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醫案賞析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4:58
乙 型 腦 炎蔡某,男,7歲。初診:1958年7月9日。(廣州市兒童醫院會診)病史:發熱已5天,今早體溫極高(40.3℃)。診查:面紅唇赤,口渴,神志模糊,間有抽搐。舌苔厚黃,脈滑數。辨證:證屬暑溫。治法:清熱化濕開竅。處方:生石膏60克(先煎),知母9克,甘草3克,石菖蒲1.2克,連翹12克,銀花15克,蘆根12克,花粉12克,滑石15克(先煎)。紫雪丹1支,分2次隔3小時服1次。二診:7月10日晨。熱度略低(39.6℃),其他癥狀如前。處方:生石膏60克(先煎),滑石24克(先煎),川連4.5克,蘆根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花粉12克,全蠍3克,連翹12克,石菖蒲1.2克,雙鉤藤7.5克,金銀花15克。安宮牛黃丸1粒,至寶丹1克,兩葯合作3次服,每隔2小時服1次。三診:7月10日午。前服湯藥1劑,證無大變化,繼予下方葯服之。處方:淡竹葉12克,甘草3克,知母9克,生苡米12克,生石膏60克。另用冬瓜、蓮葉、生苡米煎湯作茶。四診:7月11日。熱略退,面赤唇紅,手指微有蠕動。舌質深紅,苔黃白,脈滑數。處方:生石膏60克(先煎),生苡米12克,知母9克,甘草3克,淡竹葉12克,石菖蒲4.5克。至寶丹1.8克,分3包,每3小時服1包。冬瓜、蓮葉煎水作茶。五診:7月12日。熱退,面微赤唇紅,嗜睡,神志未完全清醒。舌苔黃,脈數。處方:黃芩9克,金銀花12克,菖蒲4.5克,黃連4.5克,西瓜皮15克,竺黃9克,竹葉9克,連翹9克,滑石15克(先煎),雞內金9克。至寶丹1克,分兩次服。冬瓜、蓮葉、苡米煎湯作茶。六診:7月13日。熱退,眼赤,神志較清醒,不大便數日。舌苔黃較前薄,脈數。處方:西瓜皮15克,谷芽9克,天竺黃9克,雞內金9克,黃芩9克,竹茹9克,枳殼4.5克,土銀花9克,元明粉9克(沖服),甘草3克。冬瓜、蓮葉、苡米煎湯作茶。七診:7月14日。已無發熱,神志較清醒,眼赤減退,未下大便,舌苔薄黃,脈數。處方:西瓜皮15克,冬瓜仁30克(打),甘草3克,土銀花9克,黃芩9克,苡米12克,谷芽15克。八診:7月15日。神志清醒,唯神疲肢怠,已大便,胸出白!,舌微有黃苔,脈滑數。處方:冬瓜仁30克,生苡米13克,甘草3克,雲苓15克,淮山藥12克,雞內金9克,花旗參4.5克(另煎)。是日下午5時半針足三里、合谷(雙)。九診:7月16日。神志清,唯神疲肢怠,胃納不爽,胸部白!稍退。舌苔微黃,脈滑數。處方:花旗參4.5克(另煎),苡仁12克,雲苓15克,淮山藥15克,甘草3克,西瓜皮12克,冬瓜仁24克(打)。十診:7月17日。神志清晰,白!已退,仍疲倦,不思食。舌苔微白,脈略數。處方:花旗參4.5克(另煎),生苡仁24克,淮山藥15克,雲苓9克,南豆花6克,谷芽9克,甘草1.5克,竹葉6克。十一診:7月18日。神志好,能起床步行,二便如常。舌苔白薄,脈略數。處方:生党參30克,白芍9克,雲苓25克,淮山藥24克,甘草6克,谷芽6克,雞內金9克。觀察3天,病癒出院。〔按語〕1958年,廣州地區出現乙型腦炎,根據治療過程中的觀察,它同1955年石家莊流行乙型腦炎(偏熱)、1956年北京市流行乙型腦炎(偏濕)都不相同。石家莊流行者偏熱,故治療以大劑清熱為主;北京者偏濕,所以以化濕濁為主。而此次廣州流行乙型腦炎之前多雨,發生之時天氣極熱,所以發病一般多表現為熱盛濕伏,所謂外邪熱盛而內有伏濕,這是中醫辨證所不能忽視的。從上述病例及同期治療的其他病例來看,以白虎湯去粳米,加苡米或其他清暑去濕葯,如西瓜皮、鮮荷葉、冬瓜、淡竹葉等適用於發熱前期,容易退熱和減輕癥狀。後期昏迷抽搐,則量度症情而使用牛黃丸、紫雪丹和至寶丹。至於熱盛生風或熱極者宜酌用犀角、羚羊角,或以羚羊角骨代羚羊角,亦可收到一定功效。熄風則重用石決明。濕氣留連中焦氣分,應注意其脈象,見有虛象,應加入人蔘以固氣,但濕脈亦似虛象,其間宜細辨。後期宜及時固脾,因濕乃脾土之邪,及時固土,則四肢健運;氣足脾旺,可以減少後遺症而加速體力的恢復。但應注意用得其時,否則助邪。清代醫家葉天士說:「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這是指導溫病治療的至理名言!而清代醫家王孟英加以發揮說:「或遇陰雨連綿,濕氣感於皮毛,須解其表濕,使熱邪易外透而解,否則濕閉其熱而內侵,病必重矣。其夾內濕者,清熱必兼滲化之法,不使濕熱相搏,則易解也。」推之則外風宜透達於外,內風宜降熄於內,則熱勢孤而得清,暑溫亦不例外也。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5:44
乙 型 肝 炎盧某,男,20歲。初診:1979年12月13日。病史:患者於1979年5月初突發惡寒發熱,高熱達39℃,並見頭痛全身不適,當地衛生院按「流感」治療,3日後熱退,唯覺易疲勞,胃納不佳,失眠多夢,右脅部時覺隱痛。直至9月13日查體,發現肝大脅下1.5厘米,即到廣州某醫院檢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217U,其餘項目正常,HBsAg陽性,超聲波示較密微小波。診為「乙型肝炎」。至今已7個月。診查:診時除上述癥狀加重外,並見煩躁,右脅肋悶痛持續而明顯,舌淡嫩,有齒印,苔厚濁,脈弦稍數,兩寸稍弱。辨證:脅痛(乙型肝炎),證屬脾虛肝鬱。治法:健脾舒肝。處方:①太子參18克,雲苓15克,白朮12克,川萆"10克,麥芽30克,大棗4枚,甘草5克,黃皮樹葉12克(注)。②柴胡10克,枳殼6克,白芍15克,太子參24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黃皮樹寄生30克,甘草5克。囑兩方葯交替服用,每方葯連服3天後即轉用另方葯。治療過程中曾根據病情需要,適當選加淮山藥以健脾,鬱金以舒肝,玄參、石斛、沙參、花粉、旱蓮草、楮實子以養護肝陰。連續服藥至1980年7月3日,上述癥狀基本消失,精神、胃納均佳,再到該醫院複查,肝功正常,HBsAg(±),超聲波示肝區稀疏微波,未見明顯炎症波型。至此病已基本痊癒,唯肝區時有不適,難入睡易醒等肝炎後綜合征癥狀,乃囑服健脾之劑以善其後。註:黃皮為南方一種水果,學名clausena Lausium(Lour)skeels,葉有解毒舒肝作用。〔按語〕慢性肝炎反覆難愈,怎樣尋找更有效的根治途徑和方葯,是目前急待解決的課題。從臨床上來看,慢性肝炎患者,大都表現為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身肢困重,噁心嘔吐,腹脹便溏等一系列脾虛不運之證,以及脅痛不適,頭目眩暈等肝鬱癥狀。因此,本病病位不單在肝,更重要的是在脾。本病的病因病機:若患者濕熱邪氣外襲內蘊於脾胃與肝膽,則發為急性肝炎;若患者脾氣本虛,或邪郁日久傷脾氣,或肝鬱日久橫逆乘脾,或於治療急性肝炎的過程中寒涼清利太過傷及中陽,均可導致脾氣虛虧,而轉變為慢性肝炎。此時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由邪實(濕與熱)轉化為脾虛(正虛),故此慢性肝炎之本乃為脾虛。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由於脾虛不運,可致濕濁內生,濕郁日久則可化熱;或氣血運行失暢,而致瘀血內留;或氣血生化之源不足,陽損及陰,而致肝陰不足;或脾虛及腎,而致脾腎兩虛。臨床上則可出現各種相應的兼挾證候。但脾氣虛這一基本證候,作為共性癥狀,始終存在於絕大多數慢性肝炎患者身上。根據上述認識以及五行學說中「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的理論,筆者認為脾病固當治脾,肝病亦當先「實脾」。本病病位在肝脾兩臟,而主要是在脾,脾虛是本病的主要矛盾,故應以健脾補氣、扶土抑木為治療慢性肝炎總則。臨證余常選用自擬慢肝六味飲治療,基本方:党參15克,雲苓15克,白朮12克,甘草5克,川萆"10克,黃皮樹葉15克。本方取四君子湯補氣健脾陽;黃皮樹葉疏肝解毒,行氣化濁;川萆"去除困郁脾土之濕濁。本方治療單純脾氣虛型的慢性肝炎頗有療效。若患者同時有其他兼夾證候出現,則可根據辨證適當採取兼治法,以上方加減治療,脾虛較甚並見氣短聲低、精神不振者,加黃芪15~25克以補氣,兼濕濁上泛並見脘悶、噁心嘔吐、舌苔厚濁脈緩滑者,加法夏10克、砂仁6克以和胃降濁;若濕濁中阻、身肢困重、腹脹便溏明顯者,加苡仁15克、白蔻仁6克以通陽除濕;兼肝氣鬱結、脅痛較明顯、易急躁、頭暈、頭痛、脈兼弦者,加鬱金10克、白芍15克以舒肝解郁,或可合四逆散同用;兼肝陰不足並見頭目眩暈、失眠多夢、舌邊尖紅、苔少、脈弦細弱稍數者,加桑椹子15克、旱蓮草12克、菟絲子12克,以太子參易党參,去川萆",以養肝陰;兼腎陰虛並見面白唇紅、頭暈、睡眠不佳、口乾咽燥、腰膝酸痛、舌質紅嫩、苔薄白或苔少、脈細數而弱者,加首烏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桑寄生30克、旱蓮草12克,以太子參易党參,淮山藥易白朮;兼血瘀阻絡並見面色黧黑或唇色紫黯、脅痛明顯、脅下症塊(肝大,質較硬易捫及)、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緩或澀者,加丹參15克、茜根9克、#蟲(又稱土鱉蟲)10克,以活血祛瘀;兼濕郁化熱並見有口苦、小便黃濁或輕度黃染或低熱、舌嫩紅、苔黃白厚濁、脈數者,加金錢草25克、田基黃(或雞骨草)25克、土茵陳25克,以太子參易党參,以清利濕熱。上述治法,總的原則不離健脾。組方的核心是四君子湯加川萆"、黃皮樹葉。這是筆者通過長期臨證研究摸索到的經驗。隨證加減則按辨證論治原則處理。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6:20
冠心病奇某(英國人),男,48歲。初診:1972年9月1日。病史:患者到達廣州後第2天,到各處參觀訪問,甚為勞累。入院前1小時,於大便過程中突感心前區壓榨痛,放射至雙上臂,疼痛持續不減,冒冷汗,面色蒼灰,無發紺,神倦,神志清楚,無噁心嘔吐。有眼底動脈硬化、膽固醇較高病史,但無心絞痛史,有潰瘍病史。白細胞16.9 ×109/L,血沉106mm /h,血清穀草轉氨酶 140U,血清膽固醇 260mg% 。胸部透視:主動脈心型,雙肺清晰。心電圖示:急性後壁心肌梗塞。西醫診斷:①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②急性後壁心肌梗塞伴再發急性前側壁心肌梗塞。③陣發性室性期前收縮伴三聯律。次日請中醫會診。診查:症見心前區隱痛,咳嗽,痰多,口乾喜熱飲,面色蒼白,脈緩滑,舌有裂紋,質嫩有瘀點,苔白滑。辨證:胸痹證,屬心陽虛,痰瘀閉阻。治法:補心氣、祛瘀逐痰。以溫膽湯加高麗參、田七末。處方:竹茹10克,法夏10克,枳殼6克,雲苓15克,橘紅6克,炙甘草5克,田七末3克(分2次沖服),高麗參6克(另燉服)。二診:入院第3天伴再發急性前側壁心肌梗塞,呈心源性休克前期狀態。症見左胸疼痛,表情痛苦,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逆冷,惡風毛豎,脈微弱,舌黯滯有瘀點,舌中有少許灰白苔。為心陰心陽兩虛,痰瘀閉阻。擬補心氣,養心陰,活血除痰法。予四君子湯合生脈散、失笑散加減。處方:西洋參15克(另燉),麥冬6克,五味子10克,橘紅5克,雲苓10克,炙甘草6克,火麻仁12克,扁豆花10克,枳殼5克,田七末3克(沖),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3天後去火麻仁、扁豆花,加高麗參6克(另燉)。連服3天。住院第9天,病情好轉,脈弦數,較前稍有力,舌質尚黯(但較前轉鮮),中有厚濁苔。上方去枳殼,加竹茹10克、棗仁12克、法夏6克,連服近1個月。此後進入恢復期,各症好轉,無自覺不適,精神、食慾亦好,二便如常,脈緩,間有結象,舌質紅潤,仍有少許裂紋,苔薄白。補氣健脾,佐以除痰導滯。處方:高麗參10克(另燉),白朮15克,雲苓12克,炙甘草6克,黃芪15克,枳殼5克,淮山18克,桔梗10克,雞內金10克。上方葯連服約1個月後出院。1年後患者愛人再度來院表示感謝,並謂患者出院後情況一直良好。〔按語〕心肌梗塞,多由冠心病發展而致的危重疾病,病理機制多為心絡閉阻不通,致使心之氣血亂逆,危在旦夕之間。此病本虛標實,本虛多為心陽虛,心陰虛,或陰陽俱虛;標實或為瘀,或為痰,或為痰瘀互見。根據筆者的臨床觀察,心肌梗塞以痰瘀閉阻最為多見。心肌梗塞的發生,是標病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切治療措施都應著眼於「通」,心脈得通,病才得愈。筆者通過臨床實踐體會到,痰瘀閉阻與正氣內虛常同時並見,並且互為因果,息息相關。所以通法與補法是治療此病不可分割的兩大原則。「通」,有芳香開竅、宣痹通陽、活血化瘀等法;「補」,有補氣、溫陽、養陰等法。臨床是先通後補,還是先補後通,通多補少,或補多通少,或一通一補,通補兼施,均應根據證型具體情況權衡而定,不能只知補虛,而忽視疏導痰瘀,也不能一通到底而不予固本扶正。根據經驗,筆者祛痰喜用溫膽湯加減,溫膽湯能除痰利氣,條達氣機,方中不用枳實而用枳殼者,是取其寬中下氣,且其力緩不致耗氣傷陰。補氣喜選用黃芪、五爪龍(即五指毛桃根),甚者加人蔘。活血通瘀喜用失笑散,痛甚者加田七末,或雲南白藥之保險子。兼陰虛者可合生脈散,兼高血壓加珍珠母、草決明等,兼脾虛者合四君子湯,隨證加減,靈活運用。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6:59
