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姓氏、名字、別號——很詫異吧原來孟姜女是姓姜

古人的姓氏與名字

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是一位婦孺皆知的人物。但是孟姜女這一稱呼是如何構成的,其中的三個字各代表什麼含義,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如果簡單地認為她姓孟名姜女,或是姓孟名姜的女子,那就造成了誤會。事實上,「孟姜女」中的「姜」字才是她的姓,「孟」只是表示她排行為老大,「女」則表示她的性別。要詳細弄清這類問題,就必須了解我國古人的姓氏與名字。

姓氏

我國古人的姓氏與名字要比今人複雜。先秦時期,同一個人有時會有好幾種不同的稱呼姓氏與名字的方式,戰國之後才逐漸趨於固定,一直到漢代才同現在基本一致。

我國在漢代之前有姓有氏,姓與氏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就概括了姓氏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姓作為一種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族的稱號,而是整個氏族或部落的稱號。姓的由來久遠,從許多古姓如姜、姬、姚、嬴、姒都有「女」字偏旁,我們可以推測,大約在母系社會中就有了姓的分別。傳說中我國遠古社會的各個氏族,都有不同的姓,例如黃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皞是風姓。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國魯、晉、鄭、衛等都是姬姓,異姓封國齊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羋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後來,由於子孫繁衍,同姓的氏族又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又有一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例如子是商代祖先的姓,子姓的下面又分為華氏、向氏、樂氏、魚氏等;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姬姓的下面又分為孟氏、季氏、孫氏、游氏等;姜是齊國祖先的姓,姜姓的下面又分為申氏、呂氏、許氏、紀氏、崔氏、馬氏等。

姓與氏相比,前者是不變的,而後者的變化可以很大,所以顧炎武說:「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例如周人以姬為姓,相傳是從黃帝時延續下來的;齊人以姜為姓,相傳是從炎帝時延續下來的;陳人以媯為姓,相傳是從虞舜時延續下來的;儘管這些姓的來源只是傳說,但姬姓、姜姓、媯姓經歷了千百年沒有發生變化,卻是可以肯定的。而氏的變化就比較大,往往隔上一兩代就會出現改氏的情況。例如春秋時楚國伍子胥,本以伍為氏,但他在吳國被殺後,兒子逃到齊國,改為王孫氏。也有本人就改氏的,例如春秋時的陳厲公之子陳完,本以陳為氏,由於陳國發生內亂,出奔到齊國做了大夫,於是改為田氏,歷史上又稱之為田敬仲。

由於氏可以經常變化,因此它的來源呈現種種複雜的情況。有的以先人的別號為氏,如唐、虞、夏、殷;有的以先人的謚號為氏,如戴、武、宣、穆;有的以先人的字為氏,如伯、仲、叔、季;有的以爵號為氏,如王、公、侯、伯;有的以國名為氏,如曹、魯、宋、衛;有的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城、郭、園、池;有的以從事的職業為氏,如巫、卜、陶、匠等。

周代的姓氏制度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聯繫。一般的平民沒有姓氏。例如我們在古籍中見到的弈秋、庖丁、匠石、醫和、優孟等人,就是在他們各自所從事的職業或具有的專長之後加上名來構成稱呼的。其中「弈」表示棋師,「庖」表示廚工,「匠」表示木工,「醫」表示醫師,「優」表示演戲者。只有貴族才能有姓氏。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是因為「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有些小說中把周武王稱為姬發,把周公稱為姬旦,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古人對此看得很重,稱為「禮不娶同姓」。春秋時魯昭公娶了吳女為夫人,兩人都是姬姓,為避免非議,只好稱之為吳孟子,企圖表示她是宋國子姓之女,但是仍然被時人譏諷為不知禮。這件事在《論語·述而》篇里有記載。因此,為了「別婚姻」,貴族婦女的姓實際上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同姓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例如: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羋

出嫁之後如果要加以區別,有時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齊姜 晉姬 鄭姬 秦嬴 陳媯 國姜(「國」,氏)

如果嫁給別國的國君,則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秦姬 芮姜 息媯 江羋

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則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趙姬(趙衰妻) 孔姬(孔圉妻) 秦姬(秦遄妻) 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死後則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謐號,例如:武姜(鄭武公妻) 穆姬(秦穆公妻) 文嬴(晉文公妻) 文姜(魯桓公妻;「文」,本人的謚號)

如果不需要區別,也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來稱呼,例如武姜可以稱為姜氏,敬嬴可以稱為嬴氏,驪姬可以稱為姬氏。

戰國之後,人們往往以氏為姓,姓氏於是逐漸合而為一。到了漢代則全都叫做姓,並且自天子以至於一般平民都可以有姓。這種用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名字

我國古人有名有字,名與字也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結髮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結髮加笄)時取字。

名與字往往有著意義上的各種聯繫,這就是所謂「名字相應」。例如宰予,字子我;張衡,字平子;諸葛亮,字孔明;曾鞏,字子固;「予」與「我」,「衡」與「平」,「亮」與「明」·,「鞏」與「固」,均為同義。名與字也可以是一對反義詞。例如曾點,字哲,「點,小黑也」,「皙,人色白也」);朱熹(熹,明亮),字晦之;趙孟頫(頫,同「俯」),字子昂;管同,字異之;

「點」與「皙」,「熹」與「晦」,「頫」與「昂」,「同」與「異」,均為反義。

此外,名與字也可以是意義相關的,例如關羽,字雲長,取振羽人云之意;趙雲,字子龍,取「雲從龍」之意;晁補之,字無咎,取補過而無咎之意。有時我們從字面上不容易看出名與字之間的聯繫,這主要是由於詞義變遷了的原因.

