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冷熱兵器

十八

人類社會的發展出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隨著社會的複雜化以及工藝的進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變,兵器於是在此時產生了較為明確的定義;它與獵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專門意指人與人武力鬥爭的器具,扮演著令人又敬又怕的矛盾角色,千載之下,常生「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感嘆。到目前為止,人類似乎仍脫離不了戰爭,古代的刀劍卻已然脫離了戰場(軍用刀除外),儘管如此,與生俱來的狩獵本能,仍使我們對刀劍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情,或許,這也是尊崇古人生命力的一種表現吧,促使我們不時回顧,並從中得到啟發。為了與後來的槍炮火箭等產生熱能的火器有所區分,一般將兵器分為分熱兵器和冷兵器兩種,本文只針對冷兵器-特別是刀和劍的部份來加以簡單的介紹,並將中國古代刀劍的發展大略區分為三個階段。

前期殷商之前,由於使料及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型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仍少有了解,因此直至目前為止的研究一般均以殷商為起點,並將我國早期的戰爭型態分為車戰、步戰與騎戰三個過程,春秋中期之前以車戰為主,戰國時期則以步戰代之,秦至漢初逐漸轉為以騎兵主導戰場;從對戰爭型態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刀劍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對刀劍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商朝的步兵單位采十進位制,稱「什」(戰車甲士則以三人為一單位),此制延續至周初,之後以五人為一基本的編製單位,稱「伍」,每五個「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個方陣,稱「兩」,「兩」即是最基本的戰術編組,在每一伍中,成員彼此熟悉,平時一起下田勞動,戰時互相呼應支援,這是生死與共的緊密關係,也形成了軍隊牢不可破的基礎。伍並不單憑個人的技藝或體能,它是一個組織化的武裝力量,個人發揮手中兵器的最大效能,而達到最高的整體戰力;按「司馬法」所言:「長以衛短,短以救長」,短兵在前,長兵在後,分別是:戈手、戟手、矛手、殳手、弓手,其中戈和戟、矛和殳是可以互換的,前四人所持的兵器足以互相支援,戈最短而殳最長,最後的弓手以前四人為縱深,可以不斷地以箭射遠,同時指揮全伍,這些步卒根據現有的戰國圖案,是都佩有銅劍的,可在近身肉搏時用以刺殺敵人。

青銅的使用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期,在中國也不例外;由於銅加入了鉛和錫之後形成青銅合金,硬度高而熔點低,容易加工,逐漸取代了石器,人類的工具從此進入以金屬為主要素材的階段。依據<考工記>的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以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的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齊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齊金而錫居二,謂之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斧斤、戈戟要求一定的硬度與韌度,而大刃則硬度更高,但韌度稍差一些,<考工記>上所提出的比例,經過現代科學的驗證,是相當正確的。還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青銅器氧化後常常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氧化層,對器體反倒有保護的功用,雖經千年的埋藏,仍大致完好;而鐵器除了極少數經過表面處理的,往往鏽蝕殆盡,使得我們在考證出土的文物時相當困難,這是如今對唐宋兵器的了解遠不如戰國兵器的原因。

青銅刀劍的發展青銅的特點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從出土的實物中可以證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頗為原始,單刃曲背,若作為攻擊性武器的話,恐怕稍嫌單薄脆弱了些,事實上,當時的刀作為切削工具的作用可能還大於護身,真正作為兵器的,應該是長於刺擊的劍。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雙刃,劍身扁闊,柄以木片夾束,亦無劍格,而後發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兩段收束的劍身外,並有了格、莖、箍、首的完整握柄,長度在四十公分之內,劍柄以絲麻筋皮等物纏繞,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未來的千年間,這種劍的造型逐步邁向成熟,並作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躍於戰場上。青銅劍的盛行與中國古代戰爭的形態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商代到春秋之時,正式的戰爭以車戰為主,接戰的範圍、迴旋的空間較大,因此戰車上的「士」較常用的武是戈或矛,劍只在近戰或肉搏時使用,而劍能刺能砍、兩面開刃的特點以當時的條件來說,的確具有優勢,隨著鍛冶技術的發展,劍的長度逐漸增長到五、六十公分,進入了第一個高峰期。

吳越的名劍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我們由現存的實物可以充分證明此點,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摺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幹將等人,鏈就一批千古名劍:幹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劍身上的摺疊花紋而言,當我們看到古代刀劍上的花紋時,才能體會古人所言實非虛語。

秦朝的長劍戰國後期的秦國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同時劍的型制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劍身狹長,表面經過仔細地研磨,並有一曾鉻鹽氧化物,顯現著烏黑的光澤,能防蝕防鏽,陝西秦墓出土的諸多長劍幾乎有如新制,而其他兵器如:鈹、矛、殳、鏃等也都是應用此法。這種長度的青銅劍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於青銅硬而脆的性質,過長的劍極易折斷,因此劍的長度歷來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長劍硬度一如經過處理的中碳鋼,卻能具有這種長度,出土之後頗令人不敢置信,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其劍身有規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劍身寬度逐段變窄,而厚度則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達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據說兵馬俑出土時有過大量碎片壓住青銅長劍的實例,移開碎片後,長劍立即反彈恢復原狀,可見這種青銅劍韌性之優良;此時可說是青銅兵器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高峰。

鐵劍取代青銅鋼鐵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為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漢末年時,鋼鐵兵器幾已完全取代了青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數百年的交替期間,同時也是青銅兵器的發展巔峰,無論長度、硬度、韌度,在歷史舞台上展現其最後的燦爛風華。

----------------------------------------------------------中期秦朝統一六國,其軍容之壯盛、裝備知優良,從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以強大的軍力、高度的機動性,控制著越來越龐大的帝國。

劍的沒落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功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單手施力的長劍固然仍能直刺敵人,予以重創,但衝力之大也足可把騎兵拉下馬來,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代末期完全退出戰場,但是它的象徵意義卻從未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褪過色,甚至還結合了道家的神秘色彩,被蓋上一層玄之又玄的厚厚面紗。這個時期的長劍常以玉石為裝具,千年之後,長劍已朽,玉劍飾卻已其精美的質地與紋飾為人珍愛,成為玉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品目;除此之外,劍術也一直受到重視,不論王公貴族、武林豪俠,仍然喜歡練劍、佩劍,我們可以說:劍雖然在戰場上沒落了,但在民間它始終保有王者的地位。

環首鐵刀這種在西漢時期發展的新兵直身而單刃,劍首成扁圓的環形,一般稱之為「環首鐵刀」,沒有明顯的劍格,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因長於砍劈而迅速地取代長劍,也由於需求量大增,漢武帝時在全國各地設立鐵官,專管鐵器生產,而冶煉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鏈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之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這種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日本對環首鐵刀全盤接收,並著手仿製,對後來日本刀的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至今仍保有不少實物可茲證明。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雙附耳式的佩系法,改變了配刀的方式,這種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此時也發展出新的刀型,刀身略彎,刀尖前銳後斜,更適於劈砍,其形制與後世的刀型已十分接近。

唐刀唐朝時又發展出新的刀型,刀首無環,柄部以木夾裹鐵莖,外纏絲繩,刀首包裹金屬飾件,刀柄與鞘均鑲金刊嵌玉、裹以鮫革,裝飾華麗非常,日本稱之為「唐樣大刀」,至今正倉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傳世品可供參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後,以此為基礎而發展出後來的武士刀。除了短柄長刀之外,唐代還有一種長柄的大刀,長一丈(約三米),稱為「陌刀」,威力極強,步兵持之以橫向密集隊形列於陣前,「如牆而進」,但唐以後就未見使用的記載了。

西域民族的刀這個時期是一個十分開放的時代,各民族交流頻繁,中亞的「大馬士革鋼」(我國稱為「鑌鐵」)經由絲路在此時傳入,這種鑌鐵並非一般的摺疊鋼,呈現著特殊的細碎花紋,製作方法至今成謎,自古以來,得之者視若至寶,它的鋒利、強韌、耐蝕直可傲視古今;唐代與西域的關係極其密切,取得這種寶刀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是否取得這種技術?當時波斯、大食人來華者頗眾,其中可有能匠?又或者彼國視為密技、不許外傳,然而中唐時與大食的征戰,也有可能俘獲亦未可知?凡此種種,有待未來專家學者的研究。

