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啥事都要講道理」就一定好嗎?

「生活可不會和你講道理」

小冉是我師弟,在一家中型民企已經工作兩年了。

因為都喜歡互聯網和寫作,我們差不多每個月都會碰面一兩次。除了聊網路,聊寫作,有時候也會談談他的工作。

在我看來,小冉勤奮、認真,本職工作也幹得非常好。不然的話,不可能兩年時間就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幹。不過他並不這樣認為。

比如說,他認為自己在公司非常「不合群」。

和很多其他企業一樣,他所在的企業酒文化盛行,很多同事、領導有事沒事就喜歡出去吃飯喝酒。公司業績創新高了,要出去飯局慶祝。公司業績不好了,要出去借酒消愁。高興了,大家喝酒談笑風生。不高興了,大家喝酒吐槽。每周都有飯局、酒局。

一開始的時候,每次飯局同事領導都會特別熱情的拉小冉參加。可是他酒量特別差,還有輕度的酒精過敏,每次都只能婉拒。

幸好同事領導都是通情達理的人,知道他的特殊情況後,再也沒人逼著他喝過。

只是,他發現除了公事之外的那些私人飯局活動,越來越少人拉他參加了。到後來,他甚至都不知道其他同事是否有活動了。

同時進公司的同學早已經和同事,領導打成一片。只有他一個,感覺被所有人孤立了。僅僅因為喝酒這件小事,更何況是身體的原因而不是他的錯。

小冉感到非常委屈,甚至想要離開這家公司。

他沒法理解的是:明明不是自己的錯,為啥自己就要承擔這樣的後果?這也太沒有道理了吧?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學習各種道理。在家父母講,在校老師講,到了社會前輩講。

幾十年下來,我們形成了用「講道理「和別人打交道,以及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所以和別人發生爭執的時候,最無奈時往往會說上這麼一句:你怎麼能不講道理呢?

事實上,這個世界除了道理,還有很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多情況下,講道理並不是解決問題最高效的方式。甚至可以這麼講:凡事都要講道理,其實是最大的不講道理。

因為身體原因而非主觀態度不能喝酒,結果沒法融入公司的圈子,甚至無形中損失很多發展機會,這件事情當然不講道理。

但是對那些喜歡喝酒的同事來說,每次活動硬要拉個不喝酒的人,無疑會失去很多樂趣和氣氛,讓高興的事情變得掃興。硬要如此,才是對他們不公平,不講道理。

你不能喝酒,沒人逼著你喝,大家都理解你。但理解你不意味著要遷就你,犧牲自己的樂趣。你沒有喝酒的能力,自然無法享受酒文化給你帶來的好處,這件事情,最公平,最講道理。

仔細琢磨,道理無非就是一種規則。既然是規則,便意味著保護了一些人,同時損害了另一些人。規則的受益者會跟你講道理,但憑什麼要求規則的受害者也跟你講道理?

說不定那群同事里,有人比你還討厭喝酒,有人酒量比你還差。只不過他們比你明白的是,既然想要享受規則的益處,自己總得付出些什麼。儘管這規則看起來是不好的。

說到底,不過是你沒看透,總覺得所有人必須無條件講道理。

第二次創業期間,我曾經將電商代運營作為主要業務之一。為了學習電商,自己親自做過一段時間的客服工作。

一開始的時候特別鬱悶,因為我發現不管產品銷售文案寫得多麼清楚,還是有很多客戶看都不看就下單了。下單後要求一些超出承諾範圍的服務,得不到滿足便潑口大罵。

年輕氣盛,加上確實自己沒做錯事情,有時候便直接跟客戶吵起來。

因為確實是客戶沒搞清楚,所以爭吵基本以我的勝利告終,但是我發現帶來的後續結果卻不太妙:

1、這部分客戶,基本都不會給產品好評,影響後續銷售

2、這部分客戶,基本再也不會來我們商店購買產品了

3、因為和這部分客戶爭吵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我根本沒時間處理其他客戶的問題

和一位前輩聊天,他說了句至今讓我受益的話:

你要記住,做服務工作的核心宗旨是客戶永遠是對的。解決問題永遠比辨明對錯重要。

客戶來購買你的產品,核心目的是得到相應的服務,而不是來和你講道理,證明誰對誰錯的。願意下單購買的人,說明至少有了成交的誠意。發現購買的產品和自己設想的不一樣,抱怨幾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你和他講道理,就算你最後贏了,除了讓客戶感覺「我是個傻逼」之外,還能得到什麼呢?

沒人喜歡自己是個傻逼。即便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錯,也很少人願意直接承認。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一個台階,而不是你跟他講道理。道理上你贏了,可客戶你肯定會失去。

後來我改變了自己的處理方式。

即便客戶確實因為自己沒看清產品說明而錯誤下單,我也首先跟客戶道歉:對不起,可能我們的說明寫得不夠清楚,才讓你誤會了。現在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種是你可以申請退款,我馬上為你處理;第二種是雖然你需要的服務我們這個產品無法提供,但它也有自己xxxx的獨特優勢,我還是希望你可以嘗試一下。

結果很多客戶反而跟我道歉了。

因為年輕,所以往往自尊心很強。因為自尊心很強,所以凡事都要講道理,分個對錯。

後來才發現:通過講道理能解決的問題不少,因為講道理而失敗的事情更多。

有多少情侶,是因為每次吵架都要分個對錯而分手。但很多時候,爭執是因為某一方耍小性子,想要享受一下作為戀人的特權。只要不是常態,這時候一個溫暖的擁抱,效果要比冷冰冰的道理要好得多。

有多少朋友,因為某個「道理」而反目成仇。他們不明白,如果事情的焦點全部都集中在道理上之後,也意味著感情在雙方的關係中已經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

最需要道理的,是法庭。在生活中,除了道理,我們還需要些別的。


推薦閱讀:

「男人不可百日無姜」有什麼道理?
混了這麼久的社會,才懂得這樣的道理
惡婆婆面相:從面相看誰是不講道理的惡婆婆
小故事大道理---生命不能承受的忠誠
上海女人是個寶!看完覺得好有道理!

TAG:道理 | 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