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眼不見、心不煩--李子勛(附:李維榕《不停洗手的孩子》

不停洗手的孩子李維榕

這是國際家庭治療師米紐琴訪港教學示範的一個個案--康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洗得雙手發白、皮膚浮腫。16歲的大孩子,洗手是他惟一的樂趣。康康患有強迫性神經症。這一種癥狀,患者往往擁有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潔癖是最常見的一項。兒子具有如此怪習慣,急壞了父母。尤其是母親,整個心繫在兒子身上。康康每次入洗手間,母親的眼睛恨不得越門而入。康康深知母親苦心,每次洗手必向母親報告,兒子的事主客觀成了母親的事。母子之情,盡繞著洗手間而轉,母子的對話也全集中在洗手或不洗手的話題中。【消怒良方】他問康康:「你何時最想洗手?」康康答:「每當我覺得憤怒的時候。」米紐琴笑說:「原來洗手具有如此功效,我希望我自己也可以照辦。」怪癖變成消怒良方,明顯地,米紐琴是特意把康康的古怪行徑正常化起來。康康的父母靜觀大師與兒子談得輕鬆,初時全摸不著頭腦,眼見一向寡言的孩子,一反常態地與這位陌生的顧問專家暢所欲言,更是莫名其妙。【依附母親】米紐琴繼續與康康談笑風生,完全把他當做正常孩子看待,而且對他的怪癖欣賞有加,於是引起這位大孩子無限好奇。康康:「我媽很關心我,什麼都照顧我,她不知道,其實她自己更需要被人照顧,有時連過馬路都會闖紅燈……」小男兒的話頭一起,三句不離母親。原來康康一家曾經是「太空人」家庭,為了兒子的學業,多年來母親在美洲過著陪兒子讀書的生活,如果不是因為兒子患上潔癖,她也不會決定帶著康康回港定居。「太空人」家庭的結構,實在奇異。大好家庭天各一方,雙親變成單親,名義上是支持子女在異鄉就讀,實際上,一般母親在外國的適應能力都不比兒女強。到頭來,需要支持的反而是母親自己。在成長中的孩子,反而承受了母親的寂寞無依及迷失在異國山水中的惆悵。而孝順的子女,就往往會產生各種奇怪的心理毛病——一種令人費解的求助訊號。【換位結構】康康就是一個好例子,16歲的大男孩,卻依附在母親裙下,一點也沒有這個年齡應有的獨立趨向,而且對母親萬般體貼,母子相依。那位真正的丈夫,反而靜坐一旁,完全沒有插手的餘地。改變這種夫妻子女大換位的家庭結構,是米紐琴的專長,他說:「我在西方見過很多兒童的心理問題,往往都是基於一種與父親或母親之間難分解的關係。想不到在東方同樣的問題竟也是那樣地明顯。」一個孩子要長大,終得脫離父母,創造自己的空間。而康康的空間,卻只有母親。【沒有秘密】米紐琴問他:「你有秘密嗎?你是否什麼事都得讓母親知道?」康康搖搖頭:「我什麼事都會告訴媽媽。」米紐琴說:「你已經16歲,你喜歡洗手,洗多少次都成,只要你洗得痛快。但是,你能否不讓母親知道?」康康雙眼焦急地望向母親,洗手而不告之,專家這項提議,實在叫母子二人同時大吃一驚。這位家庭治療大師治病,不單把病徵正常化,而且關係化。康康這種本來弄得父母頭痛萬分的怪癖,突然變成一種母子的聯繫和表達。【為母而洗】原來康康洗手,是為母親而洗,為滿腔情懷無處發落的母親製造戲劇,讓母親有機會做觀眾。這種微妙的家庭心理,比潔癖本身更來得神秘。康康的爸爸,看著顧問一步步地引出他妻兒的複雜情緒。原以為辛苦經營讓兒子獲得最好的學習機會,誰知反而造成妻兒變成一個連體嬰,再也不能分體。米紐琴問他:「這樣下去,你怕不怕會失掉兒子?」父親惘然點頭,望著眼前已經發育成熟的兒子才猛然驚覺他已經變成陌生人,再望向經年伴子不伴夫的妻子,更加令丈夫擔憂,因為妻子的關注,顯然是全部落在兒子身上。【家庭重整】家是一個奇怪的「多體動物」,如果把它擱下一段時間,它就會自生枝節。這個道理,我們往往覺醒得太遲。幸好康康在危急時,神差鬼使地洗起手來,就是因為他的怪異行為,為一家人製造了一個重新調整的機會。米紐琴小心翼翼地把仍然依附於母體的大男孩分離出來,讓父親有機會重新學習接近兒子,讓貌合神離的夫妻可以再次合作。一家三口,本來為康康的頑疾而來,一個小時後,卻帶著一股重建家庭關係的新希望而去。而我們在單面玻璃後觀察這次治療示範的一群,也像被魔術棒點了下,突然見到我們自己的父親、母親、丈夫、妻子或子女,手牽手地連串起來,跳著各種不同形式的家庭舞步。

