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跪坐養身又養心|早上跪坐30秒可治腰痛

熱播古裝劇《琅琊榜》、《三國》中,大家都是跪著談話,有沒有發現呢?

電視劇《琅琊榜》劇照——跪坐圖

跪坐其實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一種禮儀,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還有很好養生的作用哦。來看下吧~~~

跪坐

也叫正坐。姿勢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端莊大氣,目不斜視。有時為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長跪,也叫起。

樂羊子妻勸丈夫拾金不昧時,就用這個姿勢說話。就是下面這張圖的姿勢~

古書中對於標準有禮的坐姿有一些記述,如西漢時士大夫宋忠、賈誼有一次聽卜者講解卜筮,由於這位學識淵博的卜者侃侃而談,順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於是「獵纓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帶,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的坐好,以表示對這位學者的尊敬。

跪坐可修身養性

「跪坐」對自身內在是一種修養。古人凡事講「正」,講中和之氣。「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當人們端坐著,也是對自身內在的一種修養。

跪坐講究的是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提升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尋求的是一種內心與身體的協調統一。

在古代,「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間很講究禮儀。當臣下禮拜君王的時候,君王嚴肅恭謹的正坐,是一種最恰當的表達,端莊嚴肅,表現中華古人處世嚴謹。若不跪坐,則是對大臣的不敬。

先秦時期,不會坐或是亂坐都屬不懂禮儀的行為。孔子的老朋友原壤就曾因亂坐而被孔子斥責。一次,原壤張開兩腿,坐等孔子,被孔子批評,並用手杖輕敲其小腿,即「原壤夷俟」一說。

跪坐有益養生

跪坐不僅體現出修養,也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坐姿,是一種鍛練,對身體存在諸多好處。習慣跪坐能減少駝背的發生,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比較低。

中醫上說,膝蓋是筋的匯聚點。《黃帝內經》又說「肝主筋」,「肝開竅於目」,所以,跪膝法還具有養肝護目的效果。

從生理的角度來說,跪坐減少對下肢的供血,加速了血液歸肝,回心,然後心臟把血打到全身,濡養全身,當然包括眼睛、大腦,所以跪坐有利於養肝明目,增加腦供血,有利於精力充沛。

早跪坐30秒治腰痛

《黃帝內經》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所以腰痛也反映了腰部經絡不通暢,常導致腰椎彎曲,而跪坐可以幫助拉伸直脊柱,推開尾閭,從而幫助通經絡解決腰疼的問題。每天早堅持跪坐30秒,當然次數和時間再多一些,也可以的哦。堅持就會有效果~~~

跪坐能保持脊柱中正

跪坐更容易坐得直,垂足坐得時候自覺不自覺就會想駝背,但是正坐時坐直就比較自然。跪坐對整個脊椎的生長發育和保養都是最佳的坐姿。

《黃帝內經》上說:「粗守形,上守神」。這是在告訴我們,要保持形體端正。人的脊柱上「掛著」人的五臟六腑,人的脊柱如果出現小關節錯位或脊柱側彎,就會導致五臟六腑不能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會影響相關臟腑的氣血運行,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諸多臟腑病變。

而且跪坐的時候,還能有效減少對頸椎的壓迫,糾正頸椎的自然彎度,對頸椎病人們來說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

咱們中國傳統文化都是相通的,跪坐其實和站樁、吃藥有相似的作用,都可以扶陽氣,身體陽氣足,才能更加健康。


推薦閱讀:

(1)萬籟聲武學之導引養身氣功
不管陰虛陽虛,喝對茶都能好
與人為善,惜福養身
天天談養生,但你連怎麼喝水都不會

TAG:傳統 | 腰痛 | 養身 | 跪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