------------------------------------------------------------------後期五代至宋之間,新的戰爭型態又蘊釀成形,由於火藥的發明與使用,熱兵器登上了歷史舞台,這是宋代戰爭的一大特點,此時的騎兵戰力相當有限,主要以步戰、城池攻防戰與水戰為多,在短柄兵器上,則吸收了西北少數民族的風格,形式龐雜,有鞭、棒、鎚等,在接戰時配合長刀使用,以破解敵軍的鐵甲,而長刀也變化為刀身微曲、刀頭較寬、厚脊薄刃、並帶有護手的型式,堅重有力,從出土的少數宋刀得知,此時也運用了純熟的夾鋼技術。在長柄的兵器方面,則有大刀、戟、斧、鉤、鎚等,可說無奇不有,這些都是為了戰術上的需要而製作的;軍中以很少用劍,只作為軍官的佩飾,短刃厚脊鈍鋒,樣式重拙,不利擊刺,顯然象徵多於實用。

蒙古與阿拉伯的交會元朝雖是橫跨歐亞的大帝國,但流傳下來的兵器實物卻非常的少,蒙古軍長於騎戰,人人馬術嫻熟,行動飄忽而快捷,使用利於砍削的馬刀或腰刀是很合理的,同時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如此強大的軍事隊伍而言,其兵器的質量必有可觀;文獻中曾記載蒙古軍征服阿拉伯時,曾擄掠當地的能工巧匠隨軍征戰,以當時「大馬士革鋼」冶煉技術之精湛,其兵器之形制、製作工藝等,必定因此有所改良或提升。另一個旁證是:其他的文獻也提及,女真興起之時,因與蒙古諦盟,獲得蒙古的協助,兵器的製作技術遂得以大幅進展;以蒙古在明代的不振,卻能以精良的技術支援女真,說是元朝所遺是相當可能的,此點相信在未來必可由考古實物得到佐證。

戚家刀與抗倭戰爭明代的火器發展已漸成熟,遠射的火炮已基本上取代了炮與床弩,但單兵使用的火器如鳥銃等,因裝填費時,未至完全實用的程度,所以刀、矛、弓箭等傳統兵器仍為步兵之基本裝備,並因倭寇的侵擾而有重大的變革。當時的軍隊在接戰倭寇,時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傷極重,爾後發展出厚背砍刀相抗,雖不再易斷,但一經正面砍架,刃口常翻卷,甚至不能傷敵,況且器又沉重,遠不如日本刀的靈動沉猛;為長久之計,抗倭名將戚繼光遂上書建議,向日本政府訂製軍刀一批,其形制基本上是中國式的,但製法卻是日本風格,這批為數數千的中日混血軍刀在戰場上有優異的表現,戚繼光於是以此進行仿製與改良,稱「戚家刀」,刀形狹長,具有優美彎弧,護手與刃的相接處裝有吞口,面長背短,可增加刀的強度,清代腰刀一度保留了這個特點。日本刀的影響還顯現在另一種長刀上,這種刀長約二米,具有長柄,以利雙手握持,頗似苗刀,由步兵使用,殺傷力極大。

龍泉劍雖然劍在戰場上已無用武之地,但正式場合仍以佩劍為主,民間亦多習練劍術者,即使文弱書生,也總喜歡在書房掛上一把長劍,以示文武合一,道教更以之為法器,配合穿鑿附會的傳說,使得劍的本色一時竟模糊起來,充斥著許多不具實用性能的劍器,至今仍數常見,以浙江龍泉出產最多;龍泉於明清兩代均以制刀劍聞名,因用料精良、製作嚴謹而享有聲譽,最盛時,僅此一地,刀劍號竟達數十家之多,爾後以需求日盛,力求大量生產,而識貨者日少,所作徒具劍形,淪為壁上庄飾,技藝遂日漸中落,我們常見龍泉所出之七星寶劍,但少有佳作,即是此理。

清刀清代的制式軍刀包括了:順刀、窩刀、札刀、朴刀、斬馬刀等;順刀為直刃,有些類似蒙古或西藏的解手刀;窩刀方頭方尾、髹綠漆,是最常見的清刀式樣;朴刀又稱大刀或砍刀,民間亦常見到,斬馬刀似朴刀而柄長,殺傷力強;這幾種刀一般尚稱精良,佳者刃身可見細密的摺疊紋路。乾隆曾四次命內務府造辨處成批的御用刀劍,裝具非常華麗,除了金銀玉石之外,鞘為紅、綠二色之鮫魚皮,或以金桃樹皮拼成「人」字圖案,並標有名稱、編號、年款,展現了當時工藝的極致,經常出現在大閱等重大的典禮中,堪稱清代兵器中的瑰寶,現藏北京故宮。從現有的乾隆寶刀、遏必隆刀等貴族用刀中,可以從握把、刃弧,看出濃厚的阿拉伯風格,更有直接以西藏名刀進獻者。至於民間的刀型更是多樣,只單刀一種,就有腰刀、柳葉刀、雁翎刀、厚背砍刀等形式,裝具之佳者多有雕鏤,除牡丹、葵花等草葉圖案外,並有蟠螭、龍、鳳、狻猊等瑞獸的造型,刃背飾以竹節、八卦紋,血槽亦多有變化;另外,幫會使用的兵器,式樣更是無其不有,難以一一敘述,有些在刃身上還錯有代表幫會的隱晦圖文。

大刀隊與日戰爭八年抗戰時,重演明代的歷史,組織了大刀隊與日本刀相抗衡,寫下現代始上特殊的一頁;其刃身無異厚背砍刀,柄稍長以利雙手施為,柄首有環,使用起來勢沉力猛,勇悍無比,日人不敢小覷,這也是中國傳統刀械用於戰爭的最後一個例子。

外觀處理技術三千年來,在中國古代刀劍的發展過程中,有一些關鍵是必須提出來的,它們代表著此段文化史的精萃,也代表著傲世的文明成就。

青銅劍的表面處理這部份又可分為烏黑亮澤的防鏽層與規則的表面暗紋兩種,其製作方法仍是千古之謎;防鏽層是一種鉻鹽氧化物,厚度僅十微米左右,在西方直至二十世紀才掌握它的技術;平面暗紋或呈菱形格狀、或象火焰,至今所知並無重複者,構思巧妙、華美絕倫,在世界兵器史上無出其右,可說超絕古今。金屬的摺疊不論青銅、鋼鐵,我國的金屬摺疊技術在東周已相當成熟,領先阿拉伯、日本近千年,這種技術巧妙地克服了同時保持刀劍硬度和韌度的矛盾,使剛柔並濟,因此沿用至今;由於反覆捶打,紋理十分細密,不經研磨拋光,一般難以看出,加以年久失護,往往鏽蝕,所以在得到古刀劍時,通常須要適當的處理,使之回復原貌,同時,也有助於了解刃體的鏽蝕狀況,以便去除腐蝕性的銹斑,否則遲早銹穿刃體,無葯可就,這是收藏者不可不知的。

裝飾的工藝刀劍既然長久以來一直是兵器或武力的代表,小至個人的健身護體,大至國家的宣威致勝,無不以之為基礎,因此人們在其上施以巧藝,或增進其功能,或裝飾其外表,以下是常用的工藝:錯金、鎏金、包金、鑲嵌、髹、失蠟法(或稱脫蠟法)中國古代鋼鐵冷兵器之審美一件兵器,除去所包含的政治、經濟等研究要素外,其中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是我們所最為關注的。兵器的使用價值以外,其藝術、文化含量是我們研究的最主要課題。一件兵器就是一件藝術作品,談到藝術便離不開審美,而審美則需要標準。我們的收藏與研究的內容便是它的「美」及美的含量。那麼,一件兵器具備哪些要素才值得收藏與研究呢?換言之,什麼樣的兵器是美的,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呢?下面我們簡述如下:

