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光緒、慈禧相隔一天死亡之謎

1908:光緒、慈禧相隔一天死亡之謎王道成:同治帝剛剛去世,慈禧馬上召集王公大臣開會,說皇位繼承人不能在年紀大的皇室成員裡面選,必須在年紀小的人裡面選。她提出的一個理由是「須幼者乃可教育」,年幼的人可塑性較大。她公開說,我和慈安已經商量好了,皇位繼承人就是載湉。慈禧為什麼選載湉?一是因為他年紀小,一是因為他是咸豐帝七弟奕譞之子,母親則是慈禧的妹妹。王魯湘:親上加親。王道成:慈禧認為載湉經過她一番特殊教育,可以成為理想的接班人。在同治帝彌留之際哭不能詞的慈禧,很快就收起母性的眼淚,展現精明女政治家的果斷:選立幼主,意在垂簾。剛年過四旬的她,不甘心將當年冒生命危險奪回來的皇權拱手讓人,也不甘於退居深宮頤養天年。同治帝在世時,為人母的她因過於強勢而欠缺溫情,最終失去自己唯一的孩子,眼前只剩下一群俯首帖耳的臣子,手中所能握住的也只剩下權力。因同治帝沒有子嗣,她就選一個不滿5周歲的孩子繼承皇位,再度給自己布一個垂簾聽政的局。慈禧是光緒帝載湉的伯母兼姨媽,具有雙重血統關係。載湉的生父弈譞沒有多大政治野心,一直是慈禧的親信。兩宮太后不按常規出牌,沒為同治帝立嗣,改為咸豐帝立嗣,成為載湉的嗣母而不是祖母。若讓載湉承繼同治帝為嗣,阿魯特氏皇后就會被尊封為皇太后,兩宮太后則成為太皇太后,不能再出來掌權。兩宮太后顯然不想「退休」,於是讓載湉承嗣咸豐帝,再度「挾天子以令天下」。光緒帝一生都是慈禧的棋子,與同治帝一樣是悲劇皇帝,因為他們同在一個強勢母親的陰影下。這個母親愛權力勝過愛兒子,兒子更多時候只是她掌控權力的傀儡。光緒帝雖然比同治帝多活了一倍歲月,但他的一生比同治帝還悲慘。同治帝性格叛逆,既然在宮中得不到快樂,就去外面的花花世界找樂子。光緒帝自幼體弱多病,再加上寄人籬下,一輩子鬱鬱寡歡。據說他性情暴躁、喜怒無常,太監們都不敢親近他。他常常夜間不睡,半夜三更起來批閱奏摺,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拍桌子罵混賬,嚇得太監們心驚膽戰。他最怕打雷,卻又最喜歡聽暴雨後下水道瀉水的聲音。雨水在心理學上是情緒的象徵,聽雨水流瀉是他宣洩憤懣情緒的方法。光緒帝年紀漸長,慈禧不得不考慮歸政問題。1886年7月,她召見弈譞、軍機大臣等,宣布翌年將為光緒帝舉行親政典禮。深諳慈禧權術的弈譞知道,這只不過是一種政治試探。為保護親生兒子,他帶頭懇請慈禧在光緒帝親政後再訓政數年。其他大臣亦紛紛奏請,慈禧半推半就地允准了。為了使訓政制度化,諸臣還制定了訓政細則,條條都是遵循舊制。皇帝親政、太后訓政並行的體制,與過去的垂簾聽政並無多大區別,大權仍掌握在慈禧手中。王道成:光緒帝親政初期,和慈禧的關係還比較融洽。有些小事光緒帝自行處理,稍大的事就跟大臣們一起討論決定,更大的事就請慈禧決策。兩人一開始關係還不錯,後來遇到攸關國家命運的大問題時,就產生矛盾了。中日甲午戰爭時,光緒帝主戰,慈禧起初也主戰。當時世界輿論普遍認為大清國一定能打勝仗,慈禧指示跟日本交涉不能有示弱語。那一年恰逢慈禧六十大壽,正在大張旗鼓地準備慶典,誰知爆發了甲午戰爭。慈禧開頭主張對日強硬,後來清軍在朝鮮戰場上失利,在黃海海戰中又受挫,她的態度就轉變了。她認為這場仗不是那麼好打,就轉而支持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方針。戰敗後,她讓李鴻章去跟日本人談判,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王魯湘:從此母子成為政敵。王道成:兩人感情破裂。光緒十三年(1887年),慈禧為17歲的光緒帝舉行親政典禮,53歲的她繼續訓政。次年,她宣布將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為光緒帝完婚,屆時她將歸政。不管內心如何貪戀權位,慈禧終究礙於祖制和輿論,不得不擺出放權的姿態。