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郭朝印《八十一難經》講座

郭朝印《八十一難經》講座(2012-07-0416:37:14)太乙中醫的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guochaoyin

因為《難經》是一部概括性很強的中醫入門書,是一本學習《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的最通俗的講義,為了配合青年一代學習了解中醫,我準備從以下十二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中醫經典里是怎樣解釋醫學第二程序的臟象醫學理論和實踐的。

首先我先來講一講學習《難經》這一部經典著作的意義。

重新翻譯和學習《難經》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新的考古學習工作發現,三千多年前成書的《難經》如同西方國家的金字塔一樣,在人類醫學史上引領著醫學科學的正確方向,短小精悍的文字典點醫學工作重點,把握住了生命科學前進的方向盤。其中八十一難解答,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揭秘生命科學規律,涉及醫學高科技的論斷有三十多篇。當今腦溢血昏迷不治開顱,冠心病不治心臟搭橋、放置支架,腎臟尿毒症不治換腎,肝病不治換肝,古人早在五千多年前科研攻關就設計好了不用做手術的手術方案!生命脆弱、英年早逝,人類活不到五百年,頗具想像力的古人從長壽動物的研究啟發之下早在他們的醫學實踐中設計出了促進細胞活力的生命再生技術。

新的考古學習工作發現,《難經》作者是參與編撰《黃帝內經》的後人推薦《黃帝內經》更深層次的科學見解的一份內容簡明扼要的演講報告。一本全面解釋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理論的通俗讀本,一本比較系統介紹包括解剖醫學在內的臟象醫學查體醫療的講義。

人體皮膚上有許多與外界聯繫的神秘通道,古人以疾病過程中的反應腧穴為「器官」,建立了以皮膚為「解剖」對象的網路結構,通過實踐逐步形成了以反應腧穴陰陽五行規律為理論基礎的臟腑經絡理論。從五千年的醫學長河中,中國臟象醫學理論不斷吸收人體解剖醫學的營養,豐富和完善自己,形成了在解剖醫學理論基礎上的以體表反應腧穴陰陽五行規律為基礎的臟象醫學理論。到《黃帝內經》成書時代,一個能圓滿解釋人體一切生理病理現象,能融匯解剖醫學等百家之長於一身的中國臟象醫學查體醫療方法問世。從此由中華民族創造的能徹底征服一切疑難疾病的氣象醫學模式在世界的東方出現。

殷商到西周一段歷史時期,中華民族在世界東方崛起,包括醫學科學在內的各個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黃帝內經》由政府主持編撰,彙集各家所長,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圓滿解釋生命本質和健康問題的醫學巨著和經典。但其中許多臨床比較實用的技術,還不容易被大眾明白的概念、名詞解釋,「是動」、「所生病」概念,營衛之氣運行,關於寸口脈診、脈象與腧穴聯合診斷的全經絡查體醫療,特別是具有超前意識的醫學數碼理論知識,通過「三焦」這個「臣使之官」即人體皮膚這個「器官」的高層醫學研究的相關知識和概念多數人並不十分了解。當時參加《黃帝內經》編撰的後人認真思考後認為需要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讀物,需要一種作為提綱攜領的教材和講義,再一次對《黃帝內經》所闡述的的知識內容加以推薦,這就是《難經》問世的時代背景。

綜觀《難經》設問解答的內容和排版順序,可見《難經》完全是一本全面介紹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和查體醫療的專著,是一冊學習查體醫療的講義。因為文章一開頭就是脈診的內容,所以歷史上常有人稱其為「脈經」又稱之為「難經脈法」。提到中醫查體,它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該書中把疾病中的自我感受和痛苦,把疾病中的「所苦所欲所喜」,臨床表現、自覺癥狀,也都歸納成一定的十二經條款和五臟概念。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經水,十二經病候,「是動」、「所生病」,還有所有的穴位反應點病候等。在全身性中醫檢查中,在一本講義中,方方面面的涉及到醫學高科技的生命尖端科學也都明確的作了講解。但她無論如何從歷史的角度看卻都是一本完整介紹中醫查體的講義。

從穴位檢查到脈診檢查,在歷史上是一種飛躍,當時的學術界已經為之歡呼。為了配合《黃帝內經》的學習,作為一種醫學診斷方法,首先需要解釋清楚這種診斷方法的機理或者說原理。這就產生了《難經》這本書。《難經》提出了八十一個問題,作為一名職業醫生,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難經》第一個問題要提問什麼呢?寸口脈為什麼能夠集中觀察全身的穴位反應情況?為什麼要單單選擇手臂上的寸口部位作為脈診獨取首選的部位呢?

