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藝術的典範——雲岡石窟

世界文化遺產的故事:

佛教造像藝術的典範——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研究院 員小中

  從北京西行350公里,就到達歷史文化名城山西大同。早在1600年前,這裡曾是中國歷史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的都城,從大興安嶺南下的鮮卑族拓跋氏在這裡定都近一個世紀。出大同城西約半小時的車程後,一處四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矗立著一座平緩的山丘,蒼白的砂岩石壁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洞穴,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雲岡石窟。山頂土黃色的古堡和烽火台告訴來者,這裡也曾是硝煙瀰漫的邊鎮重地。

  「雲岡」之名源自山上高聳入雲的山崗,而石窟起初是佛教信徒們坐禪修行的場所,窟內的佛像是修行時的觀想物,而後來民間的造像則成為祈福、求願的一種功德行為。

  雲岡石窟與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都是源自印度的佛教在中國的產物。不同於其他兩者的是,雲岡石窟工程集中在北魏一朝開鑿,歷時半個多世紀,用工匠百萬餘人,全部為石雕,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大同)後精心打造的一處皇家佛教聖地。而莫高窟以壁畫、泥塑為主,歷朝都有營造,工程斷續幾百年。龍門石窟則是北魏從大同遷都洛陽後才開鑿的,受雲岡影響較大。所以雲岡石窟在藝術性和地域上都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留存至今的石窟東西長約1公里,編號洞窟45個,附洞207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僅2厘米,總雕刻面積約2萬平方米。

  石窟創始人——曇曜

  雲岡石窟第16到20窟前,一塊巨石立在寬闊的廣場邊,石上刻有北大教授宿白題寫的「曇曜五窟」四個大字。這五個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洞窟,主像高度都在13米以上,身軀高大、氣勢雄偉,分別象徵著北魏的五個皇帝,因為是由一位叫曇曜的和尚主持開鑿的,所以也叫曇曜五窟。

  曇曜是一位神秘的高僧,少年出家,人們對他的身世知之甚少,生卒年份都沒有詳細記載,只知道北魏太武帝滅涼前,曇曜就在北涼弘法,後由涼州(甘肅武威)被掠到平城(山西大同)。太武帝滅佛時,其他僧人都還回世俗,而他逃匿於民間,不改變信仰。太武帝的長子恭宗拓跋晃親自勸說多次,他才不得已停止念經,但法服法器仍不離身,人們聽到這件事情,都嘆服和敬重他。信仰堅定的曇曜期待著佛光普照的那一天來臨。不久,恭宗拓跋晃的長子,也就是太武帝的孫子文成帝繼位,他推崇禮儀,恢復佛法。文成帝復法的第二年(453年),曇曜就受命從中山(河北定縣)到京城(大同),在路上正遇文成皇帝出行,皇帝所乘車駕的馬匹上前銜住曇曜的衣服,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馬匹認識善人的緣故。皇帝因為這事把曇曜奉為師傅。曇曜藉機向皇帝建議:在京城西面的武州山,開鑿山崖石壁,建造石窟五所,裡面各鐫刻一大佛像。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曇曜五窟」。

  曇曜不僅是石窟的主創者,還是寺院的管理者和佛法弘揚者。

  他上書建議:讓民眾每年向佛寺供奉一定數量的糧食,這些糧食在歉收之年還可拿出賑濟百姓。還讓犯有重罪的人和官奴作為寺院的洒掃人員,並耕田種地,交納米粟。這些建議文成帝都同意了。曇曜還與印度來的僧人一起譯出佛經14部,雲岡成了當時繼長安、洛陽之後又一大譯經之地,有些佛經內容直接體現在雲岡的一些洞窟雕刻中。