在這一點上,她和呂后、武則天不同,始終以太后臨朝「輔政」自居,一旦幼帝長大成人,就自請歸政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慈禧沒有培植外戚勢力,也沒有稱帝的野心,只不過權力欲旺盛而已。她也不是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不像武則天那樣放肆包養男寵,身邊只有幾個貼心的太監。在光緒帝的婚姻問題上,慈禧卻不肯放權。光緒十四年(1888年)選妃,最後有五位人選:副督統桂祥[1]之女,江西巡撫德馨二女,禮部左侍郎長敘二女。當時慈禧坐上座,光緒帝在旁侍立,固倫榮壽公主[2]等人站在後面。清宮規定,選中誰當皇后,就授予鑲玉如意,選中妃嬪就授予紅繡花荷包。慈禧說:「皇帝,誰堪中選,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光緒帝說:「此大事當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慈禧堅持讓他自選,於是光緒帝手持如意走向德馨之女。慈禧大喊一聲「皇帝」,努嘴示意應選桂祥之女。光緒帝愕然,只好將如意授予她的侄女。慈禧不讓德馨之女進宮奪寵,就讓固倫榮壽公主將荷包授予長敘二女,選為珍嬪和瑾嬪。[3]作為一個母親,慈禧是失敗的。當年同治帝公然違抗她,與慈安站在同一條陣線,選擇她所不喜歡的阿魯特氏為皇后,最終弄得家破人亡。現在沒有慈安的牽制,她要一手操辦光緒帝的婚事。慈禧的侄女是光緒帝的表姐,兩人都有葉赫那拉氏的血統。從皇太極開始,葉赫那拉氏的血液就在愛新覺羅家族流淌,到咸豐帝與慈禧生下載淳,近親繁殖的隱患加重了,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都沒有子嗣。這似乎是慈禧的一大罪過,如果同治帝不是她親生的,如果她不自私地選胞妹的兒子當皇帝,如果她不立侄女為光緒皇后,或許愛新覺羅氏的皇室血脈將傳得更久。然而,這一切的根源似乎又不在她,誰叫咸豐帝看上葉赫那拉氏女子呢?光緒帝乖乖接受了慈禧包辦的政治婚姻,葉赫那拉氏終於有人風風光光地從大清門被迎娶進宮。慈禧信守承諾歸政,只不過仍然遙控著光緒帝。光緒帝小心翼翼地做著皇帝,恭恭敬敬地供奉著老佛爺,兩人相安無事地處了幾年「溫情歲月」。甲午戰敗,「紙老虎」的真面目暴露無遺。國運衰頹,列強環伺,如何收拾殘局?光緒帝正當壯年,國恥激起雄心壯志,而慈禧年過花甲,只想安度晚年,不想傷筋動骨。兩人政見不合,嫌隙漸深。1898年,光緒帝徵得慈禧同意後,開始戊戌變法,終因步伐太激切遭到反對。缺乏政治實力的維新黨人,企圖倚靠手握重兵的袁世凱挾持慈禧,迫使她徹底放權給光緒帝,不料慈禧搶先一步發動政變,再度出來訓政。百日維新讓母子反目成仇,成為你死我活的政敵。戊戌政變後,慈禧將光緒帝幽禁於瀛台[4],徹底解除他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權力,淪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傀儡皇帝。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比慈禧早一天駕鶴西去。王魯湘:光緒帝之死跟慈禧到底有沒有關係?他是不是被慈禧毒死的?王道成:我認為是。過去對光緒帝之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根據檔案記載,說光緒帝是正常死亡。有時檔案未必反映真實情況,因為宮廷那些陰謀詭計是不能拿出來見天日的。前幾年,有些人用現代方法檢測光緒帝的頭髮、衣服、骨頭,還對周圍一些土壤進行化驗,證明光緒帝死於砒霜中毒。那麼,誰是兇手?過去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袁世凱,但我覺得他離光緒帝太遠,靠不近光緒帝的身體;有人說是李連英,但我覺得他沒那麼大的膽子;有人說是慈禧,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最大。