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都用謊言「餵養」孩子————————▲790《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3

總第790期為什麼我們都用謊言「餵養」孩子

導語:

小時候父母說「你是從垃圾箱里撿來的」,慢慢地你被騙大。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正直、誠實,但無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很多時候都傾向於用謊言「餵養」孩子,這不免有些諷刺。倒逼出的順從總是隱藏著道德風險,我們是否打著「善意」的幌子,就可以對孩子說謊? [詳細] 為人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長為正直、誠實的人,也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孩子往這一方向培養。但最近國外的一份調查顯示,無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為了養出一個擁有良好行為的孩子,很多時候餵給他們的卻是「謊言」。

  上周,德國《明鏡》周刊網站發表題為《父母幾乎都騙孩子》的文章稱,《國際心理學雜誌》的研究人員共詢問了114名美國家長和85名中國家長,其中84%的美國家長和98%的中國家長承認,曾經為了勸說孩子改善行為,而向他們說過謊。

  研究人員將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謊言進行了分類,指出「最流行」的一種教育謊言為:「如果你現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並對比研究出了中國和美國家長在說謊方面的異同,將其最終歸因於「文化差異」,比如「特別是在中國,說謊似乎是被認可的教育方法」、「只有在虛假表揚孩子、涉及聖誕老人和不讓孩子吃糖方面,美國家長使用謊言的頻率超過中國家長。」

  這些調查結果看來不免有些諷刺,也不禁讓人聯想起前不久廣為流傳的「新聞段子」。央視推出「我從哪裡來」的街頭大調查,結果顯示,記者採訪的近200人中,有85%的人被父母告知是「撿來的」,至於地點更是五花八門:有從床底下翻出來的,有從垃圾堆撿來的......每一個中國人對這個段子的感受,恐怕都是「心有戚戚焉」。

  不是「外國的月亮」就一定圓,中國與美國的家長在這個普遍面臨的問題上,共同表現出「束手無策」。

  在什麼情況下,父母才有正當的理由說謊?「中國式性教育」的戲謔,以及「教育謊言」的無奈,已經凸顯家長在教育中的兩難角色:是否因為某些「善意」的目的,就可以對孩子說謊?是否因為自己「偷懶」或「受到壓力」,就可以選擇一條不費勁兒的道路走下去?

  家庭教育的細枝末節里包含著決定孩子一生的因素,家長們也許比其他人都更加了解說謊的後果,用謊言「倒逼」出來的聽話則總會隱藏道德上的風險。即便如此,為什麼如此多的家長都依然選擇說謊?

  當然,換個角度說,為了契合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徵和接受程度,即使是「真相」也需要經過巧妙的包裝,至於具體該怎麼做,也需要全世界的家長和研究者共同探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教育孩子的手段上,應儘可能趨近真誠和誠實。

  這一問題也許依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當有一天,這樣的思索能夠讓我們改進讓人啼笑皆非、如「中國式性教育」一樣的謊言不斷,遮遮掩掩的教育現實時,也就能讓所有的家長都有可能選擇一種更真誠、更理性的方式來面對、教育孩子。

我們都是被「騙大」的

11·中美多數家長用「教育謊言」騙孩子

孩子並不總是很簡單:他們喧鬧,尖叫,把自己的房間變成戰場。這給父母提出一個問題,怎樣把文明行為教給孩子並讓他們更安全地度過每天?研究人員說,成年人為此往往採取不同尋常的方法:大多數家長為了達到教育目的而欺騙孩子。 孩子並不總是很簡單:他們喧鬧,尖叫,把自己的房間變成戰場。這給父母提出一個問題,怎樣把文明行為教給孩子並讓他們更安全地度過每天?研究人員說,成年人為此往往採取不同尋常的方法:大多數家長為了達到教育目的而欺騙孩子。