眼不見 心不煩 李子勛這是一篇李維榕老師寫得非常好的文章,讀它的時候你的內心會隨之振蕩,讀完之後,你會感覺到,世界似乎已變了一個樣。的確,人總是生活在一種關係現實中,許多情緒、行為或癥狀都會指向特定的人、特定的場景。把這些情景化的東西找出來,行為的意義可能會一目了然。文章中的米紐琴(Minuchin)是美國家庭治療大師,他與伯溫(Bowen)、薩迪爾(Satir)一起被稱做家庭治療的三大創始人。他和康康的接觸,表現出一種成熟的心理治療師的風格。首先是接納與認同,不把問題看做問題,幫助家庭減輕焦慮,使家庭的眼睛從問題中解脫出來,看到一些新的東西。問題被心理學大師看做是一種對家庭有益的互動形式,引發出家庭成員之間新的行為和交流。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遇到你和孩子有什麼麻煩,即使你不能從一些新的視角去看,至少能進入到某種「眼不見、心不煩」的境界。你看,由於康康的「潔癖」,一家人得以團聚,不再過那種飄泊留守的日子。另方面,洗手又讓他得以化解成長中的「內心衝突」。衝突的形成在於:16歲的他與母親之間需要有一種成長性的情感分離,但客觀的生活情景又迫使他和母親不得不維持全方位的情感親密,這不僅是他的需要,更是母親的需要。癥狀或疾病使康康成為一個「需要照顧」的人,幫助他與母親維持著較好的親密與分離的內心平衡。心理治療中傾向於看到癥狀的積極的一面。一般的家庭總是看到問題不利的一面,看不到問題有益的一面。父母親總會說,如果家庭中沒有這個或那個問題一切都會好起來。其實,任何一種家庭結構,都會表現出相應的問題,問題的表達方式卻是被家庭的文化特徵所決定的。米紐琴對康康說:「你已經16歲,你喜歡洗手,洗多少次都成,只要你洗得痛快。但是,你能否不讓母親知道?」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家庭治療中最重要的理念。心理治療師並不太關心問題是什麼,而關心問題是怎樣形成的,誰認為是問題,誰參與了問題並且構成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心理治療的過程就是提示和化解問題構成的系統,消除各種主觀定義甚至是醫學診斷,讓問題回到它本身的樣子。青少年在成長的某一時刻,都會表現出一些強迫性色彩,這是一種自然。究竟是誰,什麼樣的關係,什麼樣的情境參與和強化了這種行為色彩,使之被維持和固結成一種問題回答,回答了這些問題你就找到讓家庭健康發展的途徑。當母親不再關心康康的洗手時,康康的洗手衝動或洗手時的焦慮都會大大減輕。遺憾地是,在我們國家,不少心理醫生和心理輔導人員不懂得這些治療理念,熱衷於幫助家庭找問題和解決問題,反而成為家庭問題嚴重化、慢性化的一種因素。使家庭自發的改變和成長能力被壓抑了,家庭學會了依賴心理醫生的判斷和權威,成了治療師的「孩子「。文章的結尾,米紐琴問父親:「你怕不怕會失去你的兒子?」問這個問題本身是一種心理導向,一種治療性擾動,並把家庭的整體關係提了出來。但心理治療師問這一類問題可能會面對一些危險,可能會激發家庭中被壓抑了的倫理焦慮。具體到康康這樣一個「太空」家庭,「大好家庭天各一方,雙親變成單親」……這本身就是康康染上潔癖的一個癥結。解開這個癥結必須重新調整家庭關係。然而,在對家庭關係產生有效治療的同時,可能又會把家庭推到新的危機前。國內的醫生較注意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和文化禁忌,避免遭致家庭的反感,在想涉及家庭的某些深層問題時,總是依賴和等待家庭自己對此問題的基本的領悟和認識。最後,還想說說用語,像李維榕、米紐琴這樣的大師,作治療時,用語都是一引起大眾語,聽起來就像是老百姓在聊天。而初出茅廬的醫士,卻擅長賣弄,用一些心理學辭彙壓人,讀者如遇到這類治療師不妨悠著點,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被「套牢」,因為被載上一大堆的心理學的頭銜而不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總之,這是李維榕老師寫得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值得父母和從事家庭治療的反覆閱讀和領會。


推薦閱讀:

洗完手後乾澀感和滑溜溜,到底哪個代表洗乾淨了?
洗手間裝修風水,不得不留心的事項
乾洗手液清潔雙手的原理是什麼?清潔效果勝過普通洗手液么?
用編織把洗手間布置成這樣,進去了都不想出來了

TAG:孩子 | 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