?

這說明教育是需要學習的。學歷、財富並不與教育孩子的成敗對等。教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想想過去,父母怎麼教育我們,就可以教育好孩子的,這是需要學習的。我把它形象的叫做「上崗證」。我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需要的上崗證就包括五個內容或五個要素: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這五個元素構成了現代父母的教育素質,也就是我所說的父母上崗證的主要內容。

現代的教育觀念是父母教育素質的核心,對家庭教育的目標、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為起著制約和指導作用,也是影響家庭教育質量的決定因素。教育觀念至少包含兒童觀、親子觀、人才觀、教子觀等四個方面。兒童觀,即父母對兒童的本身及其發展的認識,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終將獨立的人等等;親子觀,即父母對子女與自己關係的基本看法,如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等等;人才觀,即父母對人才價值的理解,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是成功之路等等;教子觀,即父母對自身、對子女發展的影響力和本身能力的認識,如把人格的教育視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

科學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體現,並直接關係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

健康的心理是指父母心理健康才會給孩子以積極的影響。不論在什麼情況下,父母在以身示範前提之下,引導孩子力求做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控制自己,而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自知而自信而自強,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敗驚慌失措,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穩定情緒,這將使孩子終生受益無窮。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人是環境的產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從童年開始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忘不掉的習慣才是真正的素質。在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備條件。沒有平等,培養不出現代兒童;沒有民主,建設不成和諧家庭。因此,父母不僅應尊重兒童的權利,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獨特個性,真誠的學習孩子身上的優點,使教育過程充滿理智之愛。

做個成功的父母需要學習,需要相當的資格,更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我的體會與建議是:

調整好心態,欣然向孩子學習。當代中國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而信息化動搖了父母的權威地位。在變化迅猛的時代,理智的親子關係趨向於相互學習共同成長。「三娘」可以教子,子也可以教「三娘」,兩代人均以能者為師。對於父母來說,需要調整好心態,欣然向孩子學習。

利用一切機會學習教育知識。除了積极參加學校舉辦的家長學校,還可以從電視上聽專家講座。其實,父母朋友之間聊天,如果有心探討,也會大有收穫。

女兒的一份「最後通牒」

  2006年3月24日《現代快報》登載了一封女兒的挑戰書,內容是這樣的:

  張××:

  我感謝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隸,我是一個自由的人。從今天開始,如果你還想要我這個女兒,必須做到如下十條:

  1.不許動我的書包、抽屜;

  2.不許看我的聊天記錄、日記;

  3.不許強迫我穿你買的超級難看的衣服;

  4.不許攔截我的電話;

  5.不許當著親戚朋友的面說我比別的孩子差;

  6.允許我每天晚上有1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

  7.允許我每周日休息時9點起床;

  8.允許我的朋友到家裡做客;

  9.允許我聽孫燕姿、周杰倫的歌;

  10.允許我反駁你的意見。

  如果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項,我寧可露宿街頭,去做小偷,也要毫不猶豫地離開這個家,讓你永遠也找不到我!我說到做到!

  看了女孩的自白,相信許多父母心裡並不舒服:我們千辛萬苦在外面打拚,不都是為了他們嗎?這些孩子也太沒良心了,一點兒都不體諒父母!

  公平地說,現今的父母的確不容易,既要面對社會生活各種各樣的變化和挑戰,回到家除了操持飲食起居外,還要勞神操心地教育孩子。一年到頭身心疲憊,最後竟然好心賺了個驢肝肺,父母們備感委屈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我想對父母朋友說幾句肺腑之言:千萬不要不分情由地怪罪孩子,也不要盲目地責備自己,既不是今天的父母教育無能,更不是孩子「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當今的時代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已由簡單變為複雜,而教育方法卻停留在簡單層面上,當然會有很多的不適應。

  子女為什麼難教育

  原因之一:孩子比父母教育得多

  有這樣一個有趣現象:過去是大人很神秘,很有權威性,孩子不了解大人;如今倒過來了,孩子很神秘,孩子知道的許多事情大人不清楚,大人不了解孩子。這就是信息時代帶來的根本變化。

  一個中學生告訴我,現在許多父母都是「菜鳥」。我問他你們是什麼鳥啊?他自信地說,我們當然是「老鳥」嘍。在某些方面,孩子的信息的確比我們多,這就是信息時代出現的新問題——信息不對稱。那麼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歧視甚至欺騙信息少的一方。這就是父母管教孩子變得困難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只有醫生沒護士

  很多父母常拿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孩子相比。覺得那時候父母好像並沒有費太多的心思教育孩子,但孩子往往成長得很順利。可今天呢,費的心血多,教育出的孩子問題也多。

  其實,很多父母忽略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在多子女時代,孩子成長的許多問題往往不需要父母出面,而是在兄弟姐妹之間就解決了。一位心理學家曾打過這樣的比方:「父母就像醫院裡的醫生,兄弟姐妹就像病房裡的護士。醫生只在大問題上給你些幫助,而護士卻每天陪在你身邊。」

  原因之三:白楊身上摘松子

  2005年9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了「中國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現狀與期望調查」。調查發現中小學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望子女成龍成鳳),與現實可能性嚴重脫節。

  所以父母教子要有平常心,「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應該品味孩子的心聲:「因為我是菊花,所以請別讓我在夏天開花;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別指望從我身上摘下松子。」

