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3J《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

全套枚數3+1枚全套面值2.40+6.00元小型張規格138×80毫米發行日期2005年6月28日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小全張規格印 刷 廠北京郵票廠設 計 者崔彥偉 邊飾設計者:王虎鳴小本票編號印刷版別膠雕責任編輯陳宜思小本票規格攝 影 者整版枚數9枚(3×3,三圖連印) 3套原畫作者資料提供整張規格146×176毫米雕 刻 者李慶發(第一圖)、姜偉傑(第二、三圖)、呼振源(小型張)單枚信息 圖序 郵票名稱 面值(元) 發行量 郵票規格 齒 孔 度 備註(3-1)J 鄭和像 0.80 1060萬枚 30×50毫米 13.5度(3-2)J 睦鄰友好 0.80 1060萬枚 30×50毫米 13.5度(3-3)J 科學航海 0.80 1060萬枚 30×50毫米 13.5度小型張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6.00 950萬枚 70×50毫米 13×13.5度同時發行相關資料[2005]16號 關於發行「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的通知國家郵政局定於2005年6月28日發行《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1套3枚,小型張1枚。詳情如下:志號:2005-13圖 序 圖 名 面值 發行量(3-1)J 鄭和像 80分 1060萬枚(3-2)J 睦鄰友好 80分 1060萬枚(3-3)J 科學航海 80分 1060萬枚小型張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6.00元 950萬枚郵票規格:30×50毫米齒孔度數:13.5度整張枚數:9枚(三套郵票)整張規格:146×176毫米小型張郵票規格:70×50毫米小型張外形規格:138×80毫米小型張齒孔度數:13×13.5度版  別:膠雕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設 計 者:崔彥偉郵票版張邊飾設計者:王虎鳴雕 刻 者:李慶發(第一圖)、姜偉傑(第二、三圖)、呼振源(小型張)責任編輯:陳宜思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1405年,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27000餘人組成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駛發,出使中國南海以西的國家和地區,稱為「下西洋」。在28年的時間裡,鄭和曾先後七次率船隊遠航,到過東南亞、印度洋、紅海、東非北岸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人類航海史上創造了偉大的奇蹟。鄭和堪稱世界歷史上傑出的航海家,而永恆的被世人傳誦。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航海家。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築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從永樂初年起,鄭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轉向航海事業。在鄭和早期的航海活動中,鄭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圖、通曉牽星過洋航海術、熟通各式東西洋針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學、船舶駕駛與修理的知識技能。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先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七次航行的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之先進,航程之長,不僅顯示了明朝國家的強大,也充分證明了鄭和統帥千軍的才能。鄭和下西洋建立並鞏固了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了友誼的種子,促進了經濟貿易發展,增加了國與國之間的友好交流,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2005年6月28日,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全套3枚,小型張1枚。(3-1)為「鄭和像」。畫面採用了明刻本《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的鄭和繡像,背景為明代北京皇宮城圖。據史料記載,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生於雲南,卒於宣德八年(1433年)。回族,祖籍西域,其祖輩在元朝時移民雲南。鄭和的祖父和父親都到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因此他不但從小有機會了解阿拉伯地區和境外的情況,還具有漢族傳統文化中所缺乏的外向觀念。他的祖輩因長期與漢族共處而改從漢俗,定姓馬氏。少年時期,鄭和受閹,作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是燕王朱棣的侍童,因聰明伶俐,學習刻苦,而深得燕王喜愛。後在朱棣爭奪皇位中立下戰功,更深得繼位後的明成祖朱棣賞識和器重,而賜姓為「鄭」,提升為「內宮太監」(四品),又稱為「三寶太監」。(3-2)為「睦鄰友好」。畫面選取了馬六甲青雲亭、泰國三寶壟三寶公廟、馬來西亞檳城三寶宮前牌樓等,這些都是海外各地為紀念鄭和而修建的著名建築物,背景為一副折頁式的《鄭和航海圖》。據史料記載,鄭和七下西洋,所到之處,均攜帶者明朝皇帝致各國君主的信件、禮物、印章和服飾,對所接觸的官員和所訪問寺廟的僧人都有饋贈,船隊也帶回各國君主派遣的使者和回贈進貢的禮物。並在所到國家的國王和官員安排下,和當地居民進行貿易交流活動,以中國的絲綢、瓷器、陶瓷、鐵器、茶葉和銅錢等,換回或購進各種香料、珍珠、布匹和珍禽異獸等。作為和平使者,充分表達了明朝與各國睦鄰友好的願望。《鄭和航海圖》,圖上所繪基本航線以南京為起點,沿江而下,出海後沿海岸南下,沿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海岸,穿越馬六甲海峽,經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到達溜山國(今馬爾地夫)。圖中對山嶽、島嶼、橋樑、寺院,城市等物標,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立體寫景形式繪製的,形象直觀,易於航行中辨認。對主要國家和州、縣、衛、所、巡司等則用方框標出,以示其重要。圖上共繪記530多個記名,包括了亞非海岸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往返航線各50多條,航線旁所標註的針路、更數等導航定位數據,更有實用價值。這充分說明當時中國海船的遠航經驗甚為豐富,航海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3-3)為「科學航海」。畫面選取了明代水羅盤,背景為鄭和寶船和下西洋所繪《牽星過洋圖》。據史料記載,鄭和七下西洋,在「綿邈彌茫,水天連接」的大海中,依靠觀察天文星象以定位,以浮水羅盤指引航程方向,將海岸陸地島嶼山川作為識別航路的標誌,並能準確計算航行里程,運用牽星術來測知航程所需要的時間,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水羅盤就是將磁針或指南魚放入水碗中,再在碗外緣加上刻度盤的指向器。「牽星過洋」,是指用牽星板測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後計算出該處的地理緯度,以此測定船隻的具體航向。小型張郵票主圖為鄭和寶船,邊飾表現了鄭和下西洋的浩蕩船隊,上方的「日月圖」既表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漫長曆程,又增添了畫面的設計感和裝飾性。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本套郵票採用連票形式,借鑒了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中國傳統木版畫的表現形式,並融入了現代設計意識及設計理念。充分表達了以鄭和下西洋之壯舉,來宣揚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用以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鄭和遍訪30多個國家而秋毫無犯的大國禮節和風度,來宣揚世界和平,倡導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平等和尊重;藉此回顧那段歷史,告誡人們不應只是陶醉於過去的輝煌,而且要積極進行總結和反思,從歷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並且以古觀今,以史為鑒。版票採用小版張形式,9枚3套郵票按(3×3)三圖連印居中偏右排列;左側為直排「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文字和拼音;背景邊飾藍色波濤的大海,左上角有一艘帆船的局部圖;郵票右下角為直排「北京郵票廠」廠銘。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
推薦閱讀:

◎ 百家講壇: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

TAG:紀念 | 鄭和 | 鄭和下西洋 | 郵票 |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