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戀愛滿足一切,是件特低效的事兒 | 研究:你遭遇過「單身歧視」么?
KY作者 / 曹明然
編輯 / KY主創們
在假期中我回顧了《NANA》。這是我最喜愛的動畫之一,它描述了兩個同被稱為『nana』的女孩的故事。其中的一條故事線是小松奈奈的感情歷程。這是一個將愛情在自己生活中放得過重的女孩。她為了男友,隻身一人離家出走來到無親無故的東京,在關係破裂後,又馬上想要通過進入下一段親密關係來修復之前愛情帶來的傷害。在她所有的感情經歷中,她幾乎總是過度依賴親密關係中的另一方。在我看來,奈奈是把自我的身份和親密關係中綁定在了一起。她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小女人」,只有在愛情中,她自己才是成立的。
奈奈這樣的人,生活中也不罕見。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單身意味著落寞,親密關係彷彿是幸福生活的標配。單身,已經成了一個有一定污名化的詞語。「都說很優秀,還不是單身」就是一種負面色彩很重的評價。
大家都在說即將到來的520,不過我們今天要聊聊對單身污名化的反思。
關於單身有哪些常見的迷思?
迷思1: 親密關係和婚姻是個人成長必需的事件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把親密關係和婚姻描述成人生的一些必要事件。似乎如果從來沒有過戀人,沒有進入丈夫/妻子這樣的角色,我們的人生就會缺少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經歷,彷彿總是單身的人,一生是不完整的。
然而,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教授Nadine. F. Marks和James David Lambert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對總計13008人的關係狀態進行了調查,隨後向這些被試們分發了問卷並讓他們對自己的幸福程度、抑鬱程度等各項指標打分。
在調查結果中,他們發現,一直保持單身的人和已婚者相比,在自主性和個人成長這兩項指標中得分顯著更高。一直保持單身的被試比起已婚被試,更容易認為自己更加自主,並且經歷了更多的個人成長。(Marks, N. F., & Lambert, J. D. ,1998)沒有親密關係並沒有成為他們成長的阻礙。
迷思2:單身只會是不同段親密關係之間的過渡階段
單身這個群體正在逐漸擴大。美國人口普查局提供的2015年的數據表明,在全美國的成年人中,共有1.09億人未婚,這個數字是美國成年人口的45%。而65年前,已婚人數是未婚人數的兩倍。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居,調查顯示,去年有3500萬人在獨自生活,這個數字佔總數的28%。
在這些單身的人中,或許確實有一部分人只是將單身當做下一段戀情開始前的過渡階段,不過這並不是單身者的全貌。他們中也有很多人是single at heart(內心單身),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學教授Bella De Paulo在她的一篇文章提到了這個詞。在這篇文章中她寫道,對於內心單身的人來說,他們把單身作為自己的生活狀態,享受自己一個人不依賴他人生活的感覺。這樣的單身者,把單身看成與親密關係一樣重要和舒服的狀態,而不只是一種「無奈的間歇期」。(DePaulo, B., 2017)
迷思3:一直單身的人是不願背負責任,以自我為中心的
一些人認為,總是選擇單身的人,是對親密關係中責任感的逃避。他們覺得,單身者之所以無法進入親密關係,或是不想要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承擔責任,或不願意為另一半著想或妥協,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種迷思在單身女性身上更加嚴重,特別是一直未婚並且沒有孩子的女性,她們經常被看做是自私的,想要逃避自己責任的群體。(Lees, 1999:65)
Roona Simpson在她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研究中,採訪了37位一直未婚、並且現在依然保持單身的女性。在採訪中她發現,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單身並不與自私和自我中心掛鉤,相反,她們非常願意背負起關懷家人的職責。大多數她採訪的單身女性都長期照顧著自己的父母,並且從來沒有感覺到照顧他們是一件麻煩的事情(Simpson, R., 2003)。
迷思4:單身的人是與社會分離的,孤獨的
與這個迷思相反的是,單身的人比處於關係中的人普遍來說擁有更大的社交平台,更多朋友。他們與朋友、鄰居、家人之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質量更高(Gillespie, B. J., Lever, J., Frederick, D., & Royce, T. 2015)。在社會學家E. Kay Trimberger的書中,她認為這是因為處於關係中的人通常會在自己的伴侶身上花費更多時間與情感,從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自己的朋友。(Trimberger, 2005).
迷思5:如果你一直單身,你會孤獨終老
孤獨終老的故事聽起來很可怕,但在它真的是單身者們晚年的寫照嗎?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對於一直單身的人來說,孤獨終老不會是他們的結局,因為一個人的圈子並不僅限於他的伴侶。家人,朋友,同事,鄰居都是單身者們圈子的一部分,並且他們提供的關懷並不會比伴侶提供的關懷來的少。人們很多時候都願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無私地給予他人關懷,在24%的情況下,這種關懷是給他們的朋友和鄰居的。(Heymann 2000, 27).