王魯湘:慈禧是最大的嫌疑人。王道成:現在還不能定案,只能這樣說。王魯湘:反正有一點是肯定的,光緒帝是非正常死亡,死於砒霜中毒,慈禧的殺人嫌疑最大。王道成:早在光緒帝死前四年,外務部侍郎伍廷芳[5]就跟日本公使內田康哉[6]有過一次談話,說現在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話,我們也很擔心,希望千萬別發生這樣的事。四年後果然出現這樣一個局面:前一天光緒帝死了,第二天慈禧死了。王魯湘:光緒帝比慈禧早死不到24小時。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本駐京公使內田康哉問伍廷芳,慈禧駕崩後光緒帝會怎樣?伍廷芳說:「亦如世間傳聞,誠為清國憂心之事,萬望無生此變。」內田康哉向日本外務省報告說:「伍話中之意,皇太后駕崩誠為皇上身上禍起之時。今圍繞皇太后之宮廷大臣,及監官等俱知太后駕崩即其終之時。於太后駕崩時,當會慮及自身安全而謀害皇上。此時,萬望能以我守備兵救出皇帝。」[7]慈禧駕崩之日即是光緒帝暴亡之時,如此「大逆不道」的說法為何傳得沸沸揚揚?儘管光緒帝對「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的密謀可能並不知情,但慈禧仍然遷怒於他,從此母子恩斷義絕。戊戌政變後第四天,慈禧就以光緒帝的名義廣招天下名醫,意在散布光緒帝病重的謠言,為廢黜乃至謀殺光緒帝製造輿論。慈禧將編造的脈案和處方傳示各衙門,大家都在猜測光緒帝恐將性命不保。慈禧此舉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英、法駐華使節要求派法國醫生為光緒帝看病,卻一再遭拒。英、法使臣不得不給總理衙門施壓:「薦醫者非為治病吃藥,緣貴國此番舉動離奇,頗駭聽聞,各國國家商定驗看大皇帝病症,為釋群疑,已奉國家之電,不能不看。」[8]慈禧不敢得罪洋人,只好允准。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1898年10月18日),法國駐華公使館多德福醫生(Dr. Detheve)進宮為光緒帝看病。他認為光緒帝確實有病,但並非不治之症:「體質衰弱,明顯消瘦,精神不振,面色蒼白。食慾尚好,但消化緩慢,輕度腹瀉。排泄物呈白色,且未完全消化。頻繁嘔吐。氣悶導致呼吸不均勻,發作時更顯焦慮。肺部聽診未見異常。血循環不好,常出現紊亂。脈弱而頻數,頭痛,胸悶熱;耳鳴,頭暈,站立困難。除上述癥狀,腿、膝部明顯發涼,手指觸覺不明顯,小腿痙攣,全身發癢,輕度耳聾,目光遲鈍,腰痛。尿頻最為關鍵。表面看,尿液白而透明,尿量不大;化驗未見蛋白,尿濃度減淡。陛下尿頻,量少,24小時內尿量低於正常尿量。陛下強調遺精,常發生在夜間,之後出現快感。這類夢遺,多由白日自覺勃起功能減退所致。經認真分析這些不同癥狀,我確信此病系腎臟損傷引起,歐洲稱『腎炎』或『慢性腎炎』。」[9]慈禧本想瞞天過海,不料洋人橫插一腳,以病重為由廢黜光緒帝的方案行不通。她聽從榮祿的建議,以光緒帝難以誕育子嗣為由,立端郡王載漪[10]之子溥儁[11]為大阿哥,準備讓光緒帝舉行禪位典禮。義和團運動擾亂了這個計劃,光緒帝雖然保住了皇位,但他至死都未再獲得大權,成為慈禧身邊一個孤獨落寞的影子。有位外國外交官看見三十齣頭的光緒帝比實際年齡顯老,嘴角流露出悲傷的、疲憊的、略帶孩子氣的笑容,給人的印象是「克制、冷漠、無趣、缺乏精力、疲憊不堪,整個人就像是半死不活的樣子。……就好像生活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一種負擔,這樣的人必定在走下坡路」[12]。在慈禧的高壓下,光緒帝如此消沉不足為奇。不過,有人認為他是在韜光養晦,待年邁的慈禧歸西後再大展宏圖。據德齡回憶,當年光緒帝經常向她請教英文單詞,兩眼奕奕有神,會大笑,甚至會開玩笑,但一見到慈禧就變得嚴肅、憂鬱,甚至有些獃氣。