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佛教中的禪宗和凈土宗的起源、相同及區別
自佛教傳至中國,從歷史上可以分為十宗,其中禪宗和凈土宗的影響力最大,故有此文。希望一方面授道解惑,一方面拋磚引玉。
禪學是佛說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總相法門。在開悟的人看起來,所謂頭頭是道,法法皆真。可是對於迷昧的人看起來,就是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當年在靈鷲山,釋迦牟尼拈花不語,摩訶迦葉破顏含笑,一機一教,相得益彰。佛開口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與摩訶迦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道理呢?就是佛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後三嘆「奇哉」所說的「大地眾生,個個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真理,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真理。這就是佛教禪宗的學說。簡單的稱為禪學。
禪宗中有說的「西天四七,東土二三」。經過西方禪宗二十八祖後,禪學又傳到東土中國有了六位祖師。可謂是燈燈續焰,奕葉相承。達摩來到中土,受到了梁武帝的接見,從而有了著名的禪機。帝曰:何為聖諦第一義?祖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認。真是字字珠璣。可惜梁武帝只知道著相事修,追求人天福報,不知道離相妙修,求證佛果菩提。教大機小,不識其中妙義。達摩遂走,一葦渡江,來到少林面壁九年,深入禪定。
後經過了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諸位大師,直到中國禪宗傑出的六祖惠能大師。他本是廣東人,一天在客棧聽人誦《金剛經》,惠能善根成熟,智慧煥發,深明我佛心宗,頓時感到身心安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後來到弘忍大師的東禪寺,被安排去舂米。有天一個小沙彌走到了米房來,口裡念著一首神秀大師的偈子:「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一聽,認為這四句話道理雖然說得很好,只是漸次法門,還是著於有修有證的執相染修,不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清凈妙修,修即無修的道理,惠能當時就問小沙彌說:「小師傅我也有四句話,就是我不識字不會寫,請你代筆書寫如何?」接著惠能說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著名的偈子。正道出了佛果菩提無形無相,本來沒有一法可得,那有什麼菩提樹。本來就是非色非聲,那有什麼明鏡台。法身清凈,猶若虛空,本來無有一物。既是不生不滅,無修無證,那裡還有什麼煩惱可斷,塵埃可惹!這真是「踏破虛空無一事,涅槃生死絕安排」。神秀大師的偈子是有修有證,依次深入,就像古人說的「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法未為真」。而惠能大師的偈子,是無修無證,也正是「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剎土現全身」。這正揭示了禪宗的真諦。小沙彌把惠能大師這四句偈子與神秀大師的四句倡子統統都寫在牆壁之上。消息傳遍全寺,引起震動,傳到五祖那裡,弘忍大師聽了以後,知道這個人是佛門法器,他就親身拿一根手杖,跑到米房將手杖向米袋上敲了三記。到了半夜三更,惠能就恭敬虔誠地走到五祖的卧室來,弘忍大師就為惠能開示說法,機教相當,心心相印,又將正法眼藏和祖傳的衣缽傳給惠能,稱為東土第六代祖師,後將禪宗更加發揚光大。
禪有如來禪與祖師禪二種不同的階段。如來禪就是根據佛經所說的禪學道理,即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之後,對摩訶迦葉傳授正法眼藏和衣缽時候,所說的法語。祖師禪是達摩初祖航海東來,到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不立語言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理。不論是如來禪,或者祖師禪,都是為了開示悟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這就是明白宗時是無字教,明白教時是有字宗。
凈土法門,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個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導致人們歡喜修學、信受奉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真是『是男是女總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無上法門。凈土宗的依據是出在凈土三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在佛教看來,一切諸法,都是隨著因緣和合而發生髮展,這是一條客觀存在的規律,凈土法門也不能例外。
(一)觀無量壽佛經
凈土法門的發起因緣,是根據《觀無量壽佛經》。本經是釋尊在摩羯陀國王舍城的東北方耆闍崛山(別名靈鷲山),於千二百五十人之聲聞眾和三萬二千的菩薩眾之前說法之時,以王舍城所發生的宮廷事變為起因而述說的經典。
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以一心迴向往生凈土為體。由此可知觀經是以觀佛三昧,念佛三昧二法為宗的經典。
(二)阿彌陀經
本經是釋尊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為首以及諸多佛弟子聽眾而說的經典。
(三)無量壽經
本經是述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凈土莊嚴及往生人的因果之經典,由上下兩卷而成,一名雙卷經,又名大經。
上述凈土三經,再加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世親菩薩的《往生論》,合稱為凈土五經一論,是凈土法門主要經論依據。
凈土法門隨著佛教經論傳譯到中國以後,逐步得到發展。雖然不同於禪宗和其他宗派的直系傳承,但由於它的影響很大,收機甚廣,容易令人信解修證,所以在不同時期、不同朝代、凈土宗的高僧大德層出不窮。為信眾所推崇的有蓮宗九祖,或十三祖。
