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造命運--慈悲喜舍(吉祥尊者開示)
Note: There is an email link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is post to email it.今天跟大家談談「如何改造命運」。一般上,當人們提到命運的時候,心裡想的是什麼?是算命先生所講的「命運」嗎?很多時候,華人家庭都有這個習慣——在孩子小時候,父母親會把他的生辰八字拿去給算命先生算。在佛陀時代也一樣,悉達多太子一誕生,父親凈飯王就找了很多算命先生與術士給他算命。這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命運」。我們就暫且把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叫做「命運」。不同的人對命運的了解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提到命運時,心裡所了解的是錯見、邪見。那佛教徒應該怎麼看待命運?到底有沒有命運這回事?如果所謂的「命運」指的是固定不能更改,算命先生講了什麼就一定是那樣的話,我們可以說這個了知不如法,這不是佛陀所教的法。但是在這裡,為了方便,我們姑且用「命運」這個名詞。佛教的「命運」觀在佛教里,我們是這樣看待「命運」的:一個人生命里的某一些東西的確是由他過去的因緣、過去的業影響他的現在。舉一個例子:你投生做男人,這一輩子就是男性;投生做女人,這一輩子就是女性,這個是定的。那些比較奇怪的做法我們暫且不談。是否說命中的每一樣事情都是定的呢?有些事在某一個時間範圍以內是定的。例如你投生做華人,那你這一輩子就是華人;你想要突然間變成印度人,行嗎?把皮膚刷黑,能嗎?所以說有一些事在某一個時間範圍裡面是定局;有一些事在某一個時間範圍裡面你雖不能改變,但在更長的時間範圍裡面卻可以改變。這方面等一下我會再談。有些人一投生出來就是殘缺,比如:瞎眼,那可能就是改變不了的。但是生命裡面有一些事卻有著很大的變數。比如:我們快樂嗎?這裡就有很大傳機。知道了自己生命裡面哪一些東西真的是改不了的,就認命、接受它;有哪一些東西是可以改變、可以調整的,對我們的生命來說很重要。知道什麼是可能為可能,什麼是不可能為不可能,這種智慧很重要。如果能夠對不可能改變的事情早早絕望,及早放棄,我們就會少了很多內心的苦痛與失望。若一早你就想通 「這個是不可能的,我不要浪費時間在這裡」,那就可免了很多無謂的、耗費能量、擾亂思維的念頭。如果已經知道什麼是自己能夠改變的,接著想:「我要怎麼做?」這時就可以開始談要怎樣去改變生命。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認清一些很重要的問題:是哪一些生命的成分可以改變?為什麼需要改變?要往哪一個方向改變?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認為:「我覺得很好,沒有什麼需要改變,生老病死也很好,貧窮也很好,沒有學問、沒有智慧也很好」,那樣就談不上如何改變生命。當我們講改變生命的時候,你必須對現有的這個生命、以及你嚮往、想要的生命,有一個概念。改變的動力能激發我們想要改變、要向上提升、要改造我們的生命的意願有兩方面:第一,是看到生命裡面的不圓滿。如果你不能夠看到生命裡面有哪些不圓滿而總覺得一切都很好,那就談不上要進行改造,也談不上學佛。只有看到自己的生命裡面有不圓滿後,我們才會想要去進行改造。第二,是看到自己的生命還有很多潛質可以發揮。或許你會說:「我現在活得很好,也快樂,事事也順利。」可是有些人卻會想:「我的生命雖然很順,沒什麼大苦難,但是我覺得不是真正地活得有意義,我活得不充實。」這樣的人就可以從光明中走向光明。他們即使沒有經歷大苦大難,依然能夠看到自己生命中還有潛質可以進一步的發揮,以便讓自己的生命燃燒得更加燦爛。你可以用這樣的想法作為出發點:我要改造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潛質發揮得更好。如果我們沒有看到改造生命的需要、意義,作用和力量,那我們就不會去改造生命。講歸講,如果心裡還是三心兩意、不冷不熱,就沒有力量去改造生命。那麼在怎麼樣的情形下我們沒有能力,也改造不了自己的生命?在怎麼樣的情形下,我們卻能夠成功的改造自己的生命?讓我們來研究研究這問題。每個人都說:「我不要苦,我要快樂。」每個人都希望不苦,希望能減少生命的痛苦,增加生命的快樂。從朝氣蓬勃的小孩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從健康的人到有病的人都有這共同的想法。每個人心裡都要追求快樂,希望快樂。你做的很多事不也是為了得到快樂嗎?打電子遊戲也是為了快樂,不是嗎?然而有些人雖然明明是想要快樂,但所做的一切卻反而只給自己帶來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所做的都是苦因。由於他不了解那是苦因,雖然要的是快樂,卻種下了痛苦的因。我們看一看周圍的人就會明白,很多人在追求快樂,可是所做的一切卻是在傷害自己。他們在當自己的敵人,所做的都是敵人才會對他們做的事情。他們雖說要得快樂,可是卻讓自己輕易地升起嗔恨心,這其實就是在打擊自己。嗔心升起時就是苦,其果報就是丑的。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說要快樂,追求的是快樂,用種種的執著來追求快樂;由於執著,當所依靠的外在因素變化或失去時,苦就因此產生,就會不快樂了。那我們到底是要給自己找快樂還是痛苦呢?我們自己所選擇的,是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命?掌握因果法則在這裡,我們必須了解一些自然界的法則。若不了解自然界的法則,結果可能是,雖然要得到快樂,卻反而給自己種下苦因;要成功,卻給自己種下失敗的因。什麼才算是自然界的法則?自然界的法則就是:無論有沒有佛的出現、有沒有佛說,它都是如此。它不因為佛陀講了才有,若佛陀不講就沒有。就像地心引力,它不是因為牛頓講了才有,若牛頓不講就沒有。這點很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發現、學習和了解自然界的法則。單憑自己的力量要去發現它是艱難的,但藉助佛陀的智慧,我們要去發現它就容易得多。我們來學佛,學習佛陀的教法,就是希望我們的生命因活得更符合自然界的規則而更有力量。