周代貴族男子在字的前面常常加上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的後面有時加上「父」或「甫」表示性別,這樣就構成了男子字的全稱,例如伯禽父、仲山甫、叔興父。通常又可省去「父」或「甫」字,例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有時也可省去排行,例如禽父、尼父、羽父。甚至還可只以排行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不過這種情況較為少見。

貴族女子字的前面加上姓,姓的前面再加上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上「母」或「女」表示性別,這樣就構成了女子字的全稱,例如孟妊車母、中姞義母。也可省去「母」字、「女」字或排行,例如季姬牙、姬原母。有時甚至可以單稱「某母」或「某女」,例如壽母、帛女。

由於「子」是男子的尊稱,因此春秋時期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前加子字,例如冉求字子有,司馬耕字子牛。這個「子」字有時可以省去,如冉求、司馬耕可以直接稱為冉有、司馬牛。

先秦時期,名與字連著稱呼時,通常是先稱字後稱名,例如:孟明(字)視(名)、白乙(字)丙(名)、叔梁(字)紇(名)。

漢代以後,則往往是先名後字,例如:孔融(名)文舉(字)、王粲(名)仲宣(字)、王回(名)深父(字)。

名字的叫法

名與字的另一個作用是在稱呼時能夠體現出尊與卑、長與幼的區別。大致說來,古時尊長者對卑幼者要稱呼其名,卑幼者自稱也稱呼己名;對平輩或尊長者則不能稱名,只能稱字。這種稱呼名與字以體現尊卑長幼關係的辦法也一直沿用到後代。

不過,魏晉以來,由於禮貌式稱呼的逐漸增多,以及文人率真風氣的影響,字的禮尊意味開始有所減弱,稱呼卑幼者之字與自稱己字的現象逐漸多見。前者如魏太祖曹操稱部將文聘之字仲業,何叔度稱其子尚之之字彥德;後者如陸雲自稱己字士龍,殷羨自稱己字洪喬。這種稱呼方式後世繼續沿用,自唐宋以至於近代,尊長者稱呼卑幼者之字幾乎成為一種禮制;而自稱己字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例如白居易自署樂天,陸遊自署務觀,林覺民自署意洞。這些又是字在表示禮尊意味時的一種發展變化。

名與字還有一個作用是能夠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前面已經說到,先秦時常在字的前面加上孟(伯)、仲、叔、幼,例如伯夷、叔齊,伯夷是兄,叔齊是弟。孔丘字仲尼,仲表示老二,其兄孟皮,「孟」表示老大。而漢代之後取名時又常用相同的偏旁或用上相同的字表示同輩關係。例如漢末劉表之子劉琦、劉琮兄弟,就都用了「玉」字偏旁;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及其堂 兄弟杲卿、曜卿、春卿就都用上了一個「卿」字。這種現象,現在也還常常可以見到。

別號

除名與字之外,古人還有別號,也可以叫做別字。別號開始時大約是自取的,後來也有別人給加上的。號與字不盡相同,字是成年時由尊長代取的,用以表德,同名之間有意義上的相應關係;號則是即興而起,較為自由,往往用上一些漂亮、高雅的字面。

別號有些是用來表示自己的操守、德行的,如晉皇甫謐自號玄晏先生,梁陶弘景自號華陽逸士,宋司馬光自號迂叟。有些是以所居之處為號,如杜甫住在長安附近的杜陵,自號杜陵野老;蘇軾在黃州東坡住過,自號東坡居士;蘇轍晚年退居穎濱,自號穎濱遺老。有些是以居室之名為號,如陸遊號龜堂,辛棄疾號稼軒居士。有些別號是他人推許的稱號,如賀知章稱李白為「摘仙人」,後人就稱之為李摘仙;宋祁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名句,時人稱之為紅杏尚書。

別號可以是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的,如晉葛洪號抱朴子,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但是兩個字的別號也很多,如王安石號半山,陸遊號放翁。三個字以上的別號有時也可以壓縮為兩個字,例如蘇東坡、李易安。由於對人稱呼別號也是一種敬稱,因此兩個字的別號在運用上同字沒有什麼顯著的分別,有些人甚至以號行世,他們的字反倒較少被人稱呼,例如白香山、陸放翁。


推薦閱讀:

細品《紅樓》中丫鬟們的名字
為什麼日本人名字當中會有尻這個詞?
哪幾類人最需要更改名字
@所有人 || 房產證上名字越多,稅款越多?!

TAG:名字 | 姓氏 | 古人 | 孟姜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