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1953)甘南拉卜楞寺

祖國風光(1953)甘南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於此數),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

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1982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藏語稱「噶丹雪珠達爾傑扎西葉蘇旗衛林」,意為「足喜講修宏揚吉祥右旋洲」,簡稱為「拉章扎西旗」。據聞,第一世嘉木樣選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為寺址,後拉章(佛宮)建成後,出於對大師的尊崇,在寺名前冠以「拉章」,稱「拉章扎西旗」,久之「拉章」轉音為「拉卜楞」,且廣泛使用,於是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

拉卜楞寺位於夏河縣拉卜楞鎮西頭,坐落在大夏河北岸,坐北向南,西北山似大象橫卧,東南山松林蒼翠,寺前開闊平坦,大夏河自西向東北蜿蜒而流,形如右旋海螺,可謂山清水秀,風光宜人。

藏曆第十三繞迥之土牛年,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第一世嘉木樣受青海和碩特前首旗貝勒察汗丹津之請,返回故里建拉卜楞寺,據今已有280年的歷史。

經200多年的興建和發展,拉卜楞寺成為一個具有6大學院,48座佛殿和昂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的龐大建築群體,列居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安多地區有「衛藏第二」之稱,享有極高的聲譽。

1949年時,拉卜楞寺共有僧眾3424人,其中活佛68人,大小僧官564人。1958年後,拉卜楞寺只留活佛7人,僧官32人,僧人166人,共205人。 1961年,拉卜楞寺被列為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拉卜楞寺僧眾達1200多人。10年動亂中,拉卜楞寺的建築、文物等遭受極大破壞。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拉卜楞寺成立了甘肅省佛學院。

至解放前夕,拉卜楞寺有經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層樓1座,六層樓1座,四層樓4座,三層樓8座,二層樓9 座,餾金銅瓦頂4座,綠色琉璃瓦頂2座,嘉木樣大師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樓房31座,各個昂欠活佛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廚房6所,印經院1所,講經院2處,嘉木樣別墅2處,經輪房500餘間,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種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種建築,共佔地面積達1000餘畝。

整個建築氣勢雄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堪稱安多地區第一名剎。這些建築可分為石木結構和土木結構兩類,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說。建築形式有藏式,漢宮殿式和藏漢混和式。

全寺共有六大經堂,最大的是聞思學院經堂,又稱大經堂,是「磋欽措兌」會議的場所,為全寺之中樞。一世嘉木樣初建時,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樣擴建為140根柱子,可容納3000僧人誦經。

近二百多年的發展,至1958年前,拉卜楞寺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教合一的組織機構和教務、政務的統屬關係,它既是安多地區最高學府,也是最高行政首腦機構之一。

22日上午從會寧出發,到達夏河已經傍晚了。天色漸暗,且陰沉著。雖拍了些照片,感覺很不理想。晚上在王府酒店住下,當地電視節目里報道說,明天的天氣是小雨轉多雲!太鬱悶啦!

第二天一覺醒來,打開房間的窗帘一看:朝陽已把滿街染成金色!

老天對我不薄!急忙起床洗漱,在街上吃了碗羊肉粉湯,直奔大經堂而去!明媚的陽光已把大經堂照耀得熠熠生輝!喇嘛們也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功課。

莊嚴雄偉的佛宮經堂,在青山藍天的映襯下,顯得那麼漂亮輝煌!

長長的轉經長廊給我的感覺是兩個字:震撼!一圈轉下來可能需要兩三個小時吧,再加上要N多圈地轉經堂、轉佛殿、轉寶塔,一天的時間似乎都不夠用吧?可是,我看著藏民們都無比虔誠地,平靜的走著,轉著,並將一輩一輩地,一直走下去。。。。。。

拉卜楞寺是由許多個經堂經院組成星羅棋布的整體格局。建築風格非常統一,但又有樣式、色彩、裝飾、體量、功能等多種變化。且各具特色,並沒有雷同的感覺。

鎏金銅寶塔,也叫金塔,藍天白雲下金光耀眼。

遊人還不是很多,佛院間的街巷空闊寧靜,使整座佛城都顯得肅穆祥和。

青山已晨霧散盡,碧空如洗,滿山蒼翠,清晰如在近前。炊煙漸起,匆匆走過的喇嘛又增添了動感與生機。

全寺共有六大經堂,最大的是聞思學院經堂,又稱大經堂,是「磋欽措兌」會議的場所,為全寺之中樞。

彌勒佛殿,亦稱「壽槽寺」,坐落在大經堂之西北隅,初建於1788年。該殿為藏漢混和式結構,最高層為宮殿式的方亭,四角飛檐,上覆蓋餾金銅獅、銅龍、銅寶瓶、銅法輪、銅如意,陽光下金碧輝煌,故俗稱「大金瓦寺」。殿內供餾金彌勒佛大銅像,高8米左右,兩側供八大菩薩餾金銅像,高5米左右。

街上的人慢慢多了起來。

晨光中,喇嘛們走出僧房,三兩而行,去各自經院佛堂,開始了他們一天的修行。

驅車向西十幾分鐘,就是美麗的桑科草原。到拉卜楞寺來,這裡也是不應錯過的。此時來稍早了些,草原上開著黃色和紫色的小花。聽當地人講,再過一個月左右,草原上會開滿各色的花!

好幾幅構圖中都有這樣的刻意經營:畫面顯著位置都有一個藏民或喇嘛的小小身影。

這樣的畫面安排似乎讓我找到了一種恰要表達的圖像語言。

那是關於偉大與渺小,智慧與虔誠的比對,和叩問。

甚至,將喇嘛的身影藏在邊角和陰影里。

我看見歲月的匆匆,慢慢消逝在萬古之中。

高聳的森嚴,亘古的凝重。

更有滄桑里的那一片純凈!

轉經堂,一遍又一遍。。。。。。

善良與謙卑,神聖與猙獰。

金寶塔上的鎏金佛像。上面鐫刻著許多海外漢族華人捐贈者的姓名。

殿內的壁畫都是喇嘛僧人畫的,丹青筆墨間,可以看出寧靜與虔誠。

不知為何,我大多拍的都是他們的遠處身影或背影?。。。。。。


推薦閱讀:

我為祖國寫首詩
淺談祖國傳統醫學與太極拳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7月1日發行|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
歌頌祖國
祖國窗口 三軍封面——三軍儀仗隊牢記囑託為國爭光

TAG:祖國 | 國風 | 甘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