歷代對於《難經》的注釋本很多,新中國成立後也出版了許多介紹《難經》的專著。只是由於缺乏對於脈象與腧穴的長期聯合診察,內科醫生缺少對經絡腧穴知識的全面了解,全科醫學教育缺乏中西醫學知識的連貫教學,針灸醫生分門別類之後缺少深造,逐步讓自己陷入「針工」的狹隘圈子之中。千百年來的《難經》翻譯註釋者以訛傳訛,盲目偏信名家注釋,使《難經》遭遇了千餘年以來的誤解和冷落。重新介紹注釋《難經》迫在眉睫。

仔細歸納起來《難經》設問解答的有關醫學研究大方向方面的難點有十二大方面:

第一、人類醫學史上第一個開闢醫學數碼技術的國家主流醫學

「五俞穴」理論是臟象醫學理論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部分,這是早在五千年以前中國人的祖先在研究人體疾病規律方面首先開闢出來的醫學網路數碼技術和理論。六十四難歸納《十變》這本書上記載的「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經五行符號排列的順序,闡述了臟象醫學網路結構中蘊含的醫學數碼的一些道理。從解剖學方面已經很難對一些病機複雜的病變做出合理的解釋,很難找到一種理想的治病方法。反應疾病的腧穴是有規律可循,從網路數碼編排程序上可見一斑。六十三難引用《十變》「五臟六腑滎合為何皆以井為始」這個話題,講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科學道理。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這段話的意思是,「五俞穴」不是一個簡單的十二條經絡的五個穴位,而是代表了經絡理論體系中從豎的和橫的排列的一個一個「節」的五行符號。網路數碼「木火土金水」本身在設計時就跟經絡概念融為一體。古人推出頸部肩部腧穴的經絡排列位置,在頸部,繞一圈總共是十二條經絡,折量點分別用天突、人迎(水突)、扶突、天窗、風池、天柱、風府作標誌。在四末,分別以肘膝以下到指趾末端六十六個穴位作為五個標準的定位標誌。此處解釋了「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庚為金」,所以稱「陽井金」、「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所以稱「陰井木」的命名道理。其它以此類推。

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古人設立陰陽腧穴反應點相互表裡關係最有趣的就是配對時始終保持著「剛柔相濟」表裡相互結合的原則。看起來陰陽概念是對立的,其實是統一的,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在相生關係中一般人可能認為它們相互濟助,其實它們之間卻反而存在著一種一方抵消另一方的關係。在相剋相反關係中一般人可能認為它們一定是相互克伐,其實它們之間卻反而存在著一種相互資助補充的關係。六十五難針對前人對肘膝以下五俞穴的命名和排列順序做出權威的法定的網路數碼命名和排列層面方面的嚴格規定這些問題,做了這樣的回答:出入離合乃萬物不變之定律,所出為井,井者,好比一年四季從春天開始,木者,意味著東方和春天到來,萬物始生。所入為合,合者,好比一年四季的北方冬天到了,陽氣入藏。其本質是借用五俞穴的有序排列和科學命名的超前思想,從肘膝以下五俞穴的有序排列說明身體環形和縱橫層面方面的深層科學奧秘。

在六十八難這篇文章中還再一次就「井滎俞經合」來說明身體環形和縱橫層面方面「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以及在主治和身體疾病環形反應特徵方面的一些規律。古人在應用網路和醫學數碼技術做出身體環形的和層面方面的設計之後,並原則的給五臟六腑腧穴反應系統確定了「井滎俞經合」體環上下左右縱橫網路層面的規定。文章雖然是在說明經絡五行陰陽之間在主治方面有一個普遍規律,井穴主要反應心下這一部位一些脹滿的病變,滎穴主要反應身體各部位發熱這一些病變,俞穴主要反應身體各部位沉重疼痛這一些病變,經穴主要反應喘咳寒熱這一些病變,合穴主要反應氣機逆亂以及腸炎泄瀉這一些病變。其實就人體整個疾病規律來說,已經寓意著全身所有反應腧穴所具有的環形和節段性的基本相同的主治功能。

疾病過程中所有的反應穴位都是聯網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網路關係。大量臨床實踐可以證實,針刺臨床中,如果對甲穴位施行補瀉,之後乙穴位和丙穴位都會跟著發生變化。七十九難在談到刺法時說,「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迎」與「隨」主要是想說明按照經絡「網路數碼」五行「子母補瀉」關係取穴治療(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可以取得「若得」、「若失」的治療效果。所謂「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比如心病,取大陵穴瀉手心主的「俞穴」,就是「迎而奪之」;取中沖穴補手心主的「井穴」,就是「隨而濟之」。如果操作時針刺手法和取穴得當,補的時候就會有「氣來實牢」的感覺,這就叫「得」;瀉的時候就會有「氣來濡虛」的感覺,這就叫「失」。

第二、人類醫學史上第一個發現人體皮膚器官「三焦」這個「臣使之官」

《難經》直接或者間接地稱「三焦」為「臣使之官」的篇幅多達六處,並積極地一再向人們推薦人體皮膚這個「器官」的神秘功能和許多重要見解。

八難講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所謂「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就指的是人體皮膚這個器官。所以更深入一層的解釋說,「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所謂「三焦之原」又被稱之為「守邪之神」。這是人體靠遺傳基因攜帶的天然的調控系統。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第一次就疾病過程的體表反應腧穴做出「繫於生氣之原」的解釋。作者特別闡明了一種觀點:

人生下來,就依託著自然界。皮膚上有一層儲備生命信息的網路結構,產生的生生之氣對抗著各種病變所產生的邪氣。防衛機體的這種氣叫衛氣,供給運送營養物質循環於血脈之中的叫營氣。營衛二氣又都受制於一種調控全身神經體液代謝的「三焦之氣」。這「三焦之氣」漫布全身十二條經絡。十二條經絡之氣發源於三百六十五個每一個腧穴「原點」。有原氣才有經氣,有經氣才有生命。腦髓、五臟六腑無論哪一個系統都靠這一調控系統協調,靠它跟外界取得聯繫。如果經氣枯竭,原氣不存,好比說根絕莖葉枯萎。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遇到一個患者沒有出現異常脈象,寸口脈平而死者,是它的生氣早已斷絕的緣故。

二十五難還講到,人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然:一經者,手少陰與心主別脈也。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

這段論述是繼《黃帝內經》之後《難經》再一次闡明古人將經絡反應系統的「腧穴原點」當作一個器官對待的證據。自經脈理論誕生以來在臟腑經絡理論框架形成前,首先出於臨床的實用,在經絡排列上人們給心臟這個號稱君主的內臟多加了一條,就是心包絡,就是給心主另外再派出一條別脈。心包代心行使職權,三焦代命門相火行使職權。

前面說過,《難經》當時之所以稱「三焦」為「原」者,是說腧穴系統所在的皮膚是生命誕生以來人體自身設置的又一天然屏障和調控系統。

所以作者在文中昭示後人:心主與三焦俱有名而無形。

三十一難接著講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又一次在重點強調反應腧穴這個人體的特別「器官」。臟象醫學理論的創立完全是以反應經絡腧穴陰陽反應為基礎,為臨床實際應用而設,「三焦」這個臟器,實際上包含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代表了經絡腧穴這個有生以來隨身而來的這一天然調控系統。本篇是繼《黃帝內經》之後《難經》再一次對「三焦」這個人體的特別「器官」做出的本質方面的比較完整的介紹

三十八難講「臟唯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又是一次重點強調反應腧穴這個人體的特別「器官」。回答是:然,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在這一章節,「三焦」被號稱為「原氣之別使」。其意義就是,三焦是原氣的主持,代君主心包絡行事,行於諸陽經脈之間。在《難經》成書年代,之所以古人另列出一個「俞」別稱曰「原」,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特別增加了「三焦」這個除了神經體液調控系統之外的人體第二調控系統「原氣之別使」,讓這個「原氣之別使」來主管一身之氣。

六十二難講到,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講到,肺者,陽也。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又一次強調了對這個代表人體皮膚「三焦」這個器官的重視。肺主皮毛,主管一身之氣。「三焦」等同於肺,號稱「原氣之別使」,代君主心包絡行事,行於諸陽經脈之間。

「三焦」這個「原氣之別使」,「臣使之官」實際上代表了除神經體液調控系統之外的另一人體第二調控系統。所以反覆稱「三焦」為「原氣之別使」。

六十六難又一次利用「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解釋了「三焦」這個臟器是「虛擬」出來的一個臟器的本來面目。

所以回答說,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沖;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溪;少陰之原,出於兌骨;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沖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心包絡代表心臟這個君主之官,在臟象理論中代表了人體「神經體液調控系統」這個「君主」的地位。「三焦」代表了人體「神經體液調控系統」以外這個「臣使之官」的地位。因為「三焦」這個臟器又不是實質的臟器,所以稱「臍下腎間動氣」。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並再一次揭示了「三焦」這個所謂的「臍下腎間動氣」,她關係著人體的生命,關係著十二經之根本的重要作用,所以用「原」這個字眼來形容。「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監理著和調控著人體五臟系統的整個功能。「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不論哪一個反應腧穴都有機會成為「原點」。所以《內經》九針十二原篇指出,「五臟六腑之有疾病者,皆取其原」。

第三、從「醫學數碼」角度「端絡經脈」的臟象醫學網路數碼定位

《黃帝內經》時期建立的「五臟脈論」的醫學思想,具有和諧醫學,人性化個性化等特點。首先將人體同天體結合在一體,對所有的凡是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病理生理現象都歸納成為「五行「和」陰陽「的概念。「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取之於自然界的六五之數,所設置的特定符號陰陽五行從此成為縱橫全面觀察人體疾病的特定定位標誌。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和研究進展,數碼陰陽五行的網路關係最終演變成竟讓全世界稱奇的經絡「臟象學說「。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體表反應腧穴研究疾病的醫學思維方式。

「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在一些動物和植物的皮膚外表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斑紋,特別是烏龜背甲哪些十分有意義的圖案,啟發了古人的思維。在《難經》成書的三千多年前《黃帝內經》時代,人們由此受到啟發開始在人體觀察像動植物一樣的縱橫交錯的經緯線。《黃帝內經》曾講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上古聖人為了疾病的診斷治療,設計了一個「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下副四時五行」的經絡系統。在世界醫學史上中國人首次發明創造了臟象醫學理論,發明創造了「會通六合」的經絡臟腑陰陽五行網路定位基本標誌。

