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選擇與信仰的傳承--談李芳芳電影《無問西東》(上)

香柏主持:月池

2017年冬天的電影院真是給力,《尋夢環遊記》、《芳華》、《無問西東》和《一個人的課堂》陸續上映了一個又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票房奇蹟,為我們提供了一場又一場精神盛宴。我自己也是很奢侈,這四部影片都去影院觀看了,其中《無問西東》一刷再刷,看了兩遍寫了三篇觀後隨感。

第一次看完,激動地連夜寫了兩篇隨感:無問西東,只問你的芳華願不願意繼續那真實、良善與公義之愛的傳承!(上、下)因為電影中四個時代,四個故事,我看到的是同一個信仰的傳承,那就是真實、良善與公義之愛的傳承。

第二次觀影,在熟悉了情節的基礎上,我關注到了很多細節,其中一個細節是:影片結尾,張果果這個現代小青年,拿起電話,打給希望他提供黑材料整走對手的Robort時,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話:「我決定了,我沒有辦法幫你,因為,我和他們不一樣。」這句話抓住了我。是的,在世界上行走,每個時代都有表面不同、實質相同的強大世俗,」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那麼,我們面對每一次抉擇,其實,是對抗世俗還是隨波逐流?張果果對Robort的回答,就是影片中每一個主人公面對抉擇時的共同回答:我決定,不向世俗妥協;我選擇,和世人不一樣!

所以,第二次觀影之後,我寫的影評題目是:無問西東,就問問自己--信不信對抗世俗還有愛之光,敢不敢選擇「和他們不一樣」?

非常高興的是,今晚,我們特別邀請了香柏特邀嘉賓石衡潭博士,來跟我們一起再次談論這個電影。石博士分享的題目是:青春的選擇與信仰的傳承--談李芳芳電影《無問西東》。

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 石衡潭博士。

石博士是我們香柏的老朋友了,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伯克利大學訪問學者,香港第三十屆湯清文藝獎得主,超星數字圖書館「名師講壇」講員,現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研究,擔任副研究員。曾經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學門》、《文化中國》等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譯文和在出版社出版專著共計四百餘萬字。主要著作有:《電影之於人生》、《電影之於人生二集》、《光影中的信望愛》、《自由與創造:別爾嘉耶夫宗教哲學導論》、《論語遇上聖經》等;譯著有《基督教神學導論》、《自由精神哲學》、《城邦:從古希臘到當代》等。

石衡潭博士所作的「透過電影看人生」、「影視之於人生」 與 「《論語》、《聖經》對讀」 系列講座已經在海內外進行六百多場,進入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中央大學、台灣中原大學、中國油畫院、南方航空公司等著名學府與單位,並受到中國教育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山東電視台、《環球時報》英文版、《天風》雜誌、香港良友電台、美國《僑報》、馬來西亞《亞洲時報》等海內外媒體的大力報道。

今天,石博士將為我們帶來「電影《無問西東》講述的這四代清華年輕人的故事剖析」,那麼他們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如何?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對今天的我們有何啟發呢?石博士將與我們討論四個方面的問題,下面就把時間交給石博士。

香柏特邀嘉賓石衡潭博士

香柏群的各位親友,月池主持人,大家晚上好!非常高興能夠再次到香柏群,做關於電影《無問西東》的分享,也特別感謝主持人對這部影片的點評和自己心得體會的分享。這部電影很多親友都是非常喜歡的,也是感動我們內心的一部電影,在這個時代,能夠出現這樣的電影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非常難得。我們要很好地品味這部電影,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場精神盛宴。

我今天主要圍繞幾個方面來跟大家分享,關鍵詞就是:青春、真實、信仰。這部電影的確跟《芳華》有些相像,因為都講到了「青春」。《芳華》是講到一代人,特別是文革一代人的青春;那麼這部電影是講到了四代人的青春,又是以四代清華人作為代表,它的片名也是取自於清華大學的校歌。清華校歌中有這樣一句:「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片名就是取這一句的最後四個字,影片的英文名是「Forever young(青春永駐)」。儘管時代不同,環境和形式各異,但在這些年輕人對青春事業的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到青春的光彩、思想的軌跡以及信仰的傳承,他們就像一面面的鏡子,讓我們照見自己的人生,也去思考我們自己的人生。