一、 藝術價值:1、外在方面:包含兵器造型的姿態美,尺寸的長短、重量的大小、血槽開制的規矩程度、鏽蝕程度、有無雕刻、鑲嵌、金銀錯等工藝及工藝水準高低。2、內在方面:鍛造花紋的美感、規律性、稀有性等。二、 學術價值:如銘文、銘刻的有無、精美程度、研究意義大小等。三、 實用價值:即實戰性的有無、強弱等。四、 紀念性:可能涉及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五、 完整性:兵器的完整、一致程度、缺損大小、是否拼湊等。六、 完美性:在具備完整性的基礎上,品相優劣的問題。七、 稀有性:指存世量的多寡。八、 年代:在具備相類似品相與藝術價值的前題下,年代愈久肯定收藏研究的價值愈高。

中國古代兵器的分類目前有關中國古兵分類有多種學術流派。分類的通常思路為:一、編年法:即以時間、年代的延續為依據。二、以兵器的使用階層或社會群體或個體為對象劃分。三、依據兵器的使用功能及作用劃分:如:十八般兵器等長兵、雜兵、刀劍類等四、以文物標準劃分:即一、二、三級文物。目前這種方法最不成熟。鑒於中國古兵的自身特點,分類的標準制定應體現中國古兵在世界兵器文化及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中的地位與貢獻及民族歷史與文明的悠久燦爛。充分展示中華民族高尚而特有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深刻而具體的展現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哲學和軍事思想以及倫理道德。

基於此,我們對中國古兵的分類 是依據其審美與藝術價值來劃分,依次如下(三級九等):一、第一類級:精絕作品:1、指古代工匠為武將量身製造的個體武器。這些作品均具備至高作品的藝術與審美要求:他們製造精湛、造型科學、獨具匠心、藝術感染力強、具有強大殺傷力並具備藝術原創性特點且存世量稀少。2、皇室御用軍械:歷代皇室兵器均以其製造精良、裝飾奢華、具備相當的實戰性而著稱於世,並以其象徵高貴的地位、至高的權力、神秘的政治色彩而被世人推崇,並 以其存世稀少而成為世界各地著名藏家所追逐的目標。

二、第二類級:即制式兵器,通常被人們稱做官造的兵器。指各期軍隊武官所配備的制式武器,這些武器鍛造精良,工藝規範,裝飾美觀,通常會出現金銀錯工藝或鎏金銀的工藝、鏤空鑄造、鏨刻工藝等。鞘室一般以裹革、髹漆、彩繪等進行裝飾。銘文、銘刻亦多有出現,有一定的存世量

三、第三類級:民造精品。是民間武夫所使用的具備一定藝術價值的兵器。此類兵器一般製造較為規範,工藝較為講究,品類豐富,民俗特點突出,地域性強。豐富體現了中華武術文化的精深與博大。是研究中國古兵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三級,按各級作品所含文化藝術含量的高低,又各分為上中下三等。總計三級九等。所余民間普通粗陋兵器不列入等級範圍,一般愛好者可適當把玩收藏。

般兵器定義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水滸傳》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指的均是兵器。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黃、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1)指「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2)與(1)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3)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便於記憶的方法:刀槍劍戟 斧鉞鉤叉 鎲棍槊棒 鞭鐧錘抓 拐子流星)註:(3)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是近代練武者不善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下面是介紹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6.htm

回答者:匿名 2009-11-7 14:30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水滸傳》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指的均是兵器。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黃、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1)指「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2)與(1)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3)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便於記憶的方法:刀槍劍戟 斧鉞鉤叉 鎲棍槊棒 鞭鐧錘抓 拐子流星)註:(3)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是近代練武者不善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6.htm