風濕性心臟病某女,40歲。病史:患者少年時患風濕性關節炎,20歲時發現有風濕性心臟病。30歲懷孕,生產時出現心衰,10年來心悸、氣促、水腫反覆發作,經中西醫診治不能完全緩解。此次複發急重,於1983年3月7日入我院急診室留觀治療。入院時患者自覺心悸不寧,胸悶,喘促短氣難續,咳咯白色泡沫痰,小便量少,下半身水腫。神清倦怠,急重病容,喘促聲怯,強迫半坐卧位。面色蒼白,暗晦,口唇、肢端輕度紫紺。右下胸肋間飽滿,叩診呈實音,呼吸音消失;其餘肺野可聞少量乾濕羅音。心尖搏動彌散,心前區可捫及不規則搏動,有貓喘;心界向左下擴大,可聞及四級收縮期雜音、三級舒張期雜音,心律不規則,心率120次/分。腹軟,肝上界叩診音不清,下界於右肋下4厘米可捫及,質中邊鈍,有壓痛,肝頸靜脈迴流征陽性。脾於左肋下僅可觸及。臀部以下凹陷性水腫。肝功能:除血清谷丙轉氨酶160U外,其餘均正常。X線:心臟向兩側擴大,搏動不規則,右胸腔中等量積液。心電圖:快速房顫伴室內差異傳導,左右心室肥大、心肌勞損。超聲心動圖:二窄加二漏,全心各房室均擴大。入院後,中藥曾用真武湯加丹參,每日1劑。西藥先後用過西地蘭、地高辛、心得安、多巴胺、雙氫克尿噻、氯化鉀、肌苷、維生素B1、氨茶鹼、青黴素等。心悸、氣促稍減輕,但水腫未消,仍房顫,心室率120次/分。遂請余會診。診查:除上述見症外,舌淡胖黯,苔薄白,脈促,沉細無力。辨證:心悸、水腫、喘證,兼病疒微瘕、懸飲。治法:病情複雜,形勢危急。四診合參,可知五臟俱病,標證實而本大虛,概括起來為痰、瘀、毒、虛。治療上應從這四方面去扶正祛邪,隨變隨應,方能救治患者度過難關。處方:①高麗參注射液2毫升加50% 葡萄糖40毫升,靜注,每日1~2次;或每日燉服紅參10克。②熟附子15克,白朮20克,茯苓15克,生薑3片,白芍12克,桂枝12克,炙甘草9克,黃芪30克,防己15克,丹參30克。每日1劑,上午水煎服,下午復渣再煎服。並暫停西藥。二診:病者經用上方葯7天(西藥逐步停用,單用中藥,3天後住院醫生加用復方丹參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2次)後,小便量每天增至 2000 毫升以上,水腫逐漸消退,手足轉暖,精神較佳,每餐能進食一小碗飯,心悸、氣促、肝區痛等也明顯減輕,可在病房內走動。但下肢仍有輕度水腫,夜晚失眠、夢多,覺心煩,心率90次/分;心律不整,右胸腔還有少量積液,舌淡紅仍暗,苔少,脈仍細數促、較前有力。此為胃氣漸復,陽氣能抵達四末,溫化膀胱,病有轉機,預後有望,但因利水過偏,漸現心陰不足、心神不寧之象。遂按上方減少溫陽利水葯,加入益氣養陰安神葯。處方:党參30克,麥冬12克,五味子9克,白朮15克,茯苓20克,白芍15克,桂枝6克,棗仁20克,黃精20克,丹參30克。每日1劑。另參須15克,每周燉服2~3次。在調理上,教導病人思想樂觀,避免六淫、七情所傷,注意飲食宜忌,勞逸適中。可行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鍛煉,如散步、做氣功、打太極拳等,促使氣血流暢,增強抗病能力。病人離院後遵上方加減服藥,並按法調理。1個月後隨訪,心率減慢至80次左右/分,仍房顫,水腫全消退。病情較穩定,可從事較輕的家務勞動。〔按語〕本案患者正氣內虛,腠理空疏,致使風寒濕氣雜至侵犯而成痹;「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心系受病,血脈失主,五臟失養,虛之更虛,致使水濕內停,水氣凌心射肺,引起心悸、氣促、水腫。今又受精神刺激,導致氣滯血阻,升降失常,使病情急轉直下,若處理不當,隨時有陰陽離決的危象發生。且又見唇面暗晦,肢端紫紺,脅下疒微瘕,胸脹支飲,舌暗紫,脈促等,此為痰瘀交結之徵象。故本案之心悸,實由心陽衰弱、水飲上擾、痰瘀阻絡所致;水腫(痰飲),為脾腎陽虛、土不制水、腎虛水泛而成;咳喘,是與正氣虛弱,寒水射肺,腎不納氣有關;至於疒微瘕,乃屬心脾陽氣不足、無力推動血脈運行,加之水濕不運,浸漬其中,水瘀停積而成。概括起來,本案為本大虛而標實盛。本虛,從五臟病變來看,以心脾腎為重點,從陰陽來看是以陽虛為主,而且達到心脾腎陽氣欲脫的危重階段。標實,為邪毒不解,成瘀成痰,血瘀、痰飲交結難解,外阻經脈,內迫臟腑。治療必須權衡標本的輕重程度而有所側重,適當兼顧其他相關臟腑;瘀血、水飲不可不除,但攻邪不能過急。宜時刻照顧正氣,在補虛的基礎上祛邪;補虛不能純用呆補,否則會使瘀痰難消,變生他證,延誤病情。故此,首先用高麗參固其欲脫之陽氣。繼而用真武湯為基礎,加桂枝、炙甘草、防己、黃芪、丹參等。實踐證明,這是治療心衰水腫的有效方劑。與《傷寒論》的桂枝甘草湯(桂枝、炙甘草)合用,以增強溫壯心陽之力,且寓苓桂術甘湯之意,為張仲景治痰飲的主要方劑。加黃芪、防己益心脾之氣而利尿,祛經絡之水濕,且與白朮、生薑、甘草組成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的防己黃芪湯。這樣,共冶數方於一爐;更重用丹參以活血祛瘀,因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以強心、擴張腎血管以利尿和減低血液粘稠度、疏通微循環等作用。經第一階段治療,心陽振奮,血脈溫通,故心悸減輕,手足轉暖,肝區痛減;腎陽漸復,膀胱氣化,故尿量增多,水腫漸退,寒水得去,痰飲遂消,咳喘亦平;脾陽升發,胃氣恢復,故胃納改善。但由於利水過快,未注意「中病即止」的原則,致使心陰更顯不足,而出現失眠、夢多、心煩、舌淡紅,苔少、脈細等證候。由於病機已變,心陰不足已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故第二階段用藥減少溫陽利水葯,加入益氣養陰安神之品,意在調平陰陽,氣血兼顧,標本同治。葯證相合,使病者脫離險境而出院。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7:41
冠心病合併食道炎患者張某,女,46歲。初診:1974年4月11日。病史:患者於1973年4月因患急性黃疸性肝炎而住傳染病院治療,兩個多月後痊癒出院。出院後仍繼續服中藥,6月中旬開始覺服中藥後胃脘不適。6月底每於吞咽時有阻礙感,並伴有牽拉樣疼痛,且疼痛部位從項部逐漸下移。9月份移至劍突上胸骨後疼痛並向背部及上胸部放射,時有胃脘燒灼感及噁心,但無嘔吐,11月4日住解放軍某醫院治療。根據纖維胃鏡及多次食道鋇餐檢查,診斷為食道炎。又因心電圖運動試驗陽性、三酸甘油三酯250mg%診斷為「冠心病」。共住院治療3月余,經用中西藥治療未見明顯效果。診查:診時除上述吞咽受阻伴食道下段疼痛癥狀外,並見疼痛加劇,發作嚴重時則不能食,強咽即吐,面色?白,氣短乏力,舌嫩,苔白潤,脈弦滑,重按無力。辨證:噎膈證。屬氣虛痰阻。治法:健脾除痰。處方:威靈仙15克,竹茹10克,膽南星10克,枳實5克,党參15克,雲苓12克,白朮10克,甘草5克。上方葯共服50劑,自覺疼痛發作時間縮短,間歇時間延長,且胃納轉佳,舌淡胖嫩,苔白濁厚,脈細滑。病有好轉之機,仍守上法。處方:党參15克,白朮12克,雲苓15克,威靈仙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橘紅5克,枳殼5克,甘草5克。服上方葯 40 天后,食道疼痛減輕,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質淡,苔白,脈細滑。再服藥20天後,癥狀消失,胃納二便均佳而告治癒,追蹤4年一直未再發作。〔按語〕噎膈一證,多因痰、瘀、氣虛等因素所致。本例因病後損傷中氣,脾失健運,濕濁內生,聚濕成痰,痰濁阻膈而成。從患者面色白、氣短乏力、舌嫩苔白、脈重按無力,可知脾氣內虛;食道疼痛,飲食難下,強咽即吐,舌苔潤,脈弦滑,乃痰濁中阻之象,脾虛為本,痰濁為標,本虛標實。故治以健脾除痰,冀以扶正驅痰,標本兼治。初用四君子湯加膽星、竹茹、枳實、靈仙,後予四君子湯合溫膽湯。取四君子湯補氣健脾,以扶正固本;遣溫膽湯或膽星、竹茹之類,以除內結之痰;靈仙除濕通絡止痛,用以引經。謹守病機,效不更法,終收預期之效。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8:17
風濕性心臟病某女,40歲。病史:患者少年時患風濕性關節炎,20歲時發現有風濕性心臟病。30歲懷孕,生產時出現心衰,10年來心悸、氣促、水腫反覆發作,經中西醫診治不能完全緩解。此次複發急重,於1983年3月7日入我院急診室留觀治療。入院時患者自覺心悸不寧,胸悶,喘促短氣難續,咳咯白色泡沫痰,小便量少,下半身水腫。神清倦怠,急重病容,喘促聲怯,強迫半坐卧位。面色蒼白,暗晦,口唇、肢端輕度紫紺。右下胸肋間飽滿,叩診呈實音,呼吸音消失;其餘肺野可聞少量乾濕羅音。心尖搏動彌散,心前區可捫及不規則搏動,有貓喘;心界向左下擴大,可聞及四級收縮期雜音、三級舒張期雜音,心律不規則,心率120次/分。腹軟,肝上界叩診音不清,下界於右肋下4厘米可捫及,質中邊鈍,有壓痛,肝頸靜脈迴流征陽性。脾於左肋下僅可觸及。臀部以下凹陷性水腫。肝功能:除血清谷丙轉氨酶160U外,其餘均正常。X線:心臟向兩側擴大,搏動不規則,右胸腔中等量積液。心電圖:快速房顫伴室內差異傳導,左右心室肥大、心肌勞損。超聲心動圖:二窄加二漏,全心各房室均擴大。入院後,中藥曾用真武湯加丹參,每日1劑。西藥先後用過西地蘭、地高辛、心得安、多巴胺、雙氫克尿噻、氯化鉀、肌苷、維生素B1、氨茶鹼、青黴素等。心悸、氣促稍減輕,但水腫未消,仍房顫,心室率120次/分。遂請余會診。診查:除上述見症外,舌淡胖黯,苔薄白,脈促,沉細無力。辨證:心悸、水腫、喘證,兼病疒微瘕、懸飲。治法:病情複雜,形勢危急。四診合參,可知五臟俱病,標證實而本大虛,概括起來為痰、瘀、毒、虛。治療上應從這四方面去扶正祛邪,隨變隨應,方能救治患者度過難關。處方:①高麗參注射液2毫升加50% 葡萄糖40毫升,靜注,每日1~2次;或每日燉服紅參10克。②熟附子15克,白朮20克,茯苓15克,生薑3片,白芍12克,桂枝12克,炙甘草9克,黃芪30克,防己15克,丹參30克。每日1劑,上午水煎服,下午復渣再煎服。並暫停西藥。二診:病者經用上方葯7天(西藥逐步停用,單用中藥,3天後住院醫生加用復方丹參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2次)後,小便量每天增至 2000 毫升以上,水腫逐漸消退,手足轉暖,精神較佳,每餐能進食一小碗飯,心悸、氣促、肝區痛等也明顯減輕,可在病房內走動。但下肢仍有輕度水腫,夜晚失眠、夢多,覺心煩,心率90次/分;心律不整,右胸腔還有少量積液,舌淡紅仍暗,苔少,脈仍細數促、較前有力。此為胃氣漸復,陽氣能抵達四末,溫化膀胱,病有轉機,預後有望,但因利水過偏,漸現心陰不足、心神不寧之象。遂按上方減少溫陽利水葯,加入益氣養陰安神葯。處方:党參30克,麥冬12克,五味子9克,白朮15克,茯苓20克,白芍15克,桂枝6克,棗仁20克,黃精20克,丹參30克。每日1劑。另參須15克,每周燉服2~3次。在調理上,教導病人思想樂觀,避免六淫、七情所傷,注意飲食宜忌,勞逸適中。可行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鍛煉,如散步、做氣功、打太極拳等,促使氣血流暢,增強抗病能力。