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  每天學一句《論語》《學而篇》(8)

《論語·學而篇》(8)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注釋】

(1)重:自重。現在來講是自信心。

(2)威:威嚴。威儀是一個人的儀錶,威嚴代表一個人內在的氣質。(3)學則不固:學,學問、學業。故,堅固。本句為「學問就不堅固」。(4)主忠信:主,以…為主。本句為:以忠信為主。(5)無友不如己者:無:通毋,「不要」的意思。友,親近。如,像。本句意思為,不要親近那些不像自己一樣以忠信為主的人。(6)過則勿憚改:過,過錯、過失。憚,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學道,如果沒有自信就不會自重,更不會外顯莊重,形象威嚴,學問也不會堅固。君子行道,行事要以忠信為主,不要親近不像自己一樣以忠信為主的人,有了過錯更不要害怕去改正。

【解讀】

此章自古以來是爭議很大的,其焦點就是「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是否有因果關係;再者,「無友不如己者」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無論是逐字逐句考證者,還是結合《論語》前後章猜測者,只要有爭議,其中就有定有觀點和孔老夫子所表達的意思背道而馳。孔老夫子開言首次從君子而入,顯然是君子在學道之後,行道過程中的要求與做法。我們先從夫子這句話分為兩部分去理解,然後對比當今有爭議的諸多觀點。此章到底孔夫子要說什麼自然會清楚的。我認為,這句話分為兩部分,其斷句應為:「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前句是說君子做學問牢固的前提是由於內心自信而表現出的威嚴,後句說是說君子以忠信為主所遇到的兩個問題。「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夫子及其弟子在前七章講了那麼多的大道理,兩次提到「君子」,但「君子」作為主體來要求,這一章是開始。顯然,這一章離開對君子的要求,理解上自然就會出現偏差。夫子連用了三個「不」字,從三方面通過否定的語氣肯定君子的表現,「不重」「不威」「不固」。重,是前提,其結果是威和學固。這裡的「重」的有「厚重」和「自重」兩解。錢師認為,一個君子要厚重;南師認為,君子要自重,也就是要有自信心。分析此兩解,厚重是結果,自重是來自內心在表達過程中的。後者更符合學道過程的表述。威,譯為威嚴,是沒有異議的。當然也有人譯為「威儀」。威嚴是內在的一種精神力量,一個有自信的人表現出來的就是威嚴。威儀是一種儀態,是表象的東西,和留給他人厚重的形象一樣同屬於表象的範疇。《子張篇第十九》有,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裡講了君子儀容和氣質,就是遠遠望去莊嚴可畏;跟他接近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嚴厲不苟。因為前章講了「雖曰未學」和「吾必謂之學矣」,此章自然就會講到做學問的堅固,其表達思維順理成章。因此,孔夫子表達的意思是,一個君子表現出來的威嚴和學問堅固,是自信心表現出來的自重。反過來說,沒有自信心的自重,既沒有威嚴,學問也不會堅固。夫子用了三個否定,來強調「重」的重要性,可謂微言大義。「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裡的「無友不如己者」一句是爭辯的焦點。主,有譯為親近的,意思是親近講忠信之人。但是,在此夫子是講君子做到威嚴和學問堅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忠信為主是前提,一個人不講忠信是不可能成為君子的,更談不上面對朋友和過錯能持有正確的觀點和做法。「無友不如己者」。錢師認為:「與不如己者為友,無益有損。」認為孔夫子主張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師則認為,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當今,很多人贊成南師的觀點。實際上,朋友是有高下之別的,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朋友圈子是十分重要的。和一個道德品質差的經常來往,會對你的人格和人品大打折扣。實際上,和這樣的人交往必定降低我們的修學水平,畢竟我們不是聖賢,出污泥而不染很難做到。孔夫子認為,和別人交往必定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於其中不善者,要「改之」。而作為交友,同樣也有「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對於交友,孔老夫子認為是要慎重的,連他老人家自己也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認為,這裡「友」應該是親近的意思。也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詩經·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是溫柔美麗的好姑娘,我將彈起琴瑟來親近她。夫子的意思並不是不和這種人交往,甚至為敵,而是不能親近這種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千百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交往什麼樣的朋友很重要。要麼你的人生得到提升,要麼會大打折扣。「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親近那些不像自己一樣以忠信為主的人。每個人都有過錯,有的人聞過則喜,有的人聞過則惱,有的人甚至聞過則怒。孔夫子說,一個君子同樣是有過錯的,只要他以忠信為主,有了過錯就不擔心改正不了。改過自新,是一種美德。對於過錯,君子和小人是不同對待的,無論是心理還是行為。知羞恥,是一種美德。人在做錯的時候會臉紅,那是羞;當一個人獨處或者思考自己過錯的時候,會聽自己內心的判斷,恥的繁體字就是左耳右心,如果內心認為自己錯了,就是知恥。君子有過,必定知羞恥不怕改正。小人有過,臉不紅心不跳,還要拿諸多理由在內心合計過錯存在的合理性。在《論語》中,多次提到「過」,學習者對於自己的過錯當慎之又慎。

品讀經典 升華人生天山國學苑微信號:tshgxy掃右側二維碼快速關注 →

更多交流,請加王宏傑微信號:yizhihua505


推薦閱讀:

【儒】論語·泰伯篇(4)當好官的三大秘訣
《詩化論語150首》(6-7)
(1)向雄讀《論語》之:有過必改
新女論語·教子篇第十二
日課 |《論語·八佾》6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