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鍵十年!莫到三十空餘恨

處在二十幾歲的好處同時也是壞處就是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將改變你的餘生。一旦你到了三四十歲再想徹底改變自己就難上加難了。為什麼二十幾歲這麼關鍵呢?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好這一時期呢?關於這些問題我採訪了臨床心理學家MegJay博士(《決定性的十年》一書的作者)——梅根.埃里克森(BigThink編輯)BigThink(以下為BT):為什麼二十幾歲這麼重要呢?MegJay(以下為MJ):20到30歲之間是成人後起決定作用的十年:人生中80%最重要的決定性時刻都出現在我們35歲左右,人生中2/3的工資增長發生在我們職業生涯的前十年,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是在30歲之前結婚、約會或者與未來的另一半同居,20到30歲之間個性的改變要比生命中其他的十年間的改變大得多,女性生育能力在28歲達到頂峰,大腦也在到達成年發展期後結束了最後一次的急速增長。30歲不可能再像20歲一樣了。就算你什麼也不做,不做任何選擇也一樣是一種選擇。不要被你過去不了解或者沒做過的事情所限制。BT:你寫到幾個案例,是關於現在的許多畢業生感覺自己在社會中沉溺著掙扎著等待事情的發生,難道在成年早期獲得成長總是這麼難嗎?MJ:不是的。在美國有五千萬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過著迷茫的生活,面對著空前的不確定性,很多人都不知道未來二到十年要做什麼、住在哪兒、和誰在一起,他們不知道何時能感到幸福、何時才能付得起賬單,他們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可能成為攝影師還是律師甚至是規劃師,他們不確定是幾天亦或是幾年之後才能獲得一份有意義的關係,他們擔心自己會不會有家庭、婚姻是否能長久。簡而言之,就是懷疑人生又不知所措。不確定性是21世紀的「大眾鴉片」,讓人陷入深深的焦慮和困擾。所以有那麼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被這種不確定性所誘惑,甚至在其慫恿下只是一味逃避卻幻想得到最好的結果,這是行不通的。BT:這本書的主旨之一就是「想」和「做」的界線。你認為真正做點實事比花上好幾年去設計最完美的路線更重要。那麼年輕人們怎樣把這一想法付諸行動呢?MJ:我最喜歡的名言之一就是美國心理學家謝爾頓.柯普說的:「行屍走肉的生命不值得探究。」("Theunlivedlifeisn"tworthexamining.")太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被引導去相信二十幾歲就是想想自己想干點什麼,三十幾歲才是開始真正生活的時候。但是「三十幾歲擁有生活」和「三十幾歲開始生活」兩者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就連「同一性危機」之父愛利克.埃里克都曾提醒那些花太多時間試圖「脫離困惑」的年輕人,這樣會有「變得無關緊要的危險」。如果你想在工作或者戀愛方面更有計劃些,可以試著先在你感興趣的領域工作,試著和一個與你上次的糟糕對象不同的人約會,試著掌控自己從而表現出一點點不同。二十幾歲當然是要去嘗試去探索的,但不只局限於人生觀、度假以及物質,二十幾歲是你探索工作和戀情的最好機會。你每前進一步都要比之前更有規劃、更有見識。BT:你是如何建議年輕人朝著他們未來的目標不斷進步的?像21歲30歲這樣里程碑式的年齡很重要嗎?MJ:當然很重要。21歲、25歲、30歲、新年、生日、團聚,這些都是容易觸發自我反省的重要里程碑。到目前這個歲數我是不是在自己理想的地方?我有沒有做到今年對自己的承諾?如果沒有,問問自己為什麼。如果現在還沒實現,問問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最近有一個二十幾歲很有悟性的女孩採訪我,她告訴我她在成長道路上前進時一直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像現在這樣地生活下去,你三年後會在哪?」如果答案不是你喜歡的,那現在就該做出改變了。對自己的未來保持誠實的一個方法就是制定時間表。到多少歲的時候可以辭掉這份沒前途的工作?希望什麼時候結婚?希望什麼時候要第一個孩子?希望什麼時候要最後一個孩子?制定時間表這一舉動似乎不是很「酷」,承認自己有個時間表也不是很「酷」,但是你又不需要把它刻在石頭上,這只是你計劃未來生活的一種方式。而且,你知道什麼才「不酷」嗎?幾乎每周都有三十幾歲的客戶來我辦公室坐在我對面痛哭,因為他們意識到現在再想擁有自己渴望的事業渴望的家庭為時已晚了,他們無助的望著我對我說:「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到底在些幹什麼啊?!我當時是咋想的啊?!」BT:現在大約有25%的畢業生處於失業狀態,還有25%的半失業,你對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有什麼建議嗎?MJ:是的,幾乎一半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但是還有一半是找到工作的啊,所以我第一條建議就是好好想想自己怎麼才能融入人家的圈子。通常說來,方法就是通過所謂的「弱連帶優勢」(thestrengthofweakties)。「弱連帶優勢」出自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對社交網路的研究,他從中發現新的消息和機會通常來源於你所在圈子以外的範圍。到你想去的公司工作,你所邁出的第一步絕不可能是來自於你最好的朋友們——也就是你的強關係——否則你早就在那兒工作了。