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說法(10)薛仁明:理想無法實現時怎麼辦?

編者按:「我們的民族性裡面,為什麼溫柔敦厚的部分常常不見了?在沒有讀書之前,一個人應該做到什麼?你對生命狀態與生活方式的看法是否通透?」當我們在生活中經受不同的困惑與迷茫,面對生命里或宏大或細碎的命題,儒學可以成為我們賴以汲取力量與信念的重要源泉嗎?「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我們在現代社會「寒耕暑耘」,反芻古代中國的傳統經典與思想,又能否在綿長的時間裡得到一份安身立命的生活態度和正見思維呢?鳳凰網國學聯合台灣大愛電視台,特約推出《一種說法》系列短視頻專欄。薛仁明、馬叔禮、黃俊傑三位知名台灣學者將課堂講台「搬出象牙塔」,在平凡百姓的食衣住行中、在台灣清麗的人文風景間開講,用睿智的言語、平實的記錄,從庶民生活里開啟一種解讀儒學的新視角。

自動播放池上國中,是台東縣池上鄉雖一一所國中,教師平均年齡三十齣頭,薛仁明老師也曾任教於此。年輕老師們懷抱著對教育的熱情,希望翻轉偏鄉孩子的命運,這是做老師的志願。那麼子路與顏回呢?他們的志向又是什麼呢?

台東縣池上國中(圖源:《一種說法》)《論語˙公冶長篇》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希望他最好的馬車,用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最好的名牌轎車,最好的衣服借給朋友;因為以前穿裘衣相對來講是比較難的,朋友搞壞了,你能夠不遺憾。這個不遺憾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嘴巴的不遺憾,另外一個是心裏面不遺憾。我們一般人嘴巴肯定都不遺憾,我們朋友把我們的車子搞壞了,他把它開回來的時候,我們十個有八個會講:「沒關係,沒事,別放在心上。」等到他走了,我們心裏面就罵得半死。那子路會不會心裏面罵得半死?估計不會,可是子路他覺得他沒辦法完全不在意,也就是說他覺得應該能夠完全不在意,可是實際上,他看到自己還有那麼一絲絲在意,他覺得這個一絲絲的在意不應該是他做的,然後他就想,如果有一天,他能夠把這麼一絲絲的在意也能去掉、化掉的話,那就太好了。

學生嬉鬧(圖源:《一種說法》)他的最大的志向,是他自己腦袋裡面認為的那個「應然」,應該的那個樣子,跟他實際上的這個「實然」能夠變成是同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的「應然」跟「實然」是統一的時候,這個人不僅不會有人格分裂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個人不會糾結。所以說到底就是當子路他講的:「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其實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他自己想要讓自己是徹底的一種清爽的狀態。你不要老是覺得自己跟實際上的自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距離,你只要有那個距離,人就會是一種緊張的狀態,人就是撕裂的狀態,人就不舒服。基本上我覺得子路他最在意的是這麼一件事情。《論語˙公冶長篇》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顏淵他是講:「願無伐善,無施勞。」什麼叫無伐善?無伐善就是你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你心裏面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我們用平常的俗話來講就是,今天我們跟一個人發生衝突了,最常會蹦出來的一句話就是:「你看我當初對你怎麼樣?」當初我對你怎麼樣這個事情,你現在會把它撈出來講,因為什麼?那是因為你自己很在意這個事情。也就是說,當初如果你沒有對他那麼好,你今天跟他發生衝突的時候,可能還不會那麼激烈;恰恰是因為你當初對他那麼好,而且你自己牢牢記住,現在心裏面產生了反差,才讓你覺得今天這個人特別可恨。所以讓你跟他的衝突變得更激烈。換言之,你今天跟他衝突這麼激烈,一個核心原因,除了眼下的這個事情之外,更核心的是什麼?是你心裏面是有個疙瘩。你心裏面的疙瘩是什麼?是因為你當初曾經對他好過,你對他好過,你牢牢記住了,這個叫「伐善」。

國文課(圖源:《一種說法》)顏回說他願「無施勞」,無施勞是一樣的,「勞」就是辛苦,我們做得這麼辛苦,我們做到流汗,還讓人嫌到流口水,我們講這個話就是自己在施勞。也就是說,你以前的那些辛苦,你所有的付出,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講,其實變成你的一個負擔。今天顏回當他講說:「願無伐善,無施勞」的時候,我們對顏回這個人的印象是,無伐善這種事情,顏回即使不能說他做到百分之百,但是從我們外人的眼裡來看,他肯定做了90%是沒問題的。可是問題剩下的那麼一小塊做不到的部分,顏回他自己知道。也就是說,他的應然跟實然還有那麼一點點小小的距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顏回跟子路講的,其實是同一件事,只不過他們兩個是不同的生命型態,他在意的事情是不同的事情。可是所期待的最大的一個心愿,最大的志願是什麼?是:「人是統一的,人是清爽的。」就這件事情來講,其實是一致的。《論語˙公冶長篇》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說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我覺得可能最關鍵的就是那個「安」。朋友信之、人有互信,最後你才有一種「安」;那年少的人被照顧了,他能「安」,我們大人也能「安」。可是這三句話,跟前面兩個人,子路、顏回講的,它其實是一個先後的問題而已,因為你沒有前面自己內在的統一,你要讓別人安是安不了的。一個人從一開始的時候,他的心愿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很有可能會變成一種顛倒夢想,因為他沒辦法找到真正的落點。那個落點它必然要你自己已經可以或者比較接近這個狀態時,我們才能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時候孔子講的這個話,我們就覺得這個心愿、這個理想、這個抱負,是可實現的。

師生之間(圖源:《一種說法》)今天如果我們的一個志向,大到他實際上找不到任何一個點可以落實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問題當然不大,可是當你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越來越清楚他落實不了的時候,那你會不會變成虛無主義?你會不會變成憤世嫉俗?你會不會變成百無一用是書生?我覺得這一點要稍微分一下,因為這一點恰恰是一些比較有懷抱的、有理想的人,特別容易陷進去的一個誤區。我覺得孔門師生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在這個理想的這個前提之下,他還能夠始終保持一份清醒。然後你聽他所談的這些理想,你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做的,那我覺得這種帶著現實感的理想主義,是特別不容易的。

主講人簡介:薛仁明,1968年生於高雄茄萣,台大歷史系、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台灣知名文化學者林谷芳先生學生。1993年起長居台東池上,關注生命修行與思想實踐,以自身經歷開啟解讀國學既熟悉又新鮮的視角。本文及視頻為大愛電《一種說法》提供,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期節目原標題為《一種說法 薛仁明:立志讓我與他都安頓》。【專欄薦讀】一種說法(1)薛仁明:廚房菜市皆有儒家真精神一種說法(2)馬叔禮:懂得存錢 為何不懂存智慧?一種說法(3)黃俊傑:叩問孔子 如何改變世界?一種說法(4)薛仁明:我們在玩樂上不如古人一種說法(5)馬叔禮:讀書前應該學的事一種說法(6)黃俊傑:強者應該記住的一句話一種說法(7)薛仁明:儒家最大的志向不是從政一種說法(8)馬叔禮:慈悲之人切勿走上這條歧途一種說法(9)黃俊傑:21世紀的精神原鄉何在


推薦閱讀:

如果犯了「光煞」怎麼辦?
怎麼匹配汽車節氣門?
【怎麼喝酒不容易醉】
怎麼看命帶桃花
怎麼罵人不帶髒字,怎樣罵人不帶髒字

TAG:理想 | 怎麼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