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又是如何界定人才的呢?

現代 企業管理 中,從專業 技術 的角度劃分 人才 ,比如說,分為 財務 型人才、 人力資源 型人才等等。從外部形式講,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所講的人才,更多是指其內涵(內在的 素質 、 能力 )而不是外延(外部表現形式)。  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 國家 ,撫百姓,給垧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其所以為我擒也。」  現代企業管理中,從專業技術的角度劃分人才,比如說,分為財務型人才、人力資源型人才等等。從外部形式講,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所講的人才,更多是指其內涵(內在的素質、能力)而不是外延(外部表現形式)。  比如說,朱元章前半生做過和尚,要飯花子,雖然沒有進士及第,但後半生一樣可以成為英明的開國之君。人才,就是 稀缺 、必備之才。智慧的 漢高 祖劉邦又是如何界定人才的呢?一、賞與罰  正如高起、王陵所言,劉邦的確有些流氓習氣,但這個流氓皇帝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本領,就是賞罰的分寸把握得非常 準確 。其實,激勵員工 的士氣,說一千到一萬,就是「賞」與「罰」。然而,這兩個字的分寸把握,是一門深奧的,可欲而不可求的學問,甚至一生都難以掌握。  當年,劉邦在沛縣起事,在攻打縣城時,沛縣令發動百姓抵抗,劉邦便令人書信在城中 宣傳 ,秦政不仁,若是城破,眾百姓必受塗炭,望百姓合力除掉沛縣令。結果老百姓響應號召,群起而攻之,沛縣不攻自破。這種獎賞的手段與火候的把握,是非常了得的。  韓信攻下齊地,有人向韓信進言,若韓信投靠項羽,則項羽必贏;若依舊依附劉邦,則劉邦必勝;若自立為王,先三足鼎立,而後分勝負。韓信認為劉邦對自己不薄,便派人跟劉邦講,自己如果沒有封號,很難統治齊地舊民,希望劉邦能給封個「假齊王」。韓信竟然要挾要官!劉邦聽罷,勃然大怒,大罵道,「這個狗屁韓信,……」軍師張良暗中踢了劉邦一腳,劉邦頓時醒悟,立即改口,「這個狗屁韓信,要什麼假齊王,要封就封個真齊王。」於是,韓信死心塌為劉邦打下了大漢江山。  作為 企業領導者 ,必須使用好自己的「賞罰」之權,把握賞罰的火候。如筆者在《跟著 農民 學 管理 》中所講的四季——春天,多賞不罰;夏天,多賞少罰;秋天,少賞多罰;冬天,不賞多罰。  劉邦在起兵建國之初,正是事業之春天,僅僅由於韓信要個「假齊王」便枉開殺戮,必定會讓韓信倒戈於項羽,而使大漢江山功敗垂成,這個火候不是哪本 管理圖 書能講明白,而是靠當事人的天賦領悟與實踐開拓 能力 。這是劉邦 借 高起、王陵之口認可的第一種 人才 !二、運籌帷幄  起於禪宗南派慧能與北派神秀的「頓悟」、「漸悟」之爭已有千年,那麼,什麼是「開悟」呢?一講到佛學,很多人就將其跟神仙聯繫到一起,變得玄乎起來了,其實,無論是一下子開悟(頓悟),還是慢慢一點一點地開悟(漸悟),「開悟」沒什麼神秘的。  「開悟」就是人具有了將感性事 物 抽象化( 理性化),歸納出規律、原理,再把這些原理、規律運用到感性世界的能力。比如說,錢學森研究明白了原子變化的規律,並利用這種規律研製成功了原子彈,就可以說他在 原子能 方面「開悟」了。其實,我們許多人都已在某個領域開悟了!  張良就是一個在謀略方面開了悟的人。  張良在大後方,分析收集到的韓信、項羽前線打仗的細節情報,他會把這些情報,以《太公兵法》為提綱進行梳理,最終分析出問題之關鍵,然後,制訂出 戰略措施 ——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只有武俠小說才會把《武穆遺書》、《太公兵法》講得神乎其神。這個「謀略開悟」的本事, 毛澤東 同樣具備,他完全可以在延安指揮林彪攻打錦州,並且獲得最終的 戰略 勝利。  無論我們學習了多少 知識 ,也無論我們獲得了多少成功,我們有沒有把這種感性的業績歸納成規律、原理呢?我們有沒有用這些原理來指導日常業務呢?如果我們沒有作到,那就代表我們在 企業管理 方面還沒有開悟,許多觀點往往涉及不到根本,儘管自己感覺理由充分,但它離客觀真實還差得遠。  當然,「術業有專攻」,在謀略方面沒有開悟,不代表在其它方面不精進,只能說當事人缺乏這方面的 能力罷了。