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未來藝術生產的背景

張海濤:未來藝術生產的背景 1 收藏

  綜述:

  科技的高速發展,會帶給人類便捷的生存空間,擺脫愚昧迷信,也會帶給我們毀滅性的生態或倫理的災難,因此科技革命的意義一直是個爭議的話題——它是一把雙刃劍,技術「戰爭」即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利弊之爭:自然與人工自然之爭、進步與倒退之爭、慾望與能力之爭。科技讓我們一直對未來充滿美好的願望,隨著對未知世界的認知能力增強,人類同樣不願面對的,是神秘莫測、潛伏著不確定和各種危機的世界。此文中未來可能創造的技術革命,是當代科學家們正在探索的技術成果的預見。科學的想像是根據理性實踐的推理來實現,每一個實驗項目都具有深思熟慮的功能與實用性,但科學家的慾望和好奇無法控制科技快速膨脹的步伐,這一點看科學家相比藝術家或哲學家又是非理性的,他們可能會比科學家更能看清科技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藝術預見未來的視角試圖擺脫當下和歷史束縛的想像空間,對未來的預設必然依託當下科學技術和理論,不然就成了天馬行空的妄想或神話。即使藝術現代派時期的「超現實主義」一味想擺脫現實的束縛去自由想像,也只是現實在潛意識中的體現;「未來派藝術」隨著時間的轉變也成了不未來的東西,可見未來是個相對的概念,隨著時代的變化未來也一直在變化之中,這樣藝術的發展必然不會滅亡。雖然一個人在一個時代的思維一定受到時代的局限,但是以未來的視角審視當下的價值觀仍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它是一種坐天觀井的開闊視野,必然會對當下產生啟示性的作用,當下與未來也是互補和依託的關係。

  未來技術革命帶給人類的倫理、生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已經超出政治、經濟體系對未來的影響力,技術發展比經濟發展更加值得信賴和期待,這是一種只能前進而不可能倒退的趨勢——人們願意相信,技術發展將最終幫助人類實現夢想。科技甚至可以影響政治與經濟的變化,這也是我們對未來的想像總是與科技聯繫在一起的原因。所以我們的電影對未來的表現都稱為科幻電影,而人類存亡的災難片也多和科技對生態破壞有很大關係。這些對未來的想像在電影、小說中有所涉足,而藝術中卻觸及很少,其實當代藝術媒介的跨界表達非常自由,科幻只有新媒體藝術中觸及到一些,對於未來高端黑科技的想像仍極少。這也是筆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下面文字結合了科學技術、哲學思想、藝術觀念的不同形態,從未來技術如:人工模擬、物理轉換、生化變異、數字虛擬幾個領域,探討科技現象如何作為未來藝術生產的背景資源對藝術家們有所啟示、打開想像的空間,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而非只是單向地關注當下已經發生的事實,這樣才能讓藝術更大地發揮其能量。

    科技、哲學、藝術的關係

  科技雖然與科幻劃清了界限,但後者卻常常以文藝的媒介表達給前者以靈感,給予未來以啟示。如科幻藝術《星際迷航》里想像出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阿瑟·克拉克想像的地球同步衛星與萬維網……如今都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相比科學家而言,藝術家只是觀念感覺的生產者,不一定贊成科學家的行為和觀點,但可以參照科技帶給未來的背景資源,藝術家更多考慮科技對人類的利弊,從而辯證、客觀、甚至批判的表達自己的態度,另外用什麼媒介、技術、語言來轉換成感覺,需要感官性的方法和方式,創造一種新的可能性。

  科學是用新角度來看世界的手段,「好」的藝術和「好」的科學並非僅僅在講技術的「新」,但是用新技術可以尋找被忽略掉的真理。當然科學和藝術還是有不同的地方,科學家必須用精確實證的方式來控制項目,並用客觀的方式記錄;而藝術家會覺得科學束縛太多,更注重科學現象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和關係的思考。藝術更多是主觀的、想像性的、非線性的;而科學是客觀的、符合邏輯的、線性的;科學尋找真理的方式是把所有假設一一摒除,而藝術家的表達方式相對自由;藝術的開放性、可能性對問題的重視勝於對答案的重視,給了科學的認識一個新的切入點。

  相比前兩者哲學家多用文字理論表達,但更多是總結永恆的、歷史與現實中存在事物的規律,較少去想像未來創造的可能性。哲學把握人生觀、自然規律,思考世界的本源、終極信仰、人生存在的意義、感性與理性的關係、方法論、唯物與唯心的關係,反思後工業、後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規律等等已經存在的價值觀,一般是發現和挖掘這些規律。藝術家相比之下不一定只是表達已經存在的感覺,而且不論是傳統媒介還是新媒介也很注重藝術的表達方式、語言和媒介的創造性,這是與哲學家、科學家的不同之處。

  一、數字革命:讀心術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0年9月8日報道,科學家在《神經科學學報》中公開發表了一項最新發明成果——「心智讀取器」。這是一台能夠將人類腦部發出的信號轉換成語言的機器。

▲「心智讀取器」

  研究者稱,他們相信這項科學突破能夠使失去語言能力的癱瘓病人重獲聲音。發起這項研究的美國猶他州大學生物工程師布蘭德里·格雷格說,「我們將努力在兩三年內使『心智讀取器』能夠應用於臨床,為癱瘓病人帶來福音。」