藉助佛陀的教法,讓我們明白生命裡面一些相關的、重要的自然界法則,從而知道怎麼去改變我們的生命。在改造命運方面,有著一個很重要的法則,那就是因果的法則。眾生不知道因果,所以要快樂卻為自己種下苦因。如果我們明白因果法則與它的運作,並且相信它的運作,乃至後來絲毫不疑的知道因果法則,就會有強大的力量。開始的時候我們基於信,可能只是姑且相信而去做,直到有一天,能夠通過禪修親自印證,發現到:哦!原來因果是這樣一回事,它的確是真的。那時就用不著「相信」因果法則,而是真正的知道因果法則了。就像如果有人問你:「天上有太陽和月亮,你相信嗎?」你說:「我何必要相信,我看到了。」這是同樣的道理。因果也是這樣,輪迴也是這樣。我們要改變生命,就需要知道因果這個很重要的法則。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因為他們想像中的因果必須是馬上呈現的。但是因果法則裡面,一個因要成果,有些時候還要看時間,要等種種因緣條件具足。但真實不虛的是:當一個善因成熟時,它帶來的肯定是善果;當一個惡因成熟時,它肯定帶來惡果。只不過什麼時候成熟?能否成熟?那又是另一回事。什麼情況下不會成熟呢?當佛或阿羅漢入滅的時候,業就沒有機會成熟。由於入滅、體證般涅槃時,五蘊沒有了,業就沒有機會成熟。在一般的情形之下,業都是要成熟的。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善業惡業,並不因為佛陀講它是善就是善,講它是惡就是惡,它也是自然界的規則。你如果起善心,起慈悲喜舍的心,起無我、無私、純真的心、坦誠的心以及慷慨的心,這些善心成熟的時候得到的果報就是好的。可是如果你起貪心、嗔恨心、愚痴心、懷疑心、妒忌心、吝嗇的心,這些不善心成熟時果報都是不好的。這並不是因為佛陀講才這樣運作的。通過學習佛法,你了解到有善業、惡業;知道這些因果法則後,你該怎麼做?在因果方面,我們有太多的例子,這裡我只講一些重要的。如果要長壽,就不要種下短命的因,就不要去殺害眾生;如果要健康,就不要種下病痛的因,不要去傷害、折磨眾生,而要保護眾生;如果不要貧窮,就不要去偷盜,而要慷慨布施、分享。特別要持守最基本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飲酒會麻醉我們的心,這不好。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會去思維:「我希望得到好的果報,希望未來的生命是好的、走向光明的。我需要累積這樣的善因以得到真正快樂的生命。」簡單的講:一切身口意的善行,所帶來的果報,都是好的、快樂的;一切的貪嗔痴、一切的惡,它成熟時,所帶來的果報都是苦的。放下自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的心要怎樣做呢?很多人都會講:我知道要行善,要守五戒,要修慈悲喜舍等等。可是真正要去做的時候,卻面對另一種問題——障礙來了,拿不出力量來!很多人聽法聽了那麼久,都認同佛法是很好的。但是真正實踐的時候,真的要改造生命時,卻用不上力。到底是什麼因素拖著我們呢?我們講要寬容待人、體諒人家、寬恕人家;可是當我們受傷害的時候,卻記在心裡。是什麼因素讓我們放不下,耿耿於懷呢?生命里,我們只要把一些改變的關鍵做好,很多東西都會自然而然跟著對起來。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放掉我們的私心。因為我們抱著私心——自我;我們有一個「我」的錯見, 以為有這個「我」;我們以為這個是「我的」,或者別人佔有了「我的」;我們有「我慢」,自我的慢心:「我」比別人好,「我」比別人差,「我」也不輸人。這種虛幻的「我」,本來就不存在,可是因為無明,我們卻以為它是真實的。我們講的「我」就是指這三樣東西——有「我」的錯誤見解、對「我」的執取,還有「我慢」。因為這個虛假的「我」,我們造惡,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給自己造下很多的苦因。這個「我」讓我們擺脫不了過去,被過去的感受和記憶緊緊地套牢,不能讓當下的這一刻成為新的生機。我們問自己:多少次,我們活在過去的陰影裡面?我們把自己的過失記在心裡,把別人的過失記在心裡。因為自我,我們放不下。當我們放不下,我們會覺得受傷,再也拿不出勇氣,就這樣活在過去的時間和思維的枷鎖中;我們也擔心未來。讓我們看看自己的心,種種引起困苦的念頭,種種干擾我們的念頭,都是因「我」而起。我們想起別人過去怎麼對我們,未來又會怎樣對我們;想起自己的過失、別人的過失;想起自己的驕傲、榮譽……種種的心念,讓我們不能夠單純的面對現在的生命。當下已不是一個新的時刻,而是被過去套牢,這情況導致我們沒有力量去改造生命。在這種情形下,你會發現改造自己的生命是多麼的艱難。或者你有另一種想法:我一定能夠改造我的生命!當我們的信心、決心是以「自我」為出發,它會有另一個問題。你相信你能夠——「我能」。也許有時候你真的能,但當你不能的時候,信心就受到打擊。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不明白自然界的另一個規則,就是:世界上的一切現象,包括我們的五蘊,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因為因緣壞滅而壞滅。這個智慧是很重要的關鍵。我們活在一個「自我」的概念中,以為有一個「我」,習慣性的以為「我能」,還是「我怎樣怎樣……」。這加強了「我」。其實也沒有什麼「我」能還是「我」不能,有的只是因緣。我們要改造生命的時候,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給自己的生命注入一些因緣,注入你所能夠注入的因緣,調整你所能夠調整的因緣。例如你要有一個慈愛的心,那你應該種下慈愛的種子,至於別人是否會馬上對你的慈愛起反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有人說:「我希望改善我的人際關係,希望別人見到我都會喜歡我。」因為覺得不被人家喜歡的生命很苦,所以他希望周圍的人,他的同事、鄰居、朋友、親人,都會喜歡他,都會和他很好地相處。他想:「據說修慈悲喜舍就能夠達到這個效果,好,我要培養慈悲喜舍,看看效果如何?」於是他就來到佛門學慈悲。學後他想:「嗯,好,現在我要主動去對別人表達好意。」他就跑去對周圍的人微笑,對親人微笑等等。他一向來都沒有對自己的朋友及伴侶微笑,都是等他人先示好,才對別人表示回好意。他之前在家裡是打妻子、罵妻子的,聽了法,突然間回去跟妻子說:「哎呀!