E.Kay Trimberger博士在她的一本叫做《The New Single Woman》的書中提到她認識的一位單身女性Wendy因患乳腺癌而逝世時的場景。在Wendy最後的日子中她並不是孤獨的,她的朋友們就像家人一樣一直陪在她身邊,鼓勵她,陪她讀過最後的時光。(Trimberger, E. K.,2006)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個別案例,有研究表明,在獨身老年人的生活中,朋友甚至比家庭的角色更加重要,因為朋友們之間通常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平台。社會學家Crohan and Antonucci曾經調查了一群單身或喪偶的女性的老年生活。即使有些喪偶的女性有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她們也不與自己的家人孩子住在一起,而是和朋友們一起住在公寓里,互相照顧,分享食物,有時還會一起去教堂或是參加附近的一些社區活動(Hochschild 1973)。這些都說明了老年單身生活中,朋友可以起到的巨大作用。單身的老年人同樣可以在這樣的生活和社交中得到快樂,而不是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是孤獨的。
什麼是「共同時鐘」和單身歧視?
在我們先前提到的Marks和Lambert的研究中,他們描述了「社會對於婚姻和親密關係的看法」對「個體幸福程度」的影響。他們認為在社會中有一種近似於「共同時鐘」的東西存在,它是社會對於我們不同年齡段的期待,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它存在。迎合這種期待的個人轉變更容易實現,並為人們帶來一系列社會認可,而沒有迎合社會期待的個人轉變則會受到更多的阻礙。
在大多數社會中,為我們寫好的劇本里就包括了及時的婚姻這一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一直保持單身的人就更加容易受到整體氛圍的影響,而變得不快樂。對單身負面的誤解,污名化甚至是歧視也來源於此。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學教授Bella DePaulo將這種現象稱為 Singalism(單身歧視)。更可怕的是,比起種族、性別與性取向等方面的歧視,我們更難察覺到對單身者的歧視——它是在潛移默化中被表達出來的(DePaulo, B. M., & Morris, W. L. ,2006)。
在一項對單身者的調查中發現,只有4%的單身者主動反饋說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歧視。而當研究者們主動詢問調查對象,是否認為單身者是一個被污名化的群體時,只有30%的單身者和23%的非單身者認為這是一種歧視。而對於同性戀,黑人和女性來說這個比例分別是100%,86%與72%(Morris,2005)。人們對於單身歧視的認知是不足的。
那麼單身歧視對我們有著什麼影響呢?在Bella DePaulo的一篇文章中,她認為除了那些修復力很頑強的人,人們普遍會被對於單身的迷思和歧視傷害,他們為自己單身的狀態感到灰心喪氣,因為他們知道「是不是單身」會成為別人評價他們的一個標準。(Depaulo, B.,2017)更嚴重的是,單身歧視會普遍讓人們對單身這種狀態感到恐懼,從而影響他們對一段親密關係的評價和判斷,並且加大他們做出不理智選擇的可能性。
多倫多大學社會心理學的Ph.D Stephanie S. Spielmann與她的同事在2013年發表了一篇關於「單身恐懼」的研究。在這個研究中他們設計了7個實驗,來說明「單身恐懼」對於一個人親密關係質量和擇偶要求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 對單身感到恐懼的人,在選擇潛在對象上會放低自己的要求。通常來說,一個不夠體貼、不能滿足另一方情感需求的伴侶, 親密關係是更難長久也更難成功的。這樣的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比起體貼的對象來說也更不具有吸引力。不過對於單身恐懼的人來說,前者與後者對他們的吸引力是相等的,儘管他們依然可以意識到那些不足。
在另一項調查對於速配和約會的調查中,Spielmann等人也發現,有單身恐懼的人在約會時更不會在外貌上對潛在對象精挑細選,並更傾向於與更多人約會。她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舉措可以避免他們經常陷入一個人的狀態,也可以讓有單身恐懼的人更快地擺脫單身狀態。
2. 單身恐懼對一個人現有的親密關係也有著負面的影響。它會影響個體對現有親密關係的依賴程度和是否要分手的選擇。結果證明,不管他們對現有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高不高,有單身恐懼的人因為總會更加依賴現有的親密關係,同時,也更難成為關係最後提出分手的那個人。這使得有單身恐懼的人更有可能被束縛在一段他們滿意度不高的親密關係中(Spielmann et al.,2013)。
用多元的「情緒關係」
取代「唯一的親密關係」
在一本叫做《重新思考友情》(Rethinking Friendship)的書中,社會學家 Liz Spencer和RayPahl描述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家庭與關係的概念,書中說,在各種類型的關係中,伴侶在每個人心中的佔比最大,是人們情感,物質與個人生活的中心。(Spencer, L.,& Pahl, R. E. ,2006) 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現實,但卻仍是我們現在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做法。
在一項對當代美國人的婚姻生活的調查中,研究者們發現,仍然有很多人將伴侶看做他們主要情感宣洩、和得到情緒寬慰的對象。但這不僅不是最有效率的、讓我們得到情感回應的方式,也會在有形無形中給伴侶帶來非常大的壓力。(Finkel, E. J., Hui, C. M., Carswell, K.L., & Larson, G. M.,2014)
那什麼樣的對親密關係的定位更加健康呢?這和一個叫做「Emotionship(情緒關係)」的概念有關。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中,西北大學社會心理學部門的Elaine O. Cheung等人將它定義為,「滿足人們不同的情緒調節所需要的特定的社會關係」(specific social relationships people expect to serve distinctemotion-regulation needs )。詳細一點來說,在生活中我們會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找不同的人來解決我們的情緒問題,這種對於特定的情感,尋求特定的人幫助的關係就叫做情緒關係。(比如,我們會找某些人使我們從悲傷中振作,而會找另一些人尋求緩解焦慮的建議)
