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不哭站著擼 揭秘喪心病狂的排隊槍斃
1800年前後的歐洲硝煙瀰漫,無數國家在利益與信仰的大旗下展開你死我活的廝殺。他們在距離100多米處立定,舉起手中的燧發槍摟火便射。雙方士兵不找掩體,不做規避,任憑一輪輪的槍彈讓自己血肉模糊,甚至命喪黃泉。
這種看起來很荒唐的戰法被戲稱為「排隊槍斃」,讓不少人嗤之以鼻,不能理解。那麼這一戰術真的如此荒誕不禁嗎?本期《迷彩虎》我們帶您一起探究「排隊槍斃」背後的秘密和傳承。
「排隊槍斃」的奇葩戰術是由當時的武器--燧發槍決定的。這種新式火槍由法國人馬漢在16世紀中期發明,在轉輪火槍基礎上改進而成。
燧發槍射擊時,士兵扣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擊錘上的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的擊砧上,引燃火藥,隨著一縷青煙飄出,子彈也隨之射出。
燧發槍結構圖
燧發槍大大簡化了槍械的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摟火easy,價格還很親民,便於大量生產裝備。士兵只需要簡單訓練即可熟練使用。
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到1848年,足足使用了200多年。
儘管燧發槍性能秒殺老版火槍,但玩起來依舊讓人各種不爽。
裝彈時士兵要站著咬破紙質火藥包裝,首先撒入傳火孔,然後用擊砧蓋好,剩餘的火藥導入槍管,用通條壓實。再裝填包裹了布片的鉛彈,用通條壓到底部。這套動作趴著是沒法完成的。
這就導致燧發槍射速非常低,每分鐘只能打出兩槍。而且命中率低得可怕。以至於有「瞄準人跟瞄準月亮射擊是一樣命中概率」的說法。
燧發槍命中率感人
當時,比火繩槍更適合列隊作戰的燧發槍已經開始裝備於歐洲國家軍隊,標準的步兵線陣也逐漸成型。
這套陣型通常是將步兵分成平行的兩三條線配置,每條線上又分成好幾段,騎兵和炮兵則靈活配置。
到了開戰的時候,排成多列橫隊的雙方大軍由軍樂團帶著節奏、踩著鼓點、聽著笛聲以整齊的步伐相向前進。
當時的燧發槍射程不遠,準頭還差,這就必須要通過提高火力密度來達到高效的殺傷效果。
所以步兵線排槍齊射可收奇效,瞄著張三打到李四那也是賺了啊!既然密集隊形是為了提高殺傷效果,可那些人為什麼也不找掩體躲一躲呢?
可要知道,士兵們手中的燧發槍是前裝彈的,最快的射手站著裝彈射速也慢的驚人,你讓他趴著?那就坐等被屠吧,要知道他手中的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草菅人命的機槍!
一般來說,雙方相距135米的時候就要互放煙花了。但排槍齊射還不能解決問題,它只能削弱對方實力,直到最後鼻子碰到臉時才用刺刀定乾坤。雖然都是火槍對射和刺刀互捅,但不同國家軍隊玩法卻不一樣,這些玩法甚至一直影響到了現在。
美國電影《愛國者》中有這樣一幕:英國紅衫軍與美國大陸軍對陣,圖樣圖森破的美軍急不可耐地排槍齊射,英國佬倒下一批後卻並不還擊。
到了極近距離時,英軍突然開火,一輪齊射就將美軍干翻一大片,幾輪之後懵逼的美軍已潰不成軍,最後被英軍刺刀和騎兵完美收割。
先發制人卻被虐,還有沒有王法了!難道英帝紳士精神護體,擁金剛不壞之身?非也!
還得回到槍上說,因為燧發槍距離越遠準頭越差,所以遠距離射擊殺傷效果卻很差。
克里米亞戰爭中英軍派出了細細的紅線
而狡猾的英軍卻深諳燧發槍特點,常在相距30米距離時開火,加之其平時打靶極重視精度。這麼近的距離當然打得出效果,往往一開打就干倒一大片。至於所謂不先動手的紳士精神,去TMD!
