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孟子之本心觀念

查看文章2009-12-28 15:05孟子對於我們中國文化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他的思想和學說,是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而來的。人們把以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思想為基礎的儒家學說稱做「孔孟之道」。 孟子在後來被人們稱為「亞聖」,正是他的思想學說被中國人所普遍的信仰和接受。孟子的心學觀念也是深深的融入到了中國人的性格和生活之中。孟子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孟母三遷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我們通過對孟子的學習,從而對心性的有一個深入的認識,以及了解道德的深刻來源。孔子的思想學說是以仁為核心價值的。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同樣強調仁的核心價值。孟子通過對心的闡釋,來進一步說明了仁的價值,並且圍繞本心來建立了他的學說。孟子說:「仁,人心也。」(《告子上》)指出了仁就是人心所具有的本質,仁即是心的所固有的。而這個固有的仁的人心,就是孟子所說的本心。孟子從各個層面和角度對人心進行了闡述和分析,所以他的學說也被稱為心學。孔子很少談心和性,而孟子則是深入的對心和性進行的討論和分析,也開啟了中國文化思想中的心性之學。我們就首先從的心學開始來講。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具有一個善良本心。這個善良的本心也是我們中國人經常所說的良心。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一個善良的本心平時是隱藏而不顯的,而會時常因為在某種情境之下顯露出來。這種善良的本心是天賦的,孟子認為這種善良的本心就是從「惻隱之心」等體現出來的。而本心就是落實在仁義禮智這些道德品質之中。這是人人所固有的。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在這裡,孟子清楚的表明了因為人人都具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所以人人也就具有仁義禮智這些道德,不是由別人強加的,也不是受到外在的環境的影響才有的,而是我們本來就具有的。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沒有這四種心和由這四種心而來的四種道德,那肯定是沒有深入的去思考的原因。只要有深入的思考了,孟子認為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四個方面,就是孟子所說的本心的體現。我們下面來討論這四心。首先講惻隱之心。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仁也」,惻隱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仁的體現,也就是仁愛之心。到哪裡去找這種惻隱之心呢?我們是否具有這種惻隱之心呢?答案是肯定的。對於一些事情和人物有深刻的感覺和感動,心中悄然的觸動,就是惻隱之心的呈現。這是存在於心靈的最深處的。具體的講,落實到平常生活之中,就是同情心。對於別人的同情,以及其他小動物的同情,甚至對於天地中萬物的同情和熱愛,都可以是惻隱之心的表現。也就是博愛的情懷的體現,對於每一個人必然是具有的。有值得同情的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的這種惻隱之心就會自然的顯現出來。比如從去年的大地震,全國的人以及全世界的人,無一例外的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同情心,這也就是人類所具有的本心的表現。又對於弱者的同情,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具有的。比如對與別人的幫助,對於乞丐的施捨,也同樣是這種同情心的流露。有一次我在魯迅小學的旁邊,就看到很多的小學生把自己的一些零錢給了旁邊的乞丐,當時我覺得很感動。說明了這些小學生是具有很深刻的同情心。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埋藏著一顆善良的心。當然他們可能並不知道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卻正是他們的這種同情心的自然和真實的流露。其次講羞惡之心。孟子認為,「羞惡之心,義也。」羞惡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義的體現。我們平時所講的「義」,也就是來源於這種羞惡之心。