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代先賢學管理作者:守望鄉村教育

困惑一:精細化管理與人本化管理的矛盾怎樣處理?

困惑二:當下的集體制管理就是任人為親的模式,人情管理、關係管理現象普遍?

一、管理的層次: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

公孫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孟子)

某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奚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

感悟:管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下來的,也不是現行流行的說你行就行,不行也行,到了那個位置上自然就行了。這是對管理缺乏最基本的認識。管理也是分層次的,低層次為以權勢管理人,其次為以制度管理,再者為制度與情感配合管理,最高境界就是以文化管理。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不以規矩,不能在方圓。(孟子)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孟子)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日:「人莫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大學)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俗語)

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孟子)

感悟:中國是最具有人情味的國度,管理上難免會出現情大於法之現象。再加上「中國式維穩」、「人性化管理」的衝擊,大家對管理普遍有一種偏解那就是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要知道一個團隊里由於每個人先天的差異性以及對所從事工作的認識度的不同,需要領導者統一認識,有針對性的管理,這樣才會出現11大於2的現象發生,反之則存在著低效。

向古代先賢學管理(二)

三、管理的藝術:

(一)如何識人

子日:「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盪;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論語)

子日:「唯上知與下愚移。」(論語)

子日:「狂而不直,侗而不願,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論語)

子日:「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子日:「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論語)

子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論語)

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子日:「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

子日:「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

嚴近乎矜,然嚴是正氣,矜是乖氣,故持身貴嚴而不可矜。謙似乎諂,然謙是虛心,諂是媚心,故處世貴謙而不可諂。(圍爐夜話)

宰予晝寢。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釫也。於予與何誅?」子日:「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

感悟:孔子說過古代的百姓有三種毛病,放在當今依然適用。再加上君子與小人是並存的。故一個管理者要學會識人,能夠辨別君子與小人,要做到親君子遠小人。然後就是會用人,把適合干某項工作的人放到該放的地方,而且是老百姓普遍認可的,防止唯人為親。其次要學會善待不同的人,自古以來並不是每個士兵都想將軍,也並不是每個士兵都想做奴隸,防止個人情緒化思想出現,一定要因人施管,防止一刀切。最後就是內練其身,以身為范,讓自己的榜樣作用激勵每個人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向古代先賢學管理(三)

(二)如何識已

1、為人臣

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論語)

子日:「不在其位,主謀其政。」曾子日:「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

子日:「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

子張學干祿。子日:「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

子日:「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論語)

子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子日:「不在其位,這謀其政。」(論語)

子日:「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論語)

子游日:「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日:「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日:「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由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月言日:『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凹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日:「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挈矩之道。(大學)

感悟:為人臣要忠君主,盡人事。要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不要投機鑽營,也不要瀆職懈怠。同時也不要愚忠,不是上級的話都要聽,要能夠正確判斷,必要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若多次不奏效,則需保護好自己,不然就會自取其辱。千萬不要成為上級作惡助紂為虐的幫凶,道不合,不相為謀,找個合適的機會退出。

2、為人君

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日:「可也,簡。」仲弓日:「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日:「雍之言然。」(論語)

子張問行,子日:「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行衡,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論語)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弟子規)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日:「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中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道德經)

季康子問:「使民意,忠以勸,如之何」子日:「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奉君,如之何?」孔子對日:「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大學)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涇。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非道也哉!(道德經)

感悟:樹大招風,曲高和寡。作為一個領導者一定要學會識人、辨人、用人。同時要利用自身健全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

向古代先賢學管理(四)

(三)如何運用

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子日:「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

子張問於孔子日:「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日:「尊五美,屏四惡,斯可參從政矣。」子張日:「何謂五美?」子日:「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日:「何謂惠而不費?」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日:「何謂四惡?」子日:「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論語)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息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大學)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日: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觀;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生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注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注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

子日:「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日:「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

子路問政。子日:「先之,勞之。」請益。日:「無倦。」(論語)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日:「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日:「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日:「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論語)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

子日:「道千乘之國,做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哀公問日:「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日:「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

子英日:「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日:「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

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

子路日:「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正?」子日:「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方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

樊遲請不稼。子日:「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日:「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

子日:「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

子夏日:「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已也。信而後諫,則以為謗已也。」(論語)

子夏日:「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論語)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日:「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論語)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孟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無知者不敢也,則無不治。(道德經)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有不信!(道德經)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共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道德經)

羊羔雖美,眾品難調。事要三思,免勞後悔。(名賢集)

感悟:作為一個領導首先就是要修養自身,身正為范,以身作則;其二就是尊重、選用君子,為團隊營造正氣氛圍;其三對自己的左膀右臂要敬重,防止一言堂,他們是你的幫手而不是你的下手;其四體恤每一位下屬,不要濫用職權,對他們的過失一定要追根溯源;其五愛護每一個下屬,讓他們願意與你接近;其六處理好近鄰與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不做獨行俠;其七既要對上級負責,又要顧及下面的感受,防止脫離群眾的危險;最後對於錢財要取之有道,與大家共風險同利益。

四、管理的效果:

子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

子日:「知入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論語)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證,無證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中庸)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也。(道德經)

民之飢,以其上食銳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生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道德經)

感悟:不同的管理收到的效果會是不一樣的,朝代的更替、歷史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無不證明這一觀點。所以在管理上努力向進步、文明、發展的方向前行,避免暴亂、扯皮、倒退現象的發生。

向古代先賢學做人(五)

四、如何防小人

子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

子日:「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

子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子日:「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子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

子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子日:「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子日:「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

子日:「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子日:「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盪;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論語)

子貢日:「君子亦有惡乎?」子日:「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則窒者。」日:「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論語)

子夏日:「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名賢集)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名賢集)

來說是非者,便是事非人。(名賢集)

君子當權積福,小人仗勢欺人。(名賢集)

潑婦之啼哭怒罵,伎倆要亦無多;帷靜而鎮之,則自止矣。讒人之簸弄挑唆,情形雖若甚迫;苟淡然置之,是自消矣。(圍爐夜話)

感悟:天地為陰陽,人也分好壞,這是自然存在的現象。好人就是因壞人而存在。孔子說世上只女子和小人難以相處,如果走得太近,他就無禮或被其同化,如果走得太遠就會招到怨恨。故對小人我們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小人在我們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我們要對他們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不要有抱太大的幻想將其同化。努力做到能躲就躲,躲不開就繞道走,繞不開就敷衍著對付。故我們在為人處事方面一定要因人而異,不可偏廢一方,在以仁、義、禮、信、控欲為基礎的做人道德上不忘記對小人的防備之心。


推薦閱讀:

在主要使用 Photoshop 的平面設計項目中,怎麼進行版本管理?
女生宿舍封閉管理的措施可行性如何,能否有效保護青少年女學生?
護理部如何加強質量管理
如何做好一個部門的管理者?
最新上海市常住戶口管理規定解讀(一)

TAG:教育 | 管理 | 古代 | 鄉村教育 | 鄉村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