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
回族
[民族由來]回族是目前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中亞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後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在元代,回族被蒙古統治者定為色目人(元朝統治者對西域各族人及西夏人的總稱),輔助治理國家,社會地位較高。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明末,使回族中湧現出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航海家,他們為中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民族建築]在回族的聚居區都建有清真寺,建築風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國古典式或兩種風格混合的,由禮拜殿、水房和經堂三大部分組成。清真寺一般主要舉行宗教活動,也是進行宗教教育、傳播宗教知識的學校。齊齊哈爾清真寺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磚木建築。東西兩寺並立,西寺毀壞較嚴重。東寺有大殿和窯殿。大殿宏偉壯觀,裝飾精美,磚刻花紋為鯉魚卧蓮圖案,形象優美生動,還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聖訓。窯殿有磚塔一座,頂端有金色的「風剝洞」寶葫蘆,約二米多,葫蘆頂上斜鑲著象徵伊斯蘭教的月牙。[民族服飾]回族服裝大體與漢族相近,但在頭飾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無沿小帽,表示清潔不染;婦女頭戴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一般把頭髮、耳朵、脖子都掩蓋起來。蓋頭有少女、媳婦和老年婦人之分,少女戴綠色的,媳婦戴黑色的,老年婦人戴白色的。老年婦人的蓋頭較長,少女、媳婦的較短,只披到肩上。蓋頭上有的還綉有花邊和圖案。婦女服裝為右衽大襟短上衣,著長褲。年輕人喜歡在前襟、胸前繡花,在衣服上鑲色、滾邊。男的頭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兩種。上著對襟短上衣,穿白長褲、白襪子,喜歡在白襯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鬍鬚的修飾。男子一般在二十幾歲開始留鬍鬚,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鬍,有的留全臉胡。[民族風俗]婚俗:回族青年男女舉行婚禮的前兩三天,男方要帶上蒸饃、羊肉給女方家送去,叫「催妝禮」。結婚那天,男方要去車接新娘。新娘要穿紅衣服,洗大凈。稱「離娘水」。同時,還要請全可人(即父母雙全、子女雙全、夫妻和睦的人)送親。送親宜早不宜遲。把新娘接到門口時,新郎要圍著車轉一圈,然後將新娘和送親人迎進大門。有條件的從大門到新房門,要鋪紅氈或毛毯子,如沒條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著新娘走進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兩家客人互道過「色拉目」後,舉行念「尼卡哈」儀式。首先請阿訇選誦一段《古蘭經》,然後,阿訇當著證婚人問新郎:「你願意娶她為妻嗎?」新郎如願意要馬上表態。再問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則宣布:「從現在起,你們二位正式結為夫妻。」並告誡二位新人要互敬互愛。儀式結束後,新娘新郎才進洞房。新郎進洞房後,揭去新娘的紅蓋頭,摘掉頭上的喜花,互相交換禮物,新郎送給新娘包著錢的紅紙包,新娘給新郎小紅布蛋蛋式「針扎子」,新郎還要用喜糖、核桃、喜棗撒向前來要喜糖的人,稱為「撒喜」。晚飯過後,大家開始鬧洞房,由一人當司儀,出點子,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三天後,新郎陪著新娘「回門」(即回娘家)。有的當日「回門」。喪葬:回族實行土葬。人去世後,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過三天。出葬前,要洗凈全身,叫"著水"。洗後用寫有經文的大小兩塊白布(叫"開凡",女性多一塊)裹身。口、耳、鼻、眼、額頭、手腳處,要放冰片、麝香。然後移入"塔布匣子"(即清真寺內專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親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領送葬者舉行"站禮"儀式:人們面對"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誦讀《古蘭經》章節(內容是祈求真主寬恕死者,祝願死者安息),旋即抬往墳地。墳坑深兩米,直坑西壁再挖一個偏洞(稱"熱合提"),上圓下方,高約一米,長可容體。將亡人頭北腳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後,用磚封好洞口(熱合提門),然後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魚脊形墳堆。火葬時,阿訇誦經,親屬不許啼哭。