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法孝為先——試論佛教的孝道思想
世出世法孝為先——試論佛教的孝道思想
◎智海法師
前 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文明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孝文化。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所有的傳統道德規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所謂孝道,就是以孝為本的理法規範,是以盡心奉養父母為基礎的廣大仁愛德行。孝道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作為倫理的孝,幾乎與中華文明同時產生。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孝」的內容,中國最早的典籍如《尚書》、《詩經》中出現的「孝」字更多,這說明孝道作為一個概念,早就在人們頭腦中固定下來。世孝在中國,一提起來,眾人皆知,這是因為孔孟儒教文化在中國有著深厚的底蘊,特別是三綱、五常、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等,更是人們日常和行為的人倫道德準則。而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入中國以來,一直受到「不孝」的非難,許多人都錯誤認為,佛家不講君臣父子,背離孝道,也認為佛門弟子,違背父母意願,辭親別祖,不娶不嫁,絕嗣無後,大為不孝。由於五濁惡世之人,被種種假像所蒙蔽,因而迷惑顛倒,殊不知,修行得道才是真正的大孝,故佛經有:「一人得道,九族升天」之說。今就己淺見,對世人這一錯誤觀點給以解述,對佛家這一圓滿無上的孝道,加以淺述,以普告世人!
一、以孝為本
中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國家,佛教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宗教。佛教以「慈」為本,以「孝」為體,故有「戒殺放生、行善仁慈」之美德。佛法乃是出世善法,也是孝敬大法。無論大小乘經典,都把孝道排在前列,故經云:「千經萬典,孝義為先」也!《觀無量壽佛經》曰:「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1
綜上所述,方可得知「三福」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為第一。可見,孝道在佛教的地位,是何等的領先,何等器重。有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切善法,孝心為先,故《蓮宗寶鑒》也云:「念佛乃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佛行。」2
佛陀在世時,時常教導諸大比丘及千二百五十人眾,要把孝行當做頭等大事來做,且莫怠慢,因為學佛就是學習做人。然孝行又是人之為人的道德準則、行為規範,故須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菩薩本生鬘論》中載:「佛言,阿難,匪唯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為其先……」3
俗人認為儒家經典注重孝道,卻不知佛家經典更注重孝道。因佛家孝道思想,在諸大乘經典中都以最先、最高、最圓滿、最究竟等,來讚歎孝道,倡導孝道。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范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故儒之《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經》也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4
世出世間,莫不以孝為本。奈何世俗凡情,祇知行孝之顯跡,不知盡孝之極至。每見出家釋子,便隨意妄口,肆意誹謗,謂為不孝父母,與盪子逆徒無異。不知世法重孝,出世法更重孝道。世人每每知曉《論語》、《孟子》、《禮記》等儒家經典,稱為「孝經」,殊不知《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菩薩本願經》、《盂蘭盆經》等佛家經典,也被稱為「孝經」。俗人出現此種偏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懂佛法,缺乏佛教知識,故生誤解。倘能深入經典,通曉佛理,又何致於此?凡接觸佛法,誦過經典,親近過善知識的人,上至皇帝國君,下到平民百姓,無不讚歎佛法是圓滿至高之善法,佛教是無上孝道之宗教。
二、知恩報恩
中國傳統的孝道思想含有報恩成分,佛教的孝也與報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行孝是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這是佛教孝親觀的思想。佛教自始以來,一直都是講「知恩報恩」「唯恩是報」的,並且佛經也云:「上報四重恩(國土恩、父母恩、三寶恩、眾生恩),下濟三途苦(地獄、餓鬼、畜生)。」《心地觀經》曰:「謂四恩者,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土恩,四者三寶恩。」釋氏要覽中謂四恩者:一者父母恩,二者師長恩,三者國王恩,四者施主恩。
報恩是要對一切眾生起好感,生慈心。一切恩人中母親的恩德最大,故視眾生如母,這樣易於生報恩心、仁慈心。眾生生死無盡,受生亦當無盡,佛說每個人無始以來死的白骨堆起來如須彌山一樣高,喝的奶水比四大海水還多,可以說在生死流轉中,沒有一個地方沒去過,沒有一個眾生不是自己的父母。對一切有情生起慈心,生起尊重,如同尊重現在的父母,等無差異。
父母恩情重如山,兒女後代難報完。父母在養育兒女時,受盡無量諸苦,作為後代,應該生起感恩心,以報父母之深恩。佛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將母恩歸為十種:
一者懷胎守護恩,二者臨產受苦恩;
三者生子忘憂恩,四者咽苦吐甘恩;
五者回干就濕恩,六者哺乳養育恩;
七者洗濯不凈恩,八者遠行憶念恩;
九者深加體恤恩,十者究竟憐憫恩。5
總而言之,母親為了子女忍受了一切痛苦,荷擔了種種困難,給予了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就像那雨中的一把大傘,默默地遮風擋雨,使我們快樂地度過雨天;父母就像那辛勤的園丁,給我們澆灌了勝似蜜甜的甘露,滋潤了我們乾枯的心田;父母就像那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父母那慈悲的心腸,就是佛菩薩那慈悲喜舍的流露,今生父母如是,過去父母亦復如是。他(她)們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卻從不希求半點回報,為了子女後代的健康成長,父母親時時把方便讓給子女,把困難留給自己,真可謂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子女得離苦」啊!