病人離院後遵上方加減服藥,並按法調理。1個月後隨訪,心率減慢至80次左右/分,仍房顫,水腫全消退。病情較穩定,可從事較輕的家務勞動。〔按語〕本案患者正氣內虛,腠理空疏,致使風寒濕氣雜至侵犯而成痹;「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心系受病,血脈失主,五臟失養,虛之更虛,致使水濕內停,水氣凌心射肺,引起心悸、氣促、水腫。今又受精神刺激,導致氣滯血阻,升降失常,使病情急轉直下,若處理不當,隨時有陰陽離決的危象發生。且又見唇面暗晦,肢端紫紺,脅下疒微瘕,胸脹支飲,舌暗紫,脈促等,此為痰瘀交結之徵象。故本案之心悸,實由心陽衰弱、水飲上擾、痰瘀阻絡所致;水腫(痰飲),為脾腎陽虛、土不制水、腎虛水泛而成;咳喘,是與正氣虛弱,寒水射肺,腎不納氣有關;至於疒微瘕,乃屬心脾陽氣不足、無力推動血脈運行,加之水濕不運,浸漬其中,水瘀停積而成。概括起來,本案為本大虛而標實盛。本虛,從五臟病變來看,以心脾腎為重點,從陰陽來看是以陽虛為主,而且達到心脾腎陽氣欲脫的危重階段。標實,為邪毒不解,成瘀成痰,血瘀、痰飲交結難解,外阻經脈,內迫臟腑。治療必須權衡標本的輕重程度而有所側重,適當兼顧其他相關臟腑;瘀血、水飲不可不除,但攻邪不能過急。宜時刻照顧正氣,在補虛的基礎上祛邪;補虛不能純用呆補,否則會使瘀痰難消,變生他證,延誤病情。故此,首先用高麗參固其欲脫之陽氣。繼而用真武湯為基礎,加桂枝、炙甘草、防己、黃芪、丹參等。實踐證明,這是治療心衰水腫的有效方劑。與《傷寒論》的桂枝甘草湯(桂枝、炙甘草)合用,以增強溫壯心陽之力,且寓苓桂術甘湯之意,為張仲景治痰飲的主要方劑。加黃芪、防己益心脾之氣而利尿,祛經絡之水濕,且與白朮、生薑、甘草組成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的防己黃芪湯。這樣,共冶數方於一爐;更重用丹參以活血祛瘀,因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以強心、擴張腎血管以利尿和減低血液粘稠度、疏通微循環等作用。經第一階段治療,心陽振奮,血脈溫通,故心悸減輕,手足轉暖,肝區痛減;腎陽漸復,膀胱氣化,故尿量增多,水腫漸退,寒水得去,痰飲遂消,咳喘亦平;脾陽升發,胃氣恢復,故胃納改善。但由於利水過快,未注意「中病即止」的原則,致使心陰更顯不足,而出現失眠、夢多、心煩、舌淡紅,苔少、脈細等證候。由於病機已變,心陰不足已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故第二階段用藥減少溫陽利水葯,加入益氣養陰安神之品,意在調平陰陽,氣血兼顧,標本同治。葯證相合,使病者脫離險境而出院。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8:37
冠心病合併食道炎患者張某,女,46歲。初診:1974年4月11日。病史:患者於1973年4月因患急性黃疸性肝炎而住傳染病院治療,兩個多月後痊癒出院。出院後仍繼續服中藥,6月中旬開始覺服中藥後胃脘不適。6月底每於吞咽時有阻礙感,並伴有牽拉樣疼痛,且疼痛部位從項部逐漸下移。9月份移至劍突上胸骨後疼痛並向背部及上胸部放射,時有胃脘燒灼感及噁心,但無嘔吐,11月4日住解放軍某醫院治療。根據纖維胃鏡及多次食道鋇餐檢查,診斷為食道炎。又因心電圖運動試驗陽性、三酸甘油三酯250mg%診斷為「冠心病」。共住院治療3月余,經用中西藥治療未見明顯效果。診查:診時除上述吞咽受阻伴食道下段疼痛癥狀外,並見疼痛加劇,發作嚴重時則不能食,強咽即吐,面色?白,氣短乏力,舌嫩,苔白潤,脈弦滑,重按無力。辨證:噎膈證。屬氣虛痰阻。治法:健脾除痰。處方:威靈仙15克,竹茹10克,膽南星10克,枳實5克,党參15克,雲苓12克,白朮10克,甘草5克。上方葯共服50劑,自覺疼痛發作時間縮短,間歇時間延長,且胃納轉佳,舌淡胖嫩,苔白濁厚,脈細滑。病有好轉之機,仍守上法。處方:党參15克,白朮12克,雲苓15克,威靈仙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橘紅5克,枳殼5克,甘草5克。服上方葯 40 天后,食道疼痛減輕,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質淡,苔白,脈細滑。再服藥20天後,癥狀消失,胃納二便均佳而告治癒,追蹤4年一直未再發作。〔按語〕噎膈一證,多因痰、瘀、氣虛等因素所致。本例因病後損傷中氣,脾失健運,濕濁內生,聚濕成痰,痰濁阻膈而成。從患者面色?白、氣短乏力、舌嫩苔白、脈重按無力,可知脾氣內虛;食道疼痛,飲食難下,強咽即吐,舌苔潤,脈弦滑,乃痰濁中阻之象,脾虛為本,痰濁為標,本虛標實。故治以健脾除痰,冀以扶正驅痰,標本兼治。初用四君子湯加膽星、竹茹、枳實、靈仙,後予四君子湯合溫膽湯。取四君子湯補氣健脾,以扶正固本;遣溫膽湯或膽星、竹茹之類,以除內結之痰;靈仙除濕通絡止痛,用以引經。謹守病機,效不更法,終收預期之效。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49:54
慢 性 腎 炎黎某,男,22歲。初診:1980年3月16日。病史:幾個月前臉部浮腫兩次,均未治療而自然消退。今年2月3日,眼瞼、頭部出現水腫,漸蔓延至全身而住院,西醫診為慢性腎炎急性發作,經用激素、利尿葯與五苓散、五皮飲等治療,水腫在 1 周內消退,而後隔日服強的松 80 毫克共 50 余天,其中加服環磷醯胺半個多月,但蛋白尿持續,逐漸出現激素副作用,全身毛細血管擴張而發紅,臉上長痤瘡,兩顳有搏動性頭痛,服安眠藥始能入睡但易驚醒,易興奮激惹;頭髮脫落。診查:現尿蛋白(+++)或(++++),眠差易驚,頭髮脫落,食慾一般,大便正常,小便稍少,色淡黃。口微苦,不渴。舌邊尖略紅,有齒印,苔灰黃濁膩。脈弦滑,左關尤甚,重按無力。處方:黃芪15克,玉米須30克,淮山藥30克,茯苓皮15克,生苡仁30克。每日1劑,水煎,連續服用。服上方葯1周後,小便蛋白(++);2周後,小便蛋白(+);3周後,小便蛋白(±);第4周末,小便蛋白(-)。以後連續服藥3周,小便蛋白都是陰性。囑其以後仍服此方葯,酌加龜板,以圖鞏固(治療期間仍隔天服強的松 80 毫克。曾因預防感冒注射過丙種球蛋白 1 支)。〔按語〕 本病從辨證審察,其蛋白尿與脾腎兩臟關係最大。脾氣散精,腎主藏精。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上輸於肺而布運全身,水谷精微反與濕濁混雜,從小便而泄。腎氣不固,氣化蒸騰作用減弱,亦致精氣下泄而為蛋白尿。故治此病,常以補脾益腎澀精,恢復脾腎功能而收效。本案為慢性腎炎急性發作,臨床癥狀控制後,蛋白尿持續不退。就診時雖出現一派陰虛陽亢癥狀,但這是激素的副作用所致,掩蓋了原有病症。中醫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雖有補腎陽之作用,但劑量過大或使用時間過長,極易耗損陰液而出現陽亢癥狀。根據患者舌有齒印,苔灰黃濁膩,脈重按無力,並且服用激素後蛋白尿不消退等,認為脾氣虛弱,失於升發,水谷精微與濕濁混雜下注是主要矛盾。論治時應捨棄用西藥所出現的假象,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決,方可奏效。故以黃芪、玉米須為主葯,益氣升脾,降泄濁陰;佐以茯苓皮、生苡仁利水而健脾;淮山藥益脾陰而固腎澀精,利水道而不傷陰,並能抑制激素的副作用,起到補陰配陽的作用。葯雖少而力專宏,故能收效。曾偉峻 發表於 2010-6-30 19:51:26
急性闌尾炎合併瀰漫性腹膜炎鄧某,男,19歲。初診:1967年3月30日病史:3月29日下午4時周身不適,畏寒發熱,上腹隱痛,晚上10時許轉為右下腹持續性疼痛(不放射),並嘔吐胃內容物2次,即服藿香正氣丸1粒,第2天因腹痛加劇而入院。診查:入院時體溫39.3℃ ,腹肌緊張如板,抵抗明顯,全腹均有明顯的壓痛及反跳痛,麥氏點尤甚,腰大肌征陽性。舌紅,苔黃,脈弦滑數。血常規:白細胞14.85×109/L(桿狀11%),大便潛血(+)。尿常規:紅細胞(++),白細胞(++)。辨證:腸癰(急性闌尾炎合併瀰漫性腹膜炎)。處方:①生大黃12克(後下),玄明粉6克(沖),桃仁6克,丹皮6克,赤芍18克,冬瓜仁45克,銀花24克,蒲公英24克,皂角刺30克。1劑。復渣再煎,取汁200毫升作保留灌腸。此方葯上午服盡。②冬瓜仁45克,蒲公英24克,連翹18克,皂角刺30克。1劑。此方下午服盡。另:針刺闌尾穴(雙),留針1小時。外敷雙柏散(為我院成藥)。二診:入院第2天。服藥後大便2次,色暗黃溏。體溫38.7℃,腹痛減輕。仍按上法,但瀉下之葯如芒硝、大黃有所減量,清熱解毒之品如川連、黃芩、連翹、蒲公英有所加量,未予灌腸及針灸。三診:入院第3天。脈症漸見好轉,知葯見效,仍守上法,以丹皮、桃仁、冬瓜仁、苡仁、連翹、蒲公英、敗醬草等為主隨症加減,並繼續外敷雙柏散。四診:入院第6天。體溫曾一度回升(最高達38.3℃),但無其他不適。腹軟,未見壓痛及反跳痛,未捫及包塊。仍以上方加減。是日下午停用雙柏散,加用四環素及鏈黴素。五診:入院第8天。體溫正常,腹痛大減,只在轉動身體時有些微痛,胃納好。舌紅苔白,脈弦。改服四逆散加桃仁、冬瓜仁、苡仁、白頭翁、秦皮等。六診:入院第11天。停用四環素及鏈黴素,繼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湯調理。第14天痊癒出院。隨訪10年未見複發。〔按語〕筆者於1967年至1968年間用中醫藥治療10多例急性闌尾炎(其中1例合併瀰漫性腹膜炎,1例合併局限性腹膜炎,3例為合併闌尾周圍膿腫之早期),均於短期內痊癒(短者3~5天,最長也不超過20天)。病例雖不多,但療效快而可靠。特別是中醫「下法」的運用,很值得重視,現歸納分析如下:「下法」的運用特點:即在辨證基礎上早用、堅持用,用必達到瀉下的目的。其方法是內服配合保留灌腸,爭取時機,儘快控制病情。筆者認為只要診斷一成立,越早用「下法」越好。用藥三四小時後,若仍不見瀉下,可再服1劑,必於當天達到瀉下之目的。得瀉後,第2天仍用「下法」,直到痊癒。但後期瀉下藥應有所減輕,而增加清熱解毒藥。當然,病情惡化如合併瀰漫性腹膜炎時,「下法」則宜慎用。如此病發展成為闌尾周圍膿腫時,仍可用「下法」。方葯多以大黃牡丹皮湯為主方加減化裁。痛甚者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熱甚者加地丁、銀花;出現包塊者(闌尾膿腫)加皂角刺;虛者於後期酌加党參或吉林參以扶正。至於灌腸,其優點是既能瀉下,又能使藥力更快地直達病所,這是「攻邪應就其近而逐之」的靈活運用。其法是將內服藥復渣再煎,取汁進行保留灌腸。根據中醫理論及臨床體會,個人認為治療急性闌尾炎「宜用下法」的理論根據是:急性闌尾炎是由於寒溫失調或飲食失節或喜怒無度,而使「邪氣」(瘀穢之物如糞石之類)與「營衛」(血液循環與衛外機能) 互相搏結於腸道,致使運化失職,糟粕積滯,氣血瘀阻,積於腸道而成腸癰。如果誘發腸癰的瘀熱沒有出路,那麼瘀熱與血肉便腐敗成膿。因此,有效而便捷的治法便是祛邪從下而出,邪有出路,則膿不成而正自安。採用下法會不會引起闌尾穿孔?據筆者臨床數十年的經驗,用下法尚未見引起惡化者,關鍵在於芒硝不宜重用,一般應不超過9克。另外,中醫運用下法亦是根據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因而能消除副作用,產生較理想的藥理作用。大黃牡丹皮湯就是這樣的配伍,使之具有瀉下除積,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等作用(筆者經驗膿成仍宜用大黃牡丹皮湯)。可見,中醫的下法,能從根本上治癒急性闌尾炎。但必須注意的是:腹痛已除又無發熱,病似已愈,仍需服大黃牡丹湯三劑以徹底治療,可免複發。