  「如果你現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研究人員在《國際心理學雜誌》上撰文說,這是最流行的教育謊言。他們共詢問了114名美國家長和85名中國家長。他們的孩子都在3歲以上。84%的美國家長和98%的中國家長承認,為了勸說孩子改善行為而向他們說過謊。

  心理學家把教育謊言劃分為6類:吃飯謊言、「我立刻就走」謊言、「如果你現在不規矩」謊言、金錢謊言、「你真了不起」謊言和童話謊言。中國家長使用這幾類謊言的頻率差不多,而美國家長特別喜歡童話謊言。

  心理學家們寫道:「由於中美兩國家長都試圖讓孩子認識到說真話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質,因此,家長謊言廣泛流傳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自相矛盾的是,五分之一的美國家長和五分之二的中國家長告訴孩子,如果他們撒謊,就會長長鼻子。

  特別是在中國,說謊似乎是被認可的教育方法:受訪的中國家長比美國家長更經常使用幾乎所有的謊言。只有在虛假表揚孩子、涉及聖誕老人和不讓孩子吃糖方面,美國家長使用謊言的頻率超過中國家長。

  研究人員把這歸因於文化差異:由於中國社會被視為一個共同體,家長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能更願意說謊。一些中國父母發表的評論清楚地表明,謊言是社會化的有效手段。

  一對中國夫婦寫道:「教育孩子時可以使用善意的謊言。這能促進孩子良性發展並防止孩子偏離正確軌道。」

  研究人員猜測,家長使用謊言的原因是他們承受了壓力。美國家長的陳述表明,他們往往因為無計可施才去撒謊。

2·中國式性教育:「我從哪裡來」問題困惑眾家長

央視繼「你幸福嗎」街頭調查之後,聊起性教育話題,以「媽媽我從哪裡來」採訪普通大眾,引出各種神回復:「撿來的,床底下翻出來的,從垃圾堆里撿出來的,從胳肢窩裡掉出來的……」 所有孩子都會向父母提出的、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最近,央視繼「你幸福嗎」街頭調查之後,聊起性教育話題,以「媽媽我從哪裡來」採訪普通大眾,引出各種神回復:「撿來的,床底下翻出來的,從垃圾堆里撿出來的,從胳肢窩裡掉出來的……」

  「我從哪裡來?」這幾乎是所有孩子都會向父母提出的、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2008年12月,國家教育部將這一問題列入《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綱要中,小學一二年級應掌握的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基本內容,包括「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知道『我從哪裡來』」。

  去年8月,被媒體報道為「北京市首部性教材」的《成長的腳步》(以下簡稱《腳步》)是這樣回答的:「爸爸陰囊里的睾丸可以產生精子,他們的樣子像個小蝌蚪,活動能力特彆強……為了讓淘氣的精子能儘快找到卵子,爸爸用力把精子射入媽媽的陰道內……」這個答案直白得驚世駭俗。一時間,輿論紛爭漸起。

  什麼是中國的性教育?它是大學課堂里男生女生一起用香蕉示範的避孕套;是鄭州私立幼兒園老闆何峰用來演示生殖器的布娃娃……在一場場由性教育話題而引發的眾聲喧嘩中,人們熱衷於「圍觀」那些更大膽、更出位、更抓眼球的看點,而很少考慮性教育的導向問題。

  回望歷史,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性教育始終是一個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

  「性教育」的中國之路

  性教育面對的是人,是青春。這些,我們犧牲不起,也沒有權利去犧牲。

  事實上, 對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早已是「國際慣例」。英國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學校是鄭重討論性的問題的地方,是使孩子明白衛生、節慾等問題的地方,也是使年紀比較大的孩子明白性病危險的地方。」

  然而在相對保守的東方世界,性教育卻發展得有些緩慢。

  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就曾提出:「要在女孩來月經之前,男孩子發生首次遺精之前,把科學的性衛生知識告訴他們。」1988年,國家衛生部、教委、計生委聯合發文,要在全國五千所中學裡搞試點,普及性教育。