  曇曜,這位為佛教事業貢獻畢生精力的人,沒有人知道他在雲岡守候了多少年,高齡多少,也不知他生活在哪個地方,安葬於何處。

  富麗堂皇的中部洞窟

  時光流逝,文成帝的兒子獻文帝於和平六年(465年)繼位,尊文明皇后為皇太后。生性猜忍、聰明果決、善於權術的馮太后執政後,定計誅殺了專權跋扈的丞相乙渾。而獻文帝非太后所生,聽政後誅除太后內寵。權力之爭,硝煙瀰漫。皇興五年(471年)獻文帝迫於壓力,讓位於時年不滿5歲的兒子拓跋宏。不甘寂寞的獻文帝禪讓帝位後仍過問大政,五年後,被皇太后馮氏毒死。這場宮闈之變後,馮氏開始了長達14年的臨朝稱制的政治生涯。她也是太和元年(477年)至十四年(490年)孝文帝一系列改革的實際主持者,死時年僅49歲。她的歷史功績毫不遜色於後來的武則天和慈禧太后。雲岡石窟的中部洞窟就開鑿於孝文帝與其祖母太皇太后馮氏共同執政的這一特殊歷史時期。

  中部的十餘個洞窟是雲岡石窟開鑿鼎盛時期的作品。外觀與早期的曇曜五窟有較大區別。一窟一像的做法有所改變,出現了眾多的、大規模的「二佛對坐」龕和兩窟為一組的「雙窟」,石窟形式體現出了當時二皇並立的政局。建築出現了中國殿堂式的結構,服飾出現了中原「褒衣博帶」式服裝,裝飾紋樣出現了華麗多樣的動植物紋樣,這些都反映出那種多元的、開放的、善於變革的時代風潮。

  第9窟到第13窟俗稱五華洞,這些洞窟里的人物造型富於變化,裝飾圖案特色鮮明,因開鑿於北魏太和年間,其造像被稱為太和風格。人們從這五個洞窟中可以看到外來文化怎樣與中國文化相融合:裝飾紋樣里有中國的勾欄紋,也有波斯的忍冬紋;有中國的博山爐,也有印度的摩尼寶珠;有中國建築斗栱造型,也有古希臘特色的廊柱式建築。天人手中的樂器有從中亞傳入的箜篌(kōng hóu)、琵琶、篳篥(bì lì),也有中國傳統的樂器排簫、古琴、古箏、塤等。被譽為音樂窟的第12窟有數十位手持各種樂器的天人共聚一堂,同奏一曲。

  第5窟和第6窟是工程浩大、雕飾華麗的典型洞窟。第5窟主像是雲岡石窟第一大佛,坐佛高17米,盤腿寬15米,四壁2300餘尊造像無一雷同。第6窟最為華麗壯觀,15米高的方形塔柱直接窟頂,塔的四面和周圍四壁沒有一塊不曾雕刻的地方。下層還有保存完整的反映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30多幅佛傳故事浮雕。整個石窟既烘托出佛國世界的神聖與莊嚴,也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從中部窟出來,就像在佛國世界暢遊了一回,心靈受了一番洗禮,佛像那「蒙娜麗莎」般的神秘微笑、菩薩伺立於佛兩側俯首傾聽的姿態、護法怒目直發震懾一切惡人的面孔、手持供養物的飄逸靈動的飛天、還有手拿各種樂器演奏佛樂的伎樂天人??這裡一切大小有序,和諧共處,呈現出一幅美妙的場景!

  武州唱晚

  太皇太后馮氏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去世後,孝文帝親政大權,他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遷都洛陽。當時平城地區土地貧瘠,社會動蕩,起義不斷,統治者急需漢化政策,但鮮卑貴族勢力強大,竭力反對。而洛陽地處中原,土地肥沃,交通發達,佔據其地可攻伐江南,統一全國。

  孝文帝決心遷都。他以南伐為名率軍南下,進軍到洛陽時,正遇秋雨綿綿,道路泥濘,大軍難以前行,再加上將士長途行軍,疲憊不堪。鮮卑舊族不願南行,並請求只要不南伐,什麼條件都行。孝文帝便說出遷都之事,群臣只好答應。孝文帝又趕回平城說服了其他貴族,終於在太和十八年(494年)底遷都洛陽,順利完成了他的遷都計劃。