回答者: xuhong2010 - 四級

2009-11-7 14:31

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和般武藝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在我國古籍記載里認為,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其實這些兵器的出現比黃帝、孫臏、吳起時代要久埃爾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不妨說也是生產工具)。在我國各地新石器時代的個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用石料、獸骨和蚌殼磨成的箭鏃。到了商代,我們的祖先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戰國時代,懂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戰國時代,民生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由於我國南方冶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各種各要的兵器也開始多了起來,南北朝以後,銅製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鐵和鋼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備定型。「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還找不到,明代謝肇 《五雜俎》,清代褚人獲《堅 集》兩書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藝」之說。顯然,「十八般兵器」一詞是後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也各異。匯總起來。古今有以下十多種不同的說法。據《五雜俎》和《堅 集》兩書所載,「十入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今天,武術界普便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則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鑒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九長: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從以上各說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大同小異,形式和內容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可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師的兵器(約有四百多種)中,在實戰時最常用的一部分。十八般兵器--鏟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剷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明代出現了月牙鏟,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裝柄。鏟後來演變成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負重,或供開路使用。鏟的種類有月牙鏟,天蓬鏟、蓮花鏟等,其擊法有推、壓、拍、滾、鏟、截、挑等招勢。有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二郎擔山、出山門等。演練時多走身法,風格別緻。十八般兵器--槊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現代武林之中已近失傳,練槊的人寥若晨星。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云:「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桿,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桿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桿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傳統演練的套路稱為「單槊」,練法與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蓋、截、攔、挑、撩、雲帶、沖等。儘管槊較重,但也可演練許多招式,如「泰山壓頂」、「刀劈華山」、「橫掃千軍」等等。十八般兵器--彈弓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桿以竹製,內襯牛角,外附牛筋,全長為練習者的18拳。弓弦用絲、鹿脊筋絲、人發雜絲製成。普通弓的硬度為二力半即可傷人。用於發射的彈丸有三種:(1)泥丸:用粘土和膠搗勻,搓成圓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磚面、細鐵砂等混合製成;(3)金屬丸:以銅、或鐵、或鉛鑄成。彈弓的用法與弓箭相仿。開弓時,順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開弦。弓須拉圓成前臂平舉,上照鼻尖,下照腳尖。後手貼近同側眼耳之間,發彈時須屏息。《彈弓譜》概括其練法要領為《八法歌》:「未開弓先看拿手,未掿彈先看扣手,未開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開圓弓先看後手,打完彈先看前手」。後來發展成一種武術器械。發射彈丸有很多架式如:單鳳朝陽式、野馬上槽式、天鵝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撥草尋蛇式、雙飛雁式、懷中抱月式等。當今習此藝者極少。簡易的鐵絲作架,橡筋為弦的彈弓,已成為兒童玩具。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桿以竹製,內襯牛角,外附牛筋,全長為練習者的18拳。弓弦用絲、鹿脊筋絲、人發雜絲製成。普通弓的硬度為二力半即可傷人。用於發射的彈丸有三種:(1)泥丸:用粘土和膠搗勻,搓成圓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磚面、細鐵砂等混合製成;(3)金屬丸:以銅、或鐵、或鉛鑄成。彈弓的用法與弓箭相仿。開弓時,順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開弦。弓須拉圓成前臂平舉,上照鼻尖,下照腳尖。後手貼近同側眼耳之間,發彈時須屏息。《彈弓譜》概括其練法要領為《八法歌》:「未開弓先看拿手,未掿彈先看扣手,未開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開圓弓先看後手,打完彈先看前手」。後來發展成一種武術器械。發射彈丸有很多架式如:單鳳朝陽式、野馬上槽式、天鵝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撥草尋蛇式、雙飛雁式、懷中抱月式等。當今習此藝者極少。簡易的鐵絲作架,橡筋為弦的彈弓,已成為兒童玩具。十八般兵器--匕首匕首,短劍,是一種以刺為主兼能砍擊的短兵器。形如劍而不及劍長。始於原始社會的石匕首。商、周以後改為青銅或鋼鐵製造,為近戰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藥,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漢代匕首與長劍並用,騎士配備尤多。晉代劍首為環形,狀似紗帽,劍格向下分,劍莖寬平,柄近刃長,與先秦的形制顯然不同。晉代張載曾寫過《匕首銘》:「匕首之設,應速用近,即不忽備,亦無輕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隱。」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詩《俠客行》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宋代以後,匕首作為武術器械之一種流傳至今。其用法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現代武術套路中,多為兩手各持一匕首進行演練。對練有「匕首進槍」、「奪匕首」、「雙匕首進槍」以及三人「雙匕首質牌單刀槍」等。十八般兵器--弓弓是一種利用彈力射出弦上的箭,殺傷遠距離敵人的兵器。二萬八千年前原始人類為狩獵獲取生活食物,將樹枝、金屬棒彎起來和繩索等繃緊而成。自有戰爭 以來即成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戰國,選材形制均有較大改進,王弓、弧弓弓長131.4厘米,用于田野狩獵和射飛鳥;唐弓、大弓弓長119.46厘米,用於習射。漢代有虎賁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鑲有銅飾或玉飾。唐代分長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別為步兵、騎兵和皇朝禁衛軍所用。宋代有黃樺、白樺、黑漆等弓。元代有「馬克打」、「長蠻」等大弓。明代有開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樺皮弓等。至19世紀中葉為鳥槍代替。十八般兵器之流星錘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一端系住錘體,另一端握於手中,用力向目標拋擊的暗藏武器,現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鎚、飛錘、流星鎚。流星錘是由遠古狩獵工具「流星索」發展而來的,後作為兵器用於戰鬥。戰國時代水陸攻戰圖上就有雙手施放流星,以襲擊敵人的形象。清代民間跑江湖賣藝人,常使用流星錘「打場子」。流星錘不僅能纏住對方,還可以打擊對方。四川民間流行著一首歌謠:「流星、流星,專打鼻子,不打眼睛」。流星錘分錘體,軟索,把手三部分。鎚頭各異,有渾圓頭、瓜形、梭形。錘身大如飯碗,重量依用者體力而定,一般為4至5斤。錘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蠶絲、人發、鹿脊筋絲編成的軟索繫於鐵環,粗如手指,長800厘米有餘。運動方法有纏、拋、掄、掃等,演練時可以巧妙地把繩纏繞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後抖手放開,拋擊出去。十八般兵器--戟戟是器械的一種,始於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變而來。戟有「一條龍」的說法,即龍頭、龍口、龍身、龍四爪、龍尾。其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靠,爪能抓,尾能擺。有青龍探爪、黑龍入洞、懶龍翻身、烏龍擺尾等式子。戟分馬上戟和步下戟,雙手執這,還可一手握桿,另一手握於月牙內的鐵樑上。長戟桿長於大刀,有能舞花,諺稱「劍無纏頭,戟無花。」戟可左右手前後換把使用,其出之勢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勢」各派戟法差異較多,以六路戟法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貼、靠、剁、片、鉤、摟刁、提等。戟分為長桿單戟和短柄雙戟。長戟分為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桿上有戟形,如畫字,朱漆為飾,故名畫戟。還懸有綵綢,上系金錢,叫金錢五色幡),青龍戟(單月牙,桿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蛇龍戟(戟刺為蛇形,余同青龍戟)、月牙戟、東方戟、護神戟和戟鐮、常勝戟等。短柄雙戟分單月牙(練者多),雙月牙。也系有彩纓球,今皆系紅纓。戟初為兵器,後深化為儀仗和裝飾物。如帝王駕前衛士執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漫題屋壁》詩末兩句曰:「門前無列戟,錯認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徵。富戶條案上古瓶中插銀戟,取戟與「給」諧音,象徵富貴、自給自足。牆壁上掛有戟圖,上畫之戟,中為雙月牙青龍戟,兩旁斜插有單月牙青龍戟。十八般兵器--鉤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顏師古註:「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兩晉時,英勇善戰的冉閔就「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者三百餘級」。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雲鉤、托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斧與鉞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但由於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凡在斧背上有鉤或斧上有槍刺者,即為鉞。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丑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斧和鉞歷史悠久,1972年河北藁城縣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鐧鉞,它說明了我國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使用青銅的兵器了。陝西出土的秦代「鉞」做工相當精緻,有刃,有背,上面鑄有紋飾。