青春的真實

首先我們看「真實」,特別是青春的真實,「真實」是什麼呢?我們如何看待與感受自己的真實,從而作出真實的選擇?這是一個永恆的問題,但是每一代年輕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影片的敘述是從近到遠,從21世紀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生活開始,影片裡面的張果果是一個事業人,是一個職場上的人士,應該也算是很成功的一個人,他當時所面臨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去救助那個來自農村無力付費的四胞胎孕婦,以及要不要違心的指控他上司的問題。本來這樣的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選擇,這個時代是一個競爭的時代,我們為了競爭可能就要擺脫很多拖累,也包括做出一些違心的事情,把對手打倒或者擊敗,然後才能取得自己的成功。但是張果果最後的選擇跟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年輕人並不一樣,他從他的父輩那裡得到了一個更廣闊的思考空間。當他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的父母把他帶到了一個地方,就是他父母的朋友李想的墓前,他的父母就告訴了張果果李想叔叔是怎麼去世的,為什麼會有他們今天的生活。

這段感人的故事:當年,張果果的父母和李想是同事,在西北做勘探工作,他們有一次去野外勘探的時候迷路了,所帶的糧食和水非常有限,李想把僅有的糧食和水留給了他的父母,自己去尋找救援,最後是他的父母活下來了,而李想卻犧牲了,他死在那個荒原上。正是由於李想的犧牲,才有他父母的存活以及張果果後來的人生,這事件深深的打動了張果果,所以最後張果果才勇敢的做出這樣一個選擇--沒有違背良心地去告發他的上司,他對Robort說:我不會配合你,因為,我與他們不一樣。那就是他從父母那裡得到了一種勇氣,得到了一種人生選擇的答案。

其實張果果和他所做出的選擇,在我們今天可以算是一個異類,大部分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現在的年輕人是一個什麼狀況呢?去年5月的時候,北京大學的錢理群教授發了一篇題名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演講,就是針對現代的大學教育,做了一個批評。演講中說:「實用主義、實利主義,虛無主義的教育,正在培養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所謂『絕對』,是指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種投資。所謂『精緻』指什麼呢?他們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養,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驚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誠姿態,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就是他講的所謂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一種人?我們周圍所看到的是不是這種人居多?無獨有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章潤也在《中國社會學》雜誌上發表了《坐待天明》一文,對自己所在的清華大學的學生們作了這樣的評價:「我們的學生有志向,可理想貧乏。就當今之世的情形來看,多數時候其實不外權錢二字,以及其他可得藉此一般等價物置換的浮世物件。但是,個人志向無涉公共關懷,亦無家國之思,終究蒼白。」還說,「我們的學生敢想敢幹,實際上並無血性。自私,極度的自私,不是多吃多佔式的自私,而是惟我獨尊、為了成功不惜一切的虛矯,竟會成為他們顯著的人格特徵和行為方式。會動手,善執行;從來不曾、永遠不會熱血沸騰。」這就是兩位教授對現在的青年,特別是一些所謂的精英人士的一些概括吧,我們的確可以想想我們自己的生活或者我們周邊朋友的生活,再去對照影片裡面這些人的生活,他們所做出的選擇。

我們從影片中最早的年代20年代才開始講起,影片裡面的吳嶺瀾,在學理還是學文之間舉棋不定,其實就他個人的長處特點來說,他的長處是在文科方面,但是他想選擇理科。在這裡我們看到,學文學理的選擇也是由來已久,到今天仍然困擾著很多的年輕人,但是現在年輕人的猶豫不決,主要是不知道我選擇哪科以後更能賺錢,或者對自己更有實際的用處。但是處身在20年代,他們更多想到的是學文還是學理哪一個更能夠報效國家,他們的出發點跟現在的年輕人很不一樣。

我們看到當時清華大學的教務長,後來的清華校長梅貽琦開導吳嶺瀾說:「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更是這樣,我們很多人,真的是忙得腳不沾地,忙得一塌糊塗、疲於奔命,但是我們究竟忙什麼呢?究竟為什麼忙呢?我們生活的意義,我們生活的真實到底在哪裡呢?我們很少去思考,或者是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我們以為物質才是真實的,我們喪失了想像與激情,也沒有了公義和憐憫,我們活得像一隻辛勤的工蜂忘記了自己是有靈的活人,這就是我們當代很多人的真實的狀況。

