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調音技巧

人耳的聽覺效應及其對調音的影響

   掩蔽效應及其對調音的影響

  1. 掩蔽效應

  在實際生活中,一種聲音的存在會影響人們對另一種聲音的聽覺能力,這種現象就稱為掩蔽效應。即一種聲音在聽覺上掩蔽了另一種聲音。 

  掩蔽效應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生理與心理現象。大量的統計研究表明,一種聲音對另一種聲音的掩蔽值與許多因素有關,如與兩個聲音的聲壓級和延遲時間有關, 還與人耳的「聽覺選擇性」等有關。

  簡單地說, 掩蔽效應包括以下幾點: 

  第一, 聲音能量大的掩蓋聲音能量小的聲音; 

  第二, 在聲壓級相近的前提下, 中頻聲掩蔽高頻和低頻聲;

  第三, 在聲壓級相當大時, 低頻聲會對高頻聲產生明顯的掩蔽作用; 

  第四, 在聲壓級不太大且響度接近時, 高頻聲對低頻聲會產生較小的掩蔽作用; 

  第五, 在延遲時間小於50 ms的前提下, 先傳入人耳的聲音掩蔽後傳入人耳的聲音。

  以上五點中,前三點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只要再仔細分析一下前面學過的等響度曲線就清楚了。對於第四點,看起來卻同第三點相矛盾,如何理解呢?其實這是因為高頻聲音的聲波波長較短,穿透力強,比起低頻聲音更易傳到人耳的緣故。 低頻聲音有繞射特性,散射強、功耗大;高頻聲音指向性強和穿透力很強,聲音射程遠,對人耳刺激作用大。例如:比庫魯、 嗩吶、京胡、笛子等高音樂器易掩蓋貝司提琴、大提琴、低音鼓等低音樂器; 二人合唱, 大家總是先記住音高的人的旋律, 如那英與王菲合唱的《相約九八》,大多數人記住的旋律都是音相對較高的那英演唱的旋律。只有那些刻意去記王菲演唱旋律的、「聽覺選擇性」較強的人才能記住王菲所演唱的旋律, 其原因就在於第四點。至於第五點,同下面要講的哈斯效應有關, 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

  2. 掩蔽效應對調音的影響

  基於掩蔽效應中所述的第一點,調音時應特別注意各聲部之間的聲功率平衡。比如對於卡拉OK演唱的調音,我們應將演唱者的歌聲有機地溶入到伴奏音樂中,同時,由於卡拉OK主要是對人聲進行演釋,而非對伴奏音樂進行欣賞,因此在調音的時候,應將人聲稍稍突出一些,以符合大眾對於卡拉OK這種音樂形式的欣賞習慣。如果是對樂隊的演奏進行調音,調音者必須非常清楚各種樂器在樂隊中所起的作用。 比如樂隊中的吉它和貝司,由於吉它彈奏的是主旋律,而貝司彈奏的是節奏,因此, 在對這兩種樂器進行調音時,應使吉它的主旋律聲稍稍大於貝司的節奏聲,這樣,既突出了主旋律的重要地位,又有較清楚的音樂節奏。

  當調音者確定各種樂器聲的相對聲功能平衡調整好以後, 最好是能夠對它們進行一個編組處理。總之,調音者應在清楚各種樂器在樂隊中所起的作用的情況下進行靈活而合理的處理, 使各種樂器聲能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並使各種樂器的聲音能夠較好地表達出來。同時,在樂隊進行演出之前, 還要求調音者根據不同的音源,選擇最適合表現這種樂器音色特性的話筒, 選擇拾取音源的最佳距離、高度、角度等。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調音師,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是必須的。當然,為了使各種樂器的聲功能能夠平衡合理,除了調音以外,對樂隊進行科學的、 合理的編製也是必需的。必須對弦樂聲部、撥彈樂聲部、吹管樂聲部和打擊樂聲部等進行統一協調的編製,使各聲部和樂器的分配儘可能科學化、合理化,使弱聲組樂器的聲音不被強聲組樂器的聲音所淹沒。比如,小提琴、二胡等弱聲樂器在樂隊中一般要多一些。

  基於掩蔽效應中所述的第二、第三點,在調音的過程中, 一般應將聲音的高頻段進行適當的提升。為什麼不對低頻段進行提升而只對高頻段進行提升呢?這是因為,製作音箱的設計師已經將低頻段聲音的送出功率設計到佔全頻聲音比例的65%以上,已經彌補了中頻對低頻聲的掩蔽作用。同時,根據第三點, 低頻聲也會明顯掩蔽高頻聲,因此,一般來說(即房間傳輸特性曲線較理想、 混響時間較理想等情況下),對高頻段的聲音進行適當的提升能夠使聲音的平衡度更加和諧,使整個聲音更加明亮、 通透、 圓潤、 有「水分」。