他跟德齡說:「我沒有機會宣布我自己的主義或有所作為,所以外間都不知道。我知道現在我所處的地位,與傀儡無異,要是再有外國人問起我,你就告訴他們我現在所處的地位。我有許多關於復興中國的計劃,但是我不能實行,因為我做不了主。我不信太后有什麼力量能改變中國的現狀,就是有,她也不願意,我害怕現在離真正革新的時候還遠得很哩。」[13]如此看來,外表死氣沉沉的光緒帝,內心可能暗燃火苗,暫時收起鋒芒以求自保,等待機會東山再起。這點心思哪裡瞞得過慈禧?每逢外國使節來宮中拜訪,慈禧就派人監視光緒帝,害怕他跟外國人談論維新變法。政見不合是這對母子鬧矛盾的主因,慈禧不能不擔心死後會被光緒帝重翻舊案。德齡說:「太后生性剛毅,自信力極強,她以為對的事就一定要做。太后情感很重,但理智更重於情感。」[14]慈禧性格如此,又有殺人動機和作案條件,對光緒帝下毒手是極有可能的。慈禧從未打算治好光緒帝的病,御醫一切遵照她的旨意行事。有位御醫一不留神說了句「舒肝順氣」,她頓時沉下臉說:「誰叫皇帝的肝不舒了?氣兒又怎麼不順了?」御醫嚇得連連叩首認罪。她說:「皇帝日理萬機,宵宿勤勞,哪能動不動就得『舒肝順氣』?那樣小心眼兒怎麼辦國事?偶而小有違和,也不過是『調、和、理、益』。」後來御醫們開的處方總是「和肝調氣」「理肺益元」,甚至把「肝」的事硬挪為「肺」。無論是御醫還是外省保薦的醫士,凡干不長久的,多半是違背了慈禧的心意。世人所見到的那些脈案和處方,真實性自不待言。[15]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六點多,光緒帝崩逝於瀛台涵元殿。慈禧於次日下午兩點多病逝,比光緒帝晚死20個小時。11月29日,法國報紙Le Petit Journal[16]的畫報增刊封面人物是「並排躺在棺木中的慈禧太后與光緒帝」,文中明確指出是慈禧毒死了光緒帝。雖然光緒帝不是慈禧的親生兒子,但他們在一起生活三十多年,多多少少存有母子之情。74歲高齡的慈禧知道自己死期將至,竟提前將年僅38歲的光緒帝毒死,心腸可謂狠毒。國外媒體的報道,讓慈禧頓時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天下第一毒婦」。或許正是臨終前的這場陰謀,將她徹底推向供世人大肆妖魔化的境地。1938年,光緒帝的崇陵[17]被盜掘,屍身和遺物暴露在棺外。1980年重新封閉崇陵地宮時,有關人員將光緒帝的遺骨做過簡單檢測,未發現外傷痕迹,亦無中毒表現。光緒帝的若干頭髮、遺骨和衣服,被保存在清西陵文物管理處的庫房。2003年,中央電視台清史紀錄片攝製組、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和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有關專家組成「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在不可開棺檢驗的限制下,運用最先進的儀器檢驗保存在庫房內的光緒帝遺骨和遺物,5年後得出一個結論: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18]課題組專家認為,光緒帝死於急性胃腸型砒霜中毒。民間傳說砒霜中毒會七竅流血,但現代醫學發現並非如此,患者會出現嘔吐、腹瀉、腹部痙攣性疼痛等癥狀,可在數小時乃至數天內死亡,有的患者拖五天之久才死亡。據此推算,光緒帝砒霜中毒的日期最早可追溯至11月9日。[19]目前尚不知光緒帝確切的中毒日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死期是由慈禧的病情來定的。十月初十日(11月3日)是慈禧的74歲生日,此前她已有病在身,此後健康每況愈下。她預感此次凶多吉少,不能不考慮由誰來當接班人,她的決定攸關光緒帝的生死。從慈禧臨終前一系列動作來看,光緒帝註定厄運難逃。清宮史官惲毓鼎[20]在《崇陵傳信錄》中記載道:「戊申秋,突傳聖躬不豫,征京外名醫雜治之。