  2001年,《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三條,赫然規定: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這是性健康教育一詞,第一次進入國家根本大法,當時引起了社會輿論的好一陣轟動。

  轉眼又十年,人們發現,少女早孕、性病蔓延、心理創傷、性犯罪……「性」問題叢生。

  舊的性道德觀已經瓦解,而新的卻遲遲未建立。在此背景下,從「性」著手來消解伴生的社會問題,一個最重要的途徑是性教育,當前性教育需要走向社會化和終身化。

  中國歷史上缺乏的並不是性教育本身,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和成人再看到「性」這個字的時候,聯想到的不再是罪惡和骯髒,而是愛與責任。3·那些年,爸爸媽媽騙你的事兒

爸爸媽媽都愛用哪些謊言「騙」孩子?我們為您整理了五大類最常見的謊言,並一一點評。

  

1、「神話」「童話」型謊言

  例子:在屋子裡面打傘以後就長不高;用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西瓜子吃進肚子里就會從肚子里長出西瓜;摘花會打碗;吃魚子會變笨;玩火會尿床......

  點評:有時候用童話教育孩子是件好事,這些謊言也可歸為「善意類」,但過於奇詭也容易起到反作用,對培養「科學理性」的思考、探索精神是不利的。

  2、「偽科學」型謊言

  例子:你是從垃圾堆撿來的;(東北大森林、北戴河、床底下......);親嘴就會生出小孩來

  點評:面對孩子對「我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的好奇,大多數家長恐怕是沒有心理準備,所以才有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中國式性教育」。

  3、「歧視」型謊言

  例子:不好好學習,就讓你掃大街、當工人、挖大糞

  點評:這種謊言較為低級,不但手法拙劣,而且反映出家長自身素質的低下,透著一股對普通勞動者的歧視。

  4、「恐嚇」型謊言

  例子:再哭的話,警察叔叔(或者老妖精)會把你帶走;你不走我就不要你了;不走我就把你丟在這兒。

  點評:只能說這種孩子都是被「嚇大」的。

  5、「懲罰」型謊言

  例子:不做作業完不許吃飯、不許看電視

  點評:這種謊言屬於用威脅代替鼓勵,很容易催生逆反心理。

教育謊言是否能倒逼出一個「好孩子」?

1·教育謊言已經盛行多年?

25歲的出版社編輯小彭還記得自己的媽媽曾說過這樣的話:「你再不離開,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最新調查顯示,這句話真的屬於「全球流行」的教育謊言之一。【中國新聞周刊網2月4日訊 記者/仇廣宇】

  「教育謊言」導致心理陰影

  爸媽對你撒過謊嗎?也許多數人還記得自己聽到的、第一個讓人記憶猶新的謊言。

  「不好好學習,就讓你去掃大街。」25歲的出版社編輯小彭對這句話的印象尤其深刻。另外,她還記得自己的媽媽曾說過這樣的話:「你再不離開,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

  小彭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她一直和媽媽「相依為命」。小彭和媽媽相處的過程中,由於母親性格比較單純、孩子氣,「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媽媽留給她最深刻的印象。當然,因為母親這種「圖省事兒」的性格,免不了用以上的那些「中國人常見」的謊言糊弄她一下。

  「我真的以為我不好好學習就要去掃大街了,而且她說『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的時候,我也真的信,於是拚命學習,而且特別害怕我媽有一天不要我了。」長大之後,回憶起媽媽這些有意無意的說謊行為,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安全感,很害怕」。小彭將自己媽媽的教育方式歸結為「恐嚇型」。

  如今,小彭和母親依然相依為命,關係依然親密,但那些謊言帶來的不安定卻時不時會出現在她的人生中。有時候,她會借口有事不回家,減少和母親單獨相處的機會,以免被母親弄得「火冒三丈」。這時她會喜歡和朋友、同事待在一起,「這些人讓我舒服,甚至有家的感覺」。

  或許小彭所講的故事只是一個極端例子,但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如果你現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真的是一種全球流行的教育謊言。