《黃帝內經》時代採用經絡穴位外治的治病方法寬泛到佔了整個人類疾病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剩餘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才是藥物治病的機會。三千多年前創製的臟腑經絡陰陽五行數碼網路診斷技術已經完善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皮部以經脈為紀」。《難經》二十七難講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奇與正,「奇」指的「奇經八脈」,「正」指的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提到「六經」和「五行」的概念,張仲景從一個圓的六個角度看待反應於體表的各種疾病反應點體征進行辨證。這就是後來形成的《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在《黃帝內經》之後《難經》作者適時地對「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和按照數學規律所創製的「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等再一次作了全面解釋。

「數碼醫學」始於脈象、反應腧穴的研究,《黃帝內經》在論述脈象原理時,經常用到「始於一、終於九」這個概念,脈象「浮中沉、寸關尺」九個部位,將人體也劃分為九個區域,又稱為「九宮」。觀察人體的疾病反應,如果集中到一點,是一個「寸口脈」,放大到全身(九個區域、九州),就是一個整體的全身性的經絡穴位反應系統。穴位治病在藥物治病之先,慣於採用反應穴位治病的神手才能稱為「巫」。後世對巫醫的誹謗緣於巫醫長期對穴位治病原理的封鎖。

《難經》在《黃帝內經》之後,更加深刻的刻意闡述了「端絡」經絡系統即經脈的深刻含義和網路框架作用。按照《黃帝內經》的叫法,反應穴位叫「腧穴」。腧穴有特異性,各有不同形態特徵,所以慣叫它「象數體征」。象數各有一定形態,各帶有一定的數字概念。如「五俞穴」中的「井、滎、俞、經、合」一樣,都當作數字看待。都有一個特殊的編碼,好比A、B、C、D、E,運算起來比較方便。「木、火、土、金、水」來源於地球自轉。從早到午,木能生火,從午到下午,火能生金;從下午到晚上,金能生水。「木、火、土、金、水」都是數字,不是什麼抽象的東西更不是迷信。

醫學發展到「數碼」的高度意味著醫學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極致階段,也可以說是醫學發展的最高境界。《黃帝內經》最早提出的「醫學數碼」是什麼?就是疾病過程中在體表發現的一個個被稱為疾病反應點的小點點。這些小點點在《黃帝內經》時代也稱為「原點」。這樣一個個原點構成了腧穴,一個個腧穴構成了經脈,經脈再派生出來眾多的絡脈,最後構成一個如環無端的完整的經絡系統這樣一種理論。古人認為,凡是經絡系統每一個小點點都要圈定一個符號。即「六經符號」和「五行符號」。中醫的「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就是從這裡說起的。

在《難經》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難經》作者從「數碼醫學」的角度出發首先圍繞「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做出了一個比較圓滿的解答:因為寸口脈能集中觀察全身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的虛實情況。就寸口脈診部位的各部位名稱、長度二難作者做出了硬性規定。屬於陰的「尺內」占的長度是「一寸」,屬於陽的「寸內」占的長度是「九分」,尺寸部位這個候診點的總長度就規定為「一寸九分」。所謂「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這是《難經》作者第一次就《黃帝內經》未曾提出的「尺寸終始一寸九分」等技術規範方面的問題向後人作了解答。

十八難講到,「手有太陰、陽明為上部,足有太陽、少陰為下部」,這「寸關尺」三部分候各臟腑的理論是人為想像的還是有它本身的科學道理的?回答是:完全是根據人體科學規律和生物反應原理制定出來的。比如說寸關尺分配各臟腑部位,手太陰、陽明金也,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本篇是《難經》作者繼《黃帝內經》之後首先從人體數碼醫學的角度闡述經絡網路結構定位中五行子母相生關係的排列順序。從此之後,寸口脈三部九候分配臟腑的定位和命名被首先確定下來。

關於「息數不應脈數」的解答。經言人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從網路的角度,二十一難解答說,「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不應脈數也」。「息數」指的脈象的跳動,「脈數」指的穴位的反應。作者提問說,在寸口脈的跳動跟反應穴位的反映情況不一致時如何理解脈診的作用?對於臨床上病人有痛苦,脈象卻很正常該如何做出判斷?回答是:在任何情況下這個「本」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反應穴位上。如果在體表查不出反應穴位,證明這個人很健康。

談到三部九候分配臟腑的定位和命名問題,《難經》從宏觀地角度提出它們反應疾病的一些普遍規律。所謂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對於寸關尺三部的綜合主治功能,上部法天,與天相應,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與地相應,主胸膈以下至肚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肚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從網路的角度,臨床辨證施治時,通過脈象和網路關係查找到反應腧穴去針刺,效果才會更好。

關於男人和女人經脈在排列順序上的解答。十九難從人體數碼醫學的角度就男人和女人經脈在排列順序曾做出書面解答,結論是男人和女人經脈在排列順序和運行時刻上正好相反。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恆」。因為男女性別不同,男子的生命誕生時辰在寅時,寅時象木,為一個陽的時辰;女子的生命誕生時辰在申時,申時象金,為一個陰的時辰。脈象是一個接收了宇宙磁場「天外」信息而綜合反應全身反應穴位變化的信息診斷場所。所以得出結論,陰陽兩種性別的人都會有陰陽不同的兩種脈象特徵。