葬後三天、七天(頭七)、月齋(一個月)、「四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請阿訇誦經。主麻田、開齋節、古爾邦節親人要到墳上悼念亡人。老人亡故後,還要請阿訇「走墳」、「守墳」四十天或一百天。節日:開齋節——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這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東鄉、保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曆的十二月十日,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凈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曆三月十二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里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飲食:根據《古蘭經》規定:回族人只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動物,不吃馬、驢、騾、狗肉,不吃動物的血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油香——是回族的傳統麵食。它是將發酵麵粉用鹼中和,摻進雞蛋,擀成小餅,然後在油鍋里炸熟,色澤金黃、香酥可口,是待客的佳品。傳說油香的來歷與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創立人)有關。蓋碗茶——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鍋鍋茶等;但不論何種茶,都講究盛在蓋碗里喝,因而被統稱為"蓋碗茶"。文藝:回族民間樂器哇鳴,古代稱為「塤」。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因它取材方便,製做簡單,很受群眾喜愛。琴身用黃膠泥捏成中空的扁豆形、雞蛋形、牛頭形,再用小榻扎幾個小孔,一般是前四,後三,上邊留一吹口,晒乾即可。演奏技巧類似漢族的蕭,按需要放孔、壓孔。音量小,音域窄,只能吹奏簡單的曲子。最近寧夏音樂界人士,在原來的基礎上,研製出一種音量大、音域寬的哇鳴。[民族宗教]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並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伊斯蘭教也稱清真,「清」字的含義是清凈、清潔、遠離穢物及不良思想行為和惡劣品行 ;「真」則指真實、真理、真知。「清真」一詞準確概括了伊斯蘭教的精髓,反映了回族的審美標準和價值取向。安拉是伊斯蘭教信奉的唯一神的名稱,即「神」之意。在伊斯蘭教創立前,是麥加居民所奉諸神中的創造神。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摒諸神而獨崇安拉。通用波斯語的穆斯林稱安拉為「胡達」。中國穆斯林也有稱安拉為「胡達」的。但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多稱安拉為「真主」。《古蘭經》是 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古蘭」系阿拉伯文音譯。意為「誦讀」,一譯《可蘭經》。有五十五種名稱,其中以「讀本」、「光」、「真理」、「智慧」、「訓誡」等為穆斯林常用。中國舊稱"天經"、"天方國經"等。《古蘭經》是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 (610-632)的傳教過程中以安拉的「啟示」名義陸續頒布,為其弟子默記或錄在獸皮、石版上;穆罕默德逝世後。阿布·伯克爾曾令栽德·本·徹比特搜集整理,輯善保存;奧斯曼時,為統一各地流傳經文。又令栽德·本·徹比特、阿布杜拉·本·祖白爾等人對已彙集之本加工訂正編纂。除麥地那保存一份外。分送哈里發國家的六個城區(麥加、大馬士革、庫法、葉門、巴士拉和巴林群島)。同時銷毀其他傳本。《古蘭經》共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餘節。分「麥加篇章」和「麥地那篇章」兩大部分。內容包括: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課;對阿拉伯半島社會的種種主張和倫理規範;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確立的宗教、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和法律制度;與多神教徒、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進行辯論的記述;根據傳教的需要引用的一些流行於阿拉伯半島的故事、傳說和諺語等。中國自明清以來,開始有選本(即「赫聽」)並對經文進行翻譯,隨後又有阿漢對照的選譯文本和漢文對音本,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出現通譯本,先後有李鐵錚、姬覺彌、王靜齋、劉錦標、楊仲明、時予周和馬堅等伊斯蘭學者或教長的譯本。(編輯:張丹)
推薦閱讀:
※有沒有回漢通婚,現在過得很幸福的?想多點正能量。?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回族?回族人怎麼來的?
※回族的待客禮
※回族
※回族烤茶茶俗
TAG: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