你真好啊!」幾句讚美讓妻子受寵若驚,把她嚇傻了,因為她還不能接受,還不習慣。這時候他就想:「你看我的慈悲不管用。師父教我說修慈悲心能改善人際關係,可是你看現在……」別人都帶著懷疑的眼神看他。如果只是培養慈悲,不了解因緣,舍心也不夠,可能就會這樣子想。但是如果我們真的了解因緣的話,就不會有這個反應,因為知道這些都是因緣嘛!因緣尚未具足的時候,即使你做得正確,也不會馬上見效。你必須了解果報的產生有賴於因緣的具足。然而有些時候我們只能掌握某一種因緣,另外一些因緣卻不在我們掌握之內。比如說你對一個人好,對他微笑,可是他剛好肚子痛,或者是尿急,在那種情形下,即使你對人家主動表達好意,也得不到好的反應;你做了一個布施,馬上就要見效,這也不行。行善想要馬上見到效果,一點點挫折就使自己的善心退縮,這樣的話我們是不能夠改造生命的。我們的態度應該是:我只為我的生命注入對的因緣,那就好了。要對善法有信心,一直給你的生命注入好的因緣:提升的因緣,凈化的因緣,快樂的因緣。讓時間去證明。時間一久,有那麼一天,善的因緣力量逐漸雄厚的時候,就會看到它帶來的成果。很多時候,是不會一做就馬上見效的,因為還有其它的因素牽涉其中。搞對因果關係我們要搞對因果關係。把因果關係搞錯也是不行的。我認識一對很慷慨的夫妻。當我還是居士時,有一天,那位先生就問我:「我想做布施。做布施對於我們的禪修有沒有幫助?」我說:「看你用什麼心。」通常布施的心是由無貪心所生起的慷慨心,因為慷慨的緣故,我們多了一個善心。任何一個清凈心都會有助於我們戒定慧的提升,都會對我們的生命注入多一個好的因緣。從這樣看來,我說:「如果你真的是用不貪的心來布施,你的生命、你的打坐會很好。至於會不會直接幫助到你的禪修以及何時起作用呢?我不敢說。」他一聽:「啊!那布施就是對禪修有幫助的了。」就捐出了十萬元來扶持一個道場。結果呢?接下來的那個禪修營他們就辛苦了。他們在期待:「我們已經布施了十萬,現在要看結果了。」他們很用功的打坐,想要看到結果。結果慘了,那個禪修營反而是他們倆最痛苦的禪修營。因為他們等著那十萬元在禪修裡面見效,可是那個十萬元錢的效果卻沒馬上兌現。他們越期望越糟糕,心想:「不布施還好,布施了更糟糕。」後來我提醒那先生:「你記得嗎?一開始我就跟你講了,你要以善心,而不是執取的心來布施,期望得到些回報。」因果的關係並不都是直接的,有些時候善因可能只是間接地幫助到。如果你真的是帶著無貪的心,布施的時候想:「我不要執取,要放下。」帶著不執取、洒脫的心,打坐的時候不期望、不貪求,只是用功;成果來也好,不來也無所謂,那才真的是好好的打坐,打坐就會很快樂。相反的,如果你打坐的時候期望這十萬元起作用,那就慘了,它反而起反效果。明明「無貪」是有助於我們修行的,可是我們去做那個「無貪」的時侯,背後卻帶著另一個「貪」,然後帶著那個貪去禪修。完了!因果關係搞錯,一切的「善」本來都會幫到我們提升,可是若因果關係搞錯了,錯誤的聯繫,就會出問題。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她投生在豪門,家裡很有錢。在那個古遠的時代,她是個大家閨秀,長得又非常漂亮,父母親把她關在家裡不讓她到外面見人。從小到大,她都只是待在家裡的後院,住的地方被高牆圍著。她要什麼父母都滿足她,但就是不讓她出去。這個小女孩在過去世都是男性,做天神、做修行人,一直都是很自由的。這一生她雖然誕生在豪門,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自由。所以她就苦了,不習慣這個生命,覺得很不自由。父母親一方面要管著她,一方面又想看到她快樂,用種種方法來令她歡喜,但她都不歡喜、不快樂。她天天就在後院裡面看著天空,看著鳥兒飛,她心裡想:「我要能夠像鳥兒一樣自由多好!」她嚮往那些鳥兒的自由。父母發現到她喜歡看鳥,怎麼辦?買!反正有錢嘛,買許多的鳥,放在鳥籠里,讓她去看。但是她看到這些鳥兒的時候更難過,她想:「這些鳥兒就像我,多麼的不自由,而且比我還苦!我是生下來就是如此。它們本是在空中飛的,可是現在卻被關在小小的籠子里。」她很慈悲,她感同身受鳥兒的不自由,結果她怎麼做呢?她就等她父母親沒看到的時候,把那些籠子全部打開,讓所有的鳥兒飛走。看著全部鳥兒都飛到天空的時候,她的心好歡喜,好像是自己飛在天空上,她感受到鳥兒的快樂,那種恢復自由的快樂!她沒有自由,她嚮往自由,她得不到自由,可是她可以把自由布施出去!她也不知道要得到什麼,也沒有想要得到什麼,就是一片真心,希望那些鳥兒能夠得到自由。從那一世開始,她的自由無可擋,誰也不能阻擋她的自由。她就是有自由的kamma(業)。這個是很殊勝的。因為她不貪求什麼,只是以一片真心,一片無私的心,不佔有的心去行她的善。這種善業很有力量,帶來的的果報也很強。我們行善就是要這樣子。當我們能夠以無私的心去做好事時,我們更能夠改變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在禪修這方面。看我們要提升自己生命的那一層面。如果要財富,就給自己種下富的因——多做布施、護持別人、讓人家修行,給人家好、幫助別人、對人慷慨;如果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內在的安穩和無畏懼,處到哪裡都光明磊落,心裡安然,就要守戒。你守戒,就不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走到哪裡很自然地就會有一種內在的安穩和無畏無懼的心;如果要自己的心有力量、光明、醒覺、有智慧,那麼就要探索智慧,多親近有智慧的人,多探索生命的法則,並且修禪,培養戒定慧,由定生慧,那麼我們就會更有智慧,更有力量,心力就會強。我們要生命成什麼樣子,就給它注入對的因。我們希望得到快樂,就要給別人快樂,而不是奪取別人的快樂。我們能夠布施快樂給別人,自己就很容易得到快樂。你給人安全感,你的內心就很容易有安全感。你真心待人,別人會以真心回報。當然有些時候會遇到你對某人真心,他卻偏偏不對你真心,這樣的事情也是會有的。這可能是因為過去人家對我們好,我們卻恩將仇報,可能是那個惡業現在成熟了。無論如何,對自己的善不要懷疑。如果你真的對因果有信心,那麼對善就不會懷疑。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一些苦、一些挫折的時候,我們讓自己的善心受到打擊,結果我們蒙受雙重的損失。第一個損失就是我們得到不好的對待,第二個損失是我們的美德被剝奪了,被削弱了,被打擊了——那是更嚴重、更慘重的損失。當我們得到不好的對待,如果心裡想:「消消業障」,那就沒事了。