斧和鉞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摟、抹、雲、片等,帶刺,帶鉤的鉞則多刺,鉤兩法,由於斧和鉞演練起來比較笨重,加之很多傳統套路已失傳瀕於失傳,故現在武林中已很少見。叉與飛叉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一,屬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種生產工具,據古籍記載,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水滸》中解珍,解寶打虎時用的就是鋼叉。明代的兵書《武備志》中還記有一種「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馬。叉按形狀可分為:牛角叉(俗稱虎叉)、三須叉、三角叉、龍鬚叉(俗稱兩股叉)等。叉長約五六尺,在叉座間鑲有鐵片或系有綵綢之類。叉演練起來風格獨特,使用起來叉頭、叉柄可用,它的用法據傳有32種之多,如攔、橫、捂、拍、掏、挑等。武林中叉的演練甚為罕見,傳統的著名套路,有太保叉、飛虎叉,龍鬚叉等。飛叉、俗稱「開路」,是由叉演變而來的。人們用魚叉投擲大魚時,在叉柄 上系縛繩索,使用時將叉擲出,然後抓著繩索又將叉收回。投擲不中,在繩索收回時,要接住在空中轉飛的魚叉,是要有一定的技術,因而飛叉的技巧,就是在接魚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外,叉即是生產工具,又是戰鬥武器,和人們的生活極為密切。在我國民間,每當春節、元宵佳節或廟會及盛行「出會」活動,那寒光閃閃,鳴聲鏗鏘的飛叉的表演總是在各種遊藝節目的前面,擔負著「開路」的任務。民間練飛叉的組織也叫做「開路會」。飛叉的表演,技巧性很高,表演時不能用手握叉,任憑它在臂、腿、背上轉圈翻滾,這就需要運用肌肉的緊張或鬆弛和用力的大小,來調整飛叉的重心和速度,控制飛叉的起、落、轉、合。還可以做出許多花樣,如掄高、踢高、「懷中抱月」、「過橋」等。武林中擅長飛叉的名家很多,已故著名武術家鄭懷賢就善舞飛叉,早在1936年他做為中國武術代表隊的成員,去德國柏林參加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就表演過飛叉。山東著名民間藝人,「飛叉大王」劉仲山,身懷絕技,而且,他也是擅長「潭腿門」的拳腳。百兵之首――棍我國北方多稱棍為「棒」或「白棒」方則稱「棍」,而古代多稱棍為「梃」或「 」,名稱雖異,實為一物。棍為無刃和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稱。棍的歷史悠久,是原始社會主要生產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於戰爭中的武器之一。占國時,孟子曾對魏惠王說:「王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而俞大猷所著《劍經》,是集棍法之大成著作。我國古代棍術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張家棍、青田棍、趙太祖騰蛇棍、賀屠鉤桿、牛家棒、孫家棒、巴子棍、俞大猷棍法等十幾種著名棍法。嘉靖四十年抗倭名將俞大猷奉命南下,取道河南,遂訪少林寺。觀少林棍法後,俞認為「已失古人真傳」眾僧「願受指教」,並扒宗擎,普從二人入俞軍中學習,三年後二人返寺,又教百人之多,少林棍法由此馳名海內。明萬曆年間,安徽休寧縣著名武術家程沖斗曾投師少林寺學藝,並將所學少林棍法依勢繪圖並附文學說明公佈於世,這就是《少林棍法闡宗》一書,此書為研究古代棍法的演變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棍的各類很多,有大棍、齊眉棍、三節棍、大梢子棍、手梢子棍等。大棍長八尺有餘,舞動時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勁和臂力,實戰時往往以其長、大、重先制於人。齊眉棍立棍於地,棍高以眉為度(現在武術競賽規定用棍與頭齊),舞動時可大蹦大跳,倭、劈、掃、舞,靈活多變,棍聲呼嘯,氣勢極為勇猛,很適用於「武舞」棍法練用。三節棍是三節短木棍,蹭有鐵環相連接,攜帶方便,舞動時可長可短,可伸可縮,出入難防,棍法靈活多變,有一定實用價值。大梢子棍是一根長棍和一根短棍中間用鐵環連結起來,《武經總要》中提到的宋代「鐵鏈夾棒」與其形近。手梢子棍是一種較為短小的梢子棍,多為雙手各執持一棍演練。近百年來,各武術派別創造不同類型的棍術套路很多,數目難以確切統計。各派雖各有異同,但練用起來,都離不開劈、崩、纏、繞、點、撥、攔、封、撩、掃等棍法。其形式有單人練、集體練等。各家棍術雖有不同,但在要求上仍有共同性。例如:「練棍要手臂圓熟,身棍合一,力透棍尖,風聲呼呼」。舞棍要勇猛,快速,有力。雙手執棍,開合,旋轉要圓熟自如,拳諺說:「槍扎一條線,棍打一大片」。棍譜說:「棍起空靈多變化」。棍術就其內容特點不同,又可分為兩類:(1)側重技擊性棍法,大都採用二人對劈的基本功夫,也有帶護具進行互相劈,打,攔,刺等訓練,雖然棍法不多,但實戰性較強。(2)側重藝術性棍法,大都 發展難度動作,講究姿勢優美,是一種不求實用的「武舞」棍法,此乃古人所指「滿片花草」。小說《水滸傳》中的九紋龍史進,舞棍「使得風車兒似轉」,就屬於這類「武舞」棍法,兩類棍法都有很高的體育價值。舞棍時要求手、眼、身、法、步協調合一,有利於提高身體的力量、速度、耐力,增減勇敢頑強的精神。百兵之王――槍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 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宋史.李全傳》載,反金起義軍女首領楊妙真的楊家犁花槍法精妙非常,楊曾自詡:「二十犁花槍,天下無敵手。」槍由槍尖,槍纓,槍桿組成。槍尖為鋼鐵打制,原始社會槍尖以竹,木削成。槍纓古時多用馬鬃製成,今用細麻絲製成,槍桿古多鐵制,攢竹製,今用白蠟木杆,槍的長短不同,名稱也不同。1.83米稱步下槍、2.33米稱花槍,2.76米稱中平槍,4米為大槍,5.33米為大桿兒,6米稱為矛,11米長的為毛竹大桿,現代武術比賽用槍規定,最短必有等於練習者直體站立後再直臂上舉的高度。古代大槍、大桿的使用為二人,一人在前扛槍桿,一人在後使用。槍的各類很多,有花槍、筆槍、大槍、錐槍、槌槍、梭槍(又稱飛槍,標槍)、尖槍、太寧筆槍、抓槍、雙頭槍、雙頭雙槍、鉤鐮槍、四角槍、箭形槍、曲刃槍、環子槍、拐子槍、攢竹槍、長頂槍、鴉項槍、素木槍、綠沉槍、渾鐵槍、龍頭槍、龍刀槍、虎牙槍、虎頭槍、龍鳳槍、單鉤槍、雙鉤槍、鐵鉤槍、柳葉槍、蛇鐮槍、蛇尾傘槍、櫃馬槍、搗馬突槍等。這些槍的用法除花槍、大槍、雙槍、雙頭槍、鉤鐮槍外,多已失傳。槍法流傳較多的常有羅家槍、楊家槍、岳家槍、馬家槍、沙家槍、六合槍、八母槍、子龍槍、大犁花槍和峨嵋槍等,各有精研,各有所長。但基本槍術技法還是比較一致的。主要槍法以攔、拿、扎為主,此外還有點、崩、挑、撥、纏、舞花等法。基本槍術技法:持槍穩活,前管後鎖,兩手持槍,穩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槍之勢,貴為四平,所謂四平,即頂平、肩平、腳平、槍平。根不離腰,三尖相對,所謂三尖相對即鼻尖、槍尖、腳尖。扎槍要直出直入,須平正靈活,迅速,腰腱勁直透槍尖,勢 如潛龍出入。扎槍又分為上平,中平和下平,以中槍為法,並有「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擋」的說法。還有人說花槍為「百兵之賊」(賊滑之意)。大槍 槍為「百兵之王」,大槍為「槍中之王」。大槍全長3.56米。把端直徑為一虎零一拍(即滿把握信,拇食指指尖相對,中間尚空三指之距)。槍頭長0.39米,其重根據槍桿分量而定,一般重1公斤左右。槍法有:扎、搕、挑、崩、滾、砸、抖、纏、架、挫、擋等。但沒有常見的舞花。因大槍體長,動作幅度大,練習大槍要求身不離槍。槍不離中心。要有雄厚的臂力、腰力、腿力和良好的身法與靈敏的步法。如扎槍時,講究以身步前送,上架時至頭頂即回,下壓時一磕敵械即回。大槍動作多以功力,實用為主,兩人對抗性對扎槍練習,就是提高對大槍各種技法的體驗和使用,也是實實在在的長功夫的練習方法。百刃之君――劍劍,屬雙刃短兵,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稱。劍的最早出現在殷商以前。春秋戰國時,斗劍、佩劍之風盛行,劍術量論也相應得到發展。漢趄,擊劍更是朝野風行,不少人以便術顯名於天下。隋唐時,劍形十分精緻華麗,給後世影響很大,故有「鼻劍」之稱。宋代以後,擊劍之風逐漸為劍舞所代替。劍在古代,除了作為格殺的兵器,鍛煉武藝的器械外,還有多種用途。其一,被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例如皇帝授給親信大臣的「尚方劍」,具有「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其二,劍被僧、道作為法器,說劍能「隱身」、「降妖」、「殺魔」、「於千里外取人首級」。其三,劍被作為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誌。古籍中記有嚴格的佩劍制度,如佩劍人的年齡不同,地位不同,裝飾的金屬或玉石等也有所不同。其四,劍被作為一種風雅佩飾,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劍的結構,一般分顯劍身、劍柄兩大部分。劍身由劍刃、劍尖、劍鋒、劍脊組成你還沒柄由劍格(護手)、握柄、劍鐔(劍墩,又稱劍首)組成。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物。劍的長度,古今差異很大。現出土文物中,短劍約40厘米,類似匕首,可近身搏鬥,亦可投擲遙擊劍達140厘為,可用雙手握柄。現代武術運動中的劍的長度,按《武術競賽規則》規定,以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準。武術種類很多,各派劍術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但基本的劍法特點還是比較一致的。基本劍法特點你還沒勢造型優美,招勢迭逞輕盈瀟洒,韻度自如步法敏伐輕靈穩健,敏捷多變,劍法規整清晰,身劍協調。故武諺有「劍如飛風」、「劍走美式」、「劍似游龍」之稱。劍術演練起來,動靜、緩疾、升伏、進退、剛柔、輕重、伸縮、起落,以及移步換勢等動作輕靈飄逸,似飛鳳翱翔你還沒勢變化吞吐自如、千姿百態。劍術的演練形式有個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演練三種。按劍術的練習內容可分為單劍、雙手劍、穗劍(有長穗劍與短穗劍之分)、雙劍等類。按劍勢風格可分為勢劍、行劍、綿劍、醉劍。單劍 常見的一手持劍(多為右手正握劍),進行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劍法多以擊、刺、格、洗、劈、砍、撩、提、抽、帶、崩、點等為主。雙手劍 雙手據抓握劍柄(劍身與劍把均較長),進行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劍勢動作簡樸,威武、勁力深厚、遒勁,勇猛氣勢可與刀法媲美。劍法多以劈、砍、撩、刺、擊、格等為主。穗劍 劍首配系長劍穗款待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雙手劍術一般不配劍穗,其他劍術多配系短穗)。演練時,步動身隨,劍隨身行,穗隨劍舞,瀟洒奔放。劍法多以穿、掛、雲、撩、抹。帶、劈等為主。技擊時,可以抓握劍穗擲劍擊出,此稱撒手劍。雙劍 兩手各持一劍,款待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演練時,步法輕靈敏捷,身法輕盈柔和,動作瀟洒飄逸、圓活多變,劍法多以穿、掛、提為主。雙劍又有短穗雙劍和長穗雙劍之分。勢劍 (又稱工劍,站劍)一手持劍,劍動作突出一個「定」字,工整端莊,形健骨遒。樁穩步健劍法清晰,剛勁有力。行劍 一手持劍,劍勢動作突出一個「行」字,行多停少,縱橫揮霍。步似行雲,身似行蛇氣勢連貫,劍神合一。綿劍 一手持劍,劍勢動作柔如蘊藉,似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你還沒法輕緩圓活,柔中寓剛。醉劍 一手持劍,劍勢動作形似醉酒,洒脫自如。忽往複收,乍還疾,步碎身晃,劍法多變。各種劍術的演練,必須做到內外相應,神形融合,意勢合一,劍身如一你還沒法輕盈瀟洒,清晰明快,靜如處子,動似游龍,舞似飛鳳。由於劍為雙刃,故不能做纏頭裹腦,纏背繞腰等動作。不持劍之的,可握為劍指(即食指,中指併攏伸直,其餘三指屈握,拇指屈壓於無名指甲上),與劍法、身法密切配合。常見的劍術套路有:太極劍、太乙劍、武當劍、崑崙劍、昆吾劍、峨眉劍、三才劍、三合劍、七星劍、八仙劍、八封劍、十三劍、達摩劍、通背劍、綈袍劍、純陽劍、金鋼劍、青龍劍、青萍劍、飛虹劍、龍形劍、龍鳳劍、蟠龍劍、螳螂劍等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寶劍隨身藏也作年刀、月棍、久練的槍。這條諺語說明各種兵器掌握時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僅以刀、槍、劍、棍四種而論是最難掌握的。僅僅是搬、扣、扎這三個基本動作,不下苦功就很難做得正確。槍法之多是其他兵器技術無法比的,而各家槍法又各有許多深奧之處。如楊家槍講八母,乃是拿、攔、顛、捉(內外)、櫓、纏攔、還八種基本招法。羅家槍講究壓、打、砸、拿、滑、挑、崩、撐、攉、扎十法。岳家槍則講劈、抱、砸、創、抽、攔六法。俞大猷注重「長兵短用」,他說:「山東河南,各處教師相傳楊家槍法,其中陰陽虛實之理,與我相同,其最妙是左右二門拿他槍手法,其最妙是左右二門拿他槍手法,其不妙是撒手殺去,而腳步不進。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進步,將槍收短,連腳趕上,且勿殺他,只管定他槍,則無敵於天下矣。」(見《正氣堂集》)槍的威力大,但不易掌握卻是公認的。相對來講,棍法便較容易掌握,而棍是諸兵之基礎,可說包羅萬藝。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闡宗》中說:「風武備眾器,非無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乎棍,如槍之中平,拳之四平,即棍之四平也。劍之騎馬分鬃,拳之探馬,即棍之跨劍勢也。藤牌之斜行,拳之躍步,即棍之騎馬勢也。拳之右一撒步,長倭好之看刀,即棍之順步劈山勢也。……凡此類,難盡述。」棍既是打基礎的兵器,其招法自然不是太難。特別是一些實用棍法,絕少花招。戚繼光所創大棍之法,不過一打一戳,何其簡單。刀、劍之類則介於槍棍二者之間。刀是一面刃,劍是兩面刃.

