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形成4:中東國家資訊
利比亞
全 稱
地理位置
國土面積
首 都
人 口
官方語言
宗教信仰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位於非洲大陸北部,東鄰埃及,西鄰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南鄰蘇丹、查德和尼日
176萬平方公里
的黎波里
617萬(2009年2月),以阿拉伯人為主,其他人口為柏柏爾人、猶太人等
阿拉伯語
95%以上人口信奉伊斯蘭教
古代利比亞包括互不統屬的三個核心部落地區:北部的黎波里塔尼亞、東部的昔蘭尼加和南部的費贊,此外還有約500個大大小小的其他部落。利比亞全境90%以上是沙漠或半沙漠,在交通極不發達的情況下,這三個地區之間的聯繫遠不如它們同相鄰國家和地區的聯繫密切。因此,古代利比亞並沒有建立一個獨立和統一的國家,一個又一個入侵者的統治構成利比亞的歷史:北部先為羅馬帝國領地,7世紀時為阿拉伯人征服,16世紀初,併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20世紀初,土意戰爭後,又淪為義大利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帶曾為英國軍隊佔領,南部內陸地區曾為法國軍隊佔領。
「二戰」後,這個古老國家殖民統治結束,1951年12月24日,成立由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的利比亞聯合王國,根據憲法規定,利比亞是由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和費贊三個具有半自治地位的省組成的聯邦制國家。但是國家治理並不容易,眾多的部落分別聯繫著人數眾多而有著不同利益需求的居民,而歷史背景和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間又存在著明顯的矛盾。1953年,利比亞和英國簽訂了30年的「友好同盟條約」,1954年,又和美國簽訂了「經濟援助協定」。協定規定,美國不僅可以保有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還可以使用的黎波里附近的空軍基地20年。這一政策引起了許多利比亞人的不滿。1969年,27歲的青年軍官卡扎菲發動了不流血的「九月革命」,以其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從此,卡扎菲執掌利比亞政權42年直至今天,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革利比亞。
卡扎菲的夙願是將阿拉伯世界統一起來,他確定了伊斯蘭教的指導原則,認為伊斯蘭教是當代「最完美的規則」和「社會安定的因素」。1970年納賽爾逝世後,他認為只有自己才是阿拉伯統一的新一代發言人。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
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北部與約旦、伊拉克和科威特交界;東南部與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接壤;西南與葉門毗鄰;西隔紅海與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相望;東瀕巴林灣和波斯灣,與巴林和伊朗相對
225萬平方公里
利雅得
2710萬(2010年),絕大部分為阿拉伯人
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約佔85%,什葉派約佔15%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在歷史上是閃族,即阿拉伯各民族的發源地,也是阿拉伯帝國最早的政治中心。沙特之名取自古老的沙特(Saud)家族,該家族系阿拉伯人兩大先祖之一的後裔,16世紀時興起於阿拉伯半島。1932年,該家族的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沙特(Abdul Aziz ibn Saud)歷經31年戎馬生涯,打敗敵對部落和各酋長國收復傳統的家族領地,宣布在阿拉伯半島成立王國。
沙特家族信奉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該教派教義嚴厲要求遵守沙特家族18世紀中期傳播到整個阿拉伯半島的穆斯林法律。重新統一的阿拉伯王國實行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位一直在老國王的子孫中有序傳承,一切法令都以《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遺訓為根據,國王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國王頒布治國基本法,明確規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由其締造者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國王。在沙特家族歷任國王的領導下,沙烏地阿拉伯由一個貧瘠的沙漠國家逐漸發展為富裕的「石油王國」,政治改革和外交策略也逐漸成熟。「二戰」後席捲全球的民族民主革命、80年代的兩伊戰爭和油價暴跌的影響以及90年代的海灣戰爭,均未能影響沙特王國的立國根基。