  好習慣是銀行利息

  習慣是長期訓練出來的,不是號召出來的,更不是嘮叨出來的。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一、好習慣帶來好運氣

  孩子在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較多的孩子。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一個壞習慣使你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使你走向成功。

  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要不斷培養各種良好習慣,小到飲食習慣、睡眠習慣、衛生習慣,大到接人待物、禮儀禮貌、工作學習等方面的習慣。習慣就是養成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有良好習慣的人,一般都會有較高的素質和修養。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更形象: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還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二、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北京有一個媽媽,兒子上五年級,寫作業磨蹭。在教育專家的指導下,媽媽開始採取措施培養習慣。

  一天,媽媽發現兒子寫1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7回,一會兒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一會兒打開電視看看動畫片開始了沒有……

  媽媽對兒子說,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我剛才給你數了數,1個小時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寫1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3回就差不多了吧。兒子一愣,說3回就3回。媽媽就說,你如果1個小時內站起來不超過3回,當天晚上的動畫片隨便看。兒子高興得不得了。有獎必有罰,媽媽又說,先別開心,如果你1小時站起來超過了3回,電視就不能看,包括動畫片。

  結果5天下來,兒子有3天做到了,這3天興高采烈地看了動畫片。但是有兩天忘了,不能看動畫片。這樣對孩子有很強的激勵,一想到1個小時只能站起來3回,就會慢慢地去控制。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媽媽。從她的經驗中,可以總結出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加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你想讓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好習慣,就千方百計讓他將好的行為不斷出現,出現的次數越多,好習慣越牢固。

孫雲曉:送給作父母的14條忠告

  忠告1:兒童時代是一個胡說八道的時代,這不是缺點,而是他們成長的一個特點。我們要尊重兒童的未成熟狀態,童言無忌才能健康成長。

  忠告2: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以孩子為師,反省自身,保持童心,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忠告3:家裡有個青春期的孩子,就要備一本性教育的書。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示範,讓孩子看到什麼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和婚姻。

  忠告4:全部兒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為8個字,那就是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發現兒童就是發現兒童的潛能特點和成長規律,解放兒童則是解除捆住兒童的各種束縛,捍衛兒童的權利。

  忠告5: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否了解和尊重孩子關乎孩子一生的發展。

  忠告6:別看孩子弱小,強大的力量正孕育在弱小之中。真正的教育就是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忠告7: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問題在於愛有真假之別,猶如真假種子之別。假種子坑農民坑一季,假教育坑孩子坑一生。

  忠告8: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

  忠告9:溺愛孩子根本不是愛,而是一種軟暴力,是對兒童權利的剝奪,其實質是不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的人。

  忠告10: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成功者,教育的任務就是使他們繼續成功。成功並不完全是排他的,因為人人能成功的新理念是:成功就是發展,成功就是選擇,成功就是和諧。

  忠告11:心理健康的12字秘訣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控制自己。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如果能做到這12字,一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忠告12:所有那些鼓吹可以成批製造「神童」的方案,都是以賺錢為目標的騙人方案。孩子是千差萬別的,成長的道路是各種各樣的。凡是忽視兒童個性差異的認識和行為,都是違背科學規律的。

  忠告13:教育孩子要避免那種一做什麼就要當狀元的想法。狀元意識就是悲劇意識。「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是製造童年恐慌的宣言。

忠告14:如果父母老師對「好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寬容過多,會使他們的弱點變成隱患,甚至是「定時炸彈」。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

孫雲曉:另一隻眼睛看教育

  ●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孩子的創新精神。

  ●夢想是兒童解放的神奇力量。因此,捍衛童年就要捍衛兒童夢想的權利。

  ●不要用成人的選擇擠滿孩子的每一天,而要給孩子的自由發展留出廣闊的空間。

  ●好的環境勝過許多教育。

  ●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水平或許可以分為三等,一等父母用眼睛教育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教育孩子,三等父母用拳頭教育孩子。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

和孫雲曉分享教育智慧

走進孫雲曉

孫雲曉,1955年2月8日生於山東青島,現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2000年被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標兵」稱號。

孫雲曉自1972年起從事青少年教育與研究至今。1993年7月,他采寫的報告文學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發表後震撼全國,引發一場社會各界參與的教育大討論,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中央電視台12集專題片《改革開放20年》,稱《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的大討論成為「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1995年以來,他先後主持了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傑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向孩子學習、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系列調查等多項課題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關係的研究,5年來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他出版的個人專著30餘部,較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有8卷本的《孫雲曉教育作品集》和《忠告天下父母叢書》以及《我的家怎麼了》、《好父母 好方法》、《好孩子 好習慣》等。兒童文學代表作有入選百年百部兒童文學經典書系的《16歲的思索》。作品曾獲中國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優秀圖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

孫雲曉的一系列教育觀點受到廣泛關注。如:「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兒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發現兒童、解放兒童」、「應試教育必然導致教育荒廢」、「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良好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等。 

用教育的智慧和藝術解開父母的難題——――讀孫雲曉《我的家怎麼了?》

與兒童共悲歡的性格造就教育挑戰者

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孩子沒有朋友比考試不及格還要嚴重

什麼樣的知識是有用的

隔代教育容易造成親子隔閡

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不把學生當人看

應試教育必然導致教育荒廢

家長應該讓孩子學什麼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為什麼又發《夏令營中的較量》?

夏令營中的較量(1993年,震撼國人的報告文學)

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對兒童我們不能說明天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分享 | 智慧 | 孫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