談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之」的解答。人身的整個反應穴位是聯網的,跟宇宙大磁場也是聯網的。二十四難在談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之」時,特意講到了寸口脈診不是唯一可靠的的診斷方法的斷言。危重疾病搶救應當想盡一切辦法,脈診預測固然重要,但在預測患者病情和生死方面唯一可以預知和靠得住的還是能反應到體外出現在經絡穴位上的徵象而不是寸口脈診。比如《難經》作者列舉的「肉絕人中滿」等好些例子就可足以說明。除了脈象診察外,從網路的角度,關鍵掌握住了宇宙大磁場對於危重患者節氣變遷時的衝撞,迴避時間地點的轉移和搬動患者的去向是否合適。

第四、脈診查體醫療世界醫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全科診斷方法

《難經》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強調脈象與腧穴聯合診察的重要論著。所謂「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治病十全九,中工治病十全七,下工治病十全六」。《難經》脈法提倡四診合參的脈診方法,在許多處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個別人炫耀「獨取寸口」做法提出嚴厲批評。「色之與脈當參相應」:「面色青,其脈當弦而急;面色赤,其脈當浮大而散;面色黃,其脈當緩而大;面色白,其脈當浮澀而短;面色黑,其脈當沉濡而滑」。在《黃帝內經》時代,「三焦皮部」是古人端絡出來的「皮膚這個器官」的代表,尺膚代表了全身的穴位反應。所以古人一再強調,「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六十一難以「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為話題,強調了除脈診之外,望診觀察全身反應經絡穴位變化的重要。提示單獨憑藉某一種單一方法或者說單靠寸口脈診難以對各種臨床疾病作出正確診斷。過去人們多數有片面理解「望而知之是謂神」一句的含義的,只是理解望是望面部氣色,實際上古人在這裡是想反覆強調全身性的經絡穴位陰陽反應檢查的重要。這個色就是經絡穴位上的微細色澤變化。作者有意批評一些人不要片面地炫耀「獨取寸口」的神秘。這種觀點是很明智的。

古代的疾病診斷方法很多,但必須全面掌握。對中醫脈診理論中一些人片面的理解「獨取寸口」的做法《難經》用一個淺顯的道理作了說明,一十四難稱,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古人再一次強調,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搞,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強調「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提示全身的反應腧穴是判斷生死的關鍵。中醫脈診查體醫療是世界醫學史上無與倫比的脈診方法,臨床上必須「脈象與腧穴」聯合診察,詳細地進行全身各部的經絡穴位檢查。只有脈診查體、聯合診察,方可稱得上好醫生。

《難經》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次重申脈象與腧穴聯合診察的經典。十六難講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別之。並詳細列舉五臟脈象證候參合望聞問切、相互驗證、色脈參合的許多具有現實參考價值的實驗方法,向後人再一次介紹了先人應用中醫臟象醫學理論,臨床上堅持科學分析認證,最後提出診斷的正統思想。特別批評了後世「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的混亂做法和傾向。脈象參合穴位反應點以及「聲、色、臭、味」全方位的檢查才會是一個「上工」高級醫生。如果堅持「獨取寸口」脈診的醫生只能算得上「下工」普通醫生。

第五、《難經》是又一次重申「脈象與腧穴聯合辨經診法」的經典

脈診理論的形成主要是為了從操作程序和方法上講解如何應用寸口脈診探尋體表反應經絡穴位。八十一難講到一個不結合脈象盲目使用補瀉手法使反應穴位實的更實、虛的更虛的嚴重教訓。反覆告誡「無實實虛虛」,不要「損不足而益有餘」。比如遇到一個「肝實而肺虛」的病人,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需要通過補「金」來「平調」這個「木」。如果說「肺實而肝虛」,肺可能只是「微微少氣」,用針者不補其「肝」,反而「重實其肺」補肺。這就叫「實實虛虛」。

寸口脈能集中觀察全身的病變情況,這是《難經》二十三難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次重申脈象與腧穴聯合診察以及寸口脈能集中觀察全身的病變情況的篇幅。其中有一段文字,「皆因其原,如環無瑞,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十二經脈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一句說明脈和反應穴位從來都是連在一起的,跟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息息相關。

脈象與反應穴位診斷自古是連在一起的,合起來叫中醫查體。但往往有人會獨取寸口而遺棄反應穴位檢查診斷。讀了《難經》這本書,有許多人會以為《難經》在提倡「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生死」之法,其實《難經》作者是在否定這種「獨取寸口」的簡單做法。在十二難這篇文章中,作者引用經典的觀點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比如針刺時,五臟脈在沉候摸不到脈,用針者採用了補陽的手法治療;五臟脈在浮候摸不到脈,用針者採用了瀉陰的手法治療,後來患者的病情出現了危急現象。造成這樣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作者藉此強調了脈象跟反應穴位這種深層的關係,強調了穴位治療的重要。這個人五臟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臟脈已絕於外者,心肺氣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是謂實的體徵用了補法,陰絕補陽,是謂虛的體徵用了瀉法,瀉了不足,補了有餘。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出現了危象,完全屬於技術操作上的錯誤。