請脈時,上以雙手仰置御案,默不出一言,別紙書病狀,陳案間。或有所問,輒大怒。或指為虛損,則尤怒。入診者僉雲六脈平和無病也。……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賀太后萬壽,起居注官應侍班,先集於來薰風門外。上步行自南海來,入德昌門。門罅未闔,侍班官窺見上正扶奄肩,以兩足起落作勢,舒筋骨,為拜跪計。須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輟侍班。』上聞之大慟。時太后病泄瀉數日矣,有譖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爾死!』」[21]慈禧一生患過喘咳、痔瘡、面風、腸胃不和等病症,70歲以後身體日衰,疾病纏身。她臨終前一年開始患慢性腸胃病,一直未見好轉,好在生活起居和政務活動未受多大影響。1908年夏,她先是患腹瀉,後有併發症,兼及肝肺等臟腑,胃納漸減,病情日漸加重,但她不肯放權,堅持帶病理政,最終心力交瘁,胃不納食,衰竭而亡。[22]慈禧死於慢性病,有充裕的時間來考慮權力交接問題。她相信只要自己在世,光緒帝的存在就無礙大局,一旦她覺得自己時日無多,就必須先除掉他。慈禧自1908年秋就動手籌劃,再次製造光緒帝病重的假象,最後用毒藥加速他的死亡。為了避嫌,她下的砒霜劑量可能不會立刻致死,但又足以讓人毒發身亡。在光緒帝臨終前一天,她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布上諭,宣布將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接入宮中撫養,並任命載灃為攝政王。光緒帝一死,她立即宣布由溥儀承繼同治帝為嗣,兼祧光緒帝,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她任命載灃為監國攝政王,但所有軍國政事均須秉承她的訓示。她此時還不放權,不料第二天死神就降臨了。次日一早,她自感不久於人世,下旨說以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但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示光緒皇后。臨終前,她又將一個葉赫那拉氏女子推上政治舞台,只是她想不到正是這個女人親手埋葬了大清王朝。王道成認為:「慈禧謀害光緒,並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為了大清政權的平穩過渡。戊戌政變使支持光緒的政治勢力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八國聯軍入京又使得支持慈禧的政治勢力備受摧殘。而背叛光緒,以維新志士的鮮血染紅頂子的袁世凱卻在政壇崛起。即使光緒復出,也很難收拾殘局。為了使大清的政權能平穩過渡,就必須使光緒死去,以便在她撒手人寰之前將政權交到她選定的繼承人的手中。」[23]不管是出於私心還是公心,慈禧結束了光緒帝的性命,也結束了一個新舊之爭的時代。無論生前享有多少榮光和特權,她必然要面對歷史無情的審判。這個自信滿滿的女人以為,只要按照她的計划行事,這個世界就仍在她的掌控之中,死神也無法阻擋她的手插足人間。只不過,她臨終前留給那對孤兒寡母的是一座將傾的大廈,小風小雨尚能勉強藏身,一遇風暴瞬間垮塌。隨著大清王朝的匆匆謝幕,她生前身後的一切尊榮隨之黯然,就連最後一絲尊嚴都被盜匪撕碎。這個生前最唯美的女人,身後竟以最醜陋的姿態示人。
推薦閱讀:

《搞笑無厘頭,十個笑話樂一天!》
放飛手中的線——讀《孩子,總有一天你要一個人走》
今天是農曆十月第一天!第一份祝福送給你,祝你健康!幸福!快樂!
各月齡寶寶一天要喝多少奶,
「伏羊」傳承人的一天:三伏揮汗,烹出傳承原味

TAG:死亡 | 光緒 | 慈禧 | 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