自古至今,以蓮宗初祖慧遠大師建東林寺,又鑿池種蓮,因號蓮社,集眾六時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中國蓮宗之始。蓮宗九祖包括:1、慧遠大師;2、善導大師;3、南嶽承遠大師;4、五台法照大師;5、新定少康大師;6、永明延壽大師;7、杭州省常大師;8、雲棲祩宏大師;9、靈峰蕅益大師。近世以清初凈土宗大德行策、實賢、際醒和近代印光四人。加上前述九祖,並稱蓮宗十三祖。
凈土法門的修持方法有:實相、觀相與持名。
實相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兩根,便不能普被。所以在凈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歸禪門去提倡。
觀相念佛需要要根利、心細、聰巧,再加上印象深刻、精神強旺的人方能成效,這就萬不得一了。所以也不能普及。
持名念佛:不論上中下根,但是能念,無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亂,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經過二千年來,佛門大德不斷提倡和實行的結果,已成為最普遍而深入民間的佛法。就因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緣故,所以其所度脫的人數,也遠非各宗所能望其項背。可以說自有佛法以來,得度總人數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出若單就數量一項來計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失色,其實它所含道理的廣博淵深,不特較諸各宗絕無遜色,並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無不包羅在內,實集各宗之大成。此所以論效果,論學理,論難易,確都卓然獨步,無與比肩。於此可知有人瞧不起念佛法門,謂為系愚夫愚婦之所修者,這實是一種嚴竣的門戶知見和誤解。對於念佛法門,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說是體會不深。假使他是真有認識的話,那他對於凈土這一方便法門,自然會佩服到五體投地的。持名念佛有種種方法。為了要適應念佛時的環境和心境起見,為了要適應念佛人的根器起見,所以念法便有種種不同,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長。人念佛時,可以自己選擇下列合宜之方法,加以實行,若是念了些時,覺得此種方法,又不能鎮定當時的心境時,便可以再換一種念法,如是一換再換,八換十換,均無不可,只要這一刻能定心掃除妄念的,便是這一刻的好方法。故特將各種念法分別詳述於下。象高聲念、默念、金剛念、覺照念、觀想念、追頂念、禮拜念、記十念、十口氣念、定課念、四威儀中皆念、念不念皆念。古人說:念而不念,不念而念。
總而言之,凈土法門,在我們中國實實在在是收機最廣,影響最大。歷代以來得到廣大教徒的信受奉行,其主要原因,由於它是最方便、最簡單、最穩當、最疾捷、最圓最頓的無上法門。
心無旁鶩,只做學問,莫談國事,避諱政治。既不眼紅富人,也不迷戀舊上海的小資情節。
再談談關於禪凈雙修的思想。
古有圓瑛大師,福建古田縣人,十九歲於拜和尚為師。在二十八歲的冬天,又在禪七之中,定功得力,身心俱空。自從三十六歲以後,凈土機緣成熟,因閱讀永明延壽大師和雲棲蓮池大師等許多凈土法門經典著作,開始深信凈土念佛法門。從此就努力於禪凈雙修。由事念而歸理念。正如永明大師《四料簡》說的:『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圓瑛大師的思想的主要精要包括:
(1)念佛法門發起因緣:念佛法門,又稱凈土法門,又名蓮宗。又曰凈宗。乃是釋迦如來至極悲心,觀機施教,觀察眾生之機,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
(2)念佛就是修行:大凡人之修行與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業分別。若身行惡事,口說惡言,意起惡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門,能令眾生三業清凈,即是修行之法。
(3)念佛最為穩當:唯有念佛法門,而有自他二力可恃。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之願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
(4)念佛殊勝方便:念佛殊勝方便,即是可普攝群機。若智若愚皆有分,是僧是俗總堪修。
(5)念佛能消業障:一切眾生,自從無始一念妄動,而有無明。業障不除,佛性不得現前。
(6)念佛莫求福報: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門,乃是為著娑婆世界眾生,備受眾苦,逼迫心身,無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離娑婆之苦,得極樂之樂。今念佛不願往生西方,乃願再生人世,享受人間福樂,實為可惜。殊不知人間,萬般都是苦、空、無常、何有真樂?縱得榮華富貴,得受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此等快樂,都非真樂。
(7)念佛能斷煩惱:煩惱之為害甚大,一為我執煩惱,二為法執煩惱。一句彌陀如阿伽陀葯,能醫眾病。
(8)念佛速了生死:念佛法門,雖可橫超三界,速了生死,而於臨命終時,是一最大關頭。
(9)念佛具足三學:念佛一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門,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不出經律論三藏。三藏所詮,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一句彌陀名號,一心稱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學。
(10)念佛普攝群機:念佛法門,對上中下三種根機,無機不攝,有情眾生,具有知覺,但發真心,無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稱念六字洪名,不必廣學諸法。
(11)念佛可度眾生:夫念佛法門,以一心念佛,求生凈土,離苦得樂。
(12)念佛得成佛道:念佛之人,而得諸佛慈悲之所護念,彌陀願力之所攝持,命終往生,經登不退,任運進修,直至成佛。
禪凈雙修數十年,了知凈土即深禪,有人問我其中意,雲在青山月在天。
來源:http://hi.baidu.com/%EC%F8%BE%BB%CB%AB%D0%DE/blog/item/e0b10cd07b412b8da0ec9cb8.html推薦閱讀:
※六祖慧能語錄節選五——「住心觀境,是病非禪」
※百丈禪師《坐禪儀》
※禪宗寺院制度
※【禪宗講述07】禪宗叢林
※【禪宗】張拙秀才悟道,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