在那個年代有一些大師,有一些思想家,有一些傑出的人士,他們會直接面對年輕人,給他們以忠告,用他們全部的人生經驗,用他們的思考來告誡年輕人。但是,現在這樣的人士的確不多,或者說我們很多人自己就不明白怎麼去活,自己也隨波逐流,很少有當年那種大師和人生的楷模。吳嶺瀾在他彷徨之際,聽到了泰戈爾的演講(泰戈爾應梁啟超等的邀請到清大演講),他懇切地告訴這些學生們:「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萬不要理會那惡俗力量的引誘,誕妄巨體的叫喚,擁擠的時尚與無意識,無目的營利的誘惑。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滿的理想,你們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動都應得折中於那惟一的標準。如此你們雖則眷愛地上實體的事物,你們的精神還是無傷的,你們的使命是在拿天堂給人間,拿靈魂來給一切的事物。」這樣的話語真是振聾發聵,當時的許多年輕人有幸,他們能夠聽到這些偉大思想家們的說法。我們的這個時代比那個時代在某些方面更糟糕,我們是一個完全勢利的時代,真如泰戈爾先生所形容的那樣,我們非常看重物質的利益,看重現實的利益,好多人真的是忘記了靈魂,忘記了生命的意義。

中國的20年代,那個時代,我們現在的歷史教科書對它的稱謂就是北洋軍閥統治的時代,這不是客觀的稱謂,這是對以前政府的一個污名,沒有經過謹慎的思考,現在的學者對這種命名也有了很多的反思。比如說,廣東中山大學的桑兵兵教授認為,我們不應該簡單地以北洋軍閥或者是北洋時代來稱那個時代,應該稱為民國的北京政府時期,或者民國的北京政府時代。

他說:「北京政府時期的制度建設承前啟後,雖然未必有太多的建樹,畢竟使得清季改制以來的取向不可逆轉……國民政府時期的制度建設看似新意不少,基本格局還是承繼北京政府時期。」這個評價是比較公允的,我們看到,對中國歷史非常有影響的兩大運動,政治上的五四愛國運動和文化上的新文化運動,都發生在民國的北京政府時期,後來有一些人也認為這個時期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自由的時代,也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時代。

比如說原來社科院唐逸教授說:「在本世紀的中國城市裡,出現一種歷史上空前的言論自由和學術討論的氣氛。結社自由、辦刊自由、思想自由,批評自由,這些自由並不是民主制度和健全法制的產物,而僅僅是權力軟弱、政出多門所形成的短暫的『真空地帶』」。不管怎麼說這個時代是有自由的。」

他還說:「五四時期的思想言論自由是一種缺乏經濟制度基礎,不受法製程序保護的自由,特具自發、無政府主義性質,但卻致使兩三代知識分子精神奮發、思維活躍。當時在北京大學任客座教授的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寫道: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就知道那個時候的自由達到一種什麼程度,例如五四運動中,學生火燒趙家樓事件,當時曹汝霖雖然並不在他們家,但是在家裡還有衛隊,衛兵們手上是有槍的,但是他們並沒有開槍,這些學生把曹宅燒了,在現在包括當時來看,簡直是無法無天的事,但是這些放火的學生並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可見當時是相當自由的。而且當時言論相當自由,有各種自由的報刊,各大學校還請各種國際知名人士來演講,例如泰戈爾,杜威(美國實用主義大師)、羅素等,經常到中國來演講,羅素也擔任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可以說當時的思想界文化界是非常活躍的。可惜的是,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年輕人、中國的知識分子,他們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當時的口號最響就是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Science),崇尚科學與民主,排斥宗教。例如,1920年9月,在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北京評議部,就不允許信仰宗教者入會,認為信仰宗教是一種落後愚昧的表現,因為宗教跟科學好像是背道而馳。1922年要在清華大學召開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大會,大會由中國基督徒青年會邀請的,因此一些人就成立一個非基督教同盟,並且公開發電呼籲人反對在清華大學開這場會議;到1922年3月21號,北京又成立了非宗教大同盟,並且發表了宣言,而且在通電里就有這樣的字樣:宗教不滅,中國將亡!排斥宗教成為那個時代主旋律。

所以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青年人,他們濫用了自由,錯認了真實,讓剛剛擺脫帝制的中國失去了寶貴的新生機會,只有真心追求真實的人,才能得到真實的引領,並找到它。

《撒母耳記下》7:28說:「主耶和華啊,惟有你是 神。你的話是真實的,你也應許將這福氣賜給僕人。」神是真善美的源頭,祂的話是真實的。

《詩篇》119:160也說:「你話的總綱是真實,你一切公義的典章是永遠長存。」

在當時只有一些少數的知識分子尋找到了真實的信仰,他們也堅持這個信仰,包括清華的第一任校長(清華是用庚子賠款的錢建設的,原名叫「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唐國安,後來的校長梅貽琦,他們都是基督徒,他們找到了真實的信仰,也把這個信仰傳承下來。