「謊言」全球流行

  據《參考消息》報道,1月24日,德國《明鏡》周刊網站發表題為《父母幾乎都騙孩子》的文章,文中稱,《國際心理學雜誌》的研究人員共詢問了114名美國家長和85名中國家長。84%的美國家長和98%的中國家長承認,曾經為了勸說孩子改善行為,而向他們說過謊。

  研究人員將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謊言進行了分類,指出「最流行」的一種教育謊言為:「如果你現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並對比研究出了中國和美國家長在說謊方面的異同,將其最終歸因於「文化差異」。比如,「特別是在中國,說謊似乎是被認可的教育方法」「只有在虛假表揚孩子、涉及聖誕老人和不讓孩子吃糖方面,美國家長使用謊言的頻率超過中國家長。」

  家長們也許比其他人都更加了解說謊的後果,用謊言「倒逼」出來的聽話總是隱藏著道德上的風險,「身教重於言教」更是為許多人所熟知。家庭教育正是如此的複雜瑣碎,細枝末節里包含著決定孩子一生的因素。即便如此,為什麼如此多的家長都依然選擇說謊?

如何避免「教育謊言」

  為什麼成年人都希望孩子純潔無暇,自己卻常常撒謊?專欄作家鄭渝川在關於《不誠實的誠實真相》一書的書評中分析,該書作者丹·艾瑞里對此提供的解釋是,成年人(社會人)會有一個不誠實與誠實的分界線,一方面,我希望自己是誠實可敬的人;另一方面,我們許可自己從欺騙中獲益,這也被稱為理性自利的一種表現。

  丹·艾瑞里認為,人們在不斷努力定義一條「可以通過欺騙活力而不危及自身形象的邊界線」。當不誠實等背德行為與其後果之間的心理距離被延伸時,成年人就會進一步降低自己的道德標準。與此相類似的是,《明鏡》在對中美家長進行的「謊言教育」調查中也提到,家長們用「說謊」手段教育孩子,有可能是源於自身感受到的壓力。

  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和身心健康。他舉例稱,我國早有「曾子殺豬」的故事,講的是曾子因為妻子對兒子說的一句「回來殺了豬給你吃」的玩笑話,執意把豬殺掉,以兌現諾言,其間的道理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但現實之中,有不少父母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再就是有的父母對調皮、不聽話的孩子無計可施,想達到教育目的,於是哄騙、欺詐,而這通常還認為比粗暴的體罰更好。為此,對於如何當好父母,有必要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讓父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熊丙奇在專欄文章中稱。

  如何教育孩子,避免說謊?這一問題也許依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有一天,希望這樣的思索能夠讓我們改進,也能讓所有的家長都可能選擇一種更真誠、更理性的方式來面對孩子。

2·歸因:有時成年人比孩子更不誠實

為什麼成年人往往會「寬容」自己及同齡人的不誠實等背德行為呢?丹·艾瑞里為此提供的解釋是,成年人(社會人)會有一個不誠實與誠實的分界線,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是誠實可敬的人,希望在照鏡子時,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另一方面,我們許可自己從欺騙中獲益,這也被稱為理性自利的一種表現。

(《不誠實的誠實真相》,(美)丹·艾瑞里 著,胡曉姣、李愛民、何夢瑩 譯,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原題:成年人為什麼比小孩更不誠實?文/鄭渝川)

  如果,我是說如果,您的孩子從同學的書包里私自取走了一支鉛筆,或者橡皮擦、卷筆刀,乃至手機、iPad,您會作何反應?您可能會嚴厲處罰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她)這樣做就是偷盜行為,不僅是不對的,而且還是犯法的。您也很可能會換用溫和教導的方式,來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孩子偷拿哪怕是一支鉛筆,也是不對的。但您有沒有想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實際上更頻繁的作出同樣行為,並且根本不(願意)認為那是錯的。我們當然不會從同事包里拿走一支筆,但難保會把單位配發的工作用筆及其他文具拿回家。這類行為還包括: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公費旅行、多報加班費、上班干私活……