重症肌無力婁某,男,15歲。初診:1971年12月7日。病史:患者於3月前感冒發熱後,突然出現左眼瞼下垂,早上輕,晚上重;繼則眼球運動不靈活,上、下、內、外運動範圍縮小。約經月余,右眼瞼亦下垂,並有復視現象。經某醫院檢查,X線片示胸腺無增大。用新斯的明試驗確診為「重症肌無力」。經抗膽鹼酯酶藥物治療無效而來就診。診查:症見眼瞼下垂,眼球運動不靈活,運動範圍縮小,復視,身體其它部位肌肉未見累及,飲食、睡眠、呼吸、二便、肢體活動均正常,僅體力較差,舌嫩無苔而有裂紋,脈弱。辨證:證屬脾腎兩虛,脾虛為主。治法:以補脾為主,兼予補腎。處方:黃芪10克,升麻9克,白朮12克,菟絲子9克,党參15克,桑寄生18克,當歸12克,石菖蒲9克,柴胡9克,首烏9克,橘紅4.5克,紫河車15克,大棗4枚。每日服1劑。另每日開水送服六味地黃丸18克(1次頓服),並配合針刺脾俞,腎俞,足三里等穴。二診:1972年3月2日。經上述治療3個月後,病情稍有好轉,原晨起後約半小時即出現眼瞼下垂,現眼瞼下垂時間稍推遲,余症同前。上方黃芪倍量,每周服6劑,每天1劑。另每周服後方1劑。處方:党參9克,雲苓9克,白朮9克,炙甘草6克,當歸6克,熟地15克,黃芪12克,白芍9克,五味子9克,肉桂心1.5克,麥冬9克,川芎6克。補中益氣丸12克,另吞服。上法治療月余,癥狀明顯好轉,晨起眼瞼正常,可維持至下午3時左右,兩眼球活動範圍增大,復視現象消失。三診:6月6日。服前方葯3個月,除左眼球向上活動稍差外,其餘基本正常。舌嫩苔少有裂紋,脈虛。治守前法。處方:黃芪60克,白朮12克,党參15克,當歸12克,柴胡9克,升麻9克,杞子9克,大棗4枚,阿膠3克,橘紅3克,紫河車粉6克(沖服)。每周6劑,每日1劑。另每周服下方1劑。處方:杞子9克,雲苓12克,淮山藥12克,丹皮9克,山萸肉9克,熟地12克,生地12克,巴戟天6克。四診:1973年3月。服前方葯半年多,兩眼球活動及眼裂大小相同,早晚無異。囑服上方葯2個月以鞏固療效。追蹤觀察13年,病無複發。〔按語〕運用中醫中藥治療重症肌無力,是當前很值得研討的課題。中醫眼科雖有「瞼廢」之證及《北史》有「瞼垂複目不得視」 的記載,近似於眼肌型重症肌無力,但尚未能形成對本病較完整系統的理論和臨床驗證。筆者根據臟象學說,以脾主肌肉,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先天後天互相關聯等理論,治療本病收到一定的效果。《靈樞·大惑論》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精。」並指出:「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後世醫家據此發展為「五輪」學說,指出目部與臟腑的有機內在聯繫。其中「肉輪」———眼胞(眼瞼)屬脾,因脾主肌肉,肌肉之精為約束。筆者根據前人這一理論,認為眼瞼下垂主要是脾虛氣陷,脾陽不足,清氣不升,故提瞼無力。治療大法宜以大補脾氣,使脾陽健運,清陽上升,則眼瞼活動可復常。要升發脾陽,應首選李東垣之「補中益氣湯」。通過反覆的臨床實踐,余體會使用此方要重用黃芪、升麻和柴胡。本病的形成除與脾有關外,尚同肝腎相關,因除眼瞼下垂外,還有眼球運動障礙,引起複視、斜視等癥狀,並多有腎虛或陰虛的脈象、舌象。所以治療上除大補脾氣外,還應根據肝腎同源、肝虛補腎之原則,同時補腎,即既補脾又補腎,使先天(腎)與後天(脾)同補,以圖根治。從脾與腎的相互關係來看,本案患者舌嫩無苔兼有裂紋,脈弱,都是腎陰不足的徵象。治療採用6天補脾陽,1天補脾陰之法,補脾時兼予補腎,養腎時兼予補脾,一法到底,直至治癒。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29:25
三叉神經痛李某,男,62歲。初診:1974年6月24日。病史:3個月前,患者自覺戴眼鏡後雙眼疼痛,尤以左眼眶為甚,每天眉心及左眉棱骨大痛2~3次,每次約持續20~30分鐘,影響工作及睡眠。後雖不戴眼鏡,左眼眶疼痛亦未減輕,有時伴眩暈、胸悶納減或覺口苦。平素喜飲水;大便成形、日2~3次。某醫院曾診為「視神經炎」,予維生素B1、B12等葯治療,未見好轉。於1974年6月24日入本院治療。診查:眼科檢查見右側玻璃體稍渾濁,眼底視神經乳頭邊界清楚,顏色淡紅,動脈反光度增強,靜脈充盈,A∶V=1∶3,未見交叉壓迫現象;診斷為左眼眶上神經痛,眼底動脈硬化(雙)。又請某醫院會診,同意眶上神經痛診斷。中醫診查見舌黯紅,苔白滑,脈弦細略滑。辨證:為眉棱骨痛。治法:初時多以肝腎不足論治,取杞菊地黃丸加減,並隔天用維生素B12和普魯卡因作左眶上神經穴位封閉。按此法治療約1月余,自覺似效非效,眉棱骨處疼痛仍時時發作。於8月15日改用選奇湯合溫膽湯加減治療,以祛風與除痰通絡論治。處方:羌活9克,防風9克,竹茹9克,枳殼4.5克,橘紅4.5克,法夏9克,雲苓9克,甘草6克,小生地15克,木通6克。服上方葯後自覺眉棱骨處疼痛逐漸減輕,眩暈、胸悶等癥狀亦見改善,精神、胃納轉佳。以後照此方加減,至8月24日,癥狀好轉出院。囑患者繼續服用上方葯約2月余,穴位封閉由隔天1次漸減為3~4天1次,1周1次,1月1次。10月30日最後1次封閉後,便停止封閉療法,單服中藥,眉棱骨疼痛基本無發作。〔按語〕 眉棱骨痛屬內傷頭痛範圍,多與痰涎風熱郁遏經絡有關。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卷六·頭痛論治》謂:「眉棱骨痛,由風熱外干,痰濕內郁,選奇湯。」《選奇湯:防風9克,羌活9克,黃芩3克,甘草2.4克》。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目痛源流》亦謂:「大約選奇湯,上清散二方俱為總治眉棱骨痛之劑。」(此書之選奇湯多法夏與生薑)。本例主要證見除眉棱骨痛外,還有眩暈、胸悶、納減、口苦、苔白滑、脈弦滑等一派痰濁內阻的徵象。痰濁中阻,故見胸悶、納減、口苦、苔白滑;痰濁夾肝風上逆,則見眩暈,脈弦細滑;痰阻經絡則眉棱骨痛。處方在前人治療眉棱骨痛經驗方基礎上,配合溫膽湯以除痰通絡。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31:11
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吳某,男,26歲。初診:1985年9月17日。病史:1985年9月15日早晨6時半左右,患者入磚窯內進行清理工作,50分鐘後被工友發現暈倒在窯內,昏迷不醒,急送來本院急診室搶救。查體:顏面粉紅,唇紅,呼吸淺促,節律快慢不等(每分鐘20~40次),脈搏120次/分,血 壓140/70mmHg(18.6/9.3kPa),心率120次/分,律齊。頭顱軀幹四肢均無創傷,雙瞳孔等圓等大,對光反射遲鈍,頸軟。西醫診斷:一氧化碳中毒。按常規搶救1日1夜,未見轉機。遂於9月17日上午邀余會診。診查:患者昏迷不醒,呼之不應。面色瘀黯,面目浮腫,全身腫脹,肌膚灼熱,呼吸喘促,痰涎壅盛,戴眼反折( 瞳仁瞧下瞧內,僅見瞳仁邊緣),口氣臭穢難聞,二便閉塞不通。舌瘀黯,苔厚濁,脈洪大而數。辨證:今邪毒之氣上犯肺系,逆傳心包,致使患者痰毒蒙心,閉塞清空,昏迷不醒。治法:因患者喉頭水腫,吞咽反射消失,無法插管鼻飼,故採用下述特殊服藥法。處方:①安宮牛黃丸1個,用清水10毫升化開不停地蘸點於患者舌上,干則加冷開水攪勻繼續點舌。②生大黃30克、崩大碗30克、蘇葉15克,煎水取汁200毫升,再加紫金錠3片,溶化後作保留灌腸。1日2次。二診:9月20日。3天內經用安宮牛黃丸5個,6次灌腸後,病者體溫降至37.5℃,痰涎明顯減少,已停用吸痰機,解除心電監護,壓迫眶上神經有痛苦表情,角膜反射及瞳孔對光反射恢復,患者由深昏迷轉為淺昏迷。病有轉機,治守前法,用牛黃粉每日1克溶水點舌以取代安宮牛黃丸;灌腸法同前。三診:9月21日。病者之尿液檢驗發現真菌,此乃濕毒之邪蘊留下焦,濁氣上蒙心竅,藥量尚輕,未能勝邪,腑氣未通,毒未全祛。故加大牛黃粉之用量,每天2克溶水點舌;灌腸改用二方:上午用葦莖30克、桃仁12克、冬瓜仁30克,煎水取汁200 毫升保留灌腸;下午用生大黃30克、崩大碗30克、鮮車前草30克如法灌腸。四診:9月23日。患者已有吞咽反射。處方:陳皮6克,法夏10克,膽星12克,竹茹10克,枳殼6克,菖蒲6克,遠志6克,鬱金10克,桃仁12克,羚羊角骨25克(先煎)。每天1劑,鼻飼。灌腸法用前方葯。五診:9月25日。患者體溫降至正常,雙肺羅音消失,呼吸平順,已能睜開雙眼,神志復甦,生理反射存在。小便常規及心電圖恢復正常。病入坦途,遂轉入病房繼續調治,未再會診。〔按語〕 本案僅著重記錄了搶救昏迷病人的中醫治法。初次會診時,因喉頭水腫,吞咽反射消失,無法鼻飼,似已無法下手用藥,但細分析,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舌為心之苗」,況且五臟六腑都通過經脈直接或間接與舌相聯,於是確定舌上給葯法;又因患者是吸入煤氣而中毒,煤氣乃溫毒之邪氣,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再逆傳心包,蒙閉心竅;肺與大腸相表裡,若能打通腑氣,使邪毒從下而解,有助於通竅,故選用中藥灌腸之法。患者面色瘀黯,全身腫脹,痰涎壅盛,高熱、昏迷,這是毒盛病危之重候,急須清熱解毒,祛痰通竅,牛黃丸實為首選。故令其用水化開點舌給葯,這是多年之經驗。又因患者二便閉塞不通,全身腫脹,舌苔厚濁,這是濕毒之邪瀰漫三焦,充斥臟腑內外之惡候,若不迅速排解,邪無出路,正亦難復,故重用大黃、崩大碗灌腸,意在去郁陳莝,通利三焦,清熱解毒。加入蘇葉一味,在於上應肺系,開發水之上源,疏利上下,使熱毒痰濕從下而解。經過 3 天搶救,病者由深昏迷轉為淺昏迷,痰涎壅盛之候消除,此時改用單味牛黃粉重用點舌,是因病已有轉機,如再過用芳香走竄之葯,有傷其正氣之弊,一味牛黃,葯重力專,足能解神明之困。與此同時,將重點轉移到灌腸用藥上,並加大淡滲利濕、活血通腑之葯,意在通利下陰二竅,使濕邪熱毒從下而出。當病者進一步蘇醒、能鼻飼給葯時,則用溫膽湯以清化熱痰,合菖蒲、遠志、羚羊角骨以通心辟濁。證治相合,故效。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32:02
皮 肌 炎胡某,男,41歲。初診:1981年12月4日。病史:患者於8年前額部、眼瞼、雙顴出現水腫性淡紫色紅斑,繼而手臂掌背皮膚均出現紫紅色斑片,手指壓痛,肌肉酸痛,甚則軀幹四肢肌痛無力,不能自持倒地,時有發熱。曾在香港某醫院住院檢查治療,確診為「皮肌炎」,給予激素治療,癥狀一度緩解,但激素減量後,癥狀反覆,被迫加量服用激素。當地醫院醫生曾斷言須終身服用激素,帶病延年。病者因苦於激素的種種副作用,遂於 1981年12月4日專程求治於余。診查:診見全面部及手背滿布淡紅色紅斑,手部肌肉壓痛(+),雙手握力減弱,雙上肢抬舉活動尚可,但覺費勁,四肢肌肉時覺酸痛,怠倦氣短,時有低熱,舌質黯嫩有齒印,苔白,脈弦滑細,略數。辨證:氣血虧虛,肌膚失養,陰虛內熱。治法:益氣養血,濡養肌膚,佐以養陰清熱。處方:北黃芪20克,五爪龍30克,雞血藤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淮山藥15克,丹參15克,甘草6克,旱蓮草12克,女貞子12克。囑顯效後將激素逐漸減量。二診:1982年1月8日。服上方葯 34 劑,紅斑逐漸消退,面部紅斑已局限於前額及雙顴,雙手掌指關節略紅,無觸痛,肌痛消失,雙手有力,已無倒地現象。舌質黯嫩,苔白,脈弦略數。初見成效,葯已對證,治守前法。按上方白朮減至12克,丹參增至20克。三診:4月2日。服上方葯至今,紅斑完全消失,唯尚有少許色素沉著,肌力已增,活動自如,無肌痛及觸痛,自覺良好。強的松已減至每日5毫克。舌質淡紅,舌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寸尺弱。按二診方加地骨皮12克,每晚加服六味地黃丸12克。並囑繼續減少激素用量。患者堅持用上方治療至1982年底,並於1982年10月底停用激素,病情穩定,未見反覆。1983 年至 1984 年間均按益氣養陰活血之治療原則,並以二診處方為基本方加減論治。以每周服藥二三劑至一二劑以鞏固療效。1985 年 8 月來訪,自述已停用激素 2 年余,自覺一切良好,曾再到香港某醫院複查,血、尿均告正常。觀其面色正常,無紅斑及色素沉著,四肢活動自如,無肌痛及觸痛,肌力如常人,病已基本告愈。為鞏固療效計,仍需間斷服藥。處方:五爪龍30克,黃芪15克,丹參15克,旱蓮草15克,鱉甲30克(先煎),淮山藥15克,太子參30克,北沙參18克,女貞子15克,百合18克,丹皮12克,甘草 6 克。囑其根據情況每月服藥數劑以為調養之用。〔按語〕 皮肌炎一病,屬結締組織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明。以臨床癥狀看,筆者認為多屬於中醫「虛損」病的範疇。所謂「虛損」病,簡而言之就是指人體「正氣」虛損,包括形質虧損和功能虛衰兩方面,在治療上則以「補虛益損」、「扶正固本」為主要治療大法。