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療法在疼痛科的研究與應用

針刀療法在疼痛科的研究與應用

作者:針刀培訓… 點擊數: 622 更新時間:2006-5-5 16:09:48 【字體:小 大】

宋文閣一、 針刺作用的應用  根據祖國醫學的針灸原理和要領,發揮針刀刺激重、感應強、效果好的優勢用於治療。1、 痙攣性的疼痛,如胃腸痙攣、膽管痙攣引起的腹痛。2、 壓痛點不確切的肌群酸痛。3、 膝關節腔積液,刺激血海穴。4、 具有敏感點的無明顯器質病變的心律紊亂。5、 糖尿病。  施術要領  選准敏感穴位,不注射麻醉劑,快速進針刀,出現明顯針感後,實施高頻提插刺激(但不可捻針)。留針10分鐘,出針前再施行一次刺激。二、手術刀作用的應用  切碎、松解剝離病變組織治療1、 頸椎病2、 腰椎間盤突出症溶盤後殘餘癥狀3、 下肢疼痛病症,如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跟骨刺等4、 上肢疼痛病症,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肘管綜合征、橈管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腱鞘炎等5、 壓痛點明顯MFPS,如C2橫突綜合征、 L3橫突綜合征、髂腰三角綜合征、梨狀肌綜合征等  施術要領  準確定位(體表投影及層次),局麻浸潤或注射消炎鎮痛液,進針刀方向要與局部神經血管平行,確保針刀到位,根據不同病變採用不同刀法,徹底矯正病理狀態。三、 針刀兩種作用聯合應用  先施行針刺治療,再注射消炎鎮痛液或局麻藥。根據不同的病變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先刺激敏感穴位,如風市穴,再行椎間孔內口或/和外口消炎鎮痛液注射,針刀松解剝離粘連的神經根。再如骨性膝關節炎合併滑膜炎,先刺激血海穴,留針;脛骨內髁處、髕尖處痛點注射,針刀剝離松解。四、 頸椎病的序貫五法治療1、消炎鎮痛液注射2、針刀松解3、手法矯正(必須事先明確病理改變,以便確定矯正方向)4、 器具治療:如頸椎手法後的頸領固定,引頸試驗陽性者的牽引治療。  以上4種方法,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和基礎,後者是對前者治療效果的穩定和鞏固,前後順序不能顛倒。5、藥物治療包括全身、局部應用的各種中、西藥物,可貫穿治療的整個過程,或集中在某一個階段。如改善微循環的中西藥物可貫穿治療始終,抗生素的應用僅在有創治療前2天和後3天。頸椎間盤突出症適於溶盤者,可在處理頸部軟組織病變後,硬膜外腔側前間隙置管注射膠原酶溶液。頸椎病的針刀治療是序貫五法中的關鍵步驟,其主要操作是切碎頸項部軟組織痛性硬結(如項韌帶鈣化),切割肥厚的黃韌帶,擴大椎管,切開小關節囊,實施關節腔減壓並擴大椎間孔,甚至直接行前路椎間孔進針刀,松解粘連的神經根。施術要領熟悉頸項部各層組織的解剖,確保針刀準確到達病變組織而不損傷周圍組織。實施椎間孔神經根松解時,要使針刀緊貼椎間孔前上三角的骨面。五、 腰突症溶盤後殘餘癥狀的治療  科學分析殘餘癥狀的原因,採用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是近兩年來使溶盤療效進一步提高的一條經驗。針刀療法是治療殘餘癥狀的一種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1、 軟組織損傷(1) 伴發損傷:多見於年輕人外傷後引起的PLID。(2) 繼發損傷:多見於老年人間盤退變引起的PLID。  軟組織損傷的特點是腰、臀、腿部某一區域的片狀、點狀疼痛,可有壓痛點或觸及硬結、條索,無線狀放射性疼痛。治療:痛點阻滯並針刀松解,亦可配合激光、汽療、藥物等治療。2、脊神經後支卡壓棘旁軟組織損傷卡壓脊神經後支可引起腰背部的疼痛,棘旁可觸及壓痛點,並可牽涉腰部以上。  治療:橫突與上關節突夾角處阻滯加針刀松解。冷凍或射頻亦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但需要特殊的設備。3、神經根粘連腰椎間盤突出時的滲出可產生神經根粘連,溶盤後可仍有神經根牽拉乃至卡壓的相應癥狀和體征,如病變神經根分布區的放射痛、麻,棘旁壓痛、放射痛,直腿抬高和加強試驗陽性。  治療:採用椎間孔內口、外口消炎鎮痛液注射加針刀松解,坐骨神經牽拉手法,並脫水治療3天。4、小關節功能紊亂由於間盤突出、椎間隙變窄,可合併小關節功能紊亂,表現為腰部活動受限,小關節投影處叩痛。治療:小關節阻滯加針刀切割關節囊,手法矯治。

推薦閱讀:

卡在節骨眼 疼痛入心扉
上臂按摩會痛是什麼原因?
手腳麻木疼痛,可能是糖尿病惹的禍
產前運動操可減少分娩疼痛
為什麼平時疼點巨低的我能輕鬆扛過順產?

TAG:疼痛 | 針刀 | 疼痛科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