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載湉:形勢倒逼之下他以失敗者的姿態推動改革丨周看人物

載湉是誰?很多人在心裡打個問號。但是要說光緒帝,幾乎就無人不曉了。

今天說光緒,是因為這個日子和他有很大關係,1898年的今天,開始了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戊戌變法。

長按識別右側二維碼掃一掃收聽

那次大規模深層次的改革的失敗

也可以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概括這個階段。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的維新派人士以光緒帝為旗幟,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主要內容是: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今後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這樣一種大規模深層次的改革,必定會觸及利益集團,因此,受到抵制和反抗也是正常的。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

被殺頭者固然悲劇,中國也是悲劇,當事人光緒還是悲劇。

悲劇的種子,早在他坐上龍椅那一刻就種上了

光緒帝的龍椅是撿來的。

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時,載湉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

他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孫,父親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母親是慈禧太后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媽媽的關係,成了載湉繼承皇位的主要因素。

得到的東西不那麼理直氣壯,龍椅坐的也就不會那麼踏實。

同治十三年(1874年),載湉四歲時,同治帝去世,而且沒有留下子女。同治帝還是咸豐帝的獨子,他去世後,咸豐一系也就沒有了嫡親的子嗣繼承大統。

江山誰來坐,成了一個難題。

慈禧和光緒

同治皇帝駕崩僅僅兩個小時,就在養心殿西暖閣召開了事關清朝國運的緊急會議。畢竟事關重大,與會者各有各的小九九,參加會議的皇室宗親們爭執不下,鬥爭異常激烈。最後,還是同治帝的寵妃慈禧一錘定音,親自指定醇親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子載湉過繼給咸豐帝,登基為帝。

這是慈禧的重要一步棋,也可見她的心機。在她的導演下, 年紀還不到四歲的載湉被選定繼承皇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光緒」。

對於光緒帝來說,這是一個先天的弱勢,不是天然的而是人為的把他扶上帝位,那麼,扶他的人也有可能踹他一腳。

這個弱勢在載湉成長的過程中,一步步加深。

說實話,慈禧對光緒帝非常好,小時候在生活上關心,長大些在他的學業上也傾注了心血,既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來撫養,也一心想培養他成為一個好皇帝。

但是,事情都有兩面性。

一般說來,付出就希望得到,付出越多,希望得到的越多。慈禧在光緒的登基和養育上付出極多,她想得到的當然也多。和一般百姓的母子關係不同的是,這是一對掌握著大清命運的母子,就算是養母,母親希望孩子孝順,更希望他在治國理政上聽話。

聽話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標準太過含糊。

慈禧的垂簾聽政按照約定是有結束日期的,這一天就是載湉成年。

成年的標誌,就是大婚。

一眾妃子為慈禧賀壽,右一為光緒皇后隆裕

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18歲了,也選中了皇后。這年正月二十六日,冊封皇后,二十七日大婚。幾天之後,二月三日,慈禧太后歸政。

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波瀾不驚。

但是,這只是表面上的平靜,畢竟慈禧理政15年了,這麼大的改變,在皇宮裡,在她的心裡,一定是極不適應的。

事實上,說慈禧不放心年輕的光緒肩膀不夠結實也好,說她自己迷戀權力也好,她已經在皇宮裡安下無數的機關,時時盯著年輕皇帝的所作所為。

但是,長大成人而且漸漸成熟的光緒帝一經正式親政,其所作所為則是慈禧太后始料不及的。作為學習了那麼多文化知識也接觸了西方文明的年輕的皇帝,剛剛可以獨立做主了,他當然要施展一下政治抱負。

他想改革了,改革就要打破祖宗留下的以及慈禧太后留下的許許多多的規矩。

而這一定會與養育了他15年的慈禧太后產生矛盾。

光緒帝的悲劇還在於,很多因素在推動他改革,又有很多因素在阻撓他改革。正反兩方在不斷博弈。相形之下,似乎反方的力量更強大些,特別是慈禧太后,就是很難逾越的一座山。

國際形勢是在推動他改革的。

那個時候,還沒有全球化的概念,很多中國人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才有「四方來朝」的豪邁。但這只是意淫而已。

19世紀下半葉,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階段。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對落後的俄國、日本,在發展了資本主義之後,也迅速強大起來。在這種局勢下,變革舊的制度和舊的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世界潮流。

19世紀後期,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議會改革等,使更多的民眾獲得了選舉權和參政權,政治民主化進一步擴大。英、美等國實現了文官制度改革,整頓了吏治,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從而保證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常運行。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在長期的發展中日趨完善。這些國家都為中國人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示範。