「色之與脈當參相應」,這是什麼意思呢?第十三難曾就脈診法則中「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己」作了回答。前人經過長期反覆觀察發現,面色一般都會與寸口脈象、尺膚部位皮膚色澤相一致。所以在古代的中醫查體醫療中,還強調五臟各自的「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皮膚相參合診斷的診療程序。如果出現不協調現象,就說明有病變存在。假如色青,其脈應當浮澀而短,假若出現大而緩的脈象,就稱為「相勝」;假若出現浮大而散的脈象,就稱為「相反」,假若出現小而滑的脈象,就稱為「相生」。五臟有五色皆呈現於面部,正是基於這一原理,所以《難經》脈診理論中才反覆強調要脈象與腧穴聯合觀察通過辨別反應經絡進行辨證施治。通過脈象來監測穴位反應點變化是源自古人的發明創造。在大多數危重疾病中,密切注視脈象和穴位變化,適時地有效的調節才不會出現事故。也是研究脈診的初衷。

第六、全面闡述把握一個「氣場」的反應腧穴調節和虛實補瀉理論

六十九難講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本篇以「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為話題,來說明「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就是按照中醫查體檢查發現的反應穴位來進行補和瀉的調節。如果經過檢查沒有發現很明顯的反應部位,也就是「不實不虛」,就不要刻意去找「盛」和「虛」的部位去調節,就可以直接在這個病變的部位上取穴治療就是了。

七十難講到,在歷代有關針刺手法的論述中,經常講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回答是:這個問題牽扯到一個人體生物鐘規律和宇宙大磁場密切相關的複雜問題。地球自轉到了春夏季節的時候,磁場的極象發生了變化,陽氣在上,人氣也相應的在上,針刺要隨時把握住一個氣場,所以還是同樣的穴位就應當刺淺一點。地球自轉到了秋冬季節的時候,磁場的極象同樣發生了變化,陽氣在下,人氣也相應的在下,針刺同樣要注意把握住一個氣場,所以還是同樣的穴位就應當刺深一點。

《難經》再次提問:在針刺操作諸多要領方面,還有一種說法,「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這是什麼意思?回答是:在針刺操作方面,很講究「得氣」,調氣是在施行補瀉之先,雖然在春夏季節陽氣在上應刺淺,但「必致一陰」要帶一個瀉的動作。初下針進入淺層,緊接著要深入到深層,有了「得氣」感覺以後,必須很快將針起出;雖然在秋冬季節陽氣在下應刺深,但「必致一陽者」要帶一個補的動作,初下針應從淺層心肺之部開始,有了「得氣」的感覺以後,必須再深入到腎肝之部,然後出針。

七十二難講到,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裡,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本篇以「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為話題,來說明在刺法操作上,要了解人體存在「生物電」這個自身規律,把握好手法,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所謂「迎隨」者,就是掌握住人體磁場有一定方向性這個規律,針對病邪反應出來的陰陽體征和逆順關係而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七十五難講到,刺法上經常說,「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這是什麼意思?回答是:這裡是要交代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理論問題。所謂「金木水火土」,它們都是獨立的符號,代表了五臟在體表的反應經絡穴位這些在網路密集狀態下相互反應相互調節的演算符號。在它們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它們之間必須相互保持一個平衡才對。比如「東方木與西方金」的處理關係,木如果要實,就要從金這個方面進行調整,才能保持平衡。本篇以「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為話題,來說明針刺手法方面的一些原則。「木如果要實,就要從金這個方面進行調整,才能保持平衡」。並以此類推,「火欲實,水當平之。要從水這個方面進行調整,才能保持平衡;土欲實,木當平之。要從木這個方面進行調整,才能保持平衡;金欲實,火當平之。要從火這個方面進行調整,才能保持平衡;水欲實,當平之。要從土這個方面進行調整,才能保持平衡」。

七十六難講到,什麼叫補瀉?當補之時,從哪裡候氣,當瀉時,從哪裡置氣?回答是:按照經絡反應規律,遇到當補之時,應從衛部淺層取氣、讓它得氣;遇到當瀉之時,應從榮深層置氣、讓它得氣。也就是說,前者,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後者,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要讓表裡內外榮衛之氣得到疏通,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什麼叫補瀉?具體來講,就是能使反應腧穴表裡內外榮衛之氣得到疏通的技術方法。按照經絡反應規律,遇到當補之時,應從衛部淺層取氣、讓它得氣;遇到當瀉之時,應從榮深層置氣、讓它得氣。也就是說,前者,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後者,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要讓表裡內外榮衛之氣得到疏通,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七、嚴肅批評「不治未病治已病」不知曉「相傳」的做法

難經《七十七難》以「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為話題來說明「中工」看見肝的脈象,不曉相傳,就以為應當用肝經葯,一心治肝,結果效果老是不好。「上工治未病」看見肝的脈象,知曉相傳,就用脾經葯「實脾氣」,這樣才會取得滿意療效。

前人曾說「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這是什麼意思?回答是:所謂上工,就是技術好的技術高超的醫生。所謂「治未病」,就是說通過脈診檢查發現了屬於肝的脈象(包括虛的反應腧穴),這就是「見肝之病」。如果是一個很有經驗的人,自然就會想到用補脾的藥物治療。因為查體時往往也能發現這樣一些現象,如果出現了肝的脈象經檢查發現反應點一定會在脾經或脾的反應部位上。治療就應當立即取脾的反應腧穴進行治療。這就稱之「當傳之於脾」。