孟子認為,這也是我們本心的一種表現,同樣是人人都具有的。即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義,而義就是天賦的道德品性,這個道德品性是「人皆有之」的。我們對於一些美好的事物都有一種本能的喜悅和熱愛,而對於醜惡的事物就會有一種本能的厭惡和羞恥。我們對於很難看的東西,比如垃圾就會有天然的厭惡之心。又對於醜惡的事情,也會生一種討厭的情緒。同樣,對於壞人我們也會有天然的痛恨之情。這就是「羞惡之心」的自然的流露,就是義埋藏在我們的心裏面,而時常的表現出來。孟子也用了一個也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告子上》)這個就是「嗟來之食」這個成語的來源。即使是在需要乞討的人的也仍然保持著本來的羞惡之心。現在學校里也提倡八榮八恥,其目的也就是要喚起我們心中的這個羞惡之心,也就是「義」。知道道德,按照義的原則去做事情。知道榮和恥,也就是知道了義之所在。榮恥是我們自己心裡的一種感覺和感情,也是來源孟子所說的的這個羞惡之心。這種感情每個人都是具有的。對於合乎於道義的事情,我們會感到光榮,而不合乎於道義的事情,我們也會感到羞恥。這就是義的表現。孟子也講:「仁則榮,不仁則辱。」(《公孫丑上》),揭示了榮和辱的的結果的不同在於是否有實行仁義這個天賦的道德標準。其次講恭敬之心。孟子認為「恭敬之心,禮也。」恭敬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禮的體現。禮也就是我們的本心所固有的。我們天生的就會敬天敬地敬父母敬長輩,這是不需要教的。孟子同樣認為,這是「人皆有之。」人人都具有的。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問問我們自己,是不是具有這個恭敬之心?我想大家都會有一個肯定的回答,就是有這個恭敬之心,也應該會有這個恭敬之心。比如面對長輩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產生一種尊敬的態度。這種現象可以在生活中去體會和觀察。不僅對於長輩,對於一般的人,我們同樣會懷有一種恭敬之心。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會說「謝謝」「你好」「對不起」等,即是說明心中有恭敬的態度。當然有人也會說沒有,那就是不符合於正常的心理的。又比如,清明節。我們中國人有祭祀祖先和掃墓的文化傳統風俗。當舉行這種活動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是會產生一種恭敬而莊嚴的情緒?當然會。這也就是恭敬之心的表現。所以孟子的這種思想,是有深刻的來源的。我們可以理解來源於天地自然的秩序。禮是這種秩序的體現。恭敬之心通過禮而表現出來。同樣,我們的行為也需要有禮貌,如果沒有禮貌的話,那肯定是心中的恭敬喪失了。這種禮的思想意思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埋藏在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也通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出來。其次講是非之心。孟子認為「是非之心,智也。」是非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知的體現。每個人都具有天生的判斷是非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孟子認為就是人人都具有的智,這種能力是建立在天賦的道德觀念之上的。我們可以觀察兒童,雖然並沒有多少的知識和教育,而往往能夠有清晰的是非觀念。當然我們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時代,是否同樣具有這種思想的能力。如果是如此,那就是對孟子這種觀點的最好的證明。是非之心,就是對事物的善惡對錯有直覺的判斷。比如兩個人在吵架,只要能夠知道其爭吵的原委,每個人都能心中有數,判斷出一個是非曲直出來的。這種智慧也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的,所以從是非之心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天賦的智慧。孟子的智的觀念和現在的智的觀念不一樣。現在認為聰明就是智慧和知識的體現,而孟子則認為對於道德的是非觀念就是智慧和知識所在。孟子和西方古代的蘇格拉底「德性即是知識」的思想一致。蘇格拉底也同樣認為具有了認識道德的能力和道德的修養,也就是具有知識。孟子則認為具有了判斷是非的道德之心和道德的修養,就具有了智慧。而這種智慧,同上面所說的仁義禮一樣,孟子認為是天所賦予的。這些平時我們不太注意的蘊藏在心中的本性,通過孟子的清理和分析,就清晰的表達出來。惻隱之心等,是我們都會具有的心理經驗,孟子就是從這些心理經驗,找出了心的本質,並且轉化成為一種道德。同時把人們心裡的這種經驗提升為一種知識。