1927年,阿齊茲國王與英國簽訂了《吉達條約》,使之處於英國「保護」下尚未統一的內志地區獲得了完全的獨立地位。1943年5月沙美建交,1945年,阿齊茲國王和羅斯福在美國「昆西號」巡洋艦上會面,美國從這次「坐在各自輪椅上的兩個病人的直面交談」中獲得了自由使用波斯灣港口、修建巨型空軍基地和修建橫貫阿拉伯的輸油管等諸多方面的特權。
1973年的「十月戰爭」給沙以關係帶來了巨大改變,高舉「石油之劍」的第三任國王費薩爾(1954~1975年在位),成功組織了中東石油生產國對美國和西歐的石油禁運。最終在1980年,沙特政府通過支付賠償費收回了被阿美石油公司控制了40年之久的石油主權,掌握了自己國家資源的命運。(張冉)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raq)
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北接土耳其,東臨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接沙特、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
441839萬平方公里
巴格達
2580萬,有阿拉伯人、庫爾德人和土耳其人等
阿拉伯語和庫爾德語,通用英語
居民中96%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約佔60%,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或猶太教
伊拉克是古代巴比倫和亞述兩個帝國的遺址,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從這裡入海,是世界四大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7世紀,阿拉伯帝國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巴格達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6世紀受奧斯曼帝國統治。之後,則是英國或直接或間接控制著這片土地。1921年8月,在阿拉伯人中有影響的敘利亞前國王費薩爾被英國送派到伊拉克,宣布伊拉克獨立,仿照英國的制度安排,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費薩爾王朝。
1932年,伊拉克成為國際聯盟成員國,委任統治宣告結束,正式獲得獨立。然而,英國仍在伊拉克保留了兩個空軍基地。1958年7月14日以卡賽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他奉行酷刑主義,反對阿拉伯民族主義和社會復興黨,反對納賽爾的政治綱領。
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卡賽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里夫任總統。1979年7月,薩達姆·海珊接任總統。薩達姆一直試圖成為阿拉伯的領袖,率先現代化的軍隊,為薩達姆提供了對外擴張的可能。
1980年伊朗正爆發伊斯蘭革命,兩伊邊境一系列衝突事件後,9月22日,薩達姆·海珊發動了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1990年,長期存在於伊拉克與科威特兩國之間的石油政策、領土糾紛和債務問題等爭端日趨尖銳,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出動10萬大軍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
經歷了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道路、橋樑、電網等基礎設施和石油設施遭到破壞,經濟停滯、瀕於崩潰。除了聯合國的制裁,多數阿拉伯國家也停止了同伊拉克的官方往來,但主張維護其統一和領土完整。2003年,美英以伊拉克繼續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義為由,聯合對伊拉克發動軍事進攻,4周後,薩達姆政權垮台。(張冉)
以色列
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
處地中海的東海岸,與亞洲及非洲相連,西臨地中海,北接黎巴嫩及敘利亞,東接約旦,南面與埃及及紅海為鄰
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
建國時初設特拉維夫,後宣布遷都耶路撒冷。1980年7月,以議會通過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恆的與不可分割的首都」
680萬(2004年),主要是猶太人(約佔76%),其次是阿拉伯人、德魯茲人等
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猶太教,伊斯蘭教
1948年宣布建國的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猶太人祖先為希伯來人,是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民族,血緣上與阿拉伯人相近。他們很早就從阿拉伯半島的北部遷移到巴勒斯坦,建立了古希伯來王國。公元前8世紀開始,巴勒斯坦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和希臘人征服。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佔領巴勒斯坦,猶太人被迫外移。