當時,英國佬憑著後發制人、一「准」定江山的戰術打遍亞非歐,吃盡了甜頭。此後數百年,英軍重視射擊精度的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今天,我們在很多地方中仍可看到,英國佬打槍經常是將步槍調到半自動狀態打單發,為的就是一擊必殺。
18世紀,普魯士陸軍素質號稱「歐洲第一」,他們依賴軍官團和嚴苛訓練來保證軍隊戰力。
普魯士軍官團的大爺不僅有頭有臉,更有拽得髮指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他們到部隊後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反覆操練自己的士兵,皮鞭之下出紀律,規則之中成方圓。
軍營中的千錘百鍊使得普魯士士兵個個成為精英,但精英是要拿敵人的人頭來正名的。英國佬靠的是精度來保證,普魯士精英則憑藉速度來制勝。遂發槍時代,射速慢得驚人。可嚴格訓練的普魯士士兵每分鐘能發射5發子彈,大大快於其他對手平均2發的射速。
這就意味著同等人數同樣時間,普魯士軍隊的火力投放效果是敵人的兩倍以上。憑藉優良的訓練,普魯士陸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將普軍鍛造為精英的腓特烈大帝歸西後兩百餘年,從普魯士到德意志,從第三帝國到現代德國,當政者換了一茬又一茬,可不變的是德軍的精兵思想。
如今只要提到精銳軍隊,又有誰能想不到動作整齊劃一,絕不拖泥帶水的德國軍隊呢?
話說在那個炮火連天的年代,西歐英國佬靠精度打天下,中歐普魯士憑速度滅對手,而東歐的沙俄怎麼打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狠!
當時,質量低劣的燧發槍和火藥困擾著俄軍,普魯士人曾做過測試,沙俄燧發槍的命中率僅有一般水準燧發槍的三分之一!
落後就要挨打,為了追先進,沙俄軍隊的燧發槍不得不大量外購,可也供不應求。
俄軍士兵
火槍是指不上了,不過老毛子並不灰心,不還有刺刀嘛!按照沙俄名將蘇沃洛夫的說法,「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
大凡有俄國人的戰役總是會見到黑壓壓的俄軍們端著刺刀向敵人衝鋒,即所謂「典型的俄國式300碼刺刀衝鋒」。打不準不要緊,打不快也沒事,毛子是戰鬥民族的熊種,流的是刺刀見紅的熱血,上衣一甩,褲腿一紮,衝上去就是拚命。
見過不要命的,可像毛子這種狠角色卻是不多。
而且這一精神也傳承了下來,無論是前蘇聯紅軍,還是如今的俄羅斯軍隊,隨便拎出幾個都是一言不合就擼袖子乾的貨。
不過,無論是英國人的准、德國人的快、還是俄國人的狠,要想成為戰場上的勝利者,最終還是要靠優良的紀律和完善的組織。
對於兵源早已平民化的歐羅巴陸軍來說,指望臨時拉來幾個廚師和農夫就能有直面死亡的氣概當然不可能。
為了讓這些烏合之眾成為精兵,各國絞盡腦汁,招式頻出。在這一過程中,步兵操典、近代制服、組織紀律、編製體制全都形成了體系。
不誇張地說,排隊槍斃打開了世界軍事發展一扇新的大門,將古代軍隊帶到了現代。
雖說現在已經不再使用「排隊槍斃」這樣的戰術,但是在其他地方,這種戰術的影子卻仍然存在。
日德蘭大海戰
比如說把戰艦排成一列縱隊,對著敵方輪番轟擊的戰列線戰術;高射炮對空射擊時也會通過排成方陣,靠集火射擊來提高命中率。
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八路軍排槍射擊實際上也有線式戰術的影子,排槍齊射而後白刃突擊是八路軍在裝備簡陋情況下的常用戰術。
在現代步兵戰術中,列陣射擊雖然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由那個時代開創的隊列訓練與操典,直到現在都是每個軍人難以忘卻的記憶。
由於隊列訓練可以訓練士兵的紀律性,培養士兵的意志力,所以隊列訓練的方式被各國軍隊一直沿用。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使用的隊列操典最早可追溯自當年的普魯士陸軍。
而現在大學生、中學生的軍訓活動要追根溯源的話也來自於那個年代。
除了隊列訓練,現代軍隊中從那時流傳下來的還有軍樂隊。
在列陣射擊的年代,士兵們需要踏著軍樂隊的鼓點前進;在戰火紛飛的歲月,奏響的軍樂鼓舞著戰士們的士氣;在和平年代的閱兵式上,雄壯的進行曲依然伴隨著受閱的士兵們通過檢閱台。
當一列列明盔亮甲,精神抖擻的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前進之時,您是否會想起那些百年之前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接敵的「傻瓜」們呢?
推薦閱讀:
※排隊的鳥兒,太可愛了!
※對不起,又讓你們排隊了!
※吃了十幾年,排隊也排了十幾年 小店憑什麼一天賣出幾百隻滷雞?
※沈城十家讓你排隊到腿軟的超人氣美食!【吃貨精選】
※上海人為何連夜排隊假離婚?小心人財兩空!欲知後果,趕快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