  基於掩蔽效應中所述的第四點,在進行戶外或廣場調音時, 應適當地提升低頻,以使較遠的聽眾能夠感受到音樂的渾厚、 豐滿與震撼。因為在戶外或廣場, 聽眾離音源的距離都相對較遠, 高頻聲的方向性相對較強且穿透力也很強, 在遠距離的傳播過程中,高頻聲的聲能損耗相對低頻聲而言要小得多,因此,高頻聲可以傳播到較遠的地方,遠處的聽眾對高頻聲可聽得很清楚; 而對低頻聲來說, 其波長較長,方向性很弱,輻射面較大,遠距離傳播以後,其聲能的損耗相對較大, 因此, 遠處的聽眾對低頻聲的感受非常弱。所以,在戶外或在廣場中進行調音時, 應適當提升低頻聲。 

  基於掩蔽效應中所述的第五點,在調音的過程中,一般應根據調音環境來適當調整延時器的延時時間, 以適應人耳「先入為主」的聽覺效應,避免出現1.5節中提到過的聲像定位不準的現象, 從而消除可能出現的回聲干擾,提高聲音的清晰度。

  哈斯效應及其對調音的影響

  1. 哈斯效應

  所謂哈斯效應,是一種利用聲音到達聽者的時間差來分辨不同聲源聲音的聽覺效應。它由物理學家哈斯最早發現,故得此名。 哈斯發現, 如果兩個聲源發出同樣的聲音,並於同一時刻以同樣強度到達聽者,則聽者感覺聲音的方向在兩個聲源之間。如果其中一個延遲約5~35 ms, 則聲音聽起來似乎都來自於未延遲的聲源; 如果延遲約在35~50 ms之間,則延遲聲源的存在可以被感覺出來,但感覺聲音還是來自未延遲聲源的方向; 當延遲的時間超過50 ms時,延遲聲才不會被掩蓋,這時可清晰地聽到回聲,明確地分辨出第二聲源。例如,在山谷中喊話時, 可聽到依次減弱的回聲。 在哈斯的發現中,聽者總是感覺聲源來自於先到達人耳的聲音的聲源方向,故人們有時又將哈斯效應稱做「先入為主」效應。

  2. 哈斯效應對調音的影響

  利用哈斯效應,可以在常規條件下模擬各種廳堂效果。 電子工程師在分析出廳堂中直達聲、近次反射聲、混響聲等各類成分後, 可用人工延時混響技術,採用延時器、混響器等電子器件, 合成出諸如音樂廳、大教堂、體育場、歌劇院、電影院、舞廳等等不同聽音環境的聲音效果。 其中著名的當屬日本雅馬哈開發的數字聲場處理器(DSP)。DSP現已成為各種效果器中的核心晶元。因此,在調音的過程中,調音者可以通過對效果器的效果類型的選擇及相應的參數調整得到滿足調音現場需要的聲音效果。 效果器的具體調整方法請參見第3章相關內容。

  另外,在劇場演出時,主揚聲器一般都裝在舞台口兩側,觀眾席的前排觀眾和後排觀眾聽到舞台上演員演唱時送入人耳的聲音強度是不一樣的。 前區座位聲音響度大,而後排觀眾聽到的聲音響度小,整個劇場的聲場不均勻度較大。為了減小前排和後排聲壓級之間的差異,在劇場中區側部增加了揚聲器,使後區的觀眾也能聽到很強的響度。但是,這時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後區的觀眾看到演員在前面演唱, 聽到的聲音卻感到來自於側面揚聲器。 因為中區側部揚聲器距離後排觀眾較近, 根據哈斯效應, 後排觀眾就感覺全部的聲音都是從側面揚聲器傳來的,結果就出現了這種聽、視覺不統一,聲像定位不準的現象。為了達到聽、視覺的統一,就需要將中區側部的揚聲器作適當的延時,使舞台口兩側的主音箱的聲音和側面音箱的聲音同時送入人耳。因此,在調音的時候,調音者應根據現場音箱的分布情況,適當地對某些音箱進行延時(即接延時器),並調整好延時控制參數旋鈕。


推薦閱讀:

《調音台不思議手記》之五 PAN聲像旋鈕 【憤怒的調音師】
小技巧,在達芬奇里做變聲處理
雅馬哈 Steinberg ur242傻瓜安裝教程(ur12 ur22 ur44 ur824 ur28m可以參考)

TAG:技巧 | 調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