雖然基督教《聖經》的「舊約」部分與猶太教《聖經》的內容幾乎相同,但兩種宗教的區別在歐洲長期以來深刻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下不斷被利用。猶太人在歐洲國家長期受到歧視、迫害和殺戮,「二戰」時達到了頂峰,約600萬猶太人死於德國的種族滅絕政策。面對歐洲日盛的排猶風潮,猶太復國主義的呼號也漸漸高漲。從1882年俄國一部分猶太知識青年發起重返巴勒斯坦的運動起,一直到1948年5月以色列國正式建立,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前後掀起過7次「阿利亞」(希伯來語,意為流亡者的聚集)行動,總共約55萬人回到巴勒斯坦。
處在周邊阿拉伯國家包圍中的以色列,開始了與阿拉伯世界長達半個世紀的紛爭。從1948到1973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共經歷了4次中東戰爭。
1974年6月拉賓出任以色列總理後開始尋求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途徑。當了27年軍人、曾任以色列最高軍事長官的拉賓知道,軍人的職責是贏得戰爭,而政治家的職責則是為他的人民贏得和平。直到1991年10月,他「鑄劍為犁」的願望才得以實現,中東和會在馬德里召開,確立「土地換和平」的基本原則,阿以間開始艱難的和平談判。1994年,拉賓因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所做的努力而獲諾貝爾和平獎;次年在特拉維夫國王廣場上的和平集會上,猶太極端分子向他連開3槍,1小時後不治身亡。這是繼薩達特之後,第二位為和平獻身的中東國家領導人。(張冉)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
100萬平方公里
開羅
8155 萬(2010年),主要為阿拉伯人
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埃及歷史悠久,公元前3200年就出現奴隸制的統一國家。但在歷史上,埃及曾多次遭外來入侵,先後被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征服。19世紀末,埃及被英軍佔領,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一戰」後的華夫脫獨立運動,迫使英國於1922年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1936年成立法魯克王朝。
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1953年6月18日廢除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國」。3年後,納賽爾作為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成為埃及的第二任總統。納賽爾隨後放棄西方政權的青睞,轉而投向以蘇聯為首的陣營,後又領導並策划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中東戰爭,使埃及成為中東民族主義力量的象徵。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蘇伊士運河地位重要,英國曾長期控制。「二戰」後,英法兩國試圖維持殖民存在,尤其是維護運河控制權,便聯合以色列發動了軍事行動,蘇伊士運河危機演變為中東戰爭。埃及儘管在軍事上失利,但卻在政治和實際利益上成為勝者,並在阿拉伯世界和中東地區樹立了大國地位,納塞爾也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
蘇聯由於在這次戰爭中向埃及提供了武器支持,兩國關係進入了所謂「蜜月期」。但蘇埃之間的矛盾很快就暴露出來,納塞爾要充當阿拉伯世界領袖與代言人,並不允許埃及共產黨的合法存在。美國乘機行事,向埃及提供了價值5億美元的小麥,並表示願為阿斯旺水壩後期工程提供資金,還允諾埃及全部留蘇學生轉到美國學習。蘇聯於是追加貸款支持,挽回與埃及的關係。不過,1967年中東「六五戰爭」中蘇聯出賣埃及,為埃及反目再埋隱患。
1970年納賽爾逝世後,薩達特繼任總統。在他任內完成了擺脫蘇聯的控制、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同以色列和談等一系列震驚世界的舉措。1977年,薩達特訪問以色列。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斡旋下,薩達特和貝京在1979年以極大的勇氣開啟了中東和平的第一扇門,埃及成為第一個正式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隨後,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遇刺身亡。
薩達特總統遇刺時,身旁的副總統穆巴拉克僥倖躲過一劫。作為「二戰」後在職時間最長的埃及統治者,自1981年他任總統後,經過4次連任在位30年之久。其領導的埃及因為最近20多年來配合美國推進中東和平進程,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和阿拉伯世界的盟友之一。(李琳熙)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78萬平方公里
