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大, 黃磊有絕招 !

你好,我是丹媽

資深童書編輯 + 兒童心理諮詢師

- 文 = 丹媽 -

「為什麼我的孩子脾氣那麼大?」,這是丹媽在微信里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丹媽之前分享過很多處理孩子情緒的文章? 這個敏感期每個孩子都會遇到,但99%爸媽都不知道怎麼處理,但其實每次我都會在心裡默默的擔憂和感嘆:肯定會有家長說這些辦法都沒用……

是的,我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我們拿孩子的倔脾氣是真沒辦法。

前幾天重讀黃磊的書《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看到一個多多小時候發脾氣的片段,在這個父女倆相互對峙互動的幾個回合中,丹媽再次真切的學習到了許多處理孩子情緒的好辦法:

點擊載入圖片

第一回合

傾聽、同理孩子的情緒

這個故事正好就是發生在多多傳說中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叛逆期)。

黃磊與妻子接多多放學,一家人開開心心地行駛在回家的路上,途中經過一家麥當勞,每次多多看到麥當勞都會和爸爸一起喊幾聲「麥當勞」,似乎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

可這次喊完之後,多多竟大哭起來,問她怎麼了,她只是哭喊著:「我不吃麥當勞!」,這可把爸媽聽糊塗了。

「多兒,不吃,沒人讓你吃麥當勞,我們不吃麥當勞哈。」爸爸只好先同意她。

可多多卻像著了魔一樣,不管爸媽說什麼,嘴裡還是繼續哭喊著同一句話:「不吃,我不吃麥當勞!」

「多多,跟爸爸說說怎麼啦?」

「是哪裡不舒服嗎?告訴媽媽好嗎?」

「多多,不哭,有什麼不舒服不開心的說出來」……

夫妻倆此時的做法完全就是按照心理學上「處理孩子情緒」的標準程序走的:

他們很願意去傾聽孩子的感受,鼓勵孩子表達,告訴孩子哭沒有用,你要說出來;

也去嘗試理解孩子,猜測孩子內心的感受,並幫她說出來。

「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對,我們不吃麥當勞」……針對孩子一般的哭鬧,這樣的方法就夠用了。

但那天卻不知是怎麼了,這一切的溝通技巧都完全失效了。

和所有著急的父母一樣,夫妻兩開始崩潰,滿腦子只想著「拜託你別哭了」,語氣也越來越不耐煩:

「好了,寶寶,你別哭了。」

「行啦,別哭了。」

「不許哭!」……

就這樣,夫妻兩你一句我一句,全家徹底陷入僵局,多多卻哭得越來越厲害。

點擊載入圖片

第二回合

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穩住孩子的情緒

黃磊只好把車停下,抱多多到路邊,女兒不哭了,可還是和爸媽置著氣,眼往遠方,儼然一個英勇就義的小壯士。

丹媽覺得黃磊抱孩子下車的舉動非常對:孩子亂的時候,父母最不能亂。

與其彼此僵持,不如停下手中的事情,換個地方,換個心情,讓彼此都冷靜一下。

穩住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去穩住孩子的情緒。

此時夫妻兩已經從剛剛車上的崩潰中冷靜下來,面對女兒的奇怪表現,他們更多不是惱怒:「孩子怎麼這樣!」,而是信任孩子不會無理取鬧,疑惑「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帶著這種信任與疑惑,兩人一同蹲下來看著女兒,再次耐心地問道:

「多兒,跟爸爸媽媽說說,你怎麼啦?」

多多卻還是不答,只是把目光投向車流。

黃磊後來描述女兒的那神情,彷彿是他們做了什麼對不起她的事。

那天正是盛夏,天氣炎熱,這對年輕的父母面對一個兩歲半的女兒,不知所措的站在北京車堵人亂的街頭……

看到這裡丹媽想,這種「不知所措」的心情真是每個做父母的必經之路。

當孩子莫名的哭鬧,當孩子怎麼都聽不進我們的話,當我們感覺自己竟然完全搞不明白這個明明是從我們肚子里生出的小孩。

我們氣的是孩子的不聽話,更氣的是那一刻,我們似乎對最親密的孩子失去了掌控,對自己充滿了挫敗感。

點擊載入圖片

第三回合

當一切溝通失效,唯有信任、陪伴、等待

就在這時,黃磊與妻子提議讓多多冷靜一下。

他平靜又真誠的對還只有兩歲半的女兒說:「多多,黃憶慈,這樣,你自己想一想到底怎麼了,如果無理取鬧地哭就不對了,如果你錯了就擁抱一下爸爸媽媽,好嗎?」

黃磊說,這種給一個台階給孩子下的方式,之前對多多是很有效的,可這次多多卻繼續沉默。

於是,夫妻倆起身,他們沒有離開,而是靜靜地站在一旁,關切地看著女兒。

他們既不準備沒原則地妥協,也不想因此就打罵孩子,逼孩子認錯。

就在這時,女兒做了一件讓父母從來沒想到的事——她招呼也不打的徑直向遠方走去!

黃磊說當時兩人的心都亂了,可還是決定只要女兒走在他們視線與追趕範圍內,就先不去阻止她。

孩子每一次的哭鬧與任性,都是在挑戰與試探父母對他們的信任。

而黃磊在心裡對自己說,女兒是值得信任的。

最後,多多背對著爸爸媽媽,停在了大約離父母二十米的一根電線杆那。

一個只有兩歲半的孩子,獨自站在街邊,身邊沒有父母,可她卻鎮定自若,完全獨立。

時間一點點過去,爸媽在等她回來,她在等爸媽過去。

這場親子之間的心理戰,彼此都在等待誰先妥協。

黃磊說,他在那短短的幾分鐘里意識到:多多長大了!

她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她還不懂如何用語言去表達,而只好以「發脾氣」的方式去宣告自己的獨立。

最終,父母還是敗給了孩子。

黃磊走過去向女兒伸出手,多多也不假思索地握住爸爸的手,那一刻,他說自己的心裡充滿了無法言語的愛和感動,他在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我會永遠愛那個路邊的小孩,不管她是否會向我走來」。

每次看到這段,丹媽都特別感動,甚至眼眶泛紅。

為人父母,也許要接受的最殘酷真相就是:父母永遠扭不過孩子。

面對孩子的「脾氣」與「倔強」,丹媽也真想不出什麼百試百靈的妙藥,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像黃磊一樣:

●先去改變可以改變的,反覆地去傾聽:「告訴爸爸怎麼了?」

去引導:「有什麼不舒服的可以說出來」

去共情:「對,我們不吃麥當勞」

用我們的冷靜喚醒孩子的理智,用我們的理解喚回孩子的成長。

●接受不能改變的,當孩子一意孤行時,耐心的去等待,去接受,去陪伴。

陪伴並不是把孩子丟在一邊,對孩子的情緒置之不理。

而是像黃磊那樣,靜靜的站到一邊,用關切的目光,信任的態度接受孩子的幼稚,等待孩子的冷靜。

別總把「孩子哭了」當成自己的責任,把哄不好孩子當成自己的無能。

也許我們也可以像黃磊一樣,用輕鬆的心態記錄下孩子每一個幼稚的瞬間,我想他之所以會把這些拍下來,一定是他在看多多哭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更多是好笑、有趣、疼愛,而不是挫敗。

換個角度看待孩子的「脾氣」,也許真沒那麼討厭。

一個孩子之所以能從一隻只會哭鬧的「小怪獸」,長成像多多現在這樣乖巧體貼的「小天使」,一定離不開父母在育兒中的耐心和愛心,更離不開父母在面對孩子任性時的胸懷與智慧。

讓我們像黃磊一樣,面對那個「壞脾氣」的倔孩子,依舊走過去,伸出手,別著急,別較真,因為,只有愛會讓一個人更好。

丹媽碎碎念 這篇文章,雖然用的黃磊女兒2歲多時候的案例,但並不代表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不適用啊,因為方法是共通的,只要掌握了技巧,丹媽覺得用在老公身上都OK哦。

前幾天跟一個家長聊天,她很困惑:為什麼這些育兒道理,照搬使用,卻總不得心應手?其實,丹媽覺得,育兒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種內化,只有當我們真的發自內心地去認同,並把這些理念內化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才能從內而外發生質的改變,孩子也才會因此改變啊。

推薦閱讀:

建國後周恩來因為跳舞多次對高幹發脾氣 3
一個脾氣急躁、難有郎君的八字
愛發脾氣但卻旺夫的幾大星座女
你的脾氣里,藏著你的修養(好文)

TAG:孩子 | 脾氣 | 黃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