0

1

順平提問

故事最後定格在張果果對四胞胎這樣的深情告白中: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請問石老師,如何理解「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

石衡潭博士回應

「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這句話說得很好,它實際上也是這部影片的中心;「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就是不要去問環境,不要去問什麼地方,只要你循著心靈的指引勇往直前就可以了。這句語來源於《聖經·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所以這些詞語有它最終的源頭,不是表面上說的那樣僅僅是我的心,如果我們的心沒有更大的「心」指引,就會變成「隨心所欲」,我們一定要找到它的源頭才能夠理解。「聽從你心」實際上是聽從「良心」,「良心」就是上帝給沒有律法之人的律法,這是神普遍的恩典。有良心勝過沒有良心,但是有良心並不等於就得到了真理。因為良心是人自己對真理的一種揣摩,揣摩得到的就一定會有偏差,所以只靠良心是靠不住的。《箴言》裡面「你要保守你心」這個「心」是要有上帝賜予的亮光指引在裡面,我們的良心要在亮光的指引下矯正偏差,這樣才是真正的「聽從我的心」,所以這個「心」一定要有背景,要有最後的指引的。

0

2

高總提問

青春的真,「真實」是什麼?如何看待與感受自己的真實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民國北京政府時代和今天的年輕人如何看待真實?為什麼時任北京大學任客座教授的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會這樣寫道:「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

石衡潭博士回應

這個問題我在上面的講課中間已經回答了,我們這個時代跟那個時代有很多的相似,年輕人都是不知所從,不知道怎麼樣選擇;但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和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是透過表面看到真實的本質,看到什麼才是真實,看到什麼才是這個時代真正需要的,什麼是這個民族真正需要的,也包括什麼是你自己真正需要的,你僅僅是需要錢嗎?僅僅是需要獲得一個很好的職位嗎?等等,你要多多想這些問題。

青春的迷誤

由於年輕,看問題容易停留於表面,看不到真相;由於年輕,也會衝動,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像影片中60年代的三個年輕人:王敏佳、李想、陳鵬,他們是三個好朋友,有一次結伴去看自己的中學老師許伯常,當他們扒著圍牆看到老師在家被師母打罵的情景,就很生氣,回去就寫了一封匿名信(李想和王敏佳一起寫的),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要把我們的老師當作反革命反動派,不要把家裡變成渣滓洞白公館。當然他們是出於一種義憤,但實際上他們所看到的現象並不是完全的真實。師母打了老師確實不假,但是更嚴重的問題是溫文爾雅的老師受師母的供養才上了大學,許伯嘗跟她結婚是被逼的。作為一個女人,不管有沒有文化,都嚮往幸福追求幸福,這也是每一個人的權利。如果許伯嘗跟劉淑芬結婚的話,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結婚的,婚後他們是一體,他應該對自己的妻子好;但是許伯常在婚後卻一直對他的妻子非常冷漠、非常地忽略。

他的妻子對他說:「你每時每刻都在打我,都在罵我。」

許伯常回答:「我什麼時候打過你,什麼時候罵過你!」

劉淑芬說:「你不是用你的手打我,你是用你的心在打我,時時刻刻在打我。」

包括許伯常不願意跟她同用一個飯碗,所以劉淑芬說出一個很憤怒的話:「你讓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實際上我們就看到他們家庭矛盾的癥結在哪裡?就是在許伯常身上,他是矛盾的製造者,只要他自己鬆手,自己放開這個矛盾才能夠得到解決。當他的妻子把飯碗遞到他跟前跪著求他的時候,他還是不為所動,不願意跟她共用一個飯碗,這是一種多麼殘酷的行為!所以說外在的打鬧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心是不是向對方開放,是不是向對方坦誠,是不是願意接納對方。如果連與你朝夕共處同床共枕的這樣一個人,你都不願意用心靈接待她,那無異於把她投在一個更嚴酷的監牢裡面。肉體的煎熬是有限的,更讓人難受的是心靈的煎熬。事實上許伯常在精神上是強者,而他的妻子劉淑芬在精神上面是一個弱者。作為男性、作為丈夫,許伯常是有知識、有文化、有修養、也有心計的人,這個局面始終是由他掌控。但是作為女性,許淑芬的容納能力比較小,身心距離比較短,也就是她的心理波動馬上會表現為身體上的行動,所以她的憤怒馬上就表現為打人;但是實際上她是一個弱者,一個強者對力量也許會有一種節制,但是一個弱者,當她覺得她沒有別的出路的時候,她的報復就可能更加的極端,更加的殘酷。所以在劉淑芬身上所爆發出來的是一種不顧一切的毀滅的力量,甚至不惜毀滅自己。

