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靈性之間達成和解的可能性(2)

一種萬物皆具的本性,卻不為物所限;超出所有造物,但並不外在於它們。

——《未知的雲朵》

接著上一篇文章,我們繼續來談談意識。

什麼是意識?這個字眼之所以很難定義,部分是因為我們總是使它包含太多別的意思,我們可以說一個清醒的人是有意識的,而睡著的人沒有;或者有人醒著,卻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對周遭的事物只有隱約的意識;我們會談到政治的、社會的及生態學的意識;我們也可以說人類具有意識,而動物沒有(我知道你要說我瞎扯,看官請繼續往下看),因為人類可以思考,並且有自我察覺。

任何一個英文的心理學辭彙,都有四個希臘文辭彙和四十個梵文辭彙與之相對應。

——庫馬拉斯瓦米

我在這裡談到的「意識」,不是指某種特定的意識狀態,或者某種特殊的思考方式,我指的是一種意識能力,即——the faculty of conscioueness。是一種經驗內在的能力,無論經驗程度和性質如何。

意識的能力有點像一架電影放映機投射出來的光。

放映機把光投向熒幕,然後通過變化光線來產生無窮的影像。這些影像好比觀念、知覺、夢境、記憶、思想和我們體驗到的情感——可以稱為「意識的形式」。但如果沒有那束光線,這些影像就無從產生,而那束光線即是意識的能力。

我們知道所有銀幕上的影像都是由這束光製作出來的,但我們通常很少覺察到這一點。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銀幕上的形象和故事吸引了。同樣的,我們知道自己具有意識,但是我們通常只察覺到浮現在心裡的不同觀念、想法和情感,很少能夠察覺到意識本身。

意識的能力並不僅限於人類生命。一條狗也許不能覺察到我們所能覺察到的一切,它也許無法像人類一樣思考或者辯論,大概也不會和人有同等的自我意識。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內在經驗的世界。

當我觀察一條狗時,我發現它也有自己關於這個世界的圖像,那裡面充滿了聲音、色彩、氣味和感覺。

它也可以像人類一樣懂得辨認人和地方。一隻狗有時會顯露出恐懼的感覺,有時則會表現得很興奮,狗狗也會做夢。

如果狗有意識,那麼貓、馬、海豚、鯨魚等其他動物也必然有意識。它們可能不像我們那樣有如此強烈的自我意識,但它們絕非缺乏內在經驗。

同樣的理論也適用於進化樹上更低的動物,昆蟲的神經系統當然沒有人類的這麼複雜,它們也許也不像人類對這個世界的體驗如此豐富,但是也沒有理由懷疑它們也具有某種程度的內在經驗的事實。

所以,問題來了,我們要在哪裡劃定界限呢?我們通常假設在意識形成之前需要某種形式的大腦或神經系統。從唯物的元範式觀點看,這個假設不無道理。如果意識是在物質世界演化的過程中形成的,那麼這個演化需要發生在某種介質上,而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神經系統。

然而,我們接著就要面對唯物主義元範式的一個固有困境了:無論我們把人類大腦看成是數以億計的細胞,還是成千上萬的神經元和線蟲,問題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意識是如何從純粹的物質之中產生的?

目前這種元範式背後的基本假設是,物質是沒有知覺的。而另一個變通的觀點認為,意識的能力是大腦的基本屬性。意識並非源自特定神經細胞的組合或是它們之間的交流反應,也不來自任何物質實體。意識是一直存在著的。

如果意識的能力始終是存在的,那麼意識與神經系統的關係就需要重新評估。神經系統不是創造了意識,而更可能是強化了意識。增加了體驗的豐富性,提高了體驗的品質。這就像電影放映機一樣,神經系統類似放映機的透鏡,沒有透鏡,光仍然會投射到熒幕上,但影像就不那麼清楚了。

在哲學概念中,意識存在於萬物的觀點被稱為:「泛心論」。在希臘文中,pan是「所有、一切」的意思;psyche代表「靈魂或精神」。不幸的是,「靈魂或精神」這樣的字眼,暗示簡單的生命形式也許也具備如人類生命那種品質的意識。為避免無解,當代哲學家用了另外一個字眼「泛經驗論」,來說明萬事萬物皆有體驗。

不管叫什麼名字,這一理論的基本信念是,內在體驗的能力不是從完全無覺知、無體驗的物質中演化或產生出來的。體驗只能源於早就具備體驗能力之物。因此,意識的能力必定是在整個進化樹中一路存在下來的。

我們知道植物對生長環境,諸如光照長度、溫度、濕度、大氣化學條件等條件非常敏感。有些單細胞生物甚至對物理震動、光和熱也很敏感。誰又能說它們沒有感知自身所處環境的微弱意識呢?從這個角度,我們就無法在意識和非意識的實體之間畫出一個界限了。只要有一絲體驗,不管多麼輕微,都是有意識的。比如在病毒、分子、原子甚至基本粒子中,都有某種體驗存在。

如果意識的能力是普遍的,那麼意識就不是從人類、或脊椎動物,或生物進化的任一階段里產生出來的。進化過程產生的並非是意識的能力,而是意識體驗的不同品質和維度——它們都是意識的形式。

最早的有機體細菌和藻類,它們沒有感官,只能感受生存環境中最基本的變化和特徵。它們的經驗是及其微弱的,就像投射在全黑銀幕上的不易察覺的一絲微光,與我們人類複雜和細膩的經驗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隨著多細胞生物體的進化,特定的感覺細胞出現了。有些專門感覺光線,另一些則感覺振動、壓力或化學方面的變化。這些細胞協同運作,就形成了感覺器官,從而增強了生物體對信息細節和品質的接受度——同時也提升了意識自身的品質。

為了處理這些額外信息並將它們傳遞給生物體的其他部分,神經系統出現了。當傳遞的信息越來越複雜時,中央處理系統就發展出來,把不同的感覺形態整合到一副世界圖像中。

由於大腦越來越複雜,意識里浮現的圖相增加了更多新的特徵。而隨著哺乳動物大腦邊緣系統的出現,大腦進化得更為複雜,發展出一個全新的結構——大腦皮層——隨之而來的就是更好的記憶力、專註力、意志力和想像力。

至此,浮現在意識中的圖像有了豐富的細節和多樣的特性,使我們能夠和自己的內在經驗聯結在一起。但是還沒完,人類又演化出另一種能力——語言。意識的演化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可以用語言來溝通彼此的體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再只局限於自己的感覺,我們也能夠得知在其他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從彼此的經驗中學習。並開始積累和收集關於這個世界的整體認知。

更不可以思議的是,我們開始在自己的內在運用語言。我們傾聽心裡的話語,而不用說出口。這讓我們可以在心裡和自己默默的對話。我們的意識又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維度:語言思維。我們以此形成概念、欣賞創意、覺察事件中的模式、運用推理,並開始理解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宇宙。

接著,人類最重要的飛躍發生了,我們不僅可以思考周遭世界的本質,也能夠思考關於思考本身。我們具有了自我意識——覺知到自己的意識。這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領域的大門。我們演化成一個能夠探索內在心靈世界的物種,並最終深入意識本身的性質。這也似乎一直困擾了人類幾千年之久。

下一篇:我們將會繼續探討科學與意識達成一致的可能性之——意識的「幻想」


推薦閱讀:

即食燕麥雖方便,糖尿病人食用要科學
告訴你各種疾病患者最適宜的科學睡姿
12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別再當冤大頭了!
當前一顆小行星直奔地球而來
未來100年八大科學未解之謎最新進展報告[圖片]

TAG:科學 | 靈性 | 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