但是如果我們的美德從此被粉碎的話,那真是損失慘重,因為那個讓我們累積善因的生命機制被破壞掉了,我們的美德就是讓我們累積善因的良好條件。當我們明白了這改變生命的方法——如是因帶來如是果,於是我們嘗試在身心方面都下功夫,希望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命。在這樣做的時候,結果可能不馬上顯現,那我們有沒有可能當下就改變我們的生命呢?如理作意生命是什麼?我們的世界是什麼?你們了解自己的世界嗎?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的經驗,就是我們的世界,對嗎?請認真的去想。當你生氣時你處在一個世界;當你快樂、有慈悲心時,你活在另一個世界;你帶著嗔恨或愛心看人,你的世界都會不一樣。當然明顯的例子就是色盲或者盲人,他們世界是黑白或者是黑暗,那是他們自己控制不了的。但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是,我們對生命所接觸到的一切經驗所起的作意。如果我們能起如理作意,就會有不同的經驗。怎樣的如理作意才對我們有幫助呢?有一些人,生命裡面一有苦他就起煩惱;但是有另一些人,把生命裡面的苦看成是考驗。你看這完全不一樣。有些人是遇到別人對自己不好,就當成是消業障;另一些人卻是遇到別人對自己不好就恨人家;有些人是遇到別人對自己不好,他會想:這是讓自己培育悲心的條件。他不止是對別人的苦起悲心,也對別人的苦因起悲心,對別人的惡、別人的過失也起悲心。這樣一來,差別就明顯了。因為你的心態一轉,轉換對事情作意的方式,也就是看待事情的方式、反應的方式,結果就完全不同。由於作意的不同,你的知覺也改,你的感受也變。它是整套一起來的。你可以怨恨別人對你不好,而生他氣;也可以想:「哎呀,消消業障。」;或者是:「我該對他起慈悲心,他可能是對我的業起反應,也夠可憐的。」真的,別人對我們不好,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惡業已成熟。那個人的正念和智慧不夠,就會對我們的惡業起反應。那到底誰是受害者?從某個角度來看,那個作惡的人、對我們的業起反應的人,他是受害者。因為我們的業太糟了,人見人恨,他因為修行功夫不夠,被我們的模樣招惹得起煩惱而為我們造惡業,實在是受害者。當我們這一轉念,整個思維方式以及對事物的判斷,就會完全改變。我們的世界因此改變了,我們的生命也因此改變了。雖然面對同樣多的苦,但是你的想法卻不同。你把這些苦看成磨練,把絆腳石看成踏腳石,你整個生命就不同了。私心一放下,執著一放下,你的生命當下就改變了。這是馬上可以見到的效果。當下起善因,當下就已經改變。況且我們現在這樣一改變,心也因為有法而強大。將來這個善因成熟的時候,結果也會改變。我們的生命就這樣改變了起來。如果你相信佛陀所講的、導師們所講的、禪修者所親證的: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你會更認真地去做。因為你知道生命很短暫,未來世很重要,所以你會為你的未來而下功夫。如果你不相信有未來世,那也沒有關係,你的善業現在就已經在起作用。把握投生對於要改變自己的未來的人,有一些時刻是非常關鍵的。在那個關鍵時刻,你的一點點善法會起很大的作用,你的不善也會起很大的作用。這個關鍵時刻是什麼?就是臨終的時刻。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它就像是你在機場上飛機的時刻。如果上錯飛機,那就慘了,半路下不來,一定要到終點才可以回頭。如果你在臨終的時候,惡念升起、惡業現起,就會投生到惡的地方,那就慘了,因為要在苦界翻身很難。假如投生到一個沒有佛法的地方或世界裡,你要提升、要改善生命是很難的。另一種情形是:如果一個人臨終的時候升起的是善法,而投生去好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那他的下一個生命就會完全不同了。一旦遇到佛法,他的善業就會繼續培養善業。這種情形就好像把錢投資在對的地方,用錢賺錢,越賺越多,很快就發達起來。善業也是如此。臨終時刻是關鍵,因為下一世就從臨終開始。如果臨終的時候,顯現的善業是沒有什麼智慧的——例如做布施的時候,沒有正念,沒有智慧,也沒有足夠的醒覺,只是傻傻的做,那個業如果在臨終時成熟的話,來世可以很富裕,可是人卻笨笨的。如果一個人很有智慧,善業成熟,心力強大,那麼來世的心也會強大。為什麼呢?因為下一世的結生識和有分識所取的目標,和這一世的死亡心識——我們臨終心路過程最後的心念所取的目標,是一樣的。一個人投生時的結生識如果是有喜有智慧的,他那一輩子的心境都是傾向快樂,而且人很聰明、領悟力很高。反之,如果一個人投生時的心念是沒有智慧的,只有無貪、無嗔,而缺乏無痴的話,那他這輩子做什麼都難——學習也難,修行也難。所以說臨終一念對一個人的生命影響很大。如果我們懂得掌握臨終一念,讓自己的善業成熟,讓自己的善業起得最強、最有力量,那麼來世的生命就會有一個大轉變。比如說有智慧和沒智慧就有很大的差別。一個聰明、有智慧的孩子,很容易一直提升自己的生命,而且學習能力和其他能力都很強。有些人很用功讀書,或者很用功的做事,可是收效就是不大;有些人只需用一分鐘的時間而另一個人卻用上四或五分鐘的時間,來達到同樣的目的,為什麼?因為潛質不同。一個人有著怎樣的潛質幾乎是投生時就定了型的。所以說你怎麼決定,怎麼安排你的投生,這個非常的重要。了解了這個奧秘,你就開始懂得掌控自己了。有修禪的人,最好就在打坐中坐化。如果在禪定中死去就會投生到梵天界。進入初禪者投生到初禪天,進入二禪者投生到二禪天,進入三禪、四禪者者各自投生到相應的天界里去。如果沒有修禪的,就要看你臨終的時候,如何用你的善法,把你的善法帶到最高;你曾經有過什麼最強的善法,把你的心帶到最明亮最強的狀態?在那種狀態下去投生就好。當然最好像阿羅漢,臨命終時連投生的念頭都沒有。可是在還沒有到達那種境界之前,你知道自己還是得投生,不管想不想還是會投生,所以倒不如好好的發一個願,願來世能夠繼續的修行。如果要投生天界,就要投生到有法的天界,例如兜率天。現在這個時代要到兜率天也蠻容易的,只要買一張機票你就可以來我們古晉「兜率天」(修行林)(眾人笑)。要投生善趣就要好好積累你的功德,讓它帶你去。你需要很多的功德當本錢,沒有功德發願沒什麼力量,有功德的時候發願就有力量。比如說守八戒,它有非常大的功德,能夠幫你在投生時選擇去處。經典里有記載,有堅守八戒的人,因為戒的力量,可以選擇投生到欲界的任何一個好地方去。