回答者: 愛說話的壞小孩 - 三級

2009-11-7 15:33

我推薦長槍槍是一種在長柄上裝有銳利尖頭的兵械。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的長槍僅僅將木棒頭削尖就是了。漢時的槍與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長木杆或竹竿為桿,裝上銳槍槍頭,配以槍纓即製成。不同用途的長槍其長度各不相等。用於車戰、騎戰的槍顯長,用於步戰的槍顯短,用於守城御寨的槍顯長,用於進攻的槍則短。長槍可達八米之餘,短槍可為一點三米之多。現代武術中槍術競賽套路用的槍,其長度不能短於本人直立直臂上舉時從腳至槍尖的長度。槍的種類很多。以宋、明兩代為最盛,創造了式樣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用於步兵和騎兵。新中國成立後,槍術被列為正式武術比賽項目。槍由槍頭、槍纓、槍桿和槍鐮等組成。槍頭:也稱槍尖。槍頭為鋼或鐵制,古時以銅製。現代武術所用的槍頭,式樣為單個菱形,脊高刃薄頭尖。槍桿:槍的組成部分。槍桿多用木製之,椆木最佳,合木軟輕次之,白蠟桿更次之。槍桿後端要粗及盈地,愈向槍頭愈細,槍桿要直而不曲,細而不軟。槍纓:槍頭下的裝飾物。槍纓用犀牛尾、氂牛尾、馬尾等制之,現常以紗、絲製之,多為紅色。其用途在於,搏刺時槍纓抖動可以迷亂對方,並能擋血。平時演練時則可壯聲勢。長 槍 此種槍屬明代兵器,槍頭長三寸三分,重一兩三錢,槍桿狀盈。古矛槍 明代鐵兵器,槍頭長七寸,重四兩。其方棱扁如蕎麥,前頭尖銳,用於透刺。梨花槍 是長矛和火器的結合型兵器。採用無纓的普通長槍,在原槍纓部位縛一噴火筒,同時點燃,用火藥燒灼而殺傷敵人。葯盡有可用槍頭刺殺。葯筒中噴出之葯,如梨花飄落而得名。宋代李全之妻楊妙貞所創此槍套路,世稱她"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鉤鐮槍 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頭上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為四寸,以木製成,桿尾有鐵鐏,長四寸。九曲槍 槍長一丈一,槍頭如蛇形,頂尖而鋒利,兩側薄刀,整個槍頭長一尺余。明代馬戰的主要兵器。主要用法有:攔、拿、扎、刺、搭、纏、圈、撲、點、撥、舞花等。太寧筆槍 槍頭銳利,槍頭刃下數寸裝一小鐵盤,上面有刃。因其槍頭如筆狀,故得此名。花 槍 槍桿長五尺,梭形槍頭,槍頭下紅纓,槍桿粗不攻把。由於槍桿較細,抖動時槍頭顫抖不停,使人難以捉摸槍尖戳處,使人眼花繚亂,故得此名。雁翎槍 清代兵器。通體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桿長六尺,粗約三寸余,硬木製成。槍頭為煉鐵所制,其式樣與雙鉤鐮槍相似。惟槍尖為扁平梭形狀。桿尾有鐵鐏,長為四寸。

