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最怕來不及的是行孝│ 儒字養性
孝是中國傳統倫常之一,也是每個人晚年幸福的保證。
行孝要及時。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人生有三個事情不能等,一是孝老不能等,二是鍛煉身體不能等,三是教育孩子不能等。
——————
《二十四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孝道故事,其中,蘆衣順母的故事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讚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繼母,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繼母。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當代社會,類似重組的家庭不少,家庭矛盾驟增,如果大家都能有閔損之心,則家家和睦,世道安寧。
孝,會意字。甲骨文像一個鬚髮飄拂的老者,在兒子的攙扶下行走的樣子。金文上部是面朝左、長頭髮的駝背老人,老人之下有「子」,像一個老人趴在兒子的背上。小篆的形狀和意思與金文基本一致。
《說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本義為孝順父母。孝,是善於侍奉父母的人。由老省,由子會意,表示子女承奉父老。孝還指居喪的事:崔九作孝,風吹即倒。孝也指喪服,如帶孝。含「孝」的成語大多與盡孝、孝順有關,如「父慈子孝」,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忠孝兩全」,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孝子順孫」,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移孝為忠」,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國家,「孝經起序」,比喻遇事左右為難,感到棘手;「孝子慈孫」,指孝敬父母的子孫;「孝感天地」是講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感動了天地。
電影《飛越老人院》劇照。
孝是儒家基本倫理規範之一,認為是人倫之本,道德之源。在孔子的心目中,孝是子的義務,教是老的責任,是天經地義的事。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孔子在《論語》說:「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孔子認為,孝敬父母,尊重兄長,是仁的根本。一個人只有從孝悌開始,然後才能實現「在家做孝子,在外主忠信,在朝做忠臣」的價值延伸。孝的內容十分廣泛,首先是繼承,遵守祖先的遺志、事業。「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次是對父母有發自內心的孝敬感情。「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再次是對父母的贍養、喪葬、祭祀等嚴格遵守禮制。「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孝」字深刻地闡明了「孝」的含義,對於當代社會,也極具啟發意義。
感動中國得主洪戰輝,從13歲起照顧父親和妹妹多年。/ 懷化學院官方網站
孝是子承父老。孝的上部是一位老人,指長輩,下面有「子」,「老」和「子」上下緊密相連融為一體,子孝父母,敬老尊長,這就是「孝」的基本要求。具體來說,子承父老,善待父母者,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子女贍養老人。「孝」字老為上,子為下,體現子孫為老人所生、所養、所教;子孫要以老人為上、為先、為本。尊敬老人,贍養老人,解老人之憂,承老人之志。日常生活要悉心照料,精神生活要關懷體貼。《禮記·祭義》中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經》對孝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歷史上,有「二十四孝」的典故,如仲由負米、老萊斑衣、郯子鹿乳、黃香溫席等,而「李密拒官養老」的故事,更令人感動。
西晉時,晉武帝詔李密應詔赴任,李密以祖母年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陳情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文章敘述了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當代,我們也看到無數這樣的孝子,特別是照顧年老多病的父母,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有人照顧生病的父母十幾年如一日,非常難得,其中的辛勞不必言說。除了關心父母的衣食住行,還要給父母送來精神愉悅,這就是「精神贍養」。其實,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不缺吃穿,缺的是心理的慰藉,特別是「空巢」老人。孤獨、無聊,常常是困擾父輩的問題。工作繁忙之餘,陪父母吃一餐飯,聊一會天,聽老人傾訴,就是實行一種孝道。「二十四孝」中,「老萊七十,戲綵娛親,作嬰兒狀,爛漫天真。」善解親意的老萊子體恤父母的心情,裝出活潑可愛的樣子來逗雙親高興,可謂用心良苦。
孝是一代代傳承的美德。
二是發自內心的敬愛。孔子在《論語》中有許多地方講孝。「子游問孝。子曰:今天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孔子的弟子請教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犬馬,也都能做到。如果少了尊敬,又怎麼能區別兩者呢?」孔子在這裡講孝的核心是要有尊敬心。孔子的弟子子夏也問什麼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孔子認為子女保持和悅的臉色是最難的。孝順出於子女愛父母之心,這種愛心表現為和悅的神情與臉色。要做到這一點比為父母做事與請父母吃飯要困難得多。當下許多人,能讓父母溫飽,但面對父母的嘮叨以及生活的拖累,有時會表現出不耐煩,不高興,沒有好臉色。許多老人到了晚年,難免有病痛,有的還患了老年痴呆症,寬容、和悅、耐心尤其重要。
三是對父母委婉說道,規勸長輩。孝字的「子」在下,也象伸出手托舉著老人,這說明成年子女是家裡的頂樑柱,承擔著養家的責任;也說明子女要對長輩的行為負責,如果長輩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時時規勸,這也是一種盡孝。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就是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犯了錯誤,要委婉地勸說他們。如果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後漢書》里有篇「樂羊子妻傳」,其中的故事意味深長:樂羊子外出求學,7年不歸。家裡的日子很艱難,好多天吃不到葷菜了。一天,婆婆嘴饞,就把鄰家的雞偷來宰殺了。樂羊子的妻子對婆婆這種行為很不滿意,但她沒有正面批評婆婆。當婆婆把雞肉端上來的時候,她傷心地哭了。婆婆很奇怪,問她為什麼哭,她答道:「我很傷心,因為家裡貧窮,沒侍奉好婆婆,使得飯桌上有了別人家的肉。」婆婆聽了,十分慚愧,再也舉不起筷子吃那雞肉了。