此外,在中部《Sankharupapatti》經里也有提到:如果一個人有信仰,對三寶有信心、守戒、有學問(這裡指的是自然界法則這方面的學問、知法的學問,而不是其他的學問);並且有慷慨的心,曾做過很多布施;而且還有智慧,若有這些功德,再加上常常發願要投生到好地方,他就可以投生到好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就是善行可以一直增長翻倍的地方——就是有法的地方。在有法的地方,我們的善很容易就翻倍;在沒有法的地方,我們只能在那邊消福報。投生到天界不一定就是好事。還得看你在哪個天界,跟誰在一起。如果你在兜率天跟菩薩在一起,那就很好。兜率天比較單純。忉利天(三十三天)雖然也有法,卻還會有戰爭。這兩個天都有法堂。條件最好的天未必是最好的。有些地方完全只有欲樂的享受,那就是在消福報。在好的天界,你能夠在光明中走向光明。在善業成熟的時候,還能夠繼續累積更多的善業,這當然是最好命、最幸福的事情。如果是投生到人間,就要投生到有善法的地方,不要投生到一個很糟,有很多迷惑、很腐敗的地方。最重要是要有法,窮一點倒沒有關係。掌握臨終一念是很強的改變命運的辦法。粗淺地說,它帶來很明顯的改變。投生的時候,你完全掌握好下一世的命運。你能夠決定來世是怎樣的命運、怎樣的性格、有著怎樣的力量,然後在下一世中再更進一步地提升。更進一步就是不要有來世。這一生就好好修行,修到自己證得聖果。一個人證得初果須陀洹(Sotapanna)的時候,在七世之內,就一定會了脫生死,那當然是人生最殊勝的提升。一個人的戒定慧能修到那種層次,讓他體證聖道聖果,那當然是最殊勝的。如果是證到阿羅漢果的話,那就不會再期望投生到來世。很多人會想:「啊,阿羅漢,我不要證阿羅漢,因為沒有來世,那是永恆的死亡。」不是的,佛陀不會教我們去選擇永恆的死亡。那個境界不是我們現在所能夠理解的,不能用我們現在對名色法的世界的認知去理解的。這種情形就好像盲人不能夠理解光明世界是怎麼樣的。他只是知道:「哦,我常常摔跤,明眼人不會摔跤;因為你們看得到光,就不會摔跤,所以這個光是好的。」可是他不明白什麼是「看到」、什麼是「光明」。你解釋光是什麼,你說盲人能明白嗎?不能。你講太陽月亮是什麼,他也不能想像。單是這個光,盲人就不能明白。涅槃不是未曾體證涅槃的人所能夠理解的。然而佛陀說:涅槃是安穩、不生不滅的快樂,沒有貪嗔痴。所以不要把佛的入滅、阿羅漢的入滅當成是永恆的死亡。但它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存在」。有一次,有一個比丘問舍利弗尊者:「涅槃里沒有樂受,怎麼會快樂呢?」舍利弗尊者講:「沒有感受最快樂。」提升的路程通往涅槃這條路是要有信心才會繼續走下去。有人想:「涅槃這東西太遙遠了,萬一它是錯的,我怎麼辦?萬一這個涅槃……」有些現代人會這樣質疑。疑心重的人會想:「萬一走下去後發現這個不是我所要的怎麼辦?」其實,在學佛的路上,我們並不是走到最後的頂峰成為阿羅漢之後才會快樂。我們一路上學佛,學一分就會有一分的快樂,學兩分就會有兩分的快樂。我們越了解苦,我們越不苦;越了解苦,我們越快樂。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清凈;一分的清凈帶來一分的快樂。整個修行、提升的路程是怎樣的呢?舉個例子:某一個人在開始時滿腦子充滿暴力思想,想要傷害人,要殺人,要做壞事。聽聞佛法之後,他想:哦,佛法講不可以殺人,不可以害人,不可以作姦犯科,做了會得到惡報。他就想辦法壓制自己的惡念。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他有太多能量,有想要作惡的心。於是他想:好,我去跳霹靂舞,讓我發泄,讓自己累到完全不能去想做壞事。於是他從一個很嚴重的惡走向一個比較輕微的惡。那終究還是惡,還是不善的心,因為瘋狂跳舞的時候還是有一顆混亂的心。可是比起每天想著要殺人就好很多。之後他想:哎呀!這顆心仍是很混亂的,佛教里的師父說聽這種劇烈瘋狂的音樂是很不好的,我應該再調理一下我的心。他就去聽輕音樂,那就是另一種進步。聽輕音樂後,他想:哎呀!這還是有所執取,如果能夠的話我要去守八戒。他就去守八戒。他享受守戒、布施、聽法,享受讀經的快樂。他的人生又走向另一個層次。此時他的善行帶來真正清凈的快樂。然後他再進一步想:我要去禪修了。他就因此得到禪修的快樂。禪相開始出現的時候,他得到禪相的快樂。當他進入初禪的時候,他得到有喜有樂的快樂。然後慢慢地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提升,到後來連樂受也放掉,走向舍受。舍受是更殊勝的,雖然它不是樂受。有三禪和四禪經驗的人,肯定會講四禪比較殊勝,沒有人會講三禪比較殊勝。三禪的禪支是樂、一境性;四禪是舍、一境性。舍、一境性肯定是比樂、一境性還要殊勝,可是它並沒有樂受。整個修行的路程是這樣以一個取代之前的那個,以更高的一個取代較低的一個方式來提升。這樣比較容易,也比較好。你沒有打壓自己、強迫自己,而是給自己一個更殊勝、更清凈的快樂。接下來是智慧的快樂。止禪的快樂還是建立在壓制上,不要去看苦。觀禪是用智慧去觀照,去面對生命的真相、生命的苦相,心因此獲得解放而得到快樂。因為看清了生命的無常、苦、無我,你會放下了恆常的妄想。生命本來就是有生滅;在快速的生滅無常之中,有一種逼迫的苦性和不圓滿。你看清了,就會把不合理的期望放下,把對生滅因緣追求恆常快樂的妄想也放下。體證無我、看到無我的時候,私心、對自我的妄想也會放下。那顆心慢慢就會解放,它是自然的。這個放下是快樂。因為無明,我們一直以為有一個「自我」。 我們不惜一切地滿足自己的「自我」,以為這樣可以得到快樂。這種「自我」的滿足是建立在幻相上的,它眼前似乎使我們快樂,可是最終卻帶給我們痛苦。反之,如果快樂是建立在生命的真相上,看清了無常、苦、無我之後,心得到解放,我們自然體證到安然和快樂。那種快樂不同,你越看清楚真相你就越快樂,它是別人奪不去的。如果蒙蔽自己不看生命的真相,你只能逃避得了一時。最終當我們面對生命的真相——無常、苦、無我的時候,還是得受苦。如果我們勇敢的面對,有善巧、有定力、有正念、有智慧地面對生命的真相,我們將得到任誰也奪不去的快樂。而且從此以後,生命裡面所顯現的一切,所出現的一切都在帶給你這種智慧,這種內在的充實、法的力量。這個生命那時是最安穩的。傾向與發願也許你會說:「這個對我來講還很遙遠,我現在工作忙得很,經濟不景氣,我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這種高層次的修行,我能夠做嗎?」沒有關係,現代人還是得在生活中掙扎求存。但是有一件事情你肯定能做——讓你的心傾向此法,發願將來有一天自己有條件能好好的去投入、去體證這個更高的法。有一些時候,特別是有功德的時候,單單這個傾向、發願,就會慢慢讓你的心、你的整個生命朝往那個方向。