「皮肌炎」患者大都久病纏綿難愈,這說明其正氣虛敗不能抗病,典型患者除皮損水腫外,還見渾身乏力,肌肉痿軟,精神萎靡等形體受損之見症,這是虛損病立論的重要依據。此病所虛,虛於氣陰;所損,損於脾肺之陽氣與肝腎之精血。脈絡失於溫煦濡養,血絡滯留,郁阻成瘀,故肌膚疼痛,紅斑出現;脾虛不能運四旁,肺虛不能朝百脈而主皮毛,水濕停滯於腠理之間,故皮膚水腫;肌肉失於後天之養,故痿軟無力;水火不濟,虛陽無根,浮越於上,故首先犯頭面而見皮損紫紅;水不濟火,加上瘀阻脈絡,故熱從內生。根據上述的病機辨症,便擬訂補氣養血,滋陰清熱,佐以活血通絡為主要治則的「論治」。處方以黃芪、五爪龍、白朮、淮山藥、雲苓、雞血藤等益氣生血;以二至丸養陰清熱;以六味地黃丸益精養血;以丹參、雞血藤活血通絡,故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應強調的是,皮肌炎雖屬「虛損」病,具有「虛損」病的一般共性,但亦有其特有的個性。筆者認為本病的病位其本在臟腑陰陽,其標在肌膚絡脈,其「本」屬虛,其「標」屬實,「本」為主要矛盾,「標」為次要矛盾。如只理本而不治標,則延誤病情,如只治標而不理本,則治療終要失敗。因而施治時,在調養臟腑陰陽的前提下,應兼予活血通絡以治肌膚絡脈。筆者喜用雞血藤配丹參,以達此目的。雞血藤既可通絡又可養血,丹參既可活血又可涼血清熱,兩者配合,恰到好處。另外,除考慮疏通肌膚絡脈,還應考慮濡養肌膚,但在選取補益葯時,應選用走而不守的黃芪、五爪龍、雞血藤,並重用之,而不選用人蔘、熟地、黃精等壅滯膩胃之品。在治療上述病例的中後期,將白朮減量亦同此理。此外,在補益臟腑陰陽虧損時,補氣與養陰應有輕重緩急之分。內經云:「形不足者,補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皮肌炎」初起多見皮損及肌痛、肌肉痿軟無力等「形不足」的證候,所以在治療的第一階段應偏重於補氣、活絡,故在治療前期用黃芪、五爪龍、白朮、雲苓、淮山藥等大隊補益氣分的藥物,而只用二至丸以顧及陰分。待病情穩定,脾之運化功能有所恢復時,亦即在第二階段才用六味地黃丸以益精養血,以達「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目的。筆者還認為此病多有內熱,不宜使用大溫大熱的補益藥物。更應注意的是,不要因有皮損紅斑、腫膿、發熱疼痛,又囿於西醫所謂「 炎症」 而治以苦寒清熱、利水消腫、祛瘀化斑之法,否則易犯虛虛之弊。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32:34
腦 出 血陳某,男,62歲,中醫師。初診:1984年5月9日。病史:患者於1984年5月8日晚洗頭時突覺右側上下肢活動無力,繼而出現失語,右側上下肢體偏癱,神志昏迷,即請當地衛生所值班醫師檢查,體溫37.8℃,血壓21.3/14.7kPa,神志昏迷,被動體位,體胖,面赤身熱,雙瞳孔等圓等大,右鼻唇溝變淺,口角左歪,頸軟,肺氣腫征,雙肺底可聞小濕羅音,心率104次/分,律不整,右側上下肢體弛緩,巴彬斯基征陽性。既往史:有高血壓病史10多年,平素嗜煙酒。起病後曾請附近醫院神經科醫師會診,擬為「腦出血與腦血栓相鑒別,建議暫不宜搬動,應原地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送醫院作CT進一步確診」,因所在地為工廠衛生所,鑒於設備及醫療條件所限,治療上頗感棘手,遂請余會診。診查:症如上述,煩躁,間有抽筋,氣粗口臭,喉間痰聲漉漉,大小便閉,口唇紅而干,舌紅絳,苔黃厚干焦,脈弦滑數。辨證:中風證(直中臟腑)。證屬肝風內動,痰瘀阻塞清竅。治法:平肝熄風。豁痰化瘀開竅。處方:①安宮牛黃丸每天一粒半,其中一粒內服,余半粒用冷開水10毫升調勻,用棉枝頻頻點舌。②針瀉太沖(雙)。③中藥:羚羊角骨30克(先煎),竹茹12克,竺黃5克,草決明20克,膽南星、地龍、田七片(先煎)、橘紅各10克,連翹12克,陳皮5克,丹參18克,每天1劑,連服4天,第2天由於患者合併肺部感染較明顯,故加強抗感染,肌注青黴素80萬U、鏈黴素1克,每天2次,連用1周。二診:5月13日。患者神智轉清,喉間痰鳴消失,呼吸平順,口臭略減,失語及右側上下肢偏癱如前,大便自起病後閉結,舌紅,苔黃厚干,脈弦滑。血壓 18.7/12kPa。處方:①安宮牛黃丸用法同前。②大黃30克,煎水200毫升低位保留灌腸(灌腸後約1小時排便3次,量約1000克)。③中藥:石決明30克(先煎),竹茹12克,白芍15克,枳實、石菖蒲、膽南星、法夏、田七片(先煎)、橘絡、丹參各 10克,太子參 20 克,每天1劑,連服4天。5月17日外出到某醫院作顱腦CT檢查(CT號為2116),意見為:大腦左半球底部和內囊部位血腫(大小約5.5×3.6×6厘米)。因病情穩定,經家屬要求於5月17日轉某中醫院住院。住院期間,中藥用安宮牛黃丸、溫膽湯,西藥用能量合劑,醒腦凈等。三診:6月6日。神清,體倦神疲,語言不利,右側肢體偏癱,二便自調,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證屬氣血兩虛,脈絡瘀阻。改用益氣養血、祛瘀通絡。擬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味。處方:黃芪100克,赤芍、川芎、歸尾、桃仁、紅花各6克,地龍、石菖蒲各10克,五爪龍、雞血藤各30克,每天1劑。另加服猴棗散早晚各1支,用上方為基本方加減作善後調治近1年。1985年6月6日顱腦CT複查意見為:大腦左半球血腫吸收後空洞形成。現患者仍健在。生活基本能自理。〔按語〕 本例起病急,病情重,屬西醫急危重症,該病死亡率高,治療上頗為棘手,且病發於基層,搬動對病者不利,遂請醫就地治療。我認為,腦出血,可按中醫中風病辨證論治,而此類病人臨床上往往有昏迷不省,牙關緊閉等現象。給治療用藥帶來一定的困難,我用安宮牛黃丸點舌法,通過舌頭吸收藥物,開闢了搶救昏迷病人的給葯新途徑,經臨床觀察,點舌後昏迷患者痰涎分泌物明顯減少,對促進患者復甦,爭取治療時間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搶救昏迷病人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該法是根據「心主神明」,「心開竅於舌」的中醫理論,結合臨床實際所創造的新方法,值得進一步推廣。中醫治法素有內外治療多種手段,尤適合於急重症之搶救治療。如本例初起肝風內動明顯,即針瀉太沖以助藥效。後見腑實便閉,運用釜底抽薪法,用大黃保留灌腸,使大便通暢,下通上清,諸症遂減。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39:32
腦血栓形成例1 黃某,男,67歲,中醫教師。初診:1968年6月8日。病史:因左側半身不遂7天入院。患者素有高血壓及肺氣腫病史,7天前,早上4時許起床小便,突然覺左下肢無力倒地,當時自己還能爬回床上,頓覺氣促,並發現左側上、下肢活動不靈,當日晚上時或說糊話,連日來神情煩躁激動,服自處之方葯數日,5天前結合針灸,癥狀改善不大而入院。入院時診斷為「腦血栓形成」,並請會診。診查:症見煩躁多言,對外界反應冷漠,口角向右歪斜,卧床不起,左上、下肢不完全性癱瘓,感覺遲鈍,咳嗽有痰,色黃白而稠,7天來僅1次排少量大便,舌質紅,苔白潤,脈稍弦滑。體查:血壓28/13.3kPa,左眼瞼稍下垂,口角微向右歪,左鼻唇溝稍淺,肺氣腫征,兩肺滿布乾濕羅音,左側上下肢肌力減退,余無其它明顯病理體征。辨證:中風(中腑),肝風內動挾痰。治法:平肝熄風,除痰醒竅。處方:羚羊角骨30克(先煎),秦艽25克,枳實10克,郁李仁10克,地龍12克,牛膝18克,鉤藤15克,竺黃10克,法夏15克,丹參15克,丹皮10克。每日1劑,另蛇膽川貝末2支1次服,日服2次(同時服用益壽寧,日服3次,50%葡萄糖40毫升靜注,每日1次)。治療5天後,口眼歪斜消失,大便通調,唯仍覺乏力,訴述病情喋喋不休,夜晚覺畏寒,舌質暗紅,苔白潤,脈弦滑。上方去秦艽、郁李仁、枳實,以党參15克,白朮10克,雲苓12克,黃芪30克,杜仲12克等葯加減選用。第11天精神狀態正常,血壓 23.2/13.6kPa,唯左上下肢感覺尚未完全恢復,要求出院,出院時已能步行返家。例 2林某,女,64 歲,港澳同胞。初診:1978年1月。病史:患者3個月前因患腦血栓形成,左側上下肢完全癱瘓而入香港某醫院治療,經西醫治療3個月稍效而出院返穗治療。診查:症見左上肢全癱,左下肢稍能提高20~30厘米,需人家扶持方能坐穩,生活無法自理。面色潮紅,煩躁易激動,口咽乾燥,消瘦,大便結,舌質嫩紅少苔,脈浮弦。體查:左上肢肌力Ⅰ°,左下肢肌力Ⅲ°,左上下肢肌張力增強,腱反射亢進,血壓基本正常。辨證:中風(中腑),氣陰虛兼血瘀。治法:補氣祛瘀,佐以養肝腎。處方:黃芪 60 克,當歸12克,川芎6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紅花4.5克,地龍12克,豨簽草15克,牛膝 15 克,桑寄生30克,每日1劑,留渣復煎當日服。並囑其家人每日按摩及被動活動患肢3次,每次20~30分鐘。一方到底,僅黃芪逐步增加至150克1劑。治療75天後,已不需扶持,自行站立,藉助手杖在戶外步行20分鐘左右,左上肢有所恢復而返香港。返港後繼續服上方治療,2個月後來信言下肢功能基本恢復,上肢亦大有好轉,但欠靈活,尤其是手指,走路已不用手杖,煮飯、洗衣等一些日常家務基本能自理,去信囑其黃芪量減半,隔日服1劑,再服藥1個月以鞏固療效。〔按語〕 腦血栓形成屬中醫中風病範圍,西醫對其病理生理改變認識比較具體,故其辨病更為清楚,而中醫對本病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故進行中西醫結合,辨病與辨證論治結合,療效自應比較理想。對於中風病的辨證分型,根據前人的認識與個人的臨床體會,我認為可分為:①中臟:陽閉證、陰閉證、脫證;②中腑:肝陽亢盛、氣虛血瘀、陰虧血瘀;③中經絡:風痰阻絡、陰虧陽亢等證型。我曾治療本病數十例,並於1956年於某醫院搞協作時治療 20 多例,療效均較滿意,特別偏氣虛血瘀的病人療效更明顯。在中醫方葯使用方面,我是比較重視張山雷之《中風?詮》 和王清任之《醫林改錯》中所提供的經驗的。張山雷重視肝陽夾痰夾火,治用降氣化痰,潛鎮攝納諸法,乃治閉證脫證通用法則,但是要根據病情,分緩急主次施用。張氏對中風的治療是在尤在涇《金匱翼》卒中八法的基礎上又前進一大步,值得學習。但張氏略於治瘀,反對補氣法,詆毀王清任用四兩黃芪治療半身不遂,故其對癱廢不用之症,認為病延已久,「皆無痊癒之望」。其實補陽還五湯及通竅活血湯加減,對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中腑),療效比前人方法有其獨到之處;補陽還五湯取效的主要關鍵,在於重用黃芪60~120克,甚至120克以上(此時煎藥用水量及煎藥時間,必須相應增加,否則便不能獲得應有的療效)。通竅活血湯加減宜用於腦血栓形成,不可用於腦出血,應加註意,上述2方曾用於各種腦血管以外後遺症,用之得當,多獲良效。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41:49
