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戰前的國家較量和秘密共謀

開戰前的國家較量和秘密共謀 2010年07月06日 23:26 文史參考 【大 中 小】【列印】 共有評論0條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鮮半島大雨滂沱,漢城被霧氣籠罩。這是朝鮮半島梅雨季節里普通的一天。4時,三八線上,連續升起的信號彈划過漆黑的夜空,5時,北朝鮮的數千門炮火轟鳴,朝鮮戰爭爆發。動蕩的世界,沒有人會認為亞洲東部地區發生的一場局部戰事 「會對這個半島以外的人們產生什麼影響久遠的後果」,這一天對於朝鮮以外的世界實在是個普通日子。

斯大林想佔領日本

1945年6月25日,《聯合國憲章》簽訂。美蘇兩國的並肩作戰埋葬了法西斯,但意識形態的對抗卻使昔日的「盟友」成為冷戰下的「仇敵」。如果說1948年美蘇兩國在歐洲上演的柏林危機還屬於「文戲」,那麼兩年後的1950年,蘇聯為對抗美國,在亞洲的朝鮮導演了一場徹徹底底的「武戲」。

朝鮮半島在李奇微將軍回憶錄中曾被比喻為「從亞洲大陸伸出的一個肥胖的拇指。」這個「肥胖的拇指」最初並沒有成為美蘇兩國爭奪的焦點。1945年8月,蘇聯對日作戰出兵中國東北後,前鋒部隊迅速抵達朝鮮半島中部的開城附近,而此時美軍正在數千公里以外的沖繩與日軍激戰,無暇顧及朝鮮半島。戰爭形勢的迅速變化迫使美國人不得不首先考慮朝鮮半島的勢力劃分。

正當美國人還在地圖上尋找一條合適的界限時,此刻蘇聯人的腳已經踏在朝鮮的土地上了。美國唯恐蘇聯獨佔朝鮮,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接受日軍投降,該線以北為蘇軍對日受降區,該線以南為美軍對日受降區。關於三八線劃界這個倉促的建議,美國人沒想到蘇聯人真的會同意,因為此時朝鮮半島上的蘇聯軍隊已經越過三八線正沿著公路向漢城運動,即使蘇聯提出以37度線甚至更南面為界,美國也必須從實際出發接受蘇聯的修正方案,但斯大林毫不猶豫地同意了該方案,這一舉動著實讓後來的研究者迷惑不解。

斯大林之所以會同意三八線方案,是因為蘇聯想要以此作為條件換取蘇軍部分佔領日本。在斯大林眼中北緯38度線應該向東一直延伸至日本列島,也就說蘇聯人要以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南地區交換日本本土三八線以北地區。蘇聯放棄佔領整個朝鮮半島的機會不過是為了表達與美國「交換」地盤的誠意,或者說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但美國鑒於德國分裂的例子,絕不允許蘇聯染指日本,結果蘇聯人既不能實現其直接懲處日本的夙願,又不能藉助朝鮮半島保持對日本的威懾。

斯大林承諾在先,即使覺得「吃虧」,也是覆水難收,只好暫時接受美國獨佔日本,兩國共占朝鮮半島的局面。冷戰格局形成後,美國扶持日本對抗蘇聯的態度日益明顯,杜魯門甚至公開宣稱要以德國和日本來做抵抗蘇聯擴張的堡壘。蘇聯在處理柏林危機中表現得極端被動,為了集中力量對抗美國和西方集團,不得不在亞洲維持一種相對緩和或保守的方針。在遠東地區,蘇聯既要與美國劃分勢力範圍,又要避免直接衝突。

三八線的劃分,埋下了朝鮮民族長期分裂的種子,而且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蘇兩國之間已出現分庭抗禮的趨勢,這顆苦種是必定要發芽的。正是朝鮮半島的分裂使得南北雙方的政治勢力都各自謀劃著以武力統一對方。朝鮮半島上任何風吹草動都足以牽動遙遠的莫斯科和華盛頓的神經。