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在夫妻之間或者是在別的人際關係中間,當對方通過某種行動刺激你的時候,矛盾的解決還是有希望的,還是有迴旋餘地的,就是說劉淑芬打他,是希望通過打的方式刺激或者喚醒許伯常的靈魂,或者說喚起許伯常對她的憐憫;但是她一次次地去喚醒,卻一次一次地失望,最後是絕望。當她不再想繼續呼籲的時候,就是她絕望的時候,所以最後她就選擇了向許伯常的學生「開火」,找到發泄憤怒的出路,最後王敏佳就成了替罪羊。

所以王敏佳他們好像是去幫忙,結果是幫了倒忙,不僅沒有幫上老師,而且把自己也搭進去了。王敏佳因為這件事情差點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最後還是很幸運沒有死,這裡我們看到神的恩典讓她大難不死。那個時代(文革時期)如果他們不那麼麻木,也許迴旋餘地會更大一些。王佳敏的另一個錯誤就是,當王敏佳被全體師生批鬥的時候,看到站在最後的劉淑芬,她還向劉淑芬露出輕蔑的一笑,這一笑就徹底地激怒了劉淑芬,然後她把全部的惡念都調動起來,發出最後致命的一擊:「打她!」

我覺得這個地方就體現了王敏佳年輕孟浪、不合時宜、不知進退。其實在關鍵的時刻需要有堅守的勇氣;但不要做無謂的犧牲,這個時候她要忍住一點,也許就沒有殺身之禍。

許伯常在劉淑芬毅然投井的那一刻,才猛然感到了愧疚與悔恨,畢竟是一夜夫妻百日恩。當他妻子投井的那一刻,他的腦中回想的是他們生活的一個片段,就是和妻子劉淑芬一起拉風琴的場景,所以他們生活中也還是有幸福的事,不是每天都吵架的。如果許伯常努力朝這方面想,努力把日子過好,還是可以過好的。

我曾經說過:「沒有繼續不下去的婚姻,只有不願再相守的男女。」如果兩個人都一致朝好的方面想,往好里過,這個婚姻就有救,這個家庭就有希望;但是中間哪怕只有一個人不願意付出,想拆散這個家庭,那麼這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許伯常婚姻的失敗,主要的責任還是在於許伯常。

《以弗所書》5:28-31說:「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因我們是祂身上的肢體。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聖經》對做丈夫的一個教導。

也有對妻子的教導《以弗所書》5:22說:「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所有婚姻的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找到《聖經》的這兩個原則:丈夫要愛妻子,妻子要順服丈夫。

王佳敏還有一個錯誤,就是有虛榮心,因虛榮心而撒謊了。撒了什麼謊?就是她小學的時候,毛主席到他們學校來,本來她們的老師安排她去給毛主席獻花,因為當時她是班長,但是不巧的是正好她生病了,所以老師就叫了另外一個同學代替了她,她就失去了這個寶貴的機會,但是她心中老覺得應該是她給毛主席獻花的,所以她就做了一些手腳,就把自己的照片貼到毛主席的那個照片上面了,冒充自己和毛主席合影,而且以後每年到天安門廣場,跟廣場上的毛主席像合張影,並且到處去處炫耀,這就埋下了一個禍根。後來劉淑芬告發她,結果把真相查了出來。這是虛榮心導致她撒謊,撒了一個謊後,就需要無數的謊言去圓第一個謊,結果撒的謊越來越多,最後不能自拔了。所以我們應該頂住,不要撒謊,一旦撒謊了,就要及早地承認,不要一意走到底,一條道走到黑。

李想也有他的軟弱(其實王敏佳對李想還是很喜歡的,應該這是他們這三個同學之間的那種朦朧的戀情),首先是他沒有公開地承認是他和王敏佳一起寫了那封匿名信,因為他也是患得患失。當時學校有兩個支邊的名額,非常難得,他想去支邊,所以他不敢承認。當王敏佳被批鬥的時候,他正在支邊表彰會上做慷慨激昂的演講。