安卡拉
7200 萬(2006年),主要民族為土耳其人、庫爾德人
土耳其語
99.8%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地跨歐亞兩洲,97%國土位於亞洲。其著名城市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曾經是東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盛極一時,但隨後便逐漸衰落,成為周邊列強爭相蠶食的對象。蘇丹首先在國內發起西方化改革,但這並未能挽救土耳其的命運。「一戰」後西方強迫土耳其簽訂《色佛爾條約》,遂引發凱末爾革命。奧斯曼時代結束後,土耳其開始走入現代社會。
為使土耳其走向西式現代化,凱末爾領導了一場深刻的變革運動,內容包括宗教革命、服飾革命、文字改革、婦女解放等方面,凱末爾因此被尊為「現代土耳其之父」。但其西化為主導內容的政策導致了許多問題,比如廢除阿拉伯字母,改用羅馬字母拼音,甚至為推行服裝改革先後開除65萬女學生的學籍等等。這種現代化改革割裂了民族性和歷史文化傳統,不僅未能使土耳其完全實現西化,還因此產生了庫爾德人問題。有著1400萬人口的庫爾德族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凱末爾時代,土耳其政府力圖打壓和同化庫爾德人,如禁止庫爾德人使用庫爾德語,但最終未能成功,導致東南部地區長期不穩定,這也成為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重要障礙。
土耳其將加入歐盟視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自1923年建國以來,其外交重心一直在西方,同時又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係。加入歐盟除了能帶來巨大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直接關係到土耳其對國家身份的定位。2010年,土耳其公投通過修憲案,結束了1980年軍事政變後制定並於1982年開始實施的現行憲法。新憲法與歐盟所要求的「民生憲法」相一致,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將其視為加入歐盟道路上的里程碑。為獲得歐盟成員國資格,土耳其此前還開始對庫爾德人的文化和權利表示尊重。但2011年2月25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在訪問土耳其時重申其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的立場。土耳其加入歐盟依然困難重重。(李琳熙)
敘利亞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位於亞洲大陸西部,地中海東岸。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
18.5萬平方公里
大馬士革
2050 萬(2008年),阿拉伯人佔80%以上
阿拉伯語
伊斯蘭教的人約佔90%,另外還有基督教等
古代敘利亞由於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而不斷受到各方強國侵擾。從公元前8世紀起先後被亞述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歐洲十字軍、埃及馬木路克王朝、奧斯曼帝國等侵佔或統治。1920年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46年敘利亞獲得完全獨立。國家規模不大的敘利亞,卻依靠強力統治成為中東地區的重要角色。獨立之初,政治上的不成熟導致民族政府的多次分裂,最終務實派代表阿薩德脫穎而出。在其執政的30年內,逐步建立起了政治權威,並實現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政治穩定,經濟在這一時期也獲得了較大發展。
阿薩德上台後,一直把「大敘利亞」作為自己的追求。這個概念曾經過黎巴嫩思想家安東·薩阿德的梳理而廣為傳播。阿薩德指出: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乃至約旦都是「天然敘利亞」的一部分,於是他開始借黎巴嫩爆發內戰之際參與其內政。
在黎巴嫩內戰中,3.5萬敘利亞軍隊於1976年以「阿拉伯威懾部隊」名義進駐黎巴嫩。內戰稍告一段落,「阿拉伯威懾部隊」便開始撤離,敘利亞則繼續保持在黎巴嫩的軍事存在。《塔伊夫協定》明確提出敘黎「特殊關係」,1991年5月敘、黎簽署的《敘黎合作協調兄弟關係條約》,規定敘、黎兩國將保持特殊的兄弟般的國家關係,並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進行全面的合作與協調。
作為實現中東和平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敘黎關係備受國際社會矚目。2005年黎前總理哈里里遇刺後,敘利亞迫於國際壓力,結束了在黎巴嫩長達29年的軍事存在。2008年10月14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宣布敘利亞與黎巴嫩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這意味著這兩個中東鄰國了結了60多年的恩怨,正式實現關係正常化。