胃潰瘍合併慢性肥厚性胃炎張某,男,52歲。初診:1973年2月10日。病史:上腹部間歇性疼痛10餘年,伴吞酸噯氣,神差納減。近月來癥狀加劇,發作頻繁,飢餓則發,進食緩解,納差口淡,時而口乾苦(可能與服阿托品有關),脘腹痞脹,大便溏薄。胃腸鋇餐檢查,診為胃潰瘍合併慢性肥厚性胃炎,胃小彎距賁門約2cm處有一0.9×1.6cm橢圓形龕影。入院後曾用西藥治療8天,癥狀不減,疼痛反而加重。線檢查,其龕影增大為1.1×1.6cm,深約0.9cm,似穿透至漿膜下層。經會診主張及時手術,但病人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要求中醫診治。診查:舌質淡黯,苔白厚濁,脈弦細。辨證:此為脾虛運化失職,氣血濕濁郁滯所致。治法:用健脾胃化濕濁方葯(党參、雲苓、白朮、扁豆花、苡仁、川萆"、藿香、甘草)治療。二診:2月11日。胃痛甚,每半小時至1小時劇痛1次,腹脹,吞酸如故,但胃納略有改善,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脈沉細。擬健脾舒肝化濕治之。處方:黃芪12克,党參12克,白朮12克,素馨花6克,川連6.4克,法半夏9克,肉桂心1.8克,雞內金9克,枳殼 6克,甘草4.5克。1天2劑。另為病人行按摩手法,點按肩井穴,按後陣痛減輕,次數減少。三診:2月12日。痛減,發作次數亦少,自覺舒適,苔轉薄,脈稍有力而弦。仍守前法。處方:党參12克,黃芪12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柴胡9克,白芍12克,枳殼 8 克,川連2.4克,肉桂心1.8克(焗),雞內金9克,麥芽15克,甘草4.5克。加田七末 3 克,空腹沖服。上方加減連服 10 天。四診:2月22日。胃痛已很少發作。吞酸噯氣亦大為減少。精神、胃納漸恢復,進食米飯無不良反應,大便成形。繼續守前法治療。處方:黃芪12克,党參12克,茯苓9克,白朮9克,法夏6克,柴胡6克,川連1.5克,肉桂1.5克(焗),浙貝9克,炙甘草4.5克,丹參12克,烏賊骨18克,飴糖30克(沖服)。每天2劑。另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五診:2月19日。癥狀基本消失。為鞏固療效,再服上方到3月6日。六診:3月7日。處方:黃芪15克,党參15克,桂枝9克,白朮15克,烏賊骨18克,大棗4枚,炙甘草4.5克,生薑6克,飴糖30克(沖服),另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服至3月18日,一直無不適,X 線複查,龕影直徑僅為0.5cm。上方或去桂枝,或加白芍、陳皮、法夏,或加麥芽、雞內金等,繼續連服。七診:4月18日。見頭暈,睡眠差,檢查血壓、五官均正常,舌質稍紅,苔白而潤,中心稍厚,脈弦細數。此可能為肝盛所致,治宜和肝健脾。處方:太子參15克,茯苓12克,竹茹9克,生牡蠣15克(先煎),枳殼9克,橘紅3克,旱蓮草18克,女貞子9克,熟棗仁12克,甘草4.5克。上方服3劑後,頭暈消失,睡眠亦好。乃改用四君子湯加柴胡、白芍、吳萸、黃芪等葯連服。共住院46天,龕影癒合出院。出院後續服中藥數月。以後數年斷斷續續服中藥,追蹤5年,每年定期X線檢查,潰瘍未見複發。〔按語〕 本例西醫診斷為胃小彎上部潰瘍合併肥厚性胃炎,病灶較大,並穿及漿膜下層。中醫辨證為脾虛濕困兼肝鬱。2月11日服健脾去濕之劑,痛反加劇,顯然系患者對於手術治療顧慮,影響情緒所致,故除健脾化濕之處,仿左金丸法,用肉桂心代吳茱萸,加素馨花、枳殼協助舒肝。且按摩後痛可緩解,使患者緊張情緒亦得以緩解,為進一步治療創造良好的精神因素。以後守前方加減,中期曾用黃芪建中湯,後期治療仍以健脾舒肝為主。最後患者出現頭暈,可能與服黃芪建中湯觸動肝陽有關,故予養肝腎潛陽以舒肝之法。足見李東垣健脾與制相火之論,是有實踐依據的。本病常為慢性而反覆發作,故不能滿足於癥狀的緩解而中止治療,須堅持服藥以鞏固療效。西醫治療本病重視制酸,個人認為制酸並不能根治本病,但在調理脾胃藥中加入一些制酸之品,使標本兼治,亦是良策。如配合用烏貝散(烏賊骨85%,浙貝母15%研為細末),每服2~3克,1日3次,對制酸止痛有一定的療效,但製作必須注意研成極細末,否則反為不美。此外,止痛藥亦是治標,其葯多辛燥,久用則耗氣傷津,有損脾胃,不可不知。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42:56
早期肝硬化黎某,男,66歲,加拿大華僑。初診:1995年2月2日。病史:消瘦,怠倦乏力,腹部腫脹,足腫,20多天,體重減輕20磅。患者於1994年冬,吃禾花雀後,腹瀉3天3夜,身體突然消瘦,嚴重脫水,虛弱、疲倦,氣喘卧床10多天,入香港某醫院留醫,經輸血、抗菌素及白蛋白治療,病無好轉,反而加重,於1995年1月30日出院。出院之診斷:①心律過快COAP;②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③早期肝硬化及貧血。病人已失去求生之信心,經介紹來診。診查:形瘦骨立,面目黎黑,唇暗,腹脹足腫,時咳,心悸,氣短而喘,口乾缺津,舌嫩苔少,中有裂紋,脈細數澀。辨證:早期肝硬化,病屬臌脹兼喘悸之證。此脾虛不運,肝腎俱虛兼血瘀所致。治法:擬健脾養肝腎治之。處方:太子參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鱉甲30克(先煎),土鱉蟲6克(打),川萆薢12克,菟絲子 10 克,淮山藥24克,楮實子10克,首烏12克,蘇子10克,白芥子10克,甘草3克,雲苓皮24克。二診:服藥3劑後,口舌生津,食慾漸佳,胃納好轉,精神體力有所好轉,增強了治病的信心。舌脈同前,治守前法。處方:太子參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鱉甲30克(先煎),土鱉蟲6克(打),川萆薢12克,菟絲子10克,淮山藥45克,楮實子10克,蘇子10克,白芥子10克,苡米15克,甘草3克。服上藥 20 多劑,體重增加 10 磅,上方繼服。患者先後請加拿大之肝病專家診查,均認為肝功能基本正常。三診:5月18日,患者面色有所好轉,額部及下頷部仍色黯,舌嫩苔白,脈虛大數。仍守前法治之。處方:①太子參30克,鱉甲30克(先煎),雲苓15克,白朮15克,川萆薢12克,楮實子10克,淮山30克,蘇子10克,白芥子10克,菟絲子10克,內金10克,甘草5克。②針對其10多年之心悸,擬方如下:花旗參12克,麥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雲苓12克,白朮12克,法夏10克,竹茹10克。上方①每天1劑連服5劑,接服②方1劑交替服。四診:7月20日,患者已無任何癥狀,但面還有黯滯之色,舌嫩苔薄,脈虛。囑其未可停葯。治守前法。處方:仍予前診之①方去內金改用麥芽30克,此方一直服至9月。對心臟病葯,患者願服其已服用多年之西藥,故②方不用。五診:9月26日,無任何癥狀,已全天工作,舌嫩胖,苔薄,脈細緩。治守前法。處方:太子參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白芥子10克,蘇子10克,菟絲子10克,麥芽30克,甘草5克,淮山藥24克,大棗4枚,楮實子12克。〔按語〕 本病中醫病名單腹臌,西醫診斷為早期肝硬化,腹大而形瘦骨立,更兼心肺同病,病屬危重。根據「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論,再加上心與脾、肺與脾為母與子、子與母的關係,故論治始終以健脾為主,脾得健運則四臟俱安。用蘇子、白芥子以降氣除痰而治其喘;鱉甲、土鱉以軟堅化結,活血養陰;肝腎同源,故以鱉甲、淮山、楮實子、首烏等以養肝腎。患者口津缺少,飲食不思,當其服第1劑葯後,口舌津生,飲食漸增,足見方已對證。第一診之處方即我所擬的專治早期肝硬化的———軟肝煎加味。此例又一次證明「軟肝煎」 對早期肝硬化有效。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43:56
慢性腎功能衰竭合併消化道出血蕭某,女,80歲,香港居民。初診:1993年10月11日。病史:眩暈,怠倦乏力,食慾差,大便色黑1年。自1992年底患者日漸消瘦,時有眩暈,胃納漸減。1993年2月因眩暈嚴重,面色蒼白,怠倦甚,食慾差,大便色黑,即送醫院治療。血紅蛋白47g/L,而非蛋白氮明顯增加,小便有紅白細胞,大便潛血(+++),西醫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合併消化道出血,嚴重貧血。反覆X線照片及纖維胃鏡、灌腸造影皆無法找到出血部位。只在同位素檢查中,發現小腸回盲部有緩慢的血液積聚。西醫治以止血劑及輸血,但大便潛血仍不能控制。輸血不及1月血色素又下降至 70g/L。加用中藥如高麗參、歸脾湯、補中益氣、十全大補及紫地合劑、白及粉等,中西結合治療3月余,大便潛血經常在++至+++之間,先後輸血11次,每次 1000ml。而且色素仍續日下降,9月23日查血色素70g/L。患者有高血壓史 30 余年,糖尿病史20餘年,長期用西藥控制。診查:精神萎靡,眩暈怠倦,面白少華。聲低氣短,動則氣喘,畏寒肢冷,口淡,胃納不振,小便頻數而清,大便數日一行,量少色黑。唇淡,舌淡,胖嫩而無苔,脈微細。辨證:氣不攝血,脾腎俱虛所致。治法:治以補氣健脾固腎止血之劑。處方:高麗參15克(另燉服),党參15克,黃芪30克,淮山藥80克,山萸肉10克,黃精18克,粟米須30克,阿膠6克(烊化),鹿角膠6克(烊化),田七末3克(炒至深黃色去火氣)沖服(去火氣法:將炒後之田七末放冰箱6小時,或密封瓶裝放水中半日)。二診:停服其他中西藥,服藥6天患者胃納稍強,夜能入睡,大便轉咖啡色,潛血(+)。效不更方。連服1個月,患者精神好轉,胃納增,眩暈減,大便潛血時為(+)或呈陰性,按上方去田七末,加花生衣9克。服藥1周後,大便潛血陰性。上方每日1劑,連服3個月,患者胃納佳,睡眠好,已無眩暈氣短,大便正常,血色素維持在108g/L以上,體力日漸恢復,至能栽花澆水,做些輕可的體力活動。遂改為每周照原方服藥1劑以鞏固療效。1994 年 5 月,患者體力復原,已能參加各種戶外活動,於是停葯,追蹤1年精神體力均佳。〔按語〕此例西醫已束手無策,藥物止血不效,靠反覆輸血維持,曾考慮剖腹探查出血原因。因患者年老,腎功能差兼貧血,故不敢手術。在我接手診治之前,雖曾服歸脾湯、補中益氣之屬,但始終未能對證,故不效。歸脾湯補脾,對於脾不統血之患者,可能生效。十全大補湯過溫動血,補中益氣湯雖能治氣虛,但其著重點在於升發脾胃之陽氣,此方「走」多於「守」,故於消化道出血者,雖有氣虛亦不相宜,甚至得到相反的效果,不可不知。上述處方,以獨參湯以益氣固脫補五臟,人蔘守多於走,且選擇性較溫的高麗參以峻補之,實為主葯。党參、黃芪、淮山藥以輔佐高麗參以健脾;淮山藥、萸肉、粟米須以固腎;黃精、阿膠、鹿角膠以補血止血;田七末止血為使葯。田七末所以要炒黃色,是我個人的經驗。田七生用沖服活血多於止血,若將之炒老黃沖服則止血多於活血,若切片煎服,雖亦能活血則偏於補血矣。方中淮山藥,為何用至80克,根據我的經驗,對於糖尿病患者,重用淮山藥60克以上再加粟米須30克,往往有降糖之效果。處方用藥,該重該輕,用之得法,往往效速。其後所以用花生衣以代田七末,因花生衣止血生血之效果有時在田七之上也,但活血則遠不及田七矣。
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1 21:44:36
子宮肌瘤莫某,女,45歲,幹部。初診:1985年7月5日。病史:患者於1985年3月間因月經過多,在某地區醫院婦檢發現子宮增大,繼作 B 型超聲波檢查,見子宮前位,明顯增大,長徑6.1厘米,厚徑6.8厘米,宮體中部見三個強回聲光團,大小分別為2.4厘米×2.3厘米、1.9厘米×2厘米、1.8厘米×1.5厘米,其邊沿光滑規則,雙側附件未見異常反射,提示為子宮肌瘤。患者在當地就醫3個月,仍經量甚多,經色瘀黑,夾帶血塊,經期腰酸,少腹墜痛,平時白帶量多,作B超複查,子宮繼續增大,長徑8.5厘米,厚徑5.7厘米,子宮前壁見一強回聲光團大小為5厘米×3厘米,其內回聲光點粗大,邊沿尚光滑,雙側附件無異常。患者因在當地醫院治療無效,又懼怕手術,故前來診治。診查:面色暗滯,情緒鬱鬱不樂,舌淡黯,苔白濁,脈弦細,尺澀。辨證:疒徵瘕病(肝鬱氣滯血瘀)。治法:投宮肌瘤丸30枚,每晚服3枚。宮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黃、五靈脂,各等份為末,煉蜜為丸,每丸3克。二診:患者經服上藥後白帶減少,8月上旬月經來潮,經量較前明顯減少,但夾有血塊,經期已無腰酸疼痛之感。葯已見效,囑其繼續用上法治療。9月19日B超複查,子宮已縮小,長徑為6.5cm、厚徑6cm,子宮肌瘤之光團縮小,約2×2cm,雙側附件未見異常,患者心情舒暢,精神轉佳,月經正常。同年11月3日患者再作B超複查,子宮前位,長徑6.5cm,厚徑 5cm,宮內回聲光點稀少,未見明顯光團,附件未見異常,提示子宮未見異常。至此,經約4個月的治療,病已告愈,為了鞏固療效,尚囑其減量,每晚服1丸,繼續服用2個月後停葯。追蹤至今,其身體健康,病無複發。〔按語〕 本病屬中醫的疒徵瘕病範圍,根據生長的部位不同,亦有不同的名稱。《靈樞·水脹》云:「石瘕生於胞宮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血丕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杯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大凡腫塊的形成,中醫認為氣滯、血瘀、痰結是其發生的主要病理變化。