這是劉邦認同的第二種人才 !三、統領法度  丞相,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總理(首相),和平時期要統領群臣、 治理國家 ,戰時要向軍隊提供錢糧軍需,這些都是首相的職責。  倫理,就是一種等級 秩序 。在古代倫理社會中,任何兩人走到一起,都存在高低、尊卑、貴賤。比如說,張三30歲,李四35歲,即使他們的一切地位都相同,僅就年齡一項,張三就得喊李四哥哥,而在英國無論兄弟之長幼都只喊「brother」。  儘管大家都是臣子,但依然會排個名次,蕭何是首相,是百官之長,他就像是家中的長子,他講的話必須是有分量的,他辦的事必須講究禮法的,他的治國必須是有法度、條理的。在 企業中,我們看到N個部長,那麼,N個部長的地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在私底下,他們依然會排個次序出來,由於企業中沒有「首相」的 職務 ,所以,這個「老大」不像蕭何那麼名正言順。  由此可見,蕭何是個倚重自己的德高望重、法度嚴明、治國有章、老成穩重、成事有餘而自然成為皇帝認同的百官之長。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嗎?這是劉邦認同的第三種人才!四、勇冠三軍  企業的擴張 戰略需要 英勇的 生產 、 銷售 人才,他們就是企業中的將軍。  在20歲時,人們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到了30歲,對一些不公道的事,還有一種伸張正義的衝動;到了40歲,很多事都感覺無所謂了;到了50歲,再想想20歲時的作為,有些後悔;到了60歲,想想20歲時的莽撞,會有些後怕。難道真是「人老奸,馬老滑」?  一個勇冠三軍的人,必定是元氣充足的人,他有膽有識,不會有害怕的感覺,會不斷 領導 隊伍衝鋒陷陣,他的一番講話往往極具煽動性;一個小心謹慎的人,一定元氣暗弱,凡事總是瞻前顧後,並不是個 理想 的將軍。  如果一個企業的生產、銷售人員 ,是個優柔寡斷、唉聲嘆氣的文人書生,那他是不適合的,做生產、銷售的人員必須有魄力。另一方面,他們必須有謀一域的謀略。他們不必像張良那樣謀全局,但必須可以謀劃好自己一域。這是劉邦認同的第四種人才 !五、人才戰略  把握賞罰分寸的 能力(劉邦)、謀劃全局的能力(張良)、統馭全局的能力(蕭何)、執行全局的能力(韓信),擁有這四種能力的人, 應該 算是全才了。  事實上,沒幾個人能是全才。有些 企業 ,擁有為數眾多的生產、銷售類的將軍,企業總是希望將軍們能夠文武雙全,可獨自策劃、統領、完成整個過程。現實中,將軍們經常把握不住賞罰的分寸,導致民怨不絕於耳;他們常常進行武裝割據,使企業幫派林立;他們的策略更多著眼於眼前,只能由企業為喪失的長遠利益埋單。  一個有擴張意願的企業,也應該積極建立這四種人才的培養、招募 機制 ,在這個機制的基礎上,再去探討,他們到底是做 財務 、人力,還是 生產 、 銷售 的工作。比如說,李四具有賞罰嚴明之能力,那麼,可以按照他的水平之高代,放到某個專業領域,任某課、部、本部、 子公司 作為這方面的首領,再給其配備相應的人才以組建 團隊 。  無論是 工資 、 福利 、 培訓 、專業 分配 等等,這些事項都必須圍繞 企業戰略 項下的人才戰略開展。也就是說,什麼樣的 經營戰略 ,就需要 什麼樣的人才戰略,什麼樣的人才戰略,就需要什麼樣的福利、工資、培訓的配套策略。  比如說,企業要實行區域擴張 戰略 ,那麼,在委派人員時就要看看缺少哪種 人才 ,如果是缺少「蕭何式」的人才,那就把工資、福利、培訓等偏向於這類人才,以培養、招募到更優秀的人才來支持區域擴張戰略的實施,依次例推。企業管理 是門活學問,一種啟發不能代表永恆不變,一種思路不能成為金科玉律,我們只是從多個視角,多個層面來探索一種更為恰當的 人才戰略 ,我們的目的就是更好地 服務 於 企業經營戰略 ,儘管這種視角、層面的人才戰略可能也是千瘡百孔!
推薦閱讀:

鐵馬冰河W:劉邦作《大風歌》背後有何深意?
劉邦稱帝後為何先封賞背叛過自己的雍齒?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劉邦、韓信的複雜心結(八)——江南水
從來就沒什麼「明修棧道」,也沒什麼「暗渡陳倉」
為什麼劉邦打敗項羽後第一件事並不是稱帝

TAG:漢高祖劉邦 | 人才 | 劉邦 | 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