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標本中氣學說初探

標本中氣學說初探

2015-03-10吳雄志主任門診預約

標本中氣學說源自《內經》,是中醫氣化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後世醫家運用標本中氣學說闡釋《傷寒論》六經病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對六經標本中氣的實質卻鮮有深究。本文將從空間結構上對此作一探討。

1 六經統領人身之氣化

人身之臟腑賴經絡運行氣血津液而成氣化之功,表現為升降出入、生長化收藏的規律。經絡內屬臟腑外連五官九竅肢節形骸,運行氣血津液,為氣化之道路,變化之樞機。無經絡則無以行氣血,升降則息;無經絡則無以屬表裡,出入則廢。《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六經統領人身之氣化而總括臟腑氣血。

2 標本中氣為氣化的核心規律

以人為一小宇宙,從氣化上講,無邊無形,但若要從空間結構上探討其實質,示之以圖莫過混元一球。蓋球可大可小,大則無邊無際,如天之宇宙,故從天地相參的角度將人之氣化示以混元一球。誠六經統人身之氣化,六經即將此球等分治之。分治之法,從數學上講只有圖1所示之法(證明從略):將一球內接一正立方體,從此內接正立方體之六面的內切圓向球心引連線並延伸與球面相交即分此球為六等大類圓錐體(圖1A)且分球面為外接等大六圓。將此外接六圓冠之以六經六氣即成圖1B。

標註六經六氣之理由如下:

2.1 圖1B之表裡二經上下相召並冠以標本二氣,源自《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一,氣之標也。」為直觀起見,將圖1B照圖1A的辦法轉化為圖2。從圖2可見:任意一經,其上為本,其下為中,中之下為標。

2.2 圖1B所示之三陽互接,三陰互接,如環無端,源自《素問六微旨大論》「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陰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從此條經文可得圖3。

由於圖3為平面圖,為了將圖3轉化為空間構象圖,故將圖3以陰陽為界且以順時針方向(理由如圖3將三陰三陽互接,即得圖4。

結合前文所述之理由1將圖4移置於圖1B中,即得圖1B所示六經標本中氣立體構象圖。由圖2可知,人之六經氣化,內生風寒火熱燥濕六氣;天之陰陽運行,亦化生六氣;人之六氣通於天氣,同為六經標本之氣。是故六淫之氣,太過不及,皆影響人之六經氣化;人之六經氣化,太過不及,又易受天之六淫所侵。

是故標本中氣學說不但揭示了人體六經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且揭示了人體六經氣化與天之六氣之間的相互聯繫,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高度統一,故標本中氣學說是氣化的核心規律。

3 標本中氣,一脈貫通

從圖1A、圖1B及圖2可知,六經之間共有三條分別過表裡兩經所在之圓的圓心及球心的連線將此表裡兩經相連。顯然,六經之間何以有標本中氣之聯繫,源於六經之氣,一脈貫通。以太陽為例,太陽本寒標熱,中見少陰熱化。少陰熱氣,上灌太陽而為熱之標氣,蒸騰太陽寒水外出太陽,達於體表以固表御邪。熱化不足或寒郁肌表則惡寒,熱化太過則發熱。

究其根本,既在太陽之下有此一脈以貫通少陰熱氣。此「脈」,不僅為表裡兩經經絡上的相互聯繫,進而言之,是對臟腑經絡氣血之間密切聯繫的高度概括,是前人沒有明確指出的人體新的平衡通道,是對即往平衡通道的概括和升華。筆者將此通道名之曰:「機竅」(包括太陽—少陰,陽明—太陰,少陽—厥陰三條通道),進而提出六經氣化的機竅學說。認為機竅是人體氣機神機升降出入的通道,是人體氣化、陰陽升降、營衛運行及人身六氣溝通天氣的通道。分述如下:

3.1 機竅是人體氣化的通道

機竅貫通表裡兩經,使之有標本中氣的內在聯繫,而標本中氣是氣化的核心規律。同時,機竅是人體執行升降出入、升降浮沉及生長化收藏三大氣化規律的通道,如圖5所示。可見機竅的靈通與否關係著人體氣化的利與不利,進而對臟腑經絡氣血的功能發生重大影響。

3.2 機竅是人體陰陽升降出入的通道

人身之陽氣晝則出於陽,暮則入於陰,而機竅則是人體陰陽升降出入的通道,如圖6所示(為直觀起見:將圖1B上旋90°,左旋90°,即成圖6)。

3.3 機竅是人體營衛二氣運行的通道

《靈柩營衛生會》說「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而機竅則是營衛二氣隨人身陰陽晝夜升降運行於三陰三陽的通道。故晝則衛氣行於三陽,夜則行於三陰。

