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找准穴道的決竅(三)

文:生活委員 摘編:小美

人體上肢穴位:七九、內關穴【取穴方法】取此穴道時應要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勢,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或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病徵】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呃逆、腹瀉、精神異常等。該穴為人體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種疾病按摩治療時的首選穴。八十、外關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勢,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或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主治病徵】手腳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頭痛、落枕、肋間神經痛等。該穴為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道,本站有關該穴道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風濕疼痛、治療肋間神經痛等。八一、曲池穴【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患者應採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主治病徵】老人斑、皮膚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癱、麻、痛;高血壓、貧血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刺激療法治療糖尿病、治療老人斑皮膚粗糙等。八二、盡澤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該穴上方3-4厘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穴」。【主治病徵】喉嚨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八三、治癢穴【取穴方法】取此穴道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勢,治癢穴的具體找法:在手腕放下時,從肩膀凹窪,以垂直線而下,該線與乳頭的水平線相交處。【主治病徵】指壓此穴,對於治療濕疹等騷癢類疾病很有療效。八四、孔最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伸前臂仰掌,孔最穴位於前臂部位,前臂內側,在太淵穴與尺澤穴連線的上4/9處。【主治病徵】哮喘、咳嗽、痔瘡、肘部疼痛、喉嚨疼痛等。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療法有:治療哮喘、穴道刺激法治療喉嚨疼痛。八五、列缺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患者應正坐或仰卧,微曲肘,側腕掌心相對,列缺穴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或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主治病徵】指壓列缺穴,可以使手動脈及血液流動,對於治療骨折、傷痕等後遺症非常有效。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八六、陽池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勢,陽池穴位於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或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主治病徵】手腕疼痛、腕部疾病、掉發等病症。該穴為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指壓療法有:治療手腕或腳脖子扭筋。八七、神門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勢,神門穴位於手腕部位,手腕關節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主治病症】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該穴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八八、合谷穴【取穴方法】確定此穴時應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再介紹一種簡易找法: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主治病徵】牙疼痛、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這裡順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壓的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八九、中渚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俯掌的姿勢,少沖穴位於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緣,靠無名指側的邊緣上。【主治病症】心悸、喉嚨疼痛、胸部疼痛等。該穴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九十、少沖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俯掌的姿勢,少沖穴位於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緣,靠無名指側的邊緣上。【主治病症】心悸、喉嚨疼痛、胸部疼痛等。該穴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刺激療法有:穴道療法治療心悸。九一、落枕穴【取穴方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主治病徵】此穴是治療睡覺時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為落枕穴。九二、指間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勢,指間穴位於手背,各個手指的分叉處,稍靠手背側之處。【主治病徵】指間穴為人體手部的重要穴道。主治疾病:指壓指間穴,可以治療手腳冰冷。九三、太淵穴【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伸臂仰掌的取穴姿勢,太淵穴位於手腕部位,手腕橫紋上,拇指根部側即是。【主治病症】指壓太淵穴,對於腕部疾病有療效。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九四、口內點【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的姿勢,口內點位於手掌部位,中指指根中央處即是。【主治病徵】口內點為人體手掌部位對應全身反射區之一,按摩此穴,對於治療口腔炎非常有療效。九五、腸胃點【取穴方法】胃腸點位於手掌生命線的正中央。生命線即手掌上重要的三大主線之一。起源於食指與拇指之間,其終點一般都會延伸到手腕線部位,有的稍短些。這條生命線的中點即為此穴。【主治病徵】胃腸點為人體手掌部位對應全身的反射點之一,指壓「胃腸點」就延緩身體老化,也預防眼睛老化,對於治療老花眼非常有療效。九六、手三里【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側腕,伸直前臂,曲肘的取穴姿勢,手三里穴位於前臂,手肘彎曲處向前3指幅,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用手按就痛之處。【主治病症】手三里穴的主治病症為:指壓手三里對精神鎮定有效,可治療精神性陽痿;此外,對齒痛、喉腫也很有效。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人體下肢穴位:

九七、膝眼【取穴方法】取該穴道的時候,患者應採用正坐的取穴姿勢,膝眼穴位於臏部,取穴時將膝蓋折成直角時,在它的下面凹陷處即是。【主治病徵】指壓此穴,可以治療膝關節疼痛等腿部疾病。九八、梁丘【取穴方法】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窪;從膝蓋骨右端,約三個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該穴。【主治病徵】胃痙攣、腹瀉、膝蓋頭痛、浮腫等。該穴為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指壓按摩療法治療怯寒症。九九、復溜【取穴方法】取穴時,患者應正坐或者仰卧。復溜穴位於小腿里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主治病徵】腎炎、神經衰弱、精力衰退、記憶力減退、手腳冰冷、手腳浮腫。該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俞穴,本站有關此穴位的療法有:增強記憶力的穴道刺激法、摩擦腳踝可使精力充沛。一百、陰谷【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候患者應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勢,陰谷穴位於大腿內側,膝蓋關節內側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主治病徵】陰谷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指壓該穴,對於治療多汗症非常有效。一零一、血海【取穴方法】取該穴時候患者應採用仰卧或正坐、屈膝的姿勢,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上面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有稱為「血海」的穴位。【主治病徵】生理不順、膝蓋疼痛、更年期障礙(更年期綜合症)、生理痛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零二、承山【取穴方法】取穴時應採用俯卧的姿勢,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主治病徵】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便秘、腰背痛、腰腿痛、脫肛、痔瘡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零三、解溪穴【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候患者應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勢,解溪穴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或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足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主治病徵】解溪穴為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指壓解溪穴,對於腳腕扭傷等腳部疾病非常有效。一零四、委中穴【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候患者應採用俯卧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於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主治病徵】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零五、足三里【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另外一種簡易找法: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主治病徵】消化器官疾病、頭痛、牙痛、神經痛、鼻部疾病、心臟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脹滿、嘔吐等一切胃腸、腹部不適之主穴。此外,對更年期障礙、腰腿疲勞、皮膚粗糙也很有效。足三里穴是人體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一零六、陽陵泉【取穴方法】患者應側卧或仰卧,陽陵泉穴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主治病徵】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痹、消化不良、關節筋遲緩或痙攣腫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勞、胃潰瘍、坐骨神經痛、膽囊炎、高血壓、遺尿等。該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零七、陰陵泉【取穴方法】取該穴道的時候,患者應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主治病徵】膝蓋疼痛、暈眩、腹水、腹痛、食欲不振、腰腿痛、尿閉、尿失禁、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附件炎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眾多疾病治療時應用非常的廣。一零八、三陰交【取穴方法】取穴時,患者迎正坐或仰卧。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主治病徵】生理痛、腳底腫脹、過胖過瘦(增肥減肥)、生理不順、手腳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礙、婦科多種疾病。此外,對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該穴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零九、百里穴【取穴方法】百里穴位於腿的後側,從彎曲膝蓋時的皺紋5厘米左右下中央稱為「百里穴」。【主治病徵】指壓此穴可以治療風濕疼痛,對於懶散性格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人體足部穴位:

一一零、湧泉【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主治病徵】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一一一、大敦【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主治病徵】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一一二、太沖【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主治病症】肝臟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一三、太白【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主治病症】太白穴的主治病症為: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一一四、太溪【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主治病症】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一一五、里內庭【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里內庭穴位於腳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腳趾彎曲時趾尖碰到處。約第二趾趾根下約三厘米處。【主治病徵】食物中毒、蕁麻疹等。一一六、申脈【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勢,申脈穴位於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處。【主治病症】申脈穴的主治病症為:增進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一一七、丘墟【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丘墟穴位於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主治病徵】丘墟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位,可以使頭腦清晰、能使自己情緒穩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壓力等。一一八、崑崙【取穴方法】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或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主治病徵】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症、腹氣上逆、腸結石、下痢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一一九、臨泣【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跖骨夾縫中。【主治病徵】膽經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官能症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肋間神經痛、去除穿高跟鞋的倦累感等。一二零、行間【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行間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後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邊緣。【主治病徵】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臟疾病、腹氣上逆、肋間神經痛、月經過多、粘膜炎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假性近視。一二一、下痢穴【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下痢穴位於足背部位,腳拇趾和第2趾中間向里2厘米處。【主治病徵】指壓此穴,對於治療下痢非常有效。一二二、高血壓點【取穴方法】此穴位於腳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橫紋。在其中央是稱為「高血壓點」的穴位。【主治病徵】指壓此穴位,對於治療高血壓很有療效。一二三、第二厲兌【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第二厲兌穴位於第二趾甲根、邊緣中央下方的二毫米處。【主治病徵】呃逆、嘔吐、食欲不振等。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暈車暈船等。一二四、第三厲兌【取穴方法】此穴位於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二毫米處,稍微靠第二趾。【主治病徵】指壓此穴位,對於治療燒心、噯氣很有效果。一二五、阿基里斯腱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大的肌腱,由小腿肚的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肌腱共同形成,位於足踝後側的粗大肌腱組織,附於跟骨,俗稱「腳筋」。阿基里斯腱發炎者通常都是喜愛運動的運動者,往往因為運動前沒有適當的暖身運動,或是過度運動所引起的。
推薦閱讀:

如何找准穴道的決竅(一)
穴道養生
一學就會的穴道定位技巧,太實用了
【經絡穴位】尋找穴道的訣竅(三)
如何找准穴道的決竅2

TAG: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