有些人講:「哎呀,很害怕,萬一我不小心出了家呢?」(眾人笑)。不用害怕,不會的。在這個時代,誰能夠逼你出家呢?當你自己選擇要出家的時候,你肯定會像我這樣很快樂地出家。像我這種性格,誰可以逼我出家?以我的能力,如果我決定要還俗,誰也阻擋不了。我是心甘情願,快快樂樂地出家,因為我在法中找到快樂。我發現法帶來的快樂最安穩、力量最大。所以你不必擔心有一天會不小心、糊裡糊塗地去出家,沒有人可以逼你的。如果你真的不小心出家,就太幸福了!好,傾向是一回事,但眼前你能夠做什麼?你說:「我現在面對的是生活上的問題,事業上的問題,家庭的問題,人際關係、友情、敵人的問題,那我要做什麼?現在我要怎麼改變我的生命?」我們不能只講一些高高在上的東西,現在用不上。我們傾心嚮往它,那是好的,但是現在能夠做的是什麼?現在我能夠為自己的生命做些什麼事來改造生命?——一切的善法。在這裡,我要特別介紹一個重要的。剛剛講的,降低自己的私心,這個是最快見效的。爬山時,如果要有好腳力,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的,對不對?假設你現在背負著20公斤的包袱,你把19公斤沒用的東西放下來,只帶一公斤真正需要的東西上路,你的腳力是不是馬上就進步了?馬上見效吧?放下自己的私心,放下自己的執著,就會馬上見效!因為包袱放下了,私心放下了,心理沉重的負擔放下了,對別人的執取,別人的過失,自己的過失,種種內心的負擔都放下了,當下你還自己一個新生機。你生命的力量馬上就顯現,這是很快的。為什麼通常我都是先介紹這個方法呢?因為這個方法見效快。一見效後,你馬上就得到鼓舞,對法就建立起信心。有了信心,要鍛煉你的腳力,要培育你的善法,力量就強得多,也就快多了。慈 悲 喜 舍帶著一顆無私的心,我要向大家介紹四個很重要的法,那就是:慈、悲、喜、舍。這個時代人世間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沒有「情緒智慧」,就是洋人所講的「EQ」。他們以為自己開創了一個新名詞,其實古時後的聖賢早就發現了這個情緒智慧,菩薩早就已經在用了。佛陀強調的Brahmavihara 梵住心,也稱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就是佛法所說的情緒智慧。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搞混了,情感混亂了、 感受混亂了,很容易掉進糾纏不清的人際關係里,在裡頭掙扎,所以我們很苦。現代人住得越來越近,擁有的空間越來越小,因為天天見到人,見到煩,所以不想再見人,連鄰居都不想看見,結果把自己鎖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面。為什麼我們不想見到人呢?因為,他人的情緒會影響我,我的情緒也會影響他人。不像古時候,或者是偏僻的地方,每家之間距離都是遠遠的,人與人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和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人很少見到人,所以見到的時候就很珍惜。培育慈悲喜舍,能夠真正很快地改善我們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情感混亂、感到難受,都是由於不會掌控自己的情緒以及不懂得面對會傷害我們的人。如果一個人有培育慈悲喜舍,他就會有很大的承擔力。要是敵人、傷害自己的人都能夠面對,那朋友、親人、上司和下屬就更不用說了。慈心就是你對別人好,希望別人好,不論別人對自己好不好也沒關係。慈心不是因為別人很可愛你才愛人。如果你要等到別人很可愛你才有能力愛人,那恐怕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個人你能夠愛;只有佛、阿羅漢你才能愛,其他人你不能愛,這不叫慈心。真正的慈心必須建立在內心的善法以及種種生命的智慧裡面。慈心是殊勝的善法,它會帶來好處——給自己帶來好處,也給別人好處。它會帶來十一種利益:好睡,好夢、人見人愛、天人也喜歡,不容易受到傷害,修行也會好……等等。我們不能夠等到別人很可愛才來培育慈心。你的慈心必須是沒有條件的,就只是這樣散播慈心,因為你知道這樣對你很好,對別人也好。悲心——看到別人苦,或者別人生起惡念、造苦因時你對別人起悲心。喜心——看到別人有好的東西,你隨喜、不妒忌。舍心——你祝福人家好,他可能不好;你祝福人家離苦,他可能不離苦;你祝福他所得到的一切的好,一切的財富,一切的成就,不會失去,但是它們還是可能會失去——那是因為他自己的業。這時你就要會生起舍的智慧,思維:Sabbe satta, kammassaka——一切眾生都是自己業的主人,自己業的承擔者。有舍心的基礎的話,你的慈悲喜不容易受到打擊和傷害。如果你的愛心是容易受到傷害的,因為愛人而受到傷害時,你愛人的能力其實正在受到考驗、正在受到磨練。簡言之,我們講「愛心」其實要指的是「慈悲喜」建立在「舍」上。這樣子你的心情就平穩。你的美麗的心境、美麗的感受才經得起生命的種種考驗。這是對的,是好的。不然的話,只有在善業成熟時,世界一切都很好時,你才能夠快樂;當生命有不如意時,不善業成熟時,你就不快樂;當善業成熟的時候你就有信心,當不善業成熟時你就沒有信心,這樣的生命怎麼會快樂呢?怎麼會安穩呢?怎麼會活得有力量呢?不會的。然而當我們的快樂和生命的力量是建立在自然界的法則上、法的力量上,它就很好很強了。法的力量什麼樣的法的力量?第一,就是「無我」。從放下私心開始,到後來發現到沒有一個「我」可以放下、這就是「無我」;然後以建立在因果的智慧來培育你所有的善法,從慈悲喜舍開始。這樣你會看到生命的改變,這是法的力量開始在你生命里運作。這時候你能加快上山,除了因為是把垃圾放下以外,你的腳力也提升了,你更有力量了,能夠更快了。一方面是放下負面的能量,也就是放下內心的垃圾如怨恨等等;另一方面是培育很強的善法——戒定慧,讓你更快的上路,更有力量。通過這樣,我們改造自己生命的力量就很強,算命先生也就算不準了。我曾遇到一個學過算命、懂紫薇斗數的人。他很會算,上一次他算自己:「這幾年就是苦的,肯定苦的,做生意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需等苦過去,等……」等是很好,有耐心是很好,可是他看不到轉機,這樣子的人學算命會算死自己。其實他現在要做的是「在因上好好的下功夫」。只要在因上好好的下功夫,連算命先生都算不準。我姐姐看過的一位算命先生,是比較有因果智慧的。