  重視孩子有悖於道德原則的行為,予以及時糾正,這當然是必要的。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和行為經濟學教授、暢銷書《怪誕行為學》作者丹·艾瑞里在其新著《不誠實的誠實真相》中指出,小的不誠實行為等背德行為,會打開人們行為和道德自控的閥門,讓人更容易在道德和利益選擇面前偏向後者,更有動機參與冒險,也將因此付出更大代價。「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家人、其他親友行為中出現不誠實等背德做法的端倪,應當在其有所發展前,將其扼殺於萌芽階段。

  那麼,為什麼成年人往往會「寬容」自己及同齡人的不誠實等背德行為呢?丹·艾瑞里為此提供的解釋是,成年人(社會人)會有一個不誠實與誠實的分界線,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是誠實可敬的人,希望在照鏡子時,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另一方面,我們許可自己從欺騙中獲益,這也被稱為理性自利的一種表現。丹·艾瑞里認為,人們在不斷努力定義一條「可以通過欺騙活力而不危及自身形象的邊界線」。當不誠實等背德行為與其後果之間的心理距離被延伸時,成年人就會進一步降低自己的道德標準。 就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在為人父母者眼裡,孩子偷拿別人的文具,是明白無誤的偷竊行為,行為、直接後果、可能生成的偷竊習慣都直接相關;自己「化公為私」的許多做法,行為、直接後果及習慣的關聯性顯得不是太強,因而很難採取自我約束。

  上述成年人行為的放大版,已經呈現出明白無誤的社會危害。《不誠實的誠實真相》一書舉出了由於背德行為與後果的心理距離被大幅延伸、當事人道德標準嚴重下降後,帶來的突出問題——欺騙客戶的行為在公司(營銷)中普遍存在,商品推銷員常常首先向「外行」顧客推薦質次價高的滯銷貨,股票經紀人、基金經理、保險代理人熱衷向客戶推銷收益低、風險高、代理手續費用高昂的理財產品,醫生會因為接受了藥廠醫療代表的邀請或禮品而向病人推薦非必要的藥品或醫療器械檢查服務,專家受熟人邀請參與新品、專利鑒定時會傾向於作出有利判斷。

  在壓力面前,人更容易撒謊,這是《不誠實的誠實真相》書中提出的又一個分析結論。丹·艾瑞里特意提到這方面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到期末考試,學生們的親人就紛紛離世」。每到考試時,丹·艾瑞里就會收到許多學生的來信,希望緩考或延後交論文的時間,理由就是他們的某位親人去世,這個「被去世」的角色通常是奶奶。他的同事們也有類似發現,「在班裡表現不好的學生,他的奶奶去世的可能性更高;考試可能不及格的學生失去奶奶的可能性比考試可能及格的學生高50倍」。很明顯,「奶奶去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學生編造出來以期喚起教授同情的段子,這些學生在擔憂考試或論文不過關的壓力下,放鬆了道德責任感。書中還收錄了在壓力面前,或者身心疲憊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放棄理性和原則,屈從於誘惑而作出背德選擇的其他例子,都反映出這樣一個演化規律:隨著人的長大,在學業、工作、家庭、社會人際關係壓力下,人越來越可能在更多方面嘗試以撒謊等背德選擇來應付。

  成年人比小孩更容易撒謊,還體現在集體撒謊的形成機制上。丹·艾瑞里從一幫聰明人搞垮安然公司等商業失敗案例中發現,團隊合作可能會誘發不誠實行為,最典型的就是相互庇護,隱瞞各自的違法違規操作。3·反對教育謊言,更要警惕說謊教育