【古代寶器】古代名刀~中國古代十大名槍~中國古代十大兵器排行~古代十大神兵~二刀:指雌雄兩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劍錄》:"後燕慕容垂以建興元年,造二刀長七尺,一雄一雌,若別處之則鳴。"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少帝義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銘曰"五色"。"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後秦姚萇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銘曰"中山"。"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銘曰"永安""。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於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周幼平擊曹公勝,拜平虜將軍。因造一刀,銘背曰幼平。"司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司馬炎咸寧元年造八千口刀,銘曰:司馬。"興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銘曰興國"。百勝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勝。"安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黃武中累功作安國將軍,作一佩刀,文曰安國。"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昭成帝,以建國元年,於赤冶城鑄刺刀十口,全鏤赤冶宋。"定業: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齊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銘曰定業。"定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宋武帝劉裕,以永初元年鑄一刀,銘其背曰定國。"神術: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前秦符堅,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銘曰神術。"建義: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西奈乞伏國仁,以建義三年造一刀,銘名建義。"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趙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萬人,頭尖,長三尺六寸,銘曰"建平",隸書。"善勝:古代名刀。《梁書·陶弘景傳》載:"大通初,令獻二刀於高祖,其一名善勝,一名威勝,並為傳寶。"威勝:古代名刀,見"善勝"條。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云:"明帝鸞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之"。"騰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騰馬。"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涼呂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銘曰麟嘉。七聖刀:古代名刀。大夏龍雀:古代名刀。《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又造百鍊鋼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世珍之。"文刀:古代名刀。《唐書·地理表》:"忠州貢文刀。"巨刀:刀的一種。《湘煙錄》:"魏文帝造寶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誤,名曰巨刀"。半垂:古代名刀。《與弟超書》:"竇侍中遺促舟全錯,半垂刀一枚。"龍刀:古代名刀。《梁·簡文帝》:"龍刀橫脖上,畫尺墮眾前。"龍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蘊傳》:"為廣德令,欲以將領自奮。每撫刀曰:龍泉太阿,汝知我者"。龍鱗: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論》:"丕作陌露刀,一名龍鱗。"《續漢書》載:"龍鱗,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論》:"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狀似龍文,名曰龍鱗。"玉環刀:古代名刀。《南史·劉懷慰傳》:"齊高帝以懷慰為齊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備,今賜卿玉環刀一口。""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闐國傳》:"開寶二年,國王男總貢玉把刀"。百鍊:古代寶刀。晉·崔豹《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一曰百鍊,……"。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藝文類聚 六十 魏》:"往歲作百辟刀五枚,煉成,先以一與五官將(曹丕),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與次與之。"曹植《寶刀賦》:""建發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以龍、虎、熊、鳥、雀為識。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饒陽修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父自仗之。"安陵:古人名刀。高啟《遊俠篇》:"新削安陵刀,光奪眾目眠。"犵黨:古代名刀。宋·輔《溪蠻叢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隨,小者尤?利,名犵黨。"阮師刀:古代名刀。晉·楊泉《物理論》:"古有阮師之刀,天下之所寶貴也。……其刀平背狹刀,方口洪首,截輕微之絕然發之系,斫堅鋼無變動之異,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赤刀:古代名刀。《尚書》:"陳寶赤刀大訓弘壁琬琰在西序。"鄭玄註:"赤刀者武王誅紂時刀,赤為飾,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寶器。"含章: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靈寶: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張飛刀:名刀的一種。三國時期張飛所佩的腰刀。又稱"新亭侯"。《刀劍錄》:"張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珠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寶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爾傳》:"太宗美其廉,賜高昌寶鈿刀。"鄭刀:古代名刀。《周禮·考工記》:"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也。"青犢: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一曰……,二曰青犢……"。鳴鴻刀:古代名刀。《洞宴記》:"武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曰:"此刀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之雄已飛去,雌者猶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銷之,刀自手中化為鵲,赤色飛去雲中"。"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為不疑,議由是定"。"孟勞:古代名刀。《谷粱傳·魯僖公元年》:"公子友謂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悅,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回:"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神刀:刀的一種。相傳為諸葛亮指揮下百鍊而成。《蒲元傳》:"元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漢水鈍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元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云: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申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環者,乃是其遺範。"項羽刀:相傳為項羽所佩之刀。《王侯鯖》:"董卓少耕野得一刀,無文,四面隱起山雲文,斫王如木。及貴,以視蔡邕,邕曰:此項羽刀。"泰山寶環刀:古代名刀。《列異傳》:"仙人王方平,降陳節之有,以刀一口,長五尺三寸,名泰山寶環,……曰:此刀不能為餘益,獨卧卦可使無鬼,入軍不傷,勿以入廁,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後有從汝求者,可爭與之。後果有與載錢百萬清刀者。"素質:古代名刀。《北堂書鈔》魏文帝曹丕《典論》:"余造百辟寶刀三,……其三,鋒似嚴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太平御覽·兵部·刀》:"(素質)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桂溪刀:古代名刀。黃庭堅:"我有桂溪刀,聊憑東風去。"宿鐵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懷文傳》:"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出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鸞刀:古代名刀。《禮記》:"割刀之用,鸞刀之貴,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詩經》:"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筋。銅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書舊給介士二百人,人給大銅口刀一枚。"銀裝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闡文傳》:"梁武帝起兵,闡文勸。仍遣客私報帝,並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脫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脫光。"朝儀刀:《刀劍錄》:"明帝鸞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儀刀。小篆書,長四尺。"新亭侯:古代名刀。見"張飛刀"條。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三曰漏景。"警惡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楊貴妃文玄琰,小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間佩之,或前有惡獸盜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於人也,故名曰警惡刀。"短刀:刀的一種。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單刀一般為單使,也有與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單刀夾拐、單刀夾鞭、單刀碟、刀牌等。單刀一般式樣較大,重量也大。雙刀為二刀並用,其式樣和重量都較刀單刀為小。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大砍刀:為步戰所用。與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鋒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後有刀環。大橫刀:唐代短刀的一種。多為帝王所賜,佩者以此為榮。《新唐書·五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呼。"千牛刀:利刀的別稱。《莊子·養生主》中記載,庖丁宰牛數千頭,所用刀仍鋒利無比。故後世稱鋒利的刀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一·箴戒》:"時楊玉夫見昱醉無所知,乃與楊萬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斬之。"馬刀:為騎戰所用之短兵器。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為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雲頭刀:刀身近柄持處小,刀刃彎曲向前至頂端,繼續彎向刀背,刀頭呈圓形,形似雲頭,故得此名。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器圖》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種。《三才圖會》:"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劍。"後演變成現今短刀。雙手單刀:刀身細長,刀尖鋒利,與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長,可雙手執柄。片刀:古刀名。《大清會典圖·六十五·武備圖》載:"片刀,通長七尺一寸二分,刃長二尺,闊一寸三分。上銳而仰,銎厚二分,柄長四尺七寸,圍四寸。木質銅朱,末鐵?長四寸。"儀刀:唐代軍刀。《唐六典》:"武庫令刀之制有四: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始為禁衛軍使用,晉時稱為御刀,隋代定名為儀刀,以木或金銀製成,僅供帝王儀仗隊使用,故名。《制兵·刀》:"儀刀,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隋為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煉武防身之器。連環刀:刀身寬大,刀背帶環,環的數量不一,刀尖突出,鋒利異常。護手圓盤形,緊裹刀身,刀柄稍彎,並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來虎虎生風,鈴鈴有聲。護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處有一月牙彎刀護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絞、格、攔、推、架等。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國古代僧人出行時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戒刀。拍髀:因佩帶時拍髀旁,故名。