1948年12月,蘇聯單方面從北朝鮮撤軍,此舉意在逼迫美國撤軍南朝鮮,同時也為防止「擦槍走火」,避免美蘇在朝鮮半島直接發生對抗。但是在南北半島的分裂的現實下,蘇軍的撤離,只是暫時避免了美蘇之間在東亞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但美蘇堅持以南北朝鮮為各自勢力範圍的方針,卻無法使雙方對南北朝鮮兩個政權之間的衝突置身事外。

金日成的試探

分裂的種子必然結出戰爭的苦果。蘇軍已經撤出,而美軍尚未撤離的形勢使北朝鮮政府所受到的壓力大增。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兩度向蘇聯尋求幫助。然而,蘇聯在歐洲處境被動,斯大林不想進一步在東亞刺激美國人。更何況,這樣做反而授美國人以口實,進一步將美國與南朝鮮的關係同盟化。所以斯大林沒有同意與北朝鮮締結互助條約的請求,而且在軍事援助上也加以限制。

1949年4月中旬,莫斯科方面從情報中得知,美國準備在5月從朝鮮半島撤軍,而南朝鮮李承晚政權打算在6月對北朝鮮發動大規模進攻,斯大林認為這時不幫助金日成以致丟掉北朝鮮,那麼蘇聯在亞洲將遭受巨大損失。斯大林在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的同時明確建議金日成向中共尋求兵員上的支持。

6月底美軍撤出朝鮮,標誌著「美國在亞洲基本上完成了以收縮力量和防線為特徵的戰略調整」。可是,南朝鮮當局卻加緊了軍事挑釁和進攻準備,三八線上的緊張空氣似乎證明進攻已迫在眉睫。到了9月份,蘇聯軍事裝備已運抵北朝鮮,人民軍也迅速擴展到近9萬人,與南朝鮮不相上下,這無疑鼓勵了一心想早日統一朝鮮的金日成,但此時蘇聯的軍事援助主要還是為了加強北朝鮮的防禦力量,而不是為了鼓勵其向南方發起進攻。

面對來自南方的威脅,此時「兵強馬壯」的金日成已在考慮變被動為主動,他躊躇滿志地認為這是通過軍事手段實現朝鮮統一的有利時機。9月3日,金日成向蘇聯使館提出了一項主動進攻計劃。由於擔心內戰拖延下去,將在政治上處於不利地位,此時的金日成並不指望能夠以武力迅速統一朝鮮半島,而只是向蘇聯建議奪取翁津半島和該半島以東大約到開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鮮地區,如果進展順利,則「可以繼續向南方挺進」。

應該說,當時整個亞洲局勢的發展對蘇聯與美國對抗是十分有利的:中國革命已經取得了根本性的勝利,美國軍隊已經撤出朝鮮半島。然而,斯大林還是拒絕了北朝鮮在朝鮮半島採取軍事行動計劃。9月24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討論了朝鮮的局勢認為,「由於目前北朝鮮的武裝力量與南朝鮮相比沒有占絕對的優勢,因此不能不承認,現在進攻南方是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所以從軍事角度看是不允許的。」

與蘇聯對於北朝鮮方面戰鬥力的保守估計不同,美國對南朝鮮軍隊的情況表現出極大的樂觀,1950年6月8日,美國軍事顧問團羅伯特少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明:「韓國軍隊已達到世界水平。萬一北朝鮮軍隊前來進攻,像以往的事例(翁津、開城事件等)一樣,韓國軍隊有力量將其擊退。」6月12日,美軍軍事顧問團在回答聯合國朝鮮委員會質詢時再次指出如果南朝鮮「萬一受到侵略,韓國軍隊也能夠將其擊退」。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春天去哪個國家好玩?
人種類型科普:東亞人種康巴類型(Kham)
東盟國家中秋習俗
世界最適合養育孩子的10個國家 第1位出人意料
何為國家的根基

TAG:國家 | 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