據說他有一點本領,懂得算紫微斗數什麼的,據說收費很貴。他很敢,他跟我姐姐說:「你先聽。那個卡帶是講你的過去,這個卡帶是講你的未來,但是我先告訴你,你如果念經、拜佛、學佛、做好事,這個卡帶就不準。」(全場轟笑)。然後他說:「你有兩個兄弟對不對?你其中一個弟弟會幫到你。」她就很緊張,問道:「哪一個弟弟會幫我賺錢?」她講:「我有兩個弟弟,一個做生意,一個修行,哪一個會幫到我?」「修行的那一個。」「噢?修行的那一個。」於是她就來找我了,我回到家的時候她就問:「哎呀,怎樣?」她就要跟我談她的生意,她是賣保險的。「怎樣,怎樣做?」我心想:我是和尚啊……跟你講做生意,談不上嘛! 可是不講一點東西,就沒能讓她對佛法起信心。於是我講:「好,第一你要守五戒,最重要的是不要撒謊。」她也不反對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些她都知道;不飲酒嘛, 她很明顯的看到喝醉酒的人傻乎乎的,人飲酒後會變得愚蠢,沒有意思。她只是不能接受不要撒謊。我講:「你不要撒謊。當你真心待人,說真實的話別人會信任你。」那時我姐姐剛開始賣保險,她在擔心:我做完了親人的生意,做完了朋友的生意,過後我要賣給誰呢?我講:「你不要擔心,你不要撒謊。」她聽後就真的不撒謊。我再講:「你要對人家有慈心,真心待人,不要跟人家斤斤計較,要真心幫人,真心帶給人家利益,那以後你會很好!」她也聽,因為算命先生說了嘛,那個修行的弟弟會幫到她,所以就認定我是會教她作生意。這個算命先生真的幫了我一個大忙。其實她是相信算命先生多過相信我,但是至少她會聽我說,會念經啦,拜佛啦,並且喜歡供養出家人。我回到家來,她就很歡喜供養。從此她的生意就多到做不完,她講:「我現在是沒空,有空的話,我的保險生意做不完。」客戶介紹客戶,一直有客戶找上門。人家講:「這個人好,她不撒謊,真的是為你做事,答應你的事情會做到。」啊,她的生意越做越好。那個算命先生真的是算準了(眾人笑)。也許那個算命先生懂一點因果吧,所以他自己會講:「你學佛,修行,你的命運我算不準,它會改變。」真的就改了!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我也會算: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看一下東方,看到浮出一點點魚肚白,我就算大概還有一個小時太陽會出來,很准吶!命裡面會有一點點跡象。你看一個人一直造苦因,成功時他就驕傲了,我大概給他算一下……,這個人他遲一點要倒霉。看點因果,你就會算。來學佛後,我姐姐的整個生命就改變了:人際關係、家庭情況 、種種的氣氛都改了,真的是不一樣了。我姐姐一改,她的家庭成員也開始改,做丈夫的也比較快樂。一個妻子如果是很麻煩的話,做丈夫的也苦。現在她也要孩子來學法。她自己也看得很開,我這個做她弟弟的也歡喜。所以說要改變生命要用法的力量(自然界法則的力量)、善法的力量、業的力量。你把當下的心時時刻刻安住在善法的時候,它有兩種力量:首先,當下有法,生命就快樂起來;然後因為當下有法,「行」生滅過後,留下來的業的能量——就是心在一生一滅之中,善業留下的能量,成熟時帶來善果,生命就會進一步的改變。那種改變來的時候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因為過去已努力過了,現在善業成熟,就事事順利,就得到好的果報。當你造業的時候,當下就已經改變了生命,因為你對生命經驗,對眼耳鼻舌身意的經驗的反應改變了,你的世界就改變了。希望和你們分享的這些法,能夠讓你們帶回去,讓在座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改變、都提升。因為你的改變,也帶給周圍的親人、朋友乃至敵人改變。通過法的力量,我們連敵人都可以幫到,甚至能化敵為友。提升生命不要停留在一個層次。不要因為提升了過後,就認為:現在很好了,我的人際關係也很好了,錢也賺很多了,就開始鬆懈下來,停滯不前。不要這樣,要一路的提升。因為生命再好,還是有生老病死在等著我們,有輪迴在等著我們,所以要提升不要停止。不要讓生命從苦難中、黑暗中走向光明後卻放逸,重新墮入黑暗。你看多少的人生命就是這樣子,從光明走向黑暗,又從黑暗走向光明,再從光明走向黑暗……很多人的生命都是這樣的。但是我們不要,學佛的人就要有智慧,在光明的時候繼續走向光明。當你造善業的時候,要記得發願:Ida?5?9 me pu?0?9?0?9a?5?9 āsavakkhayāvaha?5?9 hotu, 願這些功德幫我繼續地凈化。只要繼續地凈化,你肯定會走向光明,不走向黑暗。當善業成熟的時候,還會要繼續凈化,生命就會一直提升。不要擔心「涅槃」會不會騙我,會不會有一天來一個「涅槃」,結果它原來是沒有意義的、是空洞的。當你體驗越來越高的快樂的時候,自然會知道接下來就是對的。不要一下子給涅槃嚇壞,一聽涅槃是沒有名色法、沒有身心,就被嚇壞。你可以把它暫時放在一邊,然後這樣想:我現在就改善我的生命,得到一個更清凈、更安穩、更可靠的快樂。再從一個更安穩、更清凈、更可靠、更有智慧的快樂邁向另一個更高的快樂,把涅槃當做是更高、更清凈的快樂的代名詞就好了,這樣子後面肯定錯不了。到頭來我們要的也只是快樂,那就從一種快樂走向更高層次的快樂,(再走向下一個)更高層次的快樂……這樣就好。進步的指標改變生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你要留意一路上的指標。懂得這樣,改變生命其實並不艱苦,生命也會很有力量、常常受到鼓舞。因為一路上都是目標、都是收穫,而不是等到最後才有收穫。不然只是一直在等,一路上都不懂得提升。有些人說:「我去一個禪修營,一定要得到初禪。沒有得到初禪,一切都是白費!」不是這樣的。生命裡面有很多指標、凈化的指標。比如說,以前我就是用這樣的指標——我的脾氣不好,很急躁,有些時候會生氣蠻久的。偶爾還會為一件事不開心好多天。後來學了佛,半小時後我就放下了,我覺得這是很大的進步;後來五分鐘後就放下了,那個是更大的進步;慢慢地減。我沒有說:「哎呀,我沒有得到禪定,我白費了功夫、白做了。」有一回,我從緬甸回到家裡,那時修行沒有什麼真功夫,只是有了很多新發現。在帕奧禪林時,我發現原來有人可以看見過去世,發現真的有人可以(入四禪)停心跳給我看。好厲害!我那時候很好奇,無限的好奇。只是抱著這樣的心,也沒有真正的修到什麼東西,脾氣還是急躁。回到家跟我老爸說話,沒兩下子就露底了。我老爸說:「哎呀,你不用去修行了。你這樣子修行哪裡好,你看你的脾氣還是這樣子!」從前我可能會苦惱,可是那時候我就講:「謝謝你提醒我。以後我要修到很好很好的時候才回來。」(眾人笑)哇,他怕了,再也不敢潑我冷水了。