由此看來,規勸長輩也講究方式和方法,不宜正面衝突,和長輩吵架,這很可能是不孝之舉;要用智慧和技巧,使長輩的錯誤得到及時改正,同時家庭又保持和睦,這才是考驗子女「孝」的重要時刻。
四是讓父母無憂、放心。贍養父母,尊敬父母,這是子女應盡的義務,而更高的層次不但是讓父母生活得更好,而且使其精神安樂,不讓父母操心、憂心。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說:「父母只為子女的疾病憂愁。」孔子認為子女健康就是孝順,父母會為子女的疾病憂愁。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母為子女擔憂的事,最主要的是健康、平安。因此,作為子女應該珍惜自己,約束自己,走正道,謀正利,不讓父母擔驚受怕,更不能牽連到父母,讓父母受累。小說《薛剛反唐》中的薛剛,因為一時衝動打死了人,繼而反對朝廷,把祖宗薛仁貴打下的基業全部都敗光了,這是最大的不孝。讓父母放心、高興是最大的孝行。
五是完志報國。孝的字形,老在上,子在下。這個老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推而廣之,是全天下的老人;這個子女,可以是自己的子女,推而廣之,是全天下的青年人。由己及人,由小及大,由家及國,由孝父母,而孝天下,得以報效國家。
《論語·為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說,君子專心致力於做人的根本,根本確立了,道就產生了。孝順父母,兄弟相睦,這就是仁的基礎吧。孔子的思想是按照孝-仁-義-禮的理論構造去建立的。即從孝開始,推己及人,產生仁愛,而仁愛必須合適,這就是義,義的合理性又通過禮的外在形式表達出來。有了孝、仁、義、禮,則社會和諧,天下太平。
岳母刺字的故事廣為流傳。/ 電視劇《精忠岳飛》
《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裡把自愛作為孝之始,把建功立業作為孝之終,這就是說子女要「立身」成就一番事業,兒女事業上有了成就,父母就會感到自豪,這就是大孝。《禮記·中庸》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即努力盡自己所能,完成父母的心愿。天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子女為家、為國爭光,讓父母有面子,感到光榮和自豪,這就是最大的孝。只要子女能成才,父母吃多少苦心裡也是甜的。《孝經》把孝和忠聯繫在一起,孝是小忠,忠則是大孝。盡忠盡孝是歷代仁人志士的追求,有時在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也只能舍孝取忠,因為孝是對小家而言,忠則是對國家、民族的孝。忠孝往往是連在一起說的,大孝為忠。
孝是老護子女。「孝」字把子承父老與老護子女連成一體,「孝」是兩個方面的,既要求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也要求父母愛護子女。通常是父慈子孝。一般來說,父母對子女都有一種天然的愛。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為子女的付出是不講價錢的,子女生病時,甚至願以身相代。但也有虐待子女的現象,這種人可以說是禽獸不如,從「孝」字的要求看,是一種不孝的行為。
舜的畫像。
三皇五帝的虞朝帝王舜,本是個普通平民,父親瞽叟是個盲人,且品性固執,不懂禮儀,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後母常作惡言,並唆使舜父欲殺舜。後母生子名象,為人傲慢,亦對舜仇視。但是舜仍然對父母很孝順,對弟弟很友愛,設法避免禍害,但卻毫不怨恨,並承擔全家的活計,常在歷山耕種。有一次,瞽叟叫舜去清潔糧倉那高高的上蓋,然後暗中縱火,要燒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預先給舜準備了竹笠,一手一個張開如鳥的翅膀,乘風飄下而不死。瞽叟又與象設計讓舜修井,然後推下沙泥土塊活埋他,得手之後三個人瓜分舜的財產,象要琴和舜的兩個妻子,而牛羊衣物糧倉歸瞽叟及後母。幸舜在兩個妻子安排下,預先在井旁鑿開一洞,下井後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來的時候,象正佔據舜的房子撫弄那架名貴的琴,見到舜而終於感到慚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後母和象合計害他,但仍然和過去一樣,孝敬父母,友愛弟弟,並沒有一絲埋怨。
孝是上行下效。孝音通效,意為長輩要率先垂範、上行下效。「孝」行的培養首先體現在父母身上,父母對長輩的孝敬,孝行往往會影響到下一代,孝是一種家風、家教,是一種傳承。在一個家庭里,出現子女不孝,其實其根源大多在父母身上,只要父母率先垂範,作出榜樣,子女有樣學樣,也大多孝順。
「原谷諫父」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出自《太平御覽》:原谷的爺爺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就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爺爺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儉度日,你怎麼能因為他老就拋棄他呢?這是忘恩負義啊。」父親不聽他的勸戒,作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爺爺扔在野外。原谷在後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單獨帶了回來。父親問原谷說:「你帶這個不吉利的東西回來做什麼?」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來。」
父親很是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去把爺爺接回來贍養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行孝要及時。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方面,我們為父母的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面由於父母年老體衰,能給子女提供孝敬的時間和機會並不多。
因此,人生有三個事情不能等,一是孝老不能等,二是鍛煉身體不能等,三是教育孩子不能等。人生無常,往往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孝音通笑,一個行孝道的家庭,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必然上行下效,孫輩也會孝敬父母,必然充滿歡笑。
本文選自顧易作品《儒字養性》
推薦閱讀:
※生活實苦,請你一定要足夠堅強
※90後應知曉哪10條人生準則?
※「求不得」和「放不下」時,我們能做些什麼?
※轉;男人完整人生的掌控守則
※人生:8榮,8恥,8戒,8過,8心,8悟「句句精闢」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