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首度鬆口:小米不排斥IPO的可能性
」小米五年內不考慮上市」、「小米在去年年底獲得了一大筆融資,並且小米是一家盈利公司,所以現在真的沒有任何上市的計劃」。關於小米何時上市的話題幾乎成了科技行業的月經帖、日經帖,只要雷軍公開路面的場合一定有記者問這個問題,而雷軍一直是毫不含糊地表態:(五年之內)不考慮上市。
但今天,雷軍受證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的邀請,向證監會人員舉辦了一場講座,主題是小米的商業邏輯、成長之路、未來的計劃,一些老生常談,但這次面對是否上市的詢問,雷軍首度鬆口:不排除IPO。
以下是雷軍分享摘選。
1、兩年半時間成為全國第一
小米過去五六年創業,提的很多的概念是新國貨,結合小米實踐介紹自己的想法。當初沒有想到做這麼大規模,想的比較多的是理想。國外有蘋果三星,國內有華為中興,最痛苦的是大家覺得我們是山寨機。只用了兩年半時間成為了全國第一。4年多以前,我們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成為了全國第一。我自豪的是,小米創新也得到了肯定。
過去幾年,大家一直說我們是抄襲者,到去年年初,小米才一步一步被西方媒體接受,我也入選了時代雜誌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連線雜誌最近也把我放到了封面。
2、小米背後的商業邏輯
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小米背後做了什麼,產生這麼大影響力的邏輯是什麼?
我們現在整個社會存在的問題,要麼是東西不好,要麼是好的東西貴的離譜。今天我們在供給側改革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流通不暢,流通效率非常低下。中國商品要想做成精品,首先是扭轉效率的問題。
小米創辦初期,學習的對象是同仁堂(28.220, -0.05, -0.18%)。在創辦時,我提出要把小米做成百年企業。當時,我們研究了同仁堂。同仁堂要求「真材實料」,是他們成為三百年企業的關鍵。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要提高整個運轉效率,如此才有真材實料做好產品。
小米學習的另一個對象是海底撈。我們認為,在產品過剩的現在,用戶的口碑非常關鍵。在跟用戶互動過程中,要鼓勵用戶參與近來。
小米是如何做好產品的呢?首先是要不惜代價,找到最優秀的人,才能做好產品;第二是非常重視用戶意見,迅速迭代。我們每周禮拜五下午都會根據用戶的意見更新版本。通過快速反饋,讓用戶有很強的參與感。用互聯網的手段把大多數的用戶動員起來,我認為這就是「群眾路線」。
做了這麼多小米的廣告,我都不好意思了。
總結下來,小米做了什麼事情?一是做好產品,二是去掉了中間成本,三是架構互聯網平台,在平台上賺錢。
小米怎麼賺錢?本質上小米模式,是靠小米架構了一個平台,再在這個平台上通過提供服務來賺錢。
QQ是免費的,手機會不會免費?可預見的三年內,手機不會免費,說會的是在忽悠你?去年我們在互聯網收入變現有35億元,今年預測會到80億元。因為擁有了大數據以後,做一些創新的金融服務,也非常容易。
3、小米-中國夢-新國貨
小米模式很容易複製,只要你認真做產品。上次我給習大大介紹了一下小米插線板,習大大把我誇獎了一番,感嘆說「要是國貨能做成這樣……」。
很多人對小米有誤解,覺得小米成功的關鍵是便宜。但中國便宜的東西多了去了。
「互聯網+」的實質是什麼?我對互聯網+的理解就是,你能不能踏踏實實的把效率提高,把用戶體驗提高。在互聯網行業,第一名、第二名是勝利者,三名以後都是炮灰。互聯網是贏家通吃,不把自己逼瘋,遲早會被逼死!
4、小米未來專註主業,攤子越鋪越大反而易崩盤
總結下來,中國今天面臨主要問題,沒有足夠優質產品。互聯網+背後是效率和用戶體驗。互聯網邏輯上,長尾理論,羊毛出在豬身上等。小米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在大環境下做了很多事。
從去年開始,整個中國市場手機趨於飽和,手機行業的狂燒錢,搞得我很頭痛。目前還沒有完成洗牌,未來2-3年會是激烈洗牌,大品牌收益。這對小米也是好的機會。
小米去年仗打下來,依然市場第一,但是去年小米也犯了一點錯誤,走的有點急。今年小米回歸初心。電動汽車是個颱風口。但小米目前還是專註主業,未來幾年小米不會做電動汽車。否則攤子越鋪越大,公司容易崩盤。
小米會在三月份為生態鏈產品啟用新的品牌,實現與小米的品牌切割。只有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32%,我認為小米公司才會穩定下來。
5、小米距離蘋果有很大差距
首先,今天大家對手機還是有這樣那樣不滿意。巨大創新很困難,實用性創新還有很多。
其次,產品研發模式上,小米超扁平模式,所有老闆都在一線,和早期喬布斯管理模式很像。
手機創新大家比較一直拿小米和蘋果比較,全球只有一個蘋果,大家一直拿小米和蘋果比,小米距離蘋果有很大差距,但是小米也有很多點比蘋果做的好。蘋果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公司。
6、小米是否有上市計劃?
小米進入了第六年,我自己有幾家公司都在境外上市。後來,金山在A股上市過程,讓我很痛苦。我自己沒有很強的意願上市。
一直沒有啟動上市是因為覺得業務還沒有穩定。我在考慮學習阿里,在內部建立一個員工期權交易系統,以在不上市的前提下激勵員工。因為有投資人和員工,小米並不排斥IPO。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