父母恩重實難報,我們作為後代,要盡職盡責去念恩、報恩,那麼怎樣報呢?世人認為傳宗接代、衣食供養是為大孝。然而,這是不現實的,如今常有兒孫滿堂者,卻衣食無著、病痛無人問。更有甚者,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還打父罵母,橫眉冷對,視若旁人。此類眾生,不信因果、忘恩負義,知恩不報、忤逆不孝。殊不知「惡有惡果、善有善報」,故有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
所謂衣食供養,是祇能讓父母暫時享受快樂,並不能幫助父母度過生死苦海、六道輪迴。在世上祇有佛法才能讓父母跳出三界,獲得究竟快樂,所以真正的報恩是以法雨來滋潤父母的心田,使父母聞法生信,直登九品。由此可見世人的那種大孝是不現實的,僅靠衣食供養是難以報其深恩的。故《父母恩重難報經》載:「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答父母深恩。」6由上面可以看出,祇靠傳宗接代、衣食供養是稱不上「大孝」的,祇能稱得上「小孝」和「中孝」。那麼怎樣才是孝順父母呢?蓮池大師將孝分為三種次第:一、甘旨供養,使父母免於飢餓,是為小孝;二、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中孝;三、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了生脫死,是為上上大孝。從蓮池大師的這種觀點可以看出,出世孝法遠遠勝過世間孝法,出世孝道乃可稱為最上之大孝也!7
三、持戒盡孝
中國佛教歷來有倡導持戒與行孝統一,孝順與念佛統一的傳統。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戒孝合一的思想源遠流長,早在三國時的康僧會,就把佛教的持戒與世俗的盡孝聯繫起來,認為戒酒是「奉孝不醉」。華嚴宗法藏大師指出:「行此孝行,即是孝順無違,名為持戒。故云孝名為戒,戒為制御三業止滅諸惡,故云戒亦名制止。」8
佛教有「孝名為戒」一詞,意思是說,行孝便是持戒,這是一種以孝為戒,攝戒歸孝的思路。持戒與盡孝合而為一,無二無別,首先孝為戒先,行孝就是持戒;其次戒為孝蘊,持戒就是盡孝。
孝為戒先,孝是戒賴以存在的前提,無孝則無戒。《明孝章》中云:「子也聞吾先聖人,基礎振也為大戒,即曰『孝名為戒』。蓋以孝而為戒之端也。戒也者,眾善之所以生也;為善微戒,善何生耶。」9
大戒以孝為先,眾善由戒而生,如無戒,善無從生,而無孝,戒無所依。故經云:「若人能持凈戒,是者能有善法。若無凈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10孝是戒的基礎和前提,而戒又是善的源泉,歸根結底,孝是眾善之本,戒和孝的關係至為密切,有戒則有孝,有孝則有戒,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戒為孝蘊,佛教的戒律內在地蘊含了孝,持戒本身也就是一種特殊式的行孝。戒律,乃是匡正人心、勸人向善的導航,是衡量人之為人的準則。佛子持戒使父母身安心定,不為吾人擔憂,不亦孝乎?復觀世人,每有目無國法、膽大妄為者,被種種慾望所迷惑,從而不擇手段,去胡作非為、無惡不作,其結果是喪風敗俗,身敗名裂。更有甚者,野蠻莽撞,殺人害命,慘無人性,此種案例,屢見不鮮,電視、報紙等等各種媒體時有報導。這類人士最終落得人財兩空、一敗塗地,結果斷送了他們美好的人生和光輝的前程,豈不哀哉?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和制裁,實在讓人可悲可嘆。然其父母在家是盼兒心切,望眼欲穿,茶飯難咽,肝腸寸斷。故有言曰:「有使父母坐卧不安、心絮雜亂者,大為不孝也。」反之,我佛弟子,慈悲為懷,憫愛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使得父母在家,無憂無慮,沒有煩惱,更沒有痛苦,快樂平靜地生活,這才可以稱得上孝也。
真正的孝順父母應從自我做起,首先要做個「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的好兒女,也就是說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忠實厚道,老實做人。」欲行孝道,須行住坐卧、一舉一動,都應與戒相應,萬萬不能逆道而行,所以智旭大師提出:「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而欲修孝順者,猶需念念與戒相應。」11
四、孝親感人