引領你得到這份工作的將是你的弱關係或者是你壓根就不認識的人。像是你姨媽的鄰居或者是有名望的老教授又或者是你室友的朋友……沒事兒給他們發個電郵聯繫聯繫吧!這就是人們怎麼找到工作的——特別是好工作——即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大多數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不喜歡求外人幫忙,但是不做這些的人就要比做的人落後了。因為經濟不景氣就坐以待斃的人永遠也追不上那些想方設法進入遊戲中去的人。對於那些雖然找到工作卻不是自己滿意的年輕人,記住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並非所有的不充分就業都是一樣的。你需要確保自己有一份能讓你從中得到身份資本的工作。也許你在一家競爭激烈的公司有份職位很低卻能為你簡歷加分的工作,也許你訂了份健康的食物好讓你一晚上能集中心力準備法學院入學考試,也就是說,你現在在做的任何事情都應該讓你離下一個目標更近一步。BT: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怎樣重新塑造他們的成人形象,鑒於所有的文化趨勢都與此相悖?MJ:別讓文化輿論平庸了你的生活、工作、關係。別盡和那些滿口說著「三十歲咱又是一條好漢!」的人出去鬼混。《決定性的十年》一書出版以來,我都數不清收到多少三十多歲的人的郵件,有人這樣寫道「我過去常常對那些決心按時或提前完成人生基準(從學校畢業,有份真正的戀愛關係,有份收入體面自己又感興趣的工作)的同伴不以為然。現在我對他們簡直是羨慕嫉妒恨,因為我正花著兩倍的力氣辛苦工作才得到人家一半的回報。」所以不要很無所謂地聳聳肩說:「我才二十多歲,現在做什麼根本不重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將影響你的一生甚至是下一代。你正在決定著你要過的生活。BT:經濟不穩定時期人們難免會產生焦慮等情緒問題,作為臨床心理學家對此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MJ:鑒於20到30歲之間生活和大腦都會有很大改變,這十年是你學習新的應對策略的最佳時機。帶著手臂上的傷疤去上班是不合適的,事情出差錯的時候對著朋友尖叫是不可接受的,同居的女友已經厭倦了看到每晚宿醉而歸的你。這十年你該學著冷靜下來了,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是有種叫做鎮定劑的東西存在,我聽說最近一個會議主持人半開玩笑地叫它「用威士忌做成的藥片」。練習鎮定的技巧卻可以起到長久的效果:鍛煉、治療、專註、瑜伽、認知冥想、深呼吸、適當的分心、辯證行為療法等等。用你理智的頭腦反擊焦慮等災難性的思想,比如:「我不會因為漏接了一個電話而被解僱的。」在大環境發生劇變的情況下,你要通過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承諾努力為自己創造穩定。BT:我們都喜歡這句名言:「擁有一份事業和一個好工作並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新的開始。」你能為我們解釋一下這句話嗎?MJ:大多數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害怕被制約,他們擔心如果自己有了一份事業就像關上了其他的門一樣,自由也不復存在,舒服的小日子就此結束。事實上,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一個新的開始。從此以後你再也不用害怕別人問你「你是做什麼的?」了,從此以後你的簡歷就會更加豐富有助於你得到下一份你想要的工作了,從此以後你再也不會因為車胎漏氣而透支銀行賬戶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把以前沒有正式工作時做三份兼職的時間空出來去約會了。研究表明,投入工作可以讓你變得更幸福、更自信、更有能力、情緒更穩定。BT:你能談一下最近的一些神經生物學研究以及它們對你的寫作的影響嗎?MJ:目前為止,大家可能都聽說了青少年的大腦並沒有完全發育,我們大腦的額葉部分是負責規劃未來以及處理一些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的,而這部分直到我們二十幾歲的時候才能完全發育成熟。不幸的是,額葉晚熟的事實被解讀成: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大腦成熟之前只能無所事事地空等。關於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大腦仍在發育這一研究真正想傳遞的信息是:無論你是不是想改變自己,二十幾歲都是最容易發生改變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工作和愛好有沒有讓你變得更聰明?這一時期的戀愛關係有沒有完善你的個性或者強化了你的老一套模式又或者讓你養成了壞習慣?這一時期你每天做的事都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樣子。我之所以喜歡處理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問題,原因之一就是:幫助他們太簡單了,因為他們——他們的大腦、他們的生活——都可以改變得那麼迅速那麼徹底。
推薦閱讀:

擇日中這些六十年一遇的好日子,你可有福消受
手把手教你搞定十年美國簽證!附EVUS系統步驟詳解
說說港歸十年張和澳歸十年張[郵票互動網論壇]
十年前我就罵過狗
婆婆永遠想不到:真的有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TAG: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