3.4 機竅是人體溝通天氣的通道,是人之六經

六氣與天之六氣標本相貫的核心所在綜上所述,人之六竅三道(太陽—少陰,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三條通道),通於一心(即前圖之球心,先陰陽而生,為無極),故六經在其本質上是對人體六大氣化通道的高度概括。對氣化功能失調的疾病,筆者每多調理陰陽(如滋陰、溫陽、養血、益氣、填精)以復其氣化之功,開表達里(如汗溫並用以開太陽達少陰),以拔其氣化之機,開通機竅(如化痰、逐瘀、利濕、消積)以通其氣化之道,隨病情周旋於三法之中,療效尚佳。

4 顛倒六經,即是陰陽

將圖1B以三陽示之白色,其圓心示作黑色,以三陰示之黑色,其圓心示作白色。為直觀起見,同時將1B左旋或右旋45°即得圖7。

圖7即先天太極圖。

前所謂機竅,即圖中黑白二點。可見六經取六合之數與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並無矛盾之處。相反,顛倒六經,即是陰陽,二者有著本質的內在聯繫。是以傷寒六經理當以陰陽為綱,故仲景首辨病發於陽,病發於陰,清代名醫鄭欽安更雲「萬(古)[病]一陰陽耳。」總之,臨床當首辨陰陽之綱,次辨病在何經(陰陽各有三經),再辨表裡氣化之緯,綱—經—緯三步合一,辨證自少謬誤。

5 六經氣交,八卦始生

由圖1B可知,六經所示之六圓分球面尚餘八個類三角形區域且此八區為球內接正立方體與球相接之八個頂點所在。根據六經以陰陽為綱,以三陰三陽示陰陽之微甚,而《易經》則以陰陽為爻即以三爻之位示陰陽之微甚,結合圖1B所示六經之排列,以相接三經陰陽微甚氣化結合即得圖8之八卦圖。

據此,筆者提出六經氣化的衡動觀,認為人體氣化有八大平衡態,分別受相領三經之氣所制化而維持動態平衡(圖9)。綜合八大平衡態的效應,六經氣化則是機體的整體動態平衡。同時,綜合前文所述,可見「六經→八卦→陰陽(太極)→無極」的轉化,筆者名之曰六經氣化的顛倒觀。

6 六經傳變,知常達變

六經傳變之次序,歷代醫家頗多爭議,相去甚遠。究其原因,皆未能從空間結構上探討六經本質之故。就其常規而言,三陰三陽之陰陽各有微甚之別,故邪之所中,確有始中太陽,末傳厥陰者。正如前述六經氣化之八大平衡態各受相領三經之氣所制化,邪中某經之輕者,不足以打破此平衡態,故不傳經。

反之,若此平衡態打破,勢必導致相領二經之一或二者氣化失常,是謂傳經。此氣化失常之經,又可導致另一所在平衡態的打破,則邪更深入。就其變而言,若某經本有氣化失常,則其所在之平衡態平素既有失衡之慮,則更易受邪,所謂「六氣之邪,有陰陽不同,其傷人也,又隨人身之陰陽強弱變化而為病。」再結合圖1,太陽少陽陽明三者共為陽經,並無先後之分。邪從太陽而入,既可先傳少陽,亦可先傳陽明,全隨人身邪正盛衰所化。也有病邪直入少陽者(如部分西醫所謂之急性膽囊炎),或病邪直入陽明者(如部分西醫所謂之急性腸梗阻)。三陰傳變,亦相類似。

是以表裡傳、越經傳、逆傳、直中、合病、並病不一而足,《素問陰陽別論》:更有三陽為病,二陽一陰,二陰一陽,三陽三陰……之說。所以六經傳變,理知常達變,全在醫者臨證靈活,不可拘於「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之說而自錮手腳。

該成果發表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00年第6卷第3期 作者:吳雄志。


推薦閱讀:

我是如何說服自己買下百利金「狩獵」的
腎病綜合症患者不要被「指標」迷惑,標本兼治很關鍵!
此皇帝養了兩怪物,關鍵時刻挺身護主被封侯,標本保留至今
一副良方用千年,6味葯治標本!老慢支、咳喘、喉嚨癢…舒暢了!

TAG: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