我國早有「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因為妻子對兒子的一句玩笑話,執意把豬殺掉,以兌現諾言。但現實之中,有不少父母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再就是有的父母對調皮、不聽話的孩子無計可施,想達到教育目的,於是哄騙、欺詐,而這通常還認為比粗暴的體罰更好。 據最新一期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研究人員在《國際心理學雜誌》上撰文說,「如果你現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個人留在這兒。」這是最流行的教育謊言。他們共詢問了114名美國家長和85名中國家長。他們的孩子都在3歲以上。84%的美國家長和98%的中國家長承認,為了勸說孩子改善行為而向他們說過謊。心理學家把教育謊言劃分為6類:吃飯謊言、「我立刻就走」謊言、「如果你現在不規矩」謊言、金錢謊言、「你真了不起」謊言和童話謊言。中國家長使用這幾類謊言的頻率差不多,而美國家長特別喜歡童話謊言。

  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調查,尤其是其將「你真了不起」和童話謊言,也列為說謊——這類謊言,如果不是被心理學家指出,很多人不會意識到這是謊言,比如「你真了不起」,就被作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所謂倡導「賞識教育」;再就是童話謊言,更具隱蔽性。美國的父母子在教育孩子時說謊比例也很高,與經常說「你真了不起」和童話謊言有關。

  這一調查提醒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採取符合教育心理學的適當方法,注意每一個細節,應當堅持說真話。「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和身心健康。我國早有「曾子殺豬」的故事,講的是曾子因為妻子對兒子說的一句「回來殺了豬給你吃」的玩笑話,執意把豬殺掉,以兌現諾言,其間的道理就是「言必行,行必果」。但現實之中,有不少父母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再就是有的父母對調皮、不聽話的孩子無計可施,想達到「教育目的」,於是「哄騙」、「欺詐」,而這通常還認為比粗暴的體罰更好。為此,對於如何當好父母,有必要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讓父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而相比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沒有意識、不得已的「說謊」,更令人憂慮的則是主動的「說謊教育」。如果要說中美教育的差異,這是十分大的差異。——其實,雖然美國父母承認在教育孩子時說謊的比例與中國父母差不多,但其中也存在差異,就是他們的說謊主要集中在童話謊言和賞識謊言方面——在美國家庭和學校中,鮮有讓孩子說謊的教育(父母說謊,其意圖也是讓孩子誠實,比如:你要是說謊,會像皮諾曹一樣長出長鼻子),在我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主動的說謊教育,並不鮮見。這對學生的人格發展和身心健康帶來更嚴重的負面影響。

  比如,有的父母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逐年成人的孩子,說話要注意場合,不要亂說話,哪怕是真話;一些孩子在大會上發言,父母幫其擬發言稿,說的都是空話和套話,甚至是假話,而不是他們自己的話。這種家庭教育,遠比童年時期父母說「不聽話我就走了」,更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是父母直接告訴他們不要說真話,雖然父母在這樣做時也有很多的無奈。

  而學校教育的灌輸教育方式,和標準化評價體系,更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在標準化試題的要求下,學生們無法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有背記 「標準答案」,就連語文作文,也是「主題先行」,得迎合老師和出題者的意圖,寫他人想要的作文,近年來,有不少人就吐槽,人生說謊從小學寫作文開始:編做好人好事的故事,把父母寫成重病患者,甚至「寫死」,等等。

  如果說父母在童年的教育中「說謊」,會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那麼,在求學階段,「教育」、「引導」學生學習說謊,誰把謊說得圓滿,就能得更高的分數,則直接摧殘學生的人格和身心。所以,既要反對教育中的教育謊言,更要警惕說謊教育的滋長蔓延。

推薦閱讀:

夫妻間最常用的善意謊言有哪些?
盤點男人甩你時最慣用的9大謊言
男人想甩掉你時慣用的謊言
認清佛教的真面目:撒旦的謊言!
為給孩子完整的家而不離婚,這是個怎樣巨大的謊言

TAG:中國 | 孩子 | 新聞 | 謊言 | 深度 | 周刊 | 新聞周刊 | 2013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