由於當時我激發自己,讓自己得到很大的鼓舞,所以那個心就改變。那件事已經過了很久了,現在有些時候還是會有脾氣,可是改了很多,心就發現內在的快樂。我就是因為一路上看到:這是給我的鼓舞,這是我的進步。所以學佛就一直有力量,打坐越來越有信心。反之我看到有一些自己的學生,聽了多少善法也好,怎樣進步也好,只要那個禪修營沒有得到禪定,他就想:「我的修行白費了。」最近還有一些修行的出家人跟我講:「你看我的修行白費了。」我想:你講白費的時候,真的就是白費了。不要想白費。你知道愛迪生要發明電燈的時候,他失敗了多少次嗎?一萬次!他試了一萬次都不成功。一個朋友問他:「哎,你到現在還沒成功,為了發明這個電燈,你嘗試了多少次了?」他說:「我試了要上萬次。」「哎喲,你多可憐,你失敗了一萬次。」他說:「不,我成功的去除了一萬種不可行的方法!我已把我的研究範圍縮小了。」你看愛迪生的心是多麼的積極,多麼的如實!我們要有這樣的心,學佛修禪要有這樣的心,改變自己的生命要有這樣的心。不要因為現在還沒有得到大成就而灰心、放棄。不要想:」我回去對丈夫微笑,可是他還是沒有回心轉意,我微笑他都不看。」那可能是因為你才剛剛學,他想:「哎呀,看你苦口苦臉還自然一點,現在笑起來很假,看了覺得很噁心。」那就多學幾次,當他發現你真情流露的時候,就會喜歡你了,你的慈悲喜舍就能真正起效用。要一步一步來,要看到這些指標,不要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灰心,對善法要有信心。對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要感恩、要感謝、要歡喜。這些小小的進步,都能鼓勵自己,使自己越來越進步。以前我剛開始時修馬哈希法門的時候,如果是修得不好,去小參時就很緊張,不懂怎麼報告,或者不想報告;修得好就很高興,就去報告。後來有一天我發現,這也是對自我的執著。有一次,我就很坦然的去見我的師父:「Bhante,今天狀態就是這樣嘍!」我也不要講好或不好,也不給自己打分。我講:「就是這樣嘍!還是很多雜念,在胡思亂想。」他看著我:「咦!今天怎麼這麼坦然?」他也笑了。這樣坦然的講了之 後我就走了出去。走出去時我的內心有一種安慰,我想:「看,現在自我的心小了。以前如果沒有好的表現,我不能夠接受自己,現在即使沒有很好的表現,我也能夠接受自己,這個就是好的表現!」從那時開始,我整個學習的路程又有一個大改變,至少見老師時心坦然了。不管好不好,我只是很坦然的表達,有什麼就講什麼,很能夠接受自己。這也是一種自然,一種很重要的進步。得到這些小小的鼓舞,我就看到我學佛的進步,就這樣子一直走、一直走……你們要改變你們的生命,就要能夠給自己合理的鼓勵,如實的鼓舞。要看得到小小的指標、提升的指標。不然很快就會沮喪,以為是『All or nothing』,就是一付出,不然就是天上就掉下一個大大的頭獎,不然就是什麼都沒有。其實一路上都有很好的進展和收穫,你能夠這樣子看你的提升,你肯定會得到無限的鼓舞,你肯定能夠很有力量的繼續去改造你的命運。希望大家記得這些佛法的分享 ,都能因為學了法,而在生命里得到提升。佛陀之所以出現在這個世間,也是為了要給眾生的生命帶來提升。我們來學法,真正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生命。希望這個法能夠帶給你力量,帶給你快樂,讓你更有力量去面對生命的一切考驗。我很少祝福人家萬事如意,因為我覺得這個不實在。所以我祝福你們,不管自己的業來的凶,或者是來的好,順或逆——要在順逆中成長,要在一切順逆苦樂之中開發你的智慧和慈悲繼續地提升。願你有能力在種種的處境之中、八風之中,活出一個快樂、燦爛、有力量的生命,最終得到不生不滅、永恆、安穩的快樂——涅槃。讓我們迴向。我們把聽法說法的功德迴向給所有的親人、朋友、敵人、導師們、同修、龍天護法、一切眾生——有緣無緣的眾生、看到看不到的眾生。願一切善,都能夠成就。願他們也都隨喜我們所做的功德。你們跟著我念:Ettāvatā ca amhehi,Sambhata?5?9 pu?0?9?0?9a-sampada?5?9,Sabbe devā』numodantu,Sabba-sampatti siddhiyā.Ettāvatā ca amhehi,Sambhata?5?9 pu?0?9?0?9a-sampada?5?9,Sabbe bhūtā』numodantu,Sabba-sampatti siddhiyā.Ettāvatā ca amhehi,Sambhata?5?9 pu?0?9?0?9a-sampada?5?9,Sabbe sattā』numodantu,Sabba-sampatti siddhiyā.Ida?5?9 me ?0?9ātīna?5?9 hotu sukhitā hontu ?0?9ātayo.(3X)我們也發願——有功德的時候發願最有力量,願這功德的力量,讓我們從現在到得到涅槃的安穩以前,在這條充滿風險的路上,一直都遇到有智慧的人,遠離那些會讓我們墮落,我們幫不了他,他也幫不了我們的無明的人。當我們講無明,要記得無明也是無常的。當任何時刻,我們幫得到別人,絕對不可以有自私,或者是高傲,或者是排斥別人的心理。這個願並不是基於驕傲,或者是自大而發的願,而是一種如實的願。我們只是希望我們的人際關係能帶給自己和別人好。如果是我們幫不了別人,別人也幫不了我們,那一種人際關係我們暫時要遠離。如果是無明的人——會教我們錯見、邪見、叫我們去造惡業,帶給我們傷害的那些人,我們要暫時的遠離,一直到能夠帶來利惠的關係的因緣出現為止。願我們的功德讓我們一直都遇到有智慧的人,遠離無明的人,直到得到涅槃的安穩。Iminā pu?0?9?0?9a-kammena,Mā me bāla-samāgamo,Sata?5?9 samāgamo hotu,Yāva nibbāna-pattiyā.願這功德的力量幫助我們繼續凈化,斷除一切的漏,一切的雜染。Ida?5?9 me pu?0?9?0?9a?5?9 āsavakkhayāvaha?5?9 hotu.願這功德的力量成為我體證涅槃的助緣。Ida?5?9 me pu?0?9?0?9a?5?9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我們再次把所有的功德與眾生平等的分享。
推薦閱讀:
※舊衣改造-草履拖鞋鞋
※有哪些改造寢室的方案?
※舊牛仔改造時尚包包
※再生海 | 一個推崇環保生活美學、以海木為原材料的傢具品牌
※科技青年如何穿衣? 我們讓王自如老師分享一點人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