(我們同學們平時不會認為自己的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知識吧?)孟子把這些天存在於每個人心中天賦的道德清楚的揭示出來了。我們知道,惻隱之心等四心,是我們自覺的意識,並不需要別人的指點和教育。所以從心對於外界事物的不同的反應,而得出的仁義禮智四種道德,孟子認為這些天賦道德都是「我固有之也」,就是每個人本來所具有的,不是外在的因素所造成的。孟子也更加清楚的指出,人人所具有的這些惻隱之心,就是道德的起點。孟子從「不忍人」的角度來解釋惻隱之心。孟子認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孫丑上》)。確實,我們都有不忍的心存在。比如看到一些事情的時候,這種不忍人之心就會悄然產生起來。這個「不忍」就是我們具有天賦道德的最直接的證明。孟子做了一個事例的假設。他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公孫丑上》)意思是說如果有人看到有小孩子將要掉到井中去了,都會有產生驚駭擔心的同情之心。在這時候,並不是為了和小孩的父母去攀交情,也不是為了要取得鄉里的人和朋友的讚揚,也不是討厭小孩的哭聲才這樣的。而是每個人的自然的反映。我們看到,孟子在這裡,排除了一切的外在利益得失,讓人的真實純粹的感情呈現出來,從而把天賦的道德之心引發出來。這樣的心理經驗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具有的。道德就從「不忍人之心」開始了。孟子從惻隱之心而發現道德的開端。四種心的活動,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的開端,孟子稱為「四端」。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從人人具有「不忍人之心」的事實和經驗,而的出天賦道德的結論。孟子就是抓住人的那一瞬間的人心的活動,得出具有固有道德的本心。不忍人之心的發動,在具體的情境之下,是個別的行經驗。孟子把個別的行為經驗轉化和升華成為普遍的道理。這些人心的一瞬間的活動,孟子把他們稱做道德的「四端」,就是道德從這裡萌芽生長,也可以理解為道德的種子。惻隱之心的活動等,就是人的道德的來源和基礎。仁義禮智這些道德,由我們的這些具體的心理而發端。孟子說:「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孫丑上》)人人都具有這些道德的端點,從這些道德的端點而發展出本心來。如果沒有這些惻隱之心的話,孟子就認為不是人了,至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因為孟子認為只要是人就是具有這些道德基礎和種子。是天賦而來的 ,就像人的具有手足頭身四體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可以否定這些道德的「端」。有了這些四端,而說自己不能實行道德的人,那是自己在作賤欺騙自己。因為這些道德,是人的本心所具有的。孟子把這些人人本心所本來具有的道德和智慧叫做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本心的本來作用。他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盡心上》)人人都有不需要學習而具有的知識,有不需要考慮而本來就有的道德。這就是良知和良能。兒童沒有不知道愛他的父母的,等到長大了以後,沒有不知道敬他的兄長的。孟子在這裡是對我們所熟知的普遍事實和經驗的陳述,我們也不需要去證明的事實,其中即包含了不證自明的道理。親愛自己父母,就是天然的感情的表達,沒有人可以否定的。孟子認為這種自然的情感就是仁的具體的體現。知道敬愛自己兄長,同樣也是自然的情感的表達,孟子認為就是義的具體表現。正如上面孟子所認為的一樣,仁義是人人具有天賦的道德。良知表現在親親和敬長等方面,良能是指具有這些仁義禮智的天賦的能力。通過本心而體現出來的道德,在孟子看來,是天下的普遍的道理,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的人也是這樣的。只要我們自己認真的思考,就會得出和孟子一樣的結論。良知良能所體現出來的本心是大家所共同具有的,這是因為大家的心理都有相同的地方。孟子說:「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告子上》)孟子認為象人的眼耳口這些自然地需求都有相同的地方即是「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心也同樣有同然,一樣相同的愛好和需求。這個同然就是理和義。理和義就是指道理和道德。孟子認為古代的聖人是先發現和得到了這個人人所同然的道理和道德。所以說,道理和道德讓我們的心裡感到舒服和快樂,就像牛肉羊肉等美味讓我們的口感到舒服和快樂。我們的口味肯定是喜歡美味的食物,這是天然的本性;人們的 心裡喜歡美好的道德,在孟子看來也是同樣人的天然的本性。這個天然的本性就是天性。口與心兩者的天賦來源是一致的。天性在孟子看來,是善良的,所以他說:「性善」。