《難經》之所以這樣嚴肅批評「不治未病治已病」不知曉相傳的做法,就是基於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並從中找到了這樣一個稱之為「相傳」的理論。臨床實踐發現,當脾穴補實以後,肝的脈象就會隨之改變。這種關係就叫「無令得受肝之邪」,一般稱之為「治未病」。中工者,技術差的醫生,看見肝的脈象,不曉相傳,就以為應當用肝經葯,一心治肝,結果效果老是不好。對這種做法一般也就稱之為「治已病」。「治未病」有多層含義,但此處是在講脈象理論和穴位反應規律的,以往有許多理解上的錯誤。作者本意是提醒像中工這樣的技術差的醫生,看見肝的脈象,不曉相傳,就以為應當用肝經葯,一心治肝,結果效果老是不好。但更重要的是,在脈診過程中所有的治則治法中涉及到脈象的都要記住「相傳」這個教訓。

第八、倡導針刺「手法補瀉」兩手密切配合的古典針刺技術

《難經》七十八難講到一個「針有補瀉」、「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的有關針刺的補瀉的話題。這就是倡導針刺兩手配合的原創技術。針刺的補瀉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補瀉的方法和得到的後期效果是多方面的,所以常說「非必呼吸出內針也」。兩手密切配合,大概需要在針刺進針操作之前需要通過各項準備工作才能使針刺發揮最佳的療效。所以針刺之前要求,先以左手循捫按壓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勢針刺之。當針刺快結束了,隨著得氣感覺的出現,趕快向內推而按之一下,這就是「補」;隨著得氣感覺的出現,趕快向外動一下,這就是「瀉」。這是歷代醫家不傳之秘。刺法在古代深受重視,八十難刺法上講,「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是說通過切掐循捫按,左手配合右手,當感覺到有氣來至時,再開始針刺;所謂「有見如出」,是說左手配合右手,當針下氣至或有輕鬆的感覺時,才能出針。針刺治病是高級治病方法,不是草率地隨意紮下去,一針了事。

第九、最早聯繫解剖醫學知識建立臟象醫學體系的知識寶庫

臟象醫學理論是在古人當時僅有的解剖知識的支撐之下建立起來的,臟象醫學發展是在解剖醫學比較深入以後進行的。古人早在五千年前左右對胃腸系統等作出的統計數字基本符合實際。比如四十二難對人腸胃長短,受水谷多少大概作出的一個基本的統計數字,二十三難用數學的概念解釋針刺過程中的「經脈」的具體長度和跟全身的比例,講解「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等。發明針刺療法的理論基礎「經脈」是諸多反應穴位構成的,生物自身本能地攜帶的生物電磁特徵的眾多密集電位點構成了手足三陰三陽經脈。說明尊重知識的古人在闡述臟象醫學規律全面地從反應腧穴的角度做出比較合理解釋的同時,沒有忽視將一些解剖醫學方面的知識從連繫臟象的科學道理上作出必要的解答。

古人發現解剖醫學跟臟象醫學有許多共同的實驗結論,古人如果不懂得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就無法創造如此輝煌的臟象醫學理論。三十三難採用更具科學內涵的話題向後世作了解答。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生則「肝得水而沉,肺得水而浮」,熟則「肝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沉」道理是什麼?原來臟象醫學早就提出每一個體表反應腧穴都有兩個相對立統一的基本元素,我中有他,他中有我。每一個肝的反應穴位,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屬「木」的屬性,而包含有「金」的屬性。乙角的含義就是庚金的一部分。每一個肺的反應穴位,都不是一個單純的「金」的屬性,而包含有「火」的屬性。辛商的含義就是丙火的一部分。近些年來人們逐漸產生了一個共識,發達的西方解剖醫學如果想再進一步得到發展,必須回過頭來向傳統中醫學習。對於中醫人員來說,摒棄一切私心雜念和一切經驗醫學的東西,向古人看齊,從研究內臟解剖學開始,繼而佔據醫學高科技領域,用大量高科技手段儘快將臟象與解剖醫學關係理順,相信中醫會迅猛發展起來。

第十、解決「治標與治本」的關鍵性技術概念「是動與所生病」

患者自己的痛苦只是自己能感覺到,醫生卻反覆檢查檢查不出來在臨床上會常常碰到。而另一種也有自己還感覺不到某一部分的痛苦,連針刺甚至也感覺不到疼痛,而醫生則可以檢查出來,並作為治療的依據。這就是二十二難提出的所謂「是動、所生病」的關鍵性技術概念。《黃帝內經》經脈篇在闡述完各經脈循行和病候之後都要反覆提到「是動病」和「所生病」的脈象學概念。

二十二難是《難經》作者認真學習領會《黃帝內經》經絡證候學精神實質之後之後又一次就「是動病」和「所生病」的脈象學概念和疾病反應規律向後人作出的深入解答。

經典所謂的「是動病」,是說病變只涉及到「氣分」,還處在沒有形成體表反應經絡體征的階段,所謂的「所生病」,是指病變已經影響到了「血分」,在體表已經形成了許多反應經絡體征。人們常說的所謂在氣分的痛苦,就是只是自己能感覺到,醫生檢查不出來,所謂在血分,就是自己一般還感覺不到自己某一部分有痛苦,連針刺甚至自己也感覺不到疼痛,而醫生則可以檢查出來。