《醫林改錯》 指出:「無論何處,皆有氣血。氣有氣管,血有血管。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婦女疒徵病,更是以血瘀成結為重要病理機制。瘀血滯留作疒徵,治當活血化瘀,削堅散結。但攻伐太過,則為本病治療所忌。故採用丸劑取緩圖之意。故選用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製成宮肌瘤丸治療本病。桂枝茯苓丸載於《 金匱要略》,原書謂:「 婦人宿有疒徵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疒徵痼害,……當下其疒徵,桂枝茯苓丸主之。」 方中以辛溫的桂枝為主葯,能溫經散寒、和營通脈而利消瘀血;茯苓導水氣,祛痰濕,益心脾而安正氣;白芍調營斂肝,解郁緩急;桃仁、丹皮祛瘀破結,引葯下行,直達病所。再加上失笑散的蒲黃、五靈脂,既能活血行瘀,又能止血止痛。故宮肌瘤丸既能重點針對血瘀成疒徵進行施治,又能兼治痰結,並且無犯攻伐太過之忌。在臨床中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子宮脫垂合併心律失常張某,女,62歲,家庭婦女。初診:1981年6月6日。病史:患者患子宮脫垂症,婦科檢查:子宮Ⅲ°脫垂合併陰道壁高度膨出。已作術前準備,因病人有心悸氣短,乃作心電圖檢查。心電圖診斷:①頻發多源室上性早搏;②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③竇房結內遊走節律。血三脂、肝功、抗鏈「0」、血常規、尿常規均屬正常範圍,因心律失常,未作手術治療。故前來要求中醫診治。診查:患者主要癥狀除子宮脫垂外,自覺心悸,氣短,疲乏,四肢關節疼痛,其面色少華,唇淡,舌胖起皺紋而淡嫩,苔薄白,脈細、結。辨證:脾虛氣陷,心氣虧虛。治法:大補元氣為主。處方:①吉林參18克,燉服。②當歸12克,熟地20克,棗仁15克,麥冬10克,柏子仁12克,遠志6克,党參18克,沙參10克,雲苓15克,五味子8克,甘草6克。4劑。二診:心悸、氣短稍好,關節疼痛緩解,舌胖嫩起皺紋而淡潤,苔薄白,脈浮細時結,有兼感外邪之徵,乃予補中益氣湯加減:當歸12克,柴胡10克,白朮10克,陳皮3克,升麻10克,杏仁10克,丹參15克,桑葉10克,甘草3克,菊花10克,太子參15克。3劑。三診:諸症減輕,子宮脫垂略有回縮,微咳,舌胖,淡嫩,皺紋,苔白,脈細稍浮。外邪未凈,治守前方仍予補中益氣湯加減 4 劑。四診:心悸、氣短等症大為好轉,子宮下垂回縮明顯,舌淡嫩,皺紋變淺,脈細弱。仍予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30克,太子參 30 克,白朮15克,枳實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當歸10克,首烏20克,石斛15克,甘草3克。3劑,另燉生曬參18克1劑。五診:已無何癥狀,但走路稍遠或登樓三層以上則覺子宮下墜,但已不脫出。舌淡嫩,皺紋減少,苔白,脈細。複查心電圖為:①心肌勞損;②節律不整消失。仍予前方,以雲苓12克易當歸,4 劑。六診:子宮下垂基本痊癒,全身精神力氣明顯改善。舌淡紅嫩,舌上皺紋明顯減少,苔薄白,脈細弱。治守前法。處方:①黃芪30克,柴胡10克,白朮20克,升麻10克,枳實5克,首烏20克,雲苓12克,太子參30克,甘草3克。4劑。②白朮20克,黃芪30克,雲苓15克,遠志6克,當歸10克,党參20克,廣木香3克,熟棗仁16克,龍眼肉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4劑。上二方交替服共40多劑。1982年1月8日來診,自訴子宮脫垂已完全治癒,上三四層樓亦不覺陰部有下墜感,氣力亦足,心悸未再發作。診其面色尚屬少華,唇仍淡,舌嫩稍胖(已無皺紋),苔白,脈左細右弱,乃處八珍湯重加黃芪,囑其再服一二十劑,以培補氣血。〔按語〕 此案始終以補氣法為主,雖有感冒仍予補氣,以補中益氣湯加減補其中氣,使兩個不同種屬之病得到較好的效果。可見補氣法,是中醫獨特的治法,有時幾種病同見,只要辨證屬氣虛者,予補氣法治療,往往諸病俱愈。本案為什麼要用首烏、石斛?為何以枳實易陳皮?根據個人經驗,子宮脫垂與肝經有關,因肝脈繞於陰器,故用首烏作為引經葯,此其一;凡氣虛而脈細者陰分亦多虛,此其二。凡內臟下垂者我喜用輕量的枳實以配重量之黃芪,攻補同用,補多攻少,相輔相成,反佐之意也。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2 20:41:56
硬皮病張某,女,35歲。初診:1971年11月3日。病史:皮膚硬如皮革3年余。患者於1963年5月起,出現低熱、乏力、面部及兩上肢浮腫,後又延及兩下肢,3~4月後,皮膚逐漸變硬如皮革樣,頸部並出現白色脫色斑,手、腕關節活動不靈,1969年5月在某醫院皮膚科確診為「硬皮病」,經用西藥(強的松等)治療1年,無明顯好轉,但仍能堅持騎自行車上班,1970年到1971年又先後在2個醫院進行中醫中藥治療,但病情仍繼續發展,皮膚髮硬及脫色斑的範圍繼續擴大,並覺心跳、失眠、開口困難,胃納差,全身肌肉萎縮,手足麻木,下半身無汗,四肢關節疼痛等要求入院。診查:慢性病容,面部缺乏表情,骨質脫鈣,頭骨凹凸不平,四肢及面部、頸、肩部皮膚髮硬,呈蠟樣光澤,不易捏起,顏色加深呈棕色,並夾雜有大片的脫色斑,四肢閉汗,無明顯毛髮脫落現象,心尖區Ⅱ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肺部正常,肝脾未捫及,指關節、腕關節呈輕度強直僵硬,無病理神經反射。舌質淡,瘦嫩,伸舌不過齒。苔薄白,脈細,兩寸脈弱。實驗室檢查:血、尿、大便常規及肝功能檢查均屬正常,紅細胞沉降率27mm /h,血漿總蛋白 61.6g/L,白蛋白 36.4g/L,球蛋白25.2g/L,X線檢查:胸透心肺正常。診斷:系統性硬皮病(硬化期及萎縮期)辨證:病屬肺、脾、腎俱虛(陰陽俱虛)。治法:補腎健脾、活血散結。處方:鹿角膠6克(溶化),阿膠6克(溶化),鱉甲30克(先煎),熟地24克,淮山藥15克,杞子9克,仙茅9克,巴戟9克,紅花4.5克,桂枝9克,党參15克,白朮12克,赤芍12克,炙甘草6克。二診:在上方基礎上加減,服藥1個月後,關節疼痛減輕,但月經來潮量多,舌嫩紅、瘦,苔黃,脈虛。證以陰虛為突出,乃改用六味地黃湯加行氣活血藥物。處方:山萸肉9克,淮山藥18克,雲苓9克,熟地8克,丹皮6克,澤瀉6克,杞子9克,鹿角膠4.5克(溶化),党參15克,黃芪12克,當歸12克,丹參15克,麥芽15克。三診:上方加減服至1972年4月出院。出院時手足麻痹減輕,皮膚較鬆弛,顏面、左手皮膚可見皺紋並可捻起,指腕關節活動較前靈活,精神轉佳。出院後仍照上方加減。治法:滋養腎陰,健脾益氣。處方:黃芪15克,熟地15克,淮山藥15克,雲苓9克,山萸肉9克,鹿膠6克(溶化),當歸12克,白芍15克,丹皮9克,澤瀉9克,杞子9克,谷芽12克。上方或去當歸、白芍,加巴戟,或以阿膠易鹿膠,連服約4個多月,後改為六味地黃湯加党參18克,服4個月。在這10個月中,間或燉服吉林參,每次9克。病情日趨好轉。後因故停葯10個月後,病情有些反覆。1974年8月再來診,仍繼用六味地黃湯加黃芪、党參、杞子之類。服藥數月後胸部、腿部之緊束感已除,稍能下蹲,全身皮膚除手指以外均能捻起,兩前臂已有汗出。1975年下半年起仍用前方加減,每周服藥3劑,每周加服東北產之田雞油3克燉冰糖服1次,或以海南產的沙蟲干約30克,煮瘦肉湯吃,以代替難得之阿膠與鹿角膠,時或燉服白糖參15克,總的治療法則仍然不離養陰益氣。至1976年9月,患者體重增加,精神、食慾均好,能勝任一般家務勞動。顏面有表情,顏面至臂及手的皮膚可以捏起,能下蹲,各關節靈活,但兩手的末節指關節活動仍欠佳,原來皮膚顏色暗黑已轉為正常接近正常顏色。除頸部隱約可見的白色脫色斑外,背及臀部的脫色斑已全部消失,張嘴活動靈活,舌可伸出唇外,舌尚瘦嫩,苔白濁,脈細。〔按語〕 從患者的臨床表現來看,屬中醫的虛損證。患者症見皮膚如革,全身肌肉萎縮,骨質脫鈣,頭骨凹凸不平,納呆,舌質嫩,瘦而短,色淡,脈細而兩寸甚弱。肺主皮毛,肺之氣陰虧損,失卻「熏膚澤毛,若霧露之溉」 的作用,故皮膚失其柔潤。脾主肌肉、四肢,脾氣虛虧,失其健運,氣血虛少,不能營養肌膚,故肌肉萎縮而四肢活動困難;腎主骨,病已數年,所謂病久「窮必及腎」,腎陰虧損,故骨質受害。符合中醫所謂虛損之重證。《難經》 說:「損脈之為病奈何?然!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脈之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此患者先起於皮毛而後及於骨,是從上損及於下之證。病雖先起於肺,但已損及後天的脾和先天之本,故考慮以治腎為主,健脾為輔,活血散結以治皮。按這一原則用一方治療一個時期之後,舌由淡嫩轉為嫩紅,苔色黃,是腎陽虛有所恢復,故轉而以補腎陰為主,擬二方用六味地黃湯加補氣活血葯。出院後仍按此原則治療而逐步減去活血葯,加用補益元氣之吉林參,使肺氣內充,皮毛得養。田雞油、沙蟲干與阿膠、鹿角膠同樣屬於「血肉有情之品」,這是根據吳鞠通所說的填陰塞隙,必需用血肉有情之品之意。據病人反映,此兩味服後,感覺甚好,睡眠亦佳。此病治療達數年之久(雖然其中有10個月的耽擱),療效緩慢,足見前人把這類病命名為虛損是有道理的。而虛損病的治療,後天之本———脾,與先天之本———腎,是重要的關鍵。脾不健運則雖補腎亦不易受納,但不補腎則病必難愈,補腎對於本病尤為關鍵中之關鍵也。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2 20:42:57
股動脈硬化症梁某,男,50歲,幹部。初診:1965年4月19日。病史:患者於年初起,下肢疼痛逐步加劇,只能行走二三百米,站立不能超過30分鐘,原並患有高血壓、陽萎,經某軍醫院用脈搏描記器描記,其足背動脈無搏動,確診為股動脈硬化症。患者曾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醫院求治亦確診為此病,但未能獲得有效的治療。診查:面色黃滯,痛苦面容,下床站立下肢疼痛,步履艱難,夜間疼痛加劇難眠,舌質暗嫩,苔白兼濁,脈尺弱兼澀象。辨證:脾腎兩虛兼血瘀。治法:溫補脾腎,益氣行血,祛瘀通脈。處方:①吉林參10克(另燉),黃芪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淮山藥15克,牛膝15克,杜仲12克,續斷15克,丹參15克,當歸尾6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土鱉蟲10克。②外治用海桐皮12克,細辛3克,祈艾12克,荊芥9克,吳茱萸15克,紅花9克,桂枝9克,川斷9克,歸尾6克,姜活9克,防風9克,生川烏12克,生蔥 4 條,水煎。並在煎液中加入米酒、米醋各二兩,熱洗患肢,每天2次。有時根據病情在內服方中選加桃仁、紅花或杞子。用內外法治療3個月後,患肢疼痛消失,已能行3里許,能站立一二小時作報告。脈搏描計器檢查,足背動脈已有脈搏波。繼續用上法鞏固2個月痊癒。追蹤觀察20年,未見複發。白某,男,50歲,幹部。初診:1974年1月17日。病史:患者於1972年7月起,左下肢漸進性疼痛麻木,慢行不到1里,急行不能達100米,即覺股部疼痛不能堅持,患腿測不到血壓,甘油三酯及膽固醇均高於正常值。某軍區總醫院確診為左股動脈狹窄閉塞性粥樣硬化症,經1年多的住院治療,病情未見好轉特邀會診。診查:症見患者下肢痹痛時輕時劇,不耐站立,走路難達百米,面色暗滯,唇暗,舌邊紅,苔白,脈稍數而寸弱,左跗陽脈僅可觸動,但甚微弱。辨證:血瘀閉阻。治法:化瘀通絡為主,佐以補氣涼血。處方:①太子參15克,丹參15克,赤芍18克,丹皮9克,豨薟草9克,桃仁9克,水蛭9克,牛膝12克,銀花藤30克,寬筋藤30克,威靈仙9克。水煎服,每天1劑。②外治用上藥渣,加生蔥5條,生薑12克同煎,並在煎液中加米酒、米醋各一兩,熱洗患腿(從腹股溝洗至足趾。)二診:3月11日。天天堅持用上法,至再診時病情好轉,已能走五六里路,急行可達 1 里,患腿血壓為15.5/12kPa。診其面色由滯轉潤,唇稍暗,仍時覺患腿麻痹,舌邊稍紅,苔白,脈數,寸稍弱。治守上法,處方:太子參15克,丹參15克,赤芍18克,丹皮9克,桃仁9克,牛膝12克,水蛭9克,豨薟草9克,銀花藤30克,寬筋藤30克,威靈仙9克,紅花4.5克。