從形式上看,佛子剃髮染衣、離親別祖,違背了儒家孝道,實質上並非如此。佛教不僅祇是講究修行,而且也講孝親。佛教將人類的真愛與善美髮揮到極致,推及對一切眾生的悲憫,是一種發自內心至真情感的流露,心甘情願地付出。《大乘無量壽經》云:「以不請之法施諸黎遮,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菩薩的慈悲是願承擔眾生的苦難,不捨棄一切眾生,猶如孝子對父母的愛敬表現。佛門中的孝親事迹感人至深,縱觀古今祖師大德,不論世出世法,莫不以孝為行世法寶。佛教偉大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為報父母深恩,曾在父母生命垂危時,連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來供養父母。後來又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在皇宮為父闡揚凈土,令其聞法生信,超升三界。12又如民初弘一大師每逢「母難日」,必於佛前虔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以此功德迴向先母。有一次,他在聽靜權法師講《地藏經》時,禁不住痛哭失聲,憶及先母生前為他所受的種種折磨,比過著無柴無米的日子還難受。13再如明末自成和尚,未出家前侍母純孝,剃度後因逢戰亂、顛沛流離,所以肩挑老母,遠遊四方,托缽化緣之齋飯,先奉母親食用,時間長達三、四年,直止母親善終。14
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因生不見母,為報答親恩,發願以朝山功德迴向亡母。他曾三步一拜,以人所難能之篤志苦行,從浙江普陀山一直朝拜到山西五台山,歷時三年,途中風霜雪雨,疾病饑寒,行人之所難行,忍人之所難忍,艱苦備嘗,方圓成這一深心大願。明朝時的藕益大師曾四度割臂,為病危的母親求病;玉琳國師,為報母恩,在母親去世時,師於龕前,席地跏趺七日夜,不粘粒米。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這些感人事迹,萬古不朽,吾人閱畢,實在心生慚愧,自嘆不如啊。沉思之中,不覺淚珠早已流到下巴……
儒家也有「王祥卧冰、丁蘭刻木」「孟宗哭竹,關公埋兒」等孝跡,然這些孝親事迹,又豈能勝我佛門之孝行乎?他們雖然忘我盡孝,解除父母之痛苦,但歸根結底,還不圓滿。因為等到大限來時,還是難免墮落,可見,他們解除父母的痛苦祇是一時的,而非長久的。世人論孝祇局限於一世,祇知現世法,而不知三世法,祇能於父母生前廣行供養,盡點孝意。而父母亡後,則束手無策,唯能香花供養,果品祭奠。相反佛家,不僅注重現世,而且關注來生。不但於父母生前勸其行善念佛,種菩提因。而且於父母亡故以後,虔誠念佛,做種種功德,以此迴向父母,令其消除罪業,轉升人天。世人祇能對今生父母盡孝,而不能對無量劫來的父母盡孝。然我佛子,不僅孝敬今生之慈父慈母,而且還孝敬過去無量劫來的父母。故《印祖孝論》云:「惟我佛子,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且不僅報答多生之父母,併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15
五、有情皆孝
佛法世間法本來不是兩樣,或有以佛辭親割愛,謂為不孝者,此祇局限於現世,不知過去未來之淺見也。佛之孝親,通乎三世,視一切眾生皆是我生生父母、未來諸佛。《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16
可嘆世人,愚昧無知,每於逢年過節,為表孝意,而去購魚買蝦,殺雞宰鴨。殊不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有情皆能成佛,故而殺而食者,亦殺我父母,亦食未來諸佛,其罪甚大矣!本來欲求功德,可是適得其反,真是「偷雞不成反失米」呀。這樣不但沒有任何功德,反而造罪不淺,增加罪業,因緣成熟,果報難逃,其不哀乎?凡是有生命者,都和人一樣貪生怕死。佛家子弟愛護眾生猶如愛我父母,等誤差異,故有經云:「眾生恩者,即無始以來一切眾生,輪轉六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既是慈父,一切女子既是慈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猶如現世父母之恩,等無差別。」17