敘利亞是實現中東和平的關鍵國家之一,一直被美國列在所謂「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黑名單內。敘利亞與美國、以色列素來不睦。(李琳熙)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
164.8萬平方公里
德黑蘭
7200萬(2008年),主要有波斯人(51%)、亞塞拜然人(24%)
波斯語
89%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9%信奉遜尼派
伊朗有一個頗具文明色彩的「曾用名」——「波斯」,這代表著伊朗文明古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作為曾經的地區大國,伊朗也沒能逃脫殖民主義的侵擾。早在舊殖民主義時代,伊朗便是英帝國和沙俄侵蝕爭奪的對象。「二戰」後,其地緣位置和石油資源,使其亦不可避免地成為新興大國爭奪覬覦的對象。
「二戰」後,美國扶植的巴列維取得了在伊朗的主導地位。但巴列維只注重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並未能解決政治社會問題,導致矛盾激化,最終於1978年爆發了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這場革命改變了伊朗走向和美國在中東的布局。作為宗教革命領袖,霍梅尼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為伊朗設計了獨特的「伊斯蘭共和制」,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同時,伊朗高調輸出「伊斯蘭革命」,奉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對外政策,使伊朗對外關係驟然緊張。
伊朗與英國的關係也在惡化。英國作家薩曼·拉什迪因1987年出版《撒旦詩篇》,遭到了穆斯林世界的強烈抗議。1989年2月14日,霍梅尼宣布判處拉什迪死刑,並懸賞數百萬美元追殺他,由此導致與英國斷交。
伊朗的立場,導致歐美主要國家對其實行政治上孤立和經濟上封鎖。霍梅尼革命後的伊朗宣稱要「輸出伊斯蘭革命」,也引起周邊國家恐慌。薩達姆以此為借口,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了「兩伊戰爭」。這場「二戰」後最為慘烈的戰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採用「人海戰術」,傷亡高達148萬人,伊拉克甚至動用了生化武器。
伊朗與伊拉克兩個敵對國家,都曾獲得美國支持,又先後成為美國的「眼中釘」。伊拉克戰爭後,伊朗再次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頭號威脅。
伊朗有著類似西方國家的總統大選制度。由一般是年滿16周歲的選民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出總統,候選人年齡底線則為18歲以上。勝出者還必須得到伊朗最高領袖任命。只有得到最高領袖的委任函,當選總統才能正式宣誓就職。2009年的總統大選中,內賈德和穆薩維還舉行了伊朗歷史上首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但大選結果卻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分裂和國內動蕩。
最高宗教領袖才是伊朗真正的頭號人物。接替霍梅尼的哈梅內伊,是伊朗革命的關鍵人物之一,曾於1981年當選總統,是首位出任總統一職的神職人員,是這個實行獨特宗教政體國家的最高精神領袖。(李琳熙)
1956年7月26日,時任埃及總統納賽爾(右)宣布蘇伊士運河國有化
1973年11月11日,埃以代表在開羅-蘇伊士城公路101公里處的帳蓬里簽署停火協議
1973年10月8日,埃及士兵通過浮橋渡過蘇伊士運河
1973年10月10日,以色列軍隊突破敘軍防線
1951年1月2日,利比亞國王伊德里斯一世進入的黎波里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沙特國王費薩爾
1973年時任以色列總參謀長的沙龍
沙特煉油廠
1973年10月8日,在戈蘭高地作戰的以色列士兵
1952年1月2日,伊拉克油田燃起的濃煙
在以色列獨立前,以色列某軍事基地升起未來的國旗
1960年9月30日,赫魯曉夫(左)、納賽爾(中)、鐵托(右)在紐約會面
從胡夫金字塔頂端俯瞰埃及沙漠
1956年8月3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右)和國務卿杜勒斯就埃及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進行電視討論
埃及總統薩達特
土耳其民族解放運動領袖凱末爾(中)
1940年,大馬士革沙漠附近,法國遠征隊指揮下的貝都因巡邏隊
1957年2月28日,蘇伊士運河危機和西奈戰爭之後的阿拉伯聯盟國家領袖們
1953年8月26日,伊朗民眾慶祝油田國有化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margin-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推薦閱讀:
※為什麼至今為止沒有國家製造出飛碟?
※【國家地理攝影比賽獲獎作品精選】
※作為南明屏障的四十萬大軍,卻眼睜睜看著自己國家被滅,袖手旁觀
※國家元首的經典幽默笑話
※細品國家博物館藏5件瓷器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