外治法如前。此案治療3個月康復出院。〔按語〕 此病一般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糖尿病者發病可較早)。病機主要是股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下肢血液供應不足,使下肢肌肉和神經營養障礙。表現為下肢疼痛,不能久站,間歇性跛行,休息時痛,股動脈搏動減弱,腘動脈和足背動脈減弱甚至消失,嚴重時可引起足趾潰瘍與壞疽。本病屬中醫的血瘀證範圍。兩病例都見下肢痹痛,不耐站立行走,是足跗陽脈微弱甚至無脈,這些是瘀阻脈道的重要見症。致瘀之因,主要是氣虛氣滯。這正如《靈樞·刺節真邪論》所云:「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第一例偏重於陽氣虛衰,故重用人蔘、黃芪,佐以雲苓、白朮、淮山藥以加強補氣之力,立統血行血之帥權。第二例雖有氣虛,但不甚,主要偏於瘀實併兼有郁而化熱的癥候,故只用太子參一味以補氣,並用了丹皮、銀花藤以清絡熱,祛瘀藥用赤芍、桃仁、紅花、丹參,此乃效法於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赤芍活血祛瘀並能疏肝以利氣機之舒暢;桃仁破血並能滑腸以利腑氣之通調;紅花祛瘀力專,輕散而活絡;丹參清涼活絡,通心利脈。四味合用,相得益彰,共奏祛瘀利脈之功。用牛膝一味引葯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上述 2 例還分別選用土鱉蟲和水蛭,是取其善走竄經脈而更好地發揮活血通脈的作用。其中水蛭破血之力較土鱉蟲強,故用在偏於瘀實的第二例,第一例只用土鱉蟲。第一例兼有陽虛,故用杜仲、川斷以溫腎助陽,協助參芪以解寒凝血脈之弊;第二例瘀實鬱結,故用豨薟草、寬筋藤以舒筋通絡,並用威靈仙以助之,增強其效力。本病用外洗葯熏洗相當重要。因外洗葯能直接作用病所,而且脈中之血得溫熏熱洗必加強運行,有利於瘀阻的化解。外洗葯中加入生薑、生蔥、酒、醋有辛散酸收、走竄滲透的作用。這作用能加強藥力的發揮,有利於肌體組織對藥物的吸收。第一例陽虛較甚,故另擬外洗方,用大隊溫經化寒、解凝止痛、祛風行血和活血通脈之品,使局部經脈疏通舒暢。此方是我多年臨床中用之有效的經驗方,對肢節疼痛的風寒濕痹患者屢效,近藉以治療本病亦獲良效。為什麼不加入內服藥中?我認為此方溫行力大,但兼有燥性,內服對本虛之證容易耗陰傷血,且用方太雜,不成理法。熱洗從肌表直接作用病處,既可直到病所排解風寒濕邪,又可內外配合,相得益彰。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2 20:43:27
深部黴菌病隋某,女,2歲。初診:1974年12月1日。病史:發熱腹痛3周,排粘液大便10天。患兒3周前開始低熱,流涕,5天後高熱,腹痛,即到某西醫院留醫治療,曾用四環素、紅霉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治療期間相繼出現嘔吐,大便帶粘液,口腔粘膜有白色分泌物,外陰部有白膜樣物被覆等癥狀。後因大便培養發現念珠菌,喉液塗片黴菌(+),而作二重感染治療,停用上述抗生素而改用制黴素,未見明顯好轉,遂於1974年11月18日轉我院留醫,當時除上述癥狀外,並見高熱(T39.9℃),精神疲憊,面色潮紅,唇乾裂,滲血,咽稍紅,時有腹痛,但不劇烈,全腹未見明顯壓痛及反跳痛,大便每日2~3次,帶有粘液,心、肺、肝、脾未見明顯病理體征,舌質稍紅,苔少,脈濡數。血常規:白細胞22.1×109/L,分類:中性0.74,桿狀0.04,淋巴0.19,大單核0.03。診斷為粘膜及內臟型念珠菌病。辨證:為濕溫證(邪在氣分)。初用中藥及西藥制黴菌素,第8天後改用克霉唑、苯甲異惡唑黴素、氨基苄青黴素、磺胺甲基異惡唑及其他對症治療。經上述治療體溫曾一 度降至37.5℃,大便日1~2次,外陰還有少許白膜樣被覆,大便常規仍發現念珠菌(12月2號查)。隨即體溫有逐漸升高達38.8℃,並見咳嗽,口不渴,大便日9次,質同前。診查:舌質紅,苔黃黑,脈數。雙肺呼吸音粗,右肺可聞濕羅音。頸部及上胸有斑丘疹。X 線胸片為右上肺炎(院外會診:肺部炎性灶考慮為黴菌所致,但不排除細菌感染)。血常規:白細胞16.55×109/L,中性0.80,淋巴0.11,桿狀0.01,大單核0.04。辨證:溫熱之邪壅郁三焦。治法:清上下焦溫熱。處方:白頭翁15克,秦皮12克,川連3克,桃仁6克,苡仁15克,冬瓜仁10克,魚腥草15克,葦莖15克,甘草4.5克,小葉鳳尾草15克。西藥仍用克霉唑,抗生素則用慶大黴素、紅霉素。二診:1974年12月8日。用上藥治療8天後(12月8日),除大便次數減為日二三次,小便頻急有所改善和體溫稍下降(在38.3~39℃之間)外,咳嗽等其他癥狀無改善,頸及胸部皮疹稍增,皮膚粗糙,苔轉薄黃,病有好轉之機,但上焦濕熱仍明顯,且有傷津現象,中藥改擬葦莖湯合瀉白散加減專理上焦。處方:竹葉6克,鉤藤10克,蟬蛻3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葦莖10克,桃仁6克,冬瓜仁10克,苡仁10克,甘草1.5克,西洋參4.5克(另燉沖服)。西藥單用克霉唑,停用抗生素。用上藥的第3天(12月11日)體溫下降至 37.4℃ 。咳嗽明顯減輕,精神、胃納稍好,之後體溫一直穩定於36.5~37.5℃之間,其他癥狀逐步減輕,第5天(13日)肺部羅音消失,仍用上方加減出入。其後大便逐步轉正常,外陰部白膜消失,體溫正常。12月23 日胸透示肺部炎性灶消失(1月6日停用克霉唑),後期根據病情,曾分別予四君子湯合葦莖湯加減及桑螵蛸散加減。1975年2月5日諸症消失,各種檢查均在正常範圍而痊癒出院。〔按語〕 本例為深部黴菌病,黴菌侵犯粘膜及消化系、泌尿系、呼吸系等多個系統。中醫辨證屬濕溫證,邪氣充斥上、中、下三焦,病雖錯綜複雜,由於採取中西醫結合,共同努力,終得治癒。本例中醫治療經過反覆辨證,最後用清熱利濕之劑,並根據濕熱在上、中、下三焦的不同,而選擇不同方。如初以上、下二焦為主,則用葦莖湯合白頭翁湯;後邪偏重於上焦,且有濕熱化燥傷及肺陰之徵象,故用葦莖湯合瀉白散。於是病情得以逐步改善。邪退以後,由於大病傷正,故較長一段時間予以健脾及補腎之品收功。此外,觀本例病情演變及中西用藥經過,可看到除西藥的治療作用外,中醫的療效是肯定的。1977年夏天於某醫院會診一深部黴菌病(侵犯腦組織),經予葦莖湯加味,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亦獲痊癒。故我認為千金葦莖湯對深部黴菌病似有一定療效。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2 20:44:04
嗜酸性細胞增多症盧某,男,22 歲,工人。初診:1975年8月7日。病史:患者於1975年6月查大便,發現鞭蟲卵(+),7月初覺下腹陣發性絞痛,以右下腹為甚,大便3~5次/日,便色黃褐,量少,有粘液,伴里急後重,並見低熱(體溫 37.5℃),頭痛,即到某醫院診治。初按亞急性闌尾炎治療,用抗菌素無效,後相繼發現嗜酸細胞增高(54%),肝脾腫大,多次查血絲蟲及血吸蟲均陰性,予護肝、驅蟲(海群生,驅蟲凈等且各葯服完1療程)及抗過敏藥物治療亦未效。由西醫以「嗜酸細胞增多症待查」轉診來,要求中醫診治。診查:除上述癥狀外,並見頭暈,疲乏,懶動,口無味而干,小便色黃,舌質老,苔黃濁邊白,脈弦數。體溫37.5℃,肝肋下3cm,壓痛,脾大2cm;白細胞13×109/L,分類:中性0.28,淋巴0.17,大單核0.01,嗜酸0.54;紅細胞4.44×1012/L;GPT110U,CFT(+);尿常規、大便常規、寄生蟲及阿米巴均陰性;孵化找血吸蟲毛蚴(日本血吸蟲毛蚴孵化法)連續 3次陰性,血絲蟲 3 次檢查均陰性;透胸心肺未見異常。辨證:下焦濕熱。治法:清熱利濕。處方:秦皮15克,白頭翁15克,川連4.5克,木香4.5克(後下),黃柏10克,金錢草30克,鬱金10克,甘草4.5克。日1劑,留渣復煎當日服。二診:8月26日。患者服上方6劑後自覺精神清爽,頭暈頭痛、腹痛明顯減輕,大便日2次,量增,里急後重消失。查白細胞12.6×109/L,嗜酸0.18,中性0.55,淋巴0.27。唯因工作關係停葯2周後,再查嗜酸性粒細胞又復上升至0.42,仍覺頭痛,腹微痛,口乾,苔白濁,脈弦數。仍守上方,服法同前。三診:9月28日。服上方1個月後,嗜酸性粒細胞降至0.27,仍微覺頭痛及右下腹痛,舌質轉淡嫩,微有齒印,苔白,脈弦細,乃余邪未盡,正氣已虛,肝氣乘脾之象。遂改擬健脾化濕濁,舒肝清余邪之方:白頭翁15克,秦皮12克,黃柏10克,白芍15克,沙參15克,雲苓12克,白朮12克,木香6克,(後下),枳殼4.5克,甘草4.5克。服上方10天後(10月7日)查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為330/mm3,癥狀又有所減輕,守方服藥至11月底,癥狀消失,大便正常。1976年1月5日,嗜酸性粒細胞降至0.5,基本痊癒,囑仍服後方一段時間,50 天后複查嗜酸性粒細胞為0.6,無其它不適,工作生活如常。〔按語〕本例不明原因嗜酸細胞增多,經西藥抗菌、驅蟲、抗過敏等方法治療無效。中醫典籍尚無嗜酸細胞增多症的記載,唯患者有腹瀉,腹痛,里急後重,便中有粘液等癥狀,符合中醫痢疾之診斷,結合舌象,辨證為濕熱痢。遂予白頭翁湯加味治之,效果顯著,可惜病未愈而停葯致病情反覆,遷延時日。後期由於病邪久戀,正氣漸傷,濕熱之邪內困最易傷人脾氣,脾氣一虛,則肝氣乘虛橫逆,故改擬健脾化濕、舒肝清余邪之法,用白頭翁湯去苦寒之黃連以驅余邪,用四君子湯健脾祛濕,但以沙參易党參,一取涼潤養津,一防過補留邪,合白芍、枳殼、木香舒肝理氣。配伍得當,守方而愈。曾偉峻 發表於 2010-7-2 20:44:30
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李某,男性,45歲。病史:因患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反覆出現皮下瘀斑。此次住院治療多日未見好轉,遂轉找中醫求治。自覺精神疲倦乏力,頭暈目眩,氣短聲低,食慾尚可。診查:面色黯滯,四肢皮下有出血斑數塊,舌嫩稍胖,脈虛,白細胞數2.6×109/L,血小板數42×109/L。辨證:為血證,屬脾陽不升,後天失調,氣血虧虛,血失統攝。治法:升發脾陽,運化氣血,兼以固攝血脈。處方:黃芪15克,党參15克,白朮12克,柴胡9克,黃精12克,升麻5克,仙鶴草30克,陳皮3克,炙甘草5克,首烏12克。服上方1個月後,白細胞數逐步上升,血小板則無增減。3個月後,白細胞數為5.5×109/L~7.2×109/L,血小板數100×109/L。〔按語〕本案患者因工作繁忙,加上起居飲食失於調節,致使陰血暗耗,後天失養,正氣衰敗,從而出現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的虛損證。本例虛損標在氣血,本在脾土,故救治脾土則是治療成敗之關鍵,李東垣認為脾胃是人身升降的樞紐。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氣,上輸心肺,流布全身。胃主降,使糟粕穢濁從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體氣機生生不息,而升清降濁中,主要方面又在於升清,升發脾陽是氣機升降運化的動力。正是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在治療上述患者過程中,堅持選用李氏的補中益氣湯加減化裁而成。方中以黃芪、党參、甘草等甘溫之品以補中氣,白朮甘燥以健脾,以黃精、首烏溫潤補血,使氣有血母,血有氣帥,陳皮行氣反佐參芪,使補而不滯,加入升麻與柴胡有畫龍點睛之意,突出了升發脾陽的作用,李氏的原方有當歸一味,根據本人不成熟的經驗,當歸對於血小板減少者不宜,故用黃精、首烏代之,再加仙鶴草以止血,此三味主要為血小板減少而設。由於遣方用藥在理在法,切中病情,使病者脾陽得升,運化有權,氣血化生有源,故能轉愈。推薦閱讀:
※茶聯賞析
※司空曙《江村即事》賞析
※杜甫《詠懷古迹五首(其三)》賞析——中國文學網
※【名品賞析】唐玉真長公主《靈飛經》(一)
TAG: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