性善即是肯定了人的天賦道德。而本心就是這個性善的直接的表現和正確的作用。天賦的美好的道德是天性所在,為人人的本心所具有。孟子引用了詩經中的詩句,以及孔子的對於詩的評價來說明這個人人所具有的天賦的美好的道德。他說:「《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詩經上面說,天生養了這些人民,有了這些人民就有了伴隨而來的恆常的規則。人民秉持這些恆常的原則,因此喜愛美德。孔子認為作這首詩的人是明白道之所在的。這個美好的道德就是道所表現出來的。因為天地中必然有秩序和規則,所以人們喜歡愛這美好的道德。這種道德就是存在於孟子所說的本心,中國文化中也早已存在。而孟子把道德的來源落實到了現實的生活之中,即是平時的人們的心中的直接的感覺。這樣就更加的具體,讓人能夠清楚地把握住道德心。同時親切的感受體驗這美好的道德品性,因為如果僅僅用天性來說明這種美好的道德,離我們還會有一些距離,人們不一定能過容易的理解。通過孟子的分析,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內心所認知。孟子的貢獻就在於,把外在的天賦道德,轉化為人人所感覺的內在道德心,讓人們對這個天賦的道德有直接和實在的體驗和清晰的認識。孟子認為這個天賦的道德心就是人的本心。雖然人人都具有仁義禮智四端,並不是人人都具有了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只有從本心所出發,才能具有這些道德。孟子認為人們有「失其本心」的本心的時候,失其本心就不具備天賦的道德本性了。孟子說「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告子上》)所欲即是指取義,所惡即是指不義,這種捨生取義的選擇是人的自然地感情所表現出來的,也是與生俱來的。不僅賢能的人所具有的這種心裡,而是人人都會具有這種心裡。只是賢者能夠保持不喪失罷了。賢者不喪失的就是這個本心。如果不能保持本心,害義而偷生,就是不符合人的正常的本性。人們可以因為寧願身死而不害義(孟子認為這是人的價值選擇),而現在卻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好處和快樂而去做害義的事情,這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而是失去了本有的這個本心。孟子很明白的指出,即是「此之謂失其本心。」(《告子上》)失去本心,在孟子認為主要是自己主觀的原因造成的。他說:「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人要是為不善,並不是人的材質的罪過,因為天性是善的,本心也是善的。心變得不善,是自己所造成的。在孟子看來,主要有以下的原因:其一、蔽於物。他說:「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告子上》)眼睛和耳朵等這些人的器官,不會思考,而容易被外物所蒙蔽。物和物相交,只是相互的牽引罷了。(沒有經過自主的選擇)而只有心可以思考。只要思考就能得到它(指道德本心),不去思考就不會得到它。因為沒有經過思考,而為外物所蒙蔽,以至於被外物所誘導,就會失去本心。其二、陷溺其心。把本心隱藏和淹沒起來了。孟子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告子上》)孟子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豐收的年份,子弟大多會變得善良,災荒的年份,子弟大多會變得強暴。這並不是因為天生的材質不同呀(因為子弟還是同樣的子弟。),他們這樣是因為陷溺其心的緣故,而導致有道德上的不同的區別。其三、茅塞子心。孟子跟他的學生高子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盡心下》)本心跟山間的道路一樣,不去經常用,也會象道路被茅草塞住一樣,堵住不通了。塞住了心本來的心路,就是失去了本心。失去了本心,孟子認為就會害事,如果是執政的人不依從本心行政,就會害政。他說:「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滕文公下》)認為邪說之道,如果在人們的心中生起的話,就會對事情有所害處。如果執政的人在邪說的基礎上去去做事情,又會搞壞政治。這對於社會是十分不利的。又說:「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公孫丑上》)意思也是一樣的。不良的心生起,作為執政者來說,就會害政,這種不良的政治實行下去的話,就會把國家的事情搞壞。這是孟子最為關注的。同樣如果人們失去了本心,也會胡作非為。他說:「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滕文公上》)如果人們沒有保持住這個恆常的本心,就會為非作歹,無所不為了。要使本心不至於失去,在孟子,認為是需要存養和操持的。維護本心,在孟子就是「養心」。他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盡心下》)養心的方法,孟子在這裡也指出來了,就是要寡慾。