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關於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下)——精神和實質上主要分歧

《西遊記》中關於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下)——精神和實質上主要分歧(2011-04-10 10:51:59)

轉載▼

標籤: 印度大乘佛教釋迦牟尼佛小乘佛教 分類: 西遊研究

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實質上主要分歧概括如下:

1、在對待佛的問題上,大乘佛教把佛神化了,建立了法身佛與三世諸方佛的觀念。在《華嚴經》中描寫了一個莊嚴美麗的佛的世界。強調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而把佛視為超人的存在。奉其為全智全能的最高人格神,彼岸世界的統治者。十方三世有無量無數的諸佛。佛是各個世界和極樂國土的主宰者。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是化身而不是實身,佛陀的實身是積累了極長時期修行而成的;佛陀的色身、壽命和威力都是無邊無際的;佛陀永遠化度眾生無有疲厭。而由上座部分離出的最大的一部——說一切有部則不承認自己是「小乘」,不承認釋迦牟尼是化身佛之說,認為釋迦牟尼佛是覺著、教主、傳教師,是一個普通的覺悟者。認為世界上的佛只有一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2、在追求的目的上,大乘佛教以成佛為目的,致力於一切眾生的解脫。以菩提(覺悟、智慧)為目標,指斥原始佛教(小乘)只求個人解脫。而原始佛教(小乘)以追求成就阿羅漢為目標。小乘所追求的積累功德,經過艱苦的努力,最後達到涅槃境界。這種自我解脫,偏重於斷除煩惱,滅絕生死。

3、在修行方法上,原始佛教(小乘)認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於人生的本質,由於種行為(業)和種種煩惱(惑)而產生的,應當追求斷業滅惑,不使其再生。因此主張個人遠離社會,想解脫必須出家,過禁慾生活(直到如今,南傳佛教國家還有許多青年出家作一年或幾年比丘,然後再還俗)。而北傳佛教(大乘)則重視主觀求道的願望,而不是單純講業報。不僅重視個人修養,而且還注重人際關係。強調菩薩行,也就是利他的實踐活動。大乘佛教用菩薩的觀點代替了涅槃觀點。著名學者季羨林認為:由出家人即不能生產物質產品,也不能生產人。長期以往,社會將無法繼續存在,人類也將滅亡。大乘佛教逐漸改變了這個弊端,想解脫——涅槃成佛,不必下這麼大力量,你只要膜拜或口頌佛號等等,就可達到目的。

4、在佛教理論上,小乘佛教認為自己是佛教的正統。指責大乘佛教的教義是杜撰的,「大乘非佛說」。小乘佛教只承認人無我,就是沒有主宰,沒有獨立永恆的實體,而不承認宇宙是空的,而是有的(法有),這是所謂的人空法有說。佛所說的語言並不全部都是經教,佛並不是以一切因說一切法。而大乘佛教對佛說有自由解釋、發揮的色彩,他們認為不僅人空,宇宙沒有獨立的永恆的實體,也是空的。佛所說一切言語都是隨機說法,佛以一音說一切法。

另外大乘佛教:這是不僅期求自我的完成與救濟,而且也廣泛地救助他人的自覺覺他的教法,兼顧自利與利他。它的理想就是最後能成為自覺覺他的佛陀。所以大乘又稱為菩薩乘或佛乘。而小乘修練得聲聞(羅漢)果,大乘修練得菩薩果、佛果也是自此而來的。

大學者季羨林還認為,大乘是從小乘逐漸演變發展起來的。在過渡期間,大乘佛教教義是受社會政治經濟影響而形成,這些思想又深入小乘佛教教義中。小乘佛教理論對小國家很適用,而對大國(如阿育王帝國)就顯得過於狹隘,不能滿足大帝國的需要。大乘佛教強調只要真心向佛,虔誠歸依,沒有個人努力,照樣可以成佛作祖。發展到後來,甚至出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信仰。這樣的意識形態對大國是再有利不過了。

印度的大乘佛教和多佛土說,在中國和日本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大體上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形成統一大佛,第二是以眾生的心作為佛。按照這一途徑發展的是禪宗。印度大乘佛教經典也含有反對在世間之外另建凈土的思想。禪宗最重要的奠基者六祖慧能認為,終生只要做到無妄念,就見到佛境,進到佛地。在慧能看來,佛並不在彼岸世界,也不在身外,就在眾生的心中。這實際上是否認了在現實世界之外另有佛國世界的說法。


推薦閱讀:

《西遊記》中天蓬元帥被貶下凡的隱情是什麼?
西遊記中唐僧來歷是什麼?
西遊記的最後一難
《西遊記》中孫悟空一共向天庭求助了多少次?
86版《西遊記》演員現狀如何?

TAG:西遊記 | 精神 | 佛教 | 西遊 | 大乘佛教 | 遊記 | 小乘佛教 | 分歧 | 大乘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