Elaine等人在研究中提出了兩個假設,第一,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不同的社會關係對於自身情緒管理的影響,並且總是會無意識地利用不同的社會關係來達到情緒管理上的效用最大化。第二,情緒關係的多樣化會影響一個人情緒管理和幸福的程度。
這兩個觀點分別在他們接下來的實驗中得到了證明。在實驗中,被試者們被要求分別在不同的情感領域中選擇四個他們認為最適合幫助自己調節某一類情緒的人。實驗中總共設置了七種不同的情感領域,分別是:從悲傷中讓你振作,鎮定怒火,平息焦慮,獲得快樂,放大怒火,減少罪惡感與減少尷尬。
研究者要求被試,找到不同的、他們認為最適合解決具體情緒問題的對象。同時,研究者測量了這些被試的快樂程度。
實驗結果表明,人們可以找到不同的、幫助他們實現某種情緒管理需求的對象。而且,一個人的快樂程度與他「情緒關係」的多樣化程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情緒關係越多樣化,他通常也就更快樂。(Cheung, E. O., Gardner, W. L., &Anderson, J. F. ,2015)
Bella DePaulo說道,既然「情緒關係」越多樣可以越讓我們感到快樂,那麼「將伴侶當做最主要情感宣洩對象」的做法可以說是效率低下。De Paulo提議,我們應該多多留意自己的各樣情緒關係,並且努力向更多不同的人表達自己的訴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感情重心放在某幾個人身上。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們的幸福感(Ph.D., B. D. (n.d.). Finding "The One" Is Overrated:Emotionships Matter More)。
那麼,現在看來單身是不是也沒有那麼糟糕了呢?
References:
Cheung, E. O., Gardner, W.L., & Anderson, J. F. (2015). Emotionships: Examining people』semotion-regulation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well-being.Social Psychological andPersonality Science,6(4),407-414.
DePaulo, B. M., & Morris, W. L. (2006). The unrecognized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singl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251-254.
Finkel,E. J., Hui, C. M., Carswell, K. L., & Larson, G. M. (2014). The suffocation of marriage: Climbing Mount Maslow without enoughoxygen.Psychological Inquiry,25(1),1-41.
Gillespie, B. J.,Lever, J., Frederick, D., & Royce, T. (2015). Close adult friendships,gender, and the life cy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2,709-736.
Heymann, Jody. 2000. The Widening Gap: Why America』s Working Families Are in Jeopardy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NewYork: Basic Books.
Hochschild, Arlie Russell.1973. The Unexpected Community: Portrait of an Old Age Sub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es,S.1999. 『Will Boys be Left on the Shelf?』in Wright and Jagger(eds.).Changing family values, Londen:Routledge.
Marks, N. F., & Lambert, J. D. (1998).Marital status continuity and change among young and midlife adultslongitudina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6), 652-686.
Morris, W.L. (2005). The effects of stigma awareness on the self-esteem of singl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05).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6(03), 1785B.
Simpson, R. (2003). Contemporary spinsters inthe new millennium: Changing notions of family and kinship. London School ofEconomics, Gender.
Spencer, L., & Pahl, R. E. (2006).Rethinking friendship: Hidden solidarities toda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pielmann, S. S., MacDonald, G., Maxwell, J.A., Joel, S., Peragine, D., Muise, A., & Impett, E. A. (2013). Settling forless out of fear of being sing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5, 1049-1073.
Trimberger, E. K. (2005). Friendship networks as a source of community and care.The new single woman, 229-253.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反對圈子文化才是符合每一個人的利益的
※歧視痼疾在問責缺位(見解)
※巴黎世家,你賺著中國人錢又歧視中國人的樣子真無恥
※「巴黎世家」歧視中國人?自已不要臉,怪誰不給面兒?
※身材歧視,你遭遇過嗎?| 進食障礙誘因之二:身材體重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