世間行孝,祇知現世之父母,於萬物之中,無存孝心。而我佛子,恩及萬物,慈心不殺,行放生業。故契嵩大師說:「聖人以精神乘變化,而交為人畜,更古今混然茫乎。而世俗未始自覺,故其視今牛羊,惟恐是昔之父母精神所來,故戒於殺,不使暴一微物,篤於懷親也。」18世人但因不明其義,不曉其理,而去殺過去父母,來供養現在父母,實在是顛倒迷狂,愚昧無知,豈不讓人痛心?故佛教主張「因生孝順心,愛護一切眾生。」孝敬父母,恩及眾生,尊重生命,泛愛萬物,這是佛教孝親的特殊表現形式。世俗常人,多被「無明」所遮,每每愛表名聲,總在外表上做文章。縱觀廣大城鄉居民,多有不孝之子,在父母生前,漠不關心,冷暖不問。而待到雙親亡故之時,卻去痛哭流涕,喊爹叫娘,這種行為,純是排場作戲,絕非是由閱歷實行中來。像這種「活著不孝死了孝」的表現,祇能是遮人耳目,欺騙他人而已,別的還有何意?
也有甚者,在親故時,去呼朋喚友,殺豬宰羊,大擺宴席。不僅如此,而且還要請劇團、邀樂隊,這樣搞得轟轟烈烈、烏煙瘴氣。這樣一來,不但大大地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還給父母帶來了無邊的痛苦,無邊的禍害。本來父母前世今生求有福報,種有善根,能升人天。經過兒女的這一折騰,親之功德,損之貽盡,一念之差,直墮地獄,豈不哀哉!而我佛弟子,在親沒之時,助親念佛,求佛接引。令其父母業障消除,善根增長,於一念傾,升極樂國。所以印光大師說:「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改惡行善,戒殺護生,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沒則以己讀誦修持之功德,常時至誠為親迴向,令其永出五濁,長辭六趣,忍證無生,地登不退,盡來際以度脫眾生,令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也。」19
結 語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之為孝,孝道是我國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行孝為先,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堯舜聖人之德,無非孝悌而已矣。古人崇信《孝經》,身體力行,移孝作忠,愛敬一切。孝悌作為一切仁義道德的根本,得到世人的廣泛認同與踐履。佛教倡導「知恩報恩」的人文理念,對孝道尤其注重。然與儒家孝道的孝行和思想相比,佛教的孝道思想更具有深遠博大的內涵。佛教把孝行不僅停留在贍養承歡的世間法層面,並且將孝提升到令父母出離生死輪迴的出世法的高度。蓮池大師說:「親得離塵埃,子道方成就。」凡能勸勉父母放下執著,破除無明,一心念佛,生到西方凈土者,即是大孝!
孝養父母不僅是做人學佛的基石,也是開顯自性功德的金鑰匙。有言道:「人皆可以成聖成賢,皆可以成佛作祖。」不能成者,但因迷而不悟;所能成者,唯是悟而不迷也!人生難得今已得,即使不能成佛作祖,也要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類的大善人,以己所修之功德,來報答父母那「慈悲喜舍」的大恩大德。凡是慈善孝敬之人,則人敬之,神護之,災障不侵,福祥俱聚。故「人以善感,天以福應」矣!這等好事,又何樂而不為呢?
注 釋:
(1)《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卷二P32
(2)《蓮宗寶鑒》卷一
(3)《菩薩本生鞔論》卷一引
(4)(8)(16)《梵網經菩薩戒本》
(5)(6)《父母恩重難報經》
(7)《寒山寺訊息》2003年第一期P12
(9)《明孝章第一》
(10)《佛遺教經》
(11)智旭、《靈峰宗論》卷四
(12)詳見《釋迦牟尼傳》
(13)(14)詳見《古今高僧傳》
(15)印光大師著《佛教以孝為本論》
(17)《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
(18)《平孝章第四》
(19)《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卷二論P13
推薦閱讀:
※中華文明的新曙光-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是什麼意思?請白話解讀 ,一針見血一些 .
※回歸課堂丨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學基本知識選粹
※慕殘為什麼不升華一下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負面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