標本根結是認識標病與本病的非常重要的技術性概念。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經能將臨床病狀的各種表現分析解析的非常清楚。過去一般認識上解釋為,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沒有跟經絡反應腧穴聯繫在一起。事實上,能否正確理解是動病和所生病對急症處理、疾病搶救至關重要。比如說頭痛、腰痛、腿痛之類,實事上現在不論中醫西醫處理病人時基本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大多數人沒有理解「是動病」與「所生病」的真實含義。這是脈診查體醫療中應特別注意糾正的。神經傳導受阻而感覺遲鈍,常常自己並不感覺有很大痛苦。所謂「氣留」是先有氣滯不通造成的氣機阻滯,會自己感覺氣機不暢,所以疼痛不已;所謂「血雍」是後有氣機受阻,是指病變已經影響到了「血分」,在體表已經形成了許多反應經絡體征。所謂在氣分的痛苦只是自己能感覺到的痛苦,醫生檢查不出來;所謂在血分自己一般還感覺不到,而醫生則可以檢查出來。所以在解釋上常理解為先有氣滯不通為「是動」,後有血雍氣機阻滯神經傳導受阻為「所生病」。

第十一、大力弘揚依據「神氣舍藏」規律診斷疾病的方法

三十四難曾提出一種獨特的診斷方法,就是通過「人之神氣所舍藏」這個規律創造的一種診斷方法。精神神經疾病相當難治,也難以定位診斷。《難經》在當時僅有的解剖知識的支撐之下,以尊重科學的態度,就「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經言五臟有七神,各何所藏也?然: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所謂「人之神氣所舍藏」理論,反過來理解就是通過「神氣舍藏」規律判斷五臟病變部位的方法。「神藏」的概念,引申過來就是「神不藏、神不守舍」的意思。也就是五臟精氣衰竭的表現。所以古人反覆實踐歸納出了「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的結論。如果該患者病變中反覆出現了「精神魂魄意志」的不正常,精神恍惚、意識不清、神志錯亂,那就要結合某臟所藏做出五臟定位的判斷。

另外一種就是四十九難利用「色、臭、味、聲、液」這些太過的釋放因子進而判斷各種病理改變的病位和病性的方法。《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聲呻,其液唾。利用「色、臭、味、聲、液」這些臟器功能障礙出現的病理改變診斷疾病,四十九難就曾講過,「病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所謂「正經自病」,指的就是五臟本身本能地容易遭受傷害的幾種病,五臟「各有所愛,各有所惡,各有所傷」。「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所謂「五邪所傷」,就是利用「色、臭、味、聲、液」這些臟器功能障礙出現的病理改變診斷疾病。比如說病中看到患者身體穴位皮膚顏色色青就可判斷病位在肝;病中聞到患者身體表面有臭臊氣味就可判斷病位在肝;病中聞到體內排泄物有過多酸味就可判斷病位在肝;病中患者不斷有呼喊聲就可判斷病位在肝;病中患者眼淚過多就可判斷病位在肝。

第十二、運用「陰陽五行」定律預測疾病預後的超前技術

《難經》早在數千年前就創造了運用臟象醫學知識,運用脈診穴位反應點原理,運用「陰陽五行」定律「分經分臟腑」歸納法開展疾病預測的研究。脈息的跳動次數加快叫作「至脈」、跳動次數減慢叫作「損脈」。嚴重的損至脈會有生命危險。

《難經》運用「陰陽五行」定律預測疾病預後的超前技術,對出現「損至脈」脈的危險,《難經》介紹了「治損至脈」的一些常用法則。所謂「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難經》作者曾發問說,五臟之積,古代有哪些名稱?古人又是如何推算出它們是何年何月發病的?然後很詳細地作了解釋。這些最早對心、肺、肝、脾腫瘤之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做出發病日期的科學分析論斷,對當代醫學臨床研究和科學發展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五臟之積,涉及到肺心病、肝硬化、脾腫大、胃癌、結腸癌及多種消化道腫瘤等。從臨床癥狀上看「賁豚」的癥狀是喘咳逆氣里急,全身肌肉消瘦萎縮,沒有一點氣力;「息賁」經常出現寒戰高燒,咳嗽喘滿,肺部膨膨脹滿;「痞氣」患者感覺四肢睏乏無力,甚或出現黃疸,全身異常消瘦;「伏梁」經常出現煩心、心悸、氣短等癥狀;「肥氣」患者經常發生咳嗽氣逆,有痞塊,出現寒熱癥狀。

五十六難在開展疾病預測方面通過舉例的方式講解了一些很重要的疾病規律。有經驗的醫生一定會認出它們在現在臨床上應當是什麼病了。判斷它的發病根源對於治療用藥應有很大啟發。


推薦閱讀:

納甲筮法講座
【探索門命學】2016年10月講座記錄:干支符號學之壬癸水實戰篇2
星雲大師視頻講座《六祖壇經偈誦大義》(下)
周易知識講座(4)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21集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