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的核心思想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但是條理不清,次序不明,很難對其思想進行概括、分理。《論語》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處世方法等,其核心思想是「仁」、「禮」。

一、「仁」。

「仁」是「論語」的主要思想,正如著名學者張豈之先生所說,儒學即仁學。《論語》的「仁」,即仁德,它蘊含了君子所有必須具備的道德品性和個人修養。

1、孝。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忠的基礎。儒家認為,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孝、悌說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但是儒家宣揚的孝是愚孝,是無條件的服從,是封建專制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

2、忠。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儘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論語》所說忠,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儘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範疇,不止用於君臣關係,它包括對君主的忠誠和對朋友的義氣。

3、信。「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4、直。是儒家的道德規範。直即直心腸,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虛偽、奸詐是對立的。直人沒有那麼多壞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

5、恕。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忠恕之道可以說是孔子的發明,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

6、其它。如先難而後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剛、毅、木、訥;其言也訒; 恭、寬、信、敏、惠;……等等。

二、「禮」

仁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禮是外在的表現,禮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

譬如:「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以「禮」作指導,只有在「禮」的指導下,這些德目的實施才能符合中庸的準則,否則就會出現「勞」、「葸」、「亂」、「絞」,就不可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孔子遵從的禮是周禮,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孔子主張「正名」。「正名」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組成部分。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順」,接下來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推薦閱讀:

《論語講要 述而第七》 (一)
《論語 公冶長第五》講要選錄(五)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八佾篇》(14)
《論語》共讀,瑚璉之器
《論語》開篇3句話,原來是人生的三種大境界

TAG:思想 | 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