《釋名·釋兵》:"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直背刀:其刀背筆直,刀刃彎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柄略彎。其用法與一般短刀相似。服刀:多隨身佩帶。《漢書·九六上·西域傳·婼羌》:"山有鐵,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劍、甲。"佩刀:多佩帶於腰間。《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柳葉刀:其刀身形似柳葉,故名。削:屬於書刀,指一種長刃有柄的小刀,為青銅或鐵製成,用來修削木簡或竹簡上的文字。漢行於東周和秦漢時。《考工記·築氏》:"築氏為刂,長尺,博寸。"鬼頭刀:刀身寬,刀背略彎,刀尖突出,刀柄彎曲。鉤刀:其式樣與一般刀同。惟其尖上 而成倒鉤狀。《齊東野語》:"令二壯士執鉤刀,夜伏田中。"破風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背薄,刀柄彎曲。麻札刀:《宋史·岳飛傳》:"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陳,斫馬足,遂大敗之。"掇刀:《唐書·南蠻傳》:"以千人為軍,十軍為部,強弩二首,槍斧鋪之,勁馬二百,越糧刀鋪之。長戈二百,掇刀鋪之。"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為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為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溫銅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紹王《兩般秋雨追隨筆》載:"傳為明戎政尚書陸公完字遺物,恩陵賜也。"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剷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二人奪: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為杖,二人分奪時,則刀離鞘可作防身之用。少林龍鱗寶刀:全長三尺五寸,為歷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凈僧尼備此刀,明四海雲遊除反徒用此刀。少林滾珠寶刀:全長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廣會高僧備此刀,精此術也。白楊刀:短刀的一種。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為宋行報仇,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大理刀:少數民族兵器。有謂:"蠻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大理刀有鐸銷,柄部飾金,極名貴。雲貴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南刀,即大理所作,鐵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書犀毗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壯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身長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寬處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鋒,鋒與刃尖之間有三個凹形齒口,刃較為鋒利,鐵護手呈"S"形。柄以木製,長四寸半。銅製柄首呈棱形狀。阿昌刀:少數民族兵器。平時可彎曲而繫於腰間。取用時則自然挺直。質地精良,尤以刀鞘與刀把製作考究,有木製、皮製、銅製、銀制之不同,飾以精美的傳統民族圖案。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種。後又稱之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脅差。魚皮貼香木為鞘。刀身長而窄,兩面開刃,刀刃犀利,裝飾精美。故宋歐陽修有《日本刀歌》贊之。苗刀刀柄較長,為雙手執用,杖其鋒利,故刀法較為簡單,明代武術家程宋猷將其用法化入我國傳統刀術,著有《單刀法選》,使之廣為流行。苗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苗家演練時常以筍笙伴奏。環刀:元代蒙古騎戰用刀,其刀刃身略彎,柄小而稍扁,較犀利。峒刀:少數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峒刀,西刀州峒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刀同,但以黑漆雜皮為鞘。"傣族刀:少數民族兵器。在生產工具短砍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長刀。這種刀極為鋒利,既是勞動工具,也是練功和自衛的武器。景頗尖刀:少數民族兵器。景頗刀歷來精細別緻,種類亦多,長短不一。刀形有直、曲兩種,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異。柄有木製、骨制、角制幾種。刀鞘為木質,工藝精美,有龍及其他花紋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銅或銀箍。也有細竹蔑編製的箍,鞘上系有皮帶作背挎之用。僳僳族彎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這種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鋒銳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製或角制而成。黎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長不過一二尺,靶長乃三四寸。織細藤纏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許,如鴟鶚尾,以為飾。"藏刀:少數民族兵器。又稱"西番刀"。短刀的一種。是我國藏族人民隨身攜帶且須臾不離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銳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裝飾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寬大藏袍作掩護,或突擊闖刺,轉腕變鋒,或逼身擒舉,使人防不勝防。常用招式有"氂牛闖陣""雄鷹啄蹄""騙馬蓋頂""喇嘛祭刀""舉羊勢"等,演練時,刀風嗖嗖,喊嚎慘人。彝族短體插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多為彝族男性所用,平時將刀將於腰帶中。刀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鉛花銀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鋒居於內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與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優質,極為犀利尖銳。寶刀:鋒利鋼刀的泛稱。《南史·陳世祖傳》:"為臨川王,夢梁武帝以寶刀授已。"魏文帝《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鋒似崩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回回刀:古代名刀。《雲煙過眼錄》:"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錯。回回刀內全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吳刀:古代名刀。古時以吳地作刀最為鋒利,故張華詩讚曰:"吳刀鳴手中,利劍嚴秋霜。"斬馬刀: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陌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葛黨刀:古代名刀。《夢溪筆談》:"吳鉤,刀名也。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蜀刀:漢代軍的一種。刀首有環。《漢書·文翁傳注》:"刀凡蜀刀,有環者也"。==================中國古代十大名槍=============中國十大名槍之首霸王槍,精鋼黃金混鑄而成,端的是金光閃閃,霸氣十足。槍長一丈三尺七寸,重九九八十一斤,槍鋒銳利,點到必死,槍身巨重,掃到必亡。 傳說西楚霸王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學劍亦不成,季父項梁怒之。項羽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之兵法,另因其神力,造此霸王槍。(龍膽亮銀槍)左手青虹劍,右手亮銀槍,跨下白龍馬,一身白盔白甲,長板坡單騎救主,於二十萬曹軍中往返折殺,所向披靡,如此猛將乃常山趙雲趙子龍是也!其槍全名曰:龍膽亮銀槍。(火龍槍)長約一丈,通體為煉鐵紅銅所制,槍端雕勾火龍頭,槍頭為龍舌,形如火焰狀,此槍乃《封神榜》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冀州侯蘇護掌中寶器。(梅花槍)梅花傲雪香奇絕。此槍乃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寶槍。霍去病17歲即隨衛青出征匈奴,勇冠全軍,封冠軍候,6天內連破匈奴五個王國。後與匈奴決戰漠北,大獲全勝,封儀於蒙古狼居胥山。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可惜英年早逝,23歲病逝長安。留一句名言:「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芳傳千古。槍長九尺,金桿金龍頭,前端為銀舌槍頭,乃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掌中寶槍。(瀝泉槍)憑此槍屢拜金軍,並獲朱仙鎮大捷。其詞《滿江紅》曰:「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淋漓表述其一片精忠報國丹心!(虎頭湛金槍)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三國名將,威震西涼、五虎上將之一,馬超的掌中寶槍。(神威烈水槍)槍桿長九尺,其中槍頭長一尺三寸,其鋒三寸,精鋼混金,銳利無比。乃平定倭寇的明代名將戚繼光掌中寶槍。(五虎斷魂槍)鑌鐵打造,槍長丈二,為隋唐英雄中第七條好漢、越國公羅成的祖傳寶槍。槍法變幻莫測,神化無窮。其看家絕招「回馬槍」,不知挑落多少猛將。(綠沉槍)精鋼寒鐵鑄就,槍身長一丈一,重六十八斤,蜀國名將、九伐中原的姜維之掌中寶槍。(蘆葉槍)鑌鐵打就,槍長一丈三,槍頭細長如蘆葉,精鋼淬銀而成,可破堅甲。乃北宋名將楊家六郎楊延昭的寶槍。憑此槍,鎮守三關、抵抗契丹,一本楊家將忠烈英雄傳流傳千古!(梨花槍)關於此槍,一說為北宋時期,楊門女將穆桂英憑大破天門陣的掌中寶槍;一說此槍乃南宋鐵槍李全的愛妻楊氏所發明,揮舞時,槍法如雨散梨花,輕靈神妙,江湖人稱:二十年來梨花槍,打遍天下無敵手,可見其人其槍之威風!(透甲槍)槍桿長九尺,其中槍頭長一尺三寸,其鋒用鋼三寸,似一針狀,銳利無比,左右刃用銅一尺。因其槍尖鋒利,可刺透盔甲,故名"透甲槍"。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唐名將李光弼掌中寶槍。(九曲槍)槍長一丈一,槍頭如蛇形,頂尖而鋒利,兩側薄刃,整個槍頭長一尺余。槍身可隨意彎曲,給人一種毒蛇般的陰狠恐懼感。(六合槍)所謂槍乃兵器之王,藝中之霸,乃指丈二以上長槍。六合大槍既是此類,又名六合花槍,以其輪槍揮舞時,閃轉靈活,動作迅速,炫人眼目而得名。(明月槍)精鐵鑄就,外漆銀粉,槍頭中空如明月貫空,兩側懸掛銀環,揮舞時有破空之聲,間雜銀環互撞,可紛擾敵神。(清風槍)三國名臣、劉備之師、左中郎將盧植所用寶槍。曹操贊其文武雙全曰:「名著海內,學乃儒宗。」精鐵槍身,銀鑄槍尖,舞動時,銀光閃爍,寒星點點,變幻莫測,令對方無從應付。(點鋼槍)鑌鐵精鋼打就,槍長一丈四,通身漆黑,重六十餘斤。水滸一百單八將中天英星小李廣花榮以及撲天雕李應使的都是點鋼槍。(一丈威)當今長槍之雛形。最初為戰國時期的矛,長約兩米,使用極為不便,後有人將之改短而廣為軍旅所用。隋煬帝曾將此槍賜予屬將,並易名為「一丈威」。見《事物異志》。(雁翎槍)通體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桿長六尺,粗約三寸余,精鋼製成。槍頭為煉鐵所制,其式樣與雙鉤鐮槍相似。惟槍尖為扁平梭形狀,形如雁翎。故名雁翎槍。(鉤鐮槍)前端為矛,側有彎鉤,相傳為抗金名將岳飛所創,岳家軍憑此槍大破金兀朮的連環拐子馬。另傳梁山第十八條好漢金槍手徐寧也有一套祖傳鉤鐮槍法,助梁山好漢破了連環馬,收降呼延灼,立下大功。(朱纓槍)身長一丈一,白蠟槍桿,韌性好,不易折斷。上挑朱紅纓,揮舞之時紅纓婆娑,令敵難辨槍矛之最終一擊。

熱兵器  

熱兵器又名火器,古時也稱神機,與冷兵器相對。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   所有依靠火藥或類似化學反應提供能量,以起到傷害作用的(如火藥推動子彈);或者直接利用火、化學、激光等攜帶的能量傷人的(如火焰噴射器),都是熱兵器。   熱兵器時代下,裝備先進火器的軍隊,在和冷兵器的文明進行作戰時,基本佔有戰場的絕對優勢。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向英法聯軍衝鋒時(按冷兵器作戰的戰術對付槍炮,僧親王沒有死真是造化,毛同志發明的游擊戰術,在如今器不如人時代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完全暴露在英法軍隊的炮火之軍,那完全是一場血腥屠殺,蒙古騎兵驍勇善戰,但已經無法和現代裝備的敵人爭鋒了,最後幾乎是全軍覆沒(三萬多騎兵,最後只剩下幾個人)。[編輯本段]熱兵器發展史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闢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自動原理髮明前的步槍   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藥,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連珠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然而真正使連珠槍發揚光大,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式步槍,成為現代步槍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誌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 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 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 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 StG44。   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目前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準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藥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 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推薦閱讀:

TAG:熱兵器 | 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