  孝文帝遷都使得皇家大規模造窟工程在雲岡結束,而小規模的開鑿仍在繼續。雲岡石窟西部那布滿山崖,密密麻麻的小窟便是孝文帝遷都後的產物。那些遺留的空當便成了民間貴族、邑社人士和不能適應氣候而來往於大同、洛陽的「燕臣」們開窟造像的樂土。這些人或祈福生時遠離苦海,或求願死後騰升凈土,或開一窟,或捐一龕,形成了林林總總、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雲岡晚期石窟風貌。這一時期的造像沒有了中期雍容華貴的風格,呈現出清秀俊逸的樣子,人稱「秀骨清像」。佛像面容消瘦、細頸、削肩,菩薩體態修長、秀麗典雅。不難理解,工匠們無意間把北魏後期社會動亂、經濟蕭條、生靈塗炭的社會信息刻在了佛像羸弱病態、憂鬱倦怠的眉目之間。佛像再也沒有挺拔健碩、氣勢雄偉的那種氣質了。佛像沒有了西域風格,中國化進程至此完成。

  北魏之後的雲岡一度蕭條。唐貞觀十五年有人重修局部佛像。遼代雲岡的修建工程大約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窟前分別建立了十座寺院,可惜遼末時毀於戰火。金代向南改撥了窟前的河道,設立軍堡,金末曾有全真教道士入主雲岡,在東部窟留下「碧霞洞」、「山水有清音」、「雲深處」等道家遺迹。元代雲岡仍然荒蕪。明代雲岡修了上堡和下堡駐兵把守,山上和山下的一小塊地方作了軍事要地,我們今天看到的山上高高的土牆就是那時的堡牆。清代除了5、6窟閣樓建於那時,還有康熙帝曾親幸於此,御筆題寫了「莊嚴法相」匾額懸掛於寺,現已失傳。清末民初,雲岡再度荒蕪,石窟寂寞於世。二十世紀初,日本學者伊東忠太、法國人沙畹先後考察了雲岡,發表一些論文和圖片,石窟才又被世人重視。1938年至1945年日本軍隊佔領大同期間,日本學者對雲岡進行了數次調查,戰後出版了16卷32本的考古報告。

  解放後,石窟這一人類文化遺產受到更多的重視和保護。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參觀雲岡石窟,這座藝術寶庫再度吸引了世人的眼球,總理此行也揭開了石窟保護的序幕。如今,經過多年來的搶險加固、排除險情、修舊如舊的持續工作,石窟落石、坍塌的險情基本排除,環境大為改善。而岩石日益風化剝蝕嚴重的現象,催促著以防水防風化為主旨的保護工程儘快實施,以便讓人類文明傳承下去。

  鏈接部分: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

  列入名錄年份:2001年

  意義:雲岡石窟開鑿於公元5世紀中葉,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期間留下的皇家工程,代表當時佛教造像藝術最高水平,是佛教藝術中國化的先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歷史事件:

  398年(北魏天興元年)7月,北魏由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宗廟,立社稷。

  453年(北魏興安二年)沙門統(當時佛教中最高領導者)曇曜奉命開始營造雲岡石窟工程。

  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10月,孝文帝親辭太廟,奉遷神主,率群臣,由平城(大同)出發,於11月遷都洛陽,雲岡石窟的大規模開鑿工程告終。

  1045年(遼重熙十四年)進行長達十年的修整,石窟前建起十座大寺。

  1574年(明萬曆二年)山頂上修建新堡,女牆磚包,高三丈五尺。

  1651年(清順治八年)重修雲岡石窟第5、6、7窟前的木結構窟檐。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2月11日,康熙迴鑾幸雲岡石佛寺駐蹕一日。並御書「莊嚴法相」匾額。

  1961年3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雲岡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3年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參觀雲岡石窟。

  2001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5屆全會一致通過雲岡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不去永遠都不會明白,為什麼色達如此震撼
[力推] Paul Sin 的《中論》讀解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
和大慈法王近距離接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1)

TAG:藝術 | 佛教 | 雲岡石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