寡慾的話,雖然本心存留的不多,但失去的也會很少。如果為人而多欲,想把本心存留下來,也是不多的了。孟子又認為:「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離婁下》)仁和禮,就是本心的具體所在。君子保持住了仁義之心,就是保持住了本心。同樣孟子認為,這個仁義之心是要自己去維護的。孟子說:「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告子上》)放其良心,也就是失其本心。意思是縱然是存於人的有不良的心,難道是沒有仁義之心嗎?(當然不是的)這樣所以放失了他的良心,就像刀斧之于山上的樹木啊,天天去砍它(指樹木,比喻良心)可以使山上的樹木變得美好茂盛起來嗎?良心如果天天去摧殘他,也會象山變得光光的一樣,沒有了。孟子說「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如果得到的正確的養護,沒有東西是不生長發展的。如果失去了正確的養護,就沒有什麼物是不會消亡湮滅的。孟子認為心也是這樣的,他引用了孔子的話來說明:「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孔子的意思只要操持著就會存在,捨棄了就會消失,悄然的生起和消失沒有一定得時間規定,沒有人知道它的去向。孟子認為孔子說的這樣的東西,就只有人的本心了!所以,孟子認為「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盡心下》)持養這個道德的本心,就是具有高尚品德的大人;只是顧及吃喝,僅僅養其口耳之欲,就是小人。因為本心和身體同樣是天生而來的,都需要持養。大人和小人的關注的重點有所不同。孟子的本心也是指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指嬰兒的本然純凈的本心。一個人的本心在沒有和後天不良的環境接觸,都能過保持其赤子之心。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離婁下》)認為大人就是沒有失去他天然的赤子之心的人。當然,在孟子看來,只有大人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赤子保持了其天賦的道德本心,沒有受到外在的干擾和後天的污染。孟子認為赤子之心是本心的最好的體現。大人即是指有道德的君子,上面也提到孟子認為養其大者為大人。大人就是具有道德而能夠保持其本心,不失去的其曾經的赤子之心人。孟子認為只有大人才能保持。孟子也對本心做了一些描述性的說明。一個是「良心」,一個是「不動心」。「良心」即是指具有道德的善良之心。當然,有惻隱之心,就也會有不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只是道德的端點,具有道德心是自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有善良的心,也會有不良之心。孟子講性善,而沒有也不會講心善。而本心就是這個善的天性所具有的。不講心善,是因為心雖然有善良的端點,而心卻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善,這個本心是可以失去的。前面所提到的人們所具有的良知,就是對於這個道德的本心有真切的認知。良心即是由良心而來的觀念。人也是容易失去良知的。孟子十分清楚這一點。良心就是本心,不良之心就不是本心了。所以孟子要抓住人的善良之心的端點,來引導實現道德本心。良心,是對於本心的形象性的描述,而不是對所存在的一切心描述。本心是善良的,因此良心在這個意義之上即是等同於於本心。「不動心」也是孟子對於本心的描述。即是能保本心自然狀態,沒有偏離和變化。在本心能夠排除或者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而保持本然的狀態的時候,就是不動心。孟子說「我四十不動心。」(《公孫丑上》)孟子在四十歲的時候就做到的不動心。孟子卻認為告子比他還要先做到不動心。然而告子的不動心和孟子自己的不動心是不一樣的。當然,不動心並不會完全等同於本心。我們簡單的的講。孟子的不動心就是指他自己所說的本心,而告子所具有的不動心是沒有道德的基礎的,在孟子看來所以不是本心。孟子提到「動心忍性」。這種情況即是在惡劣的外部環境之中,其本心和天性受到了干擾和壓迫。動心也就是使原有本心有所動搖。有所操持的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以至於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本心的存在和意義。同時,孟子也提倡要專心,專心可說是專註於本心。由本心的發用,保持一種單一純粹的狀態,可以會讓人達到最好的效果。本心在孟子,需要落實到社會生活之中去實踐的。本心的實踐在孟子大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擴充,一種是推己及人。