後來他趕到王敏佳的墳前(事實上是空墳,王敏佳又活過來了,被陳鵬救走的)問:「為什麼她不及時告訴我真實的情況?」

陳鵬就反問他:「他怪她不真實,可是你給過她真實的力量嗎?」

「真實」的確是有力量的,但是承認和堅持「真實」同樣需要力量。最後陳鵬就對他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善待後來的人吧。」

的確如此,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候就是沒有悔改的機會,錯過就錯過了,做錯了就做錯了,我們可能就無法挽回了,就像王敏佳,如果沒有陳鵬把她救下來,她可能真的就死了,即使沒有死,李想也失去向王敏佳懺悔的機會了。因此,我們只能是把這種彌補的機會留給下一個人,我們已經對不起一個人了,不要再對不起另外一個人。生活就是這樣,生活的潮流滾滾向前,沒有喘息的機會,不容許遲疑,你必須做好準備,每次都要準備好肯定的選擇,一旦猶豫,就有可能選擇錯誤。

0

1

魏建提問

非常感謝石老師的分享,針對青春的迷誤這個主題,電影講的老師和學生對待他們的師母,讓我聯想到社會上常見的所謂「高知分子」對普通老百姓的「訓導」,又聯想到教會裡所謂對《聖經》熟悉的「老信徒」對「初信者」甚至「不信者」的丈夫或者妻子或者親朋或者其他人以「自以為義」、「自高自大」的態度對待,聯想到不同認知層次的人們之間的矛盾……

《哥林多前書》8:1說:「論到祭偶像之物,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

在《哥林多林前》8:11中又說:「因此,基督為祂死的那軟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

那麼結合電影所要體現的內容,怎樣理解「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這兩句話呢?青春迷誤,是因何而「迷」,又因何而「誤」?

石衡潭博士回應

謝謝你的問題,這裡主要不是講「高知分子」和平民的「訓導」上面的問題,許伯常談不上是「高知分子」,當然他也是一個知識分子,這部電影裡面講的並不是說他的知識上面出了什麼問題,他也沒有對妻子有什麼知識上的教導,只是講他在夫妻生活中,沒有體現出憐憫來。

當然你提的這個知識的問題也是很有意思的,不過我不願意按照人們常說的這樣的一種理解來說。對於《哥林多前書》裡面的這段話「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的理解,其實知識本身並不能使人「自高自大」或「謙遜」,是不是「自高自大」是人自身的問題,在《聖經》里還有要人有知識的經文,《箴言》里這方面的內容比較多,比如,

「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箴言》2:2);

「智慧人積存知識」(《箴言》10:14);

「愚昧人因無知而死亡」(《箴言》10:21)

等等,所以我們要全面地來看待,不要抓住某一個方面不放。我認為我們應該有知識,但還應該是善於運用知識,知識本身不能使人自高自大,也不能使人變得謙卑,而是說擁有知識的人,要在神的引導下,在聖靈的感動之下,善於運用知識。說「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這句話的人--保羅,他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他應該是耶穌的門徒中最有知識、最有學問的人,因為保羅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在迦瑪列門下,是得意門生,他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對法利賽人的律法知識掌握得非常完備;他對希臘羅馬的哲學非常了解,當然他更信靠耶穌基督。耶穌的其他門徒,大家會認為他們都是「無學問的小民」,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無學問的小民」例如漁民、稅吏等,這些都是他們原初的身份,但是他們在跟隨耶穌基督三年之後,他們長進了,他們變的有知識、有文化了,例如彼得是個漁夫,他後來寫了《彼得前書》《彼得後書》。所以我們不應該排斥知識,而是努力地去掌握知識,當然,不能因為有知識就變得自高自大,這樣就不好了。

電影裡面講的並不是許伯常因為有知識而自高自大,他對妻子不好,而恰恰是因為他的無知。他不懂得女人需要照顧、需要愛惜,才犯下錯誤。而王佳敏、李想、陳鵬他們,因為對別人的心理,別人的狀況了解太少,就輕易的下判斷,也正因為這種無知才犯下了錯誤。所以我們講的這些不是「這裡不是「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的證明,而是一個因為沒有知識而犯錯誤的例子。

《論語遇上聖經》簽售信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記憶大師這部電影?
為什麼大家不覺得電影《阿凡達》里的男主角是地球叛徒?
任達華和豪門妻子維也納有什麼浪漫的情感故事?
《午夜凶鈴》的貞子原型是什麼?
熱門電影《泰坦尼克號》是什麼水平?

TAG:電影 | 青春 | 信仰 | 選擇 | 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