康有為利用相片合成技術偽造的光緒與康有為、梁啟超合影

這是國際形勢。國內也不消停。

發達的資本主義盯上了自以為強大而實際羸弱的中國。西方列強掀起侵略中國的狂潮,偌大的中國被分割成了一塊塊列強的「勢力範圍」,亡國滅種的危急形勢,迫使一些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尋找新的救國救民道路。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有了初步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政治舞台。這可以看做開展維新變法運動的階級基礎和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經濟基礎並行而來的,是思想基礎。這時的中國,出現了早期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萌芽,因為很多人親身參加了洋務運動的實踐,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開放吧。經歷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後,他們認為洋務運動僅將「制器」作為學習的重點是不夠的,中國真正要學習的是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早期維新派主要針對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改革方案,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們只進行一些理論上的宣傳,很少從事實際的政治活動,有很大的局限性。儘管如此,他們掀起的維新思潮仍然產生了廣泛影響,很快,康有為和梁啟超登上了政治舞台。

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光緒帝的信任。

這樣,國際國內形勢要求改革,經濟上思想上也有了準備,同時得到了皇帝的首肯,看起來,改革成功的幾率很大了。

但是,改革者低估了利益集團的力量。

改革者沒有注意到危險的來臨,仍然大步向前。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變法正式開始。變法期間,光緒帝先後發布上百道變法詔令,除舊布新。

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利益集團,看到了這樣的改革,勢必會剝奪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會影響滿族皇族和貴族對於政權的掌握,於是,改革帶給他們的壓力反而成為他們抵抗改革的動力。他們成功地說動了慈禧太后,或者說,慈禧太后成功地運用了利益集團的力量,對改革發難了。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台,然後發布訓政詔書,再次臨朝「訓政」。改革路上大步跑了103天,「戊戌變法」就失敗了。

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下令捕殺在逃的康有為、梁啟超;逮捕譚嗣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徐致靖、張蔭桓等人。

光緒帝自此一直被軟禁在瀛台,直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去世,享年38歲。他當了34年皇帝,真正當家做主只是短短的103天。當然,儘管表面看起來,是這103天的改革使他成為一個悲劇人物,實際上,悲劇的種子,早在他坐上龍椅那一刻就種上了。

光緒的偉大

歷史的記載流傳下來,就是用來警示後人的。

那麼,歷史告訴我們什麼呢?

就算是國際形勢要求改革,國內形勢倒逼改革,經濟上、理論上、思想即使都做好了準備,但是要突破利益集團的層層阻撓,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這是歷史留下的啟示。

這次改革的失敗是有標誌的,在菜市口被砍下的六顆血淋淋的人頭是標誌,皇上被關在瀛台孤寂度日也是標誌。當然,所有這些,改革發軔也好,改革失敗也好,都是在隨著時間推移,我們遠遠看去,才能夠看清楚全貌。

而今天的改革,究竟全貌如何,似乎也要等待遠觀的時機。

但是,歷史總歸是用走過的腳印寫下的,而臉上的脂粉總歸會被洗去。

當然,儘管載湉是個充滿悲劇色彩的皇帝。他的一生始終籠罩在慈禧太后的權力和淫威之中。但是,細觀歷史,他仍然可以算得上一個偉大人物。說到偉大這個詞,也許不少人不以為然。那是因為把偉大這個詞注入了太多的神聖因素,按照他們的標準,偉大只能用在聖人身上。其實,聖人是沒有的。

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的光緒帝

103天把他的悲劇命運徹底展現,同時,也把他的偉大徹底展現。得失如何,歷史上留下無數的評價。

光緒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是戊戌變法的發動者,在他漫長的傀儡生涯當中,抓住稍縱即逝的生機吹響了變革的號角,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了,但是他打開了中國百年變革大潮的閘門,儘管只是打開了一條小縫,但是接踵而來的潮水,是難以阻擋的。

光緒帝是一個聰明人,他已經預知了自己的失敗命運,但是他仍然以失敗者的姿態前行。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無數這樣的失敗者,其實,他們起到的作用,並不小於那些成功者,無非歷史給他們的掌聲太少而已。

推薦閱讀:

[原創]做雞也有做雞的尊嚴 【貓眼看人】
貓眼看人 - 學術中華
如何從八字十神看人生各階段的境遇
八字命格看人生之最
為什麼有些人看人這麼准?

TAG:人物 | 改革 | 悲劇 | 失敗 | 看人 | 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