首先是抓住從惻隱之心等而呈現出來的本心所具有的道德的端點,把本心去擴充起來。他說:「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人人皆有仁義禮智四端,知道把這道德的四端都去擴展和充實它的話,就會想火剛剛燃燒起來,就像山間的泉水剛剛流出來。意思是可以把這個道德的本心發揚光大起來。如果能充實道德的本心,對於我們來說,大到可以治理好整個天下;如果不能充實道德的本心,就會連父母都侍奉不好的。這種道理,只要我們想想就會明白。因為不管是平時的為人,還是為政,都是離不開道德的。孟子又更加清楚的指出:「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盡心下》)一個人沒有害人之心,就是仁的開始;沒有去偷盜之心,這就是義的開始。兩者是一般的人都容易做到的。發展這種仁義的本心,仁和義就能夠完全的實現了。那麼,社會的道德也就實現了。同時,孟子也提倡把這個道德的本心從自己開始,在社會中推廣出去,並實踐於政治之中。他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尊敬和贍養自己家的老人的這種孝心推廣及別人的老人的身上,把關心自己家的小孩的這種愛心推廣到其他的小孩的身上。也就是把仁義的本心推到整個社會。這也是中國的政治思想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孟子又說:「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梁惠王上》)認為古代的那些賢人聖人以及政治領袖,之所以有很大的過人之處,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善於推廣他的善行而已。這個所為就是由本心所出發的行為。孟子認為這些人之所以為人們所稱讚和建立了功業,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推廣本心而已。孟子舉出了兩個例子來說明:「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離婁下》)大禹想到天下的有人被水淹沒了的話,就像自己被水淹沒了一樣。稷也一樣,想到天下有人挨餓,就像自己挨餓一樣。這些也就是仁義情懷的表現,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具有這種仁者的本心,所以他們都為社會人民做出了偉大的功業,大禹和稷的所作所為,完全在於他們善於推廣天賦的道德本心。認識了本心,還需要的是完成這個本心。所以孟子還有盡心的思想。認為盡心可以知性,從而可以知天。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上》)在一般看來,孟子的這一段話很難理解,好象具有一些神秘的感情和體悟在裡面。其實我們從孟子的本心觀念來理解,也還是好理解的。盡其心,即是達到和完成本心,以及實踐了本心,就可以知道人性。我們前面也說,本心是具有道德的善良之心,孟子肯定性善,本心在這個層次上和人性是同一的。由性善而有本心,由道德的本心而可以得出性善,善良的人性和善良的道德心是一致的,因此說本心即是性。盡心,也就是達到了本心,所以也即是知道人性本質之所在。知道了人性本質,也可以知道天了。孟子認為天地深刻意義就蘊含在人性之中,人性就是天道所在。性善的人性就是天道。所以人心、人性、天道在善和道德的這一個點上結合在一起的,不分彼此。本心即是人性,人性即是天道,天道即是蘊含在本心之中。孟子從盡心到知性到知天,這一直上去相融而無間的。所以孟子認為,要存其心、養其性,以至於達到天道。孟子的通過認識本心,存養本心,從而達到擴充推廣本心,由此而完成本心。進而由盡其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表明了孟子對於道的追尋,是上達於天道的。通過對於本心的把握,從而把握住人性,來實踐人道,進而把握天道本質。佛教的禪宗和孟子這種思想有相同之處。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用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壇經 行由品》)也是從本心去認識本性。這其中不能不說有孟子的影響在的。孟子的學問也是在於把握本心。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放心就是放失了的本心。孟子認為找回了本心,就達到了我們的做學問的目的。孟子清楚地為了表達出了行道的目的,他說:「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滕文公下》)正人心就是要讓人們回到本心,孟子認為自己是繼承大禹、周公、孔子道路和事業。


推薦閱讀:

健康性觀念 讓男人深愛一輩子
脊椎的基本解剖學(人體必需知道的健康觀念)
孫克強 楊傳慶:清代論詞絕句的詞史觀念及價值
就是因為這7個觀念 你才無法賺到錢!

TAG:觀念 |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