▲ 讀心器

▲ 讀心器

  讀心術是運用讀心器深層了解對方的記憶信息、願望和想法,閱讀人的記憶與未來隱私,讀其心智,看透對方的心事、大腦活動規律等。這樣的技術還可通過遠程網路互聯或強制獲取對方腦信息,對現實倫理的發展有利也有弊,同樣具有雙刃劍的特徵。運用讀心術我們可以在戰場和體育競技中打配合,也可以在辦案中獲取對方準確的犯罪信息,起到測謊儀的功能,然而對於強制獲取對方腦中記憶信息涉及到隱私權,判斷標準最關鍵的是自願還是被迫。未來讀心的技術設備可以為攜帶型,象我們戴眼鏡、耳機、手機一樣方便。當然,瞬間看透對方心思的世界也很可怕,比如兩人戀愛、商戰,互相都知曉對方的意圖,世界會變得多麼直白,好無神秘的想像力可言。一旦讀心器普及,自然就會出現抗讀心術的設備,如果不斷深化推廣或被濫用,也是很可怕的現象。在未來甚至會出現思維控制物體的技術,家用的日常用品都可由思維鏈接遠程實現,而非現場觸摸掌控,與世界各地的人互動,可遠程沉浸式的旅遊,進行虛擬現實的深度體驗。

  未來讀心術可以複製一個逝去的人所有信息再拷貝到機器人或其他人腦中,這樣記憶便可永恆,了解和研究已逝去人的檔案,讓「信息人」永生,這樣原創性思維便不再具有個性與獨特性。當然,記憶也會被篡改,這時記憶信息的絕對確定性又一次受到衝擊。

▲《盜夢空間 Inception》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2010

  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影片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

▲ Paul Sermon《半存活藝術家》共生體A研究小組;裝置

  美國亞特蘭大的科學家Doug Bakkum認為藝術和科學,有一些最基本的相同點,其作品《半存活藝術家》是依靠老鼠的神經細胞和機械手製成了一個畫圖的機器——左邊一個機械手,右邊控制這些機械手的是放在試驗室里老鼠的神經細胞。從科學角度講,這個試驗研究的就是記憶和學習,其原理是老鼠的神經細胞控制著裝有一條攝影機的畫圖的手,把拍攝到的東西再送回實驗室刺激那些細胞繼續活動,科學和藝術探討都是去發掘新的或者被已經遺忘的問題。

▲ 腦中植入微電極的家鴿

  二、生化變異:壽命革命/返老還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報告稱,年輕老鼠的幹細胞能夠使患有早衰症的老鼠保持青春活力,並使它們的壽命延長3倍。

  2012年5月25日,首屆國際燒傷創瘍學術會議在江蘇南通召開。生命科學家徐榮祥首次正式公布人體再生復原科學體系,他在會上演講稱高等動物具有再生功能,人人都有返老還童的再生機制,人類生命長度為300年。徐榮祥說人體再生復原科學體系的科學屬性,簡單地講就是將不正常的器官變為正常器官,而後用再生細胞取代衰老細胞,把衰老器官復原為年輕器官。方法很簡單,通過吃飯將再生物質吃進去,再生物質能啟動人體的再生潛能,培養出人體的再生細胞,再生細胞的功能是去彌補和取代人體組織細胞出現的缺損和頑疾,實現再生。徐榮祥表示他提出的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已經有些結果。首先是動物實驗研究,是以年齡300天的雄性大白鼠進行實驗,從第300天時開始餵養再生物質,餵養再生物質的大白鼠實現了3倍的年齡,且2倍年齡壽命的時候不衰老。

  不久的將來人類會解決生命延長技術,自然人體器官移植技術、納米機器人醫療讓青春永駐,返老還童——這與我們古代神話故事和皇帝尋求長生不老的寄託與願望不同,當今科學是實證科研的結果,不只是巫術與幻想。未來人體器官醫院是一個全新行業,售賣各種人體器官、列印活人的皮膚、培養皮膚、修復損傷或松馳的皮膚、精心列印血管、更換眼睛等各種器官;納米纖維殺菌機器人「部隊」會分辨細菌的好壞、殺死有害的細菌、監測健康、保護體內有益細胞。這些技術可以讓人類壽命延長至115歲,甚至生命不死,逆轉時光,改變整個社會部門設置和結構,如教育系統會調整時制;醫療系統的結構也會隨之改變、醫療保險系統等等社會結構都會相應調整;而且地球上的人口不再減少,會讓地球的負擔無法承受;更重要的是返老還童,青春永駐,會改變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質疑,改變倫理系統。身份年齡都將不再有對比,可能兒女、父母、祖父母都有同樣的生理容顏,在改變大腦器官後甚至會讓他們的心理年齡相差無幾。克隆或克隆人更會加劇人類倫理關係和結構的改變,那時集體自殺俱樂部都可能成為時尚,活膩的人生對死亡將會是另一種追求。有的人可能幾百年與一個人生活在一起,也有的人會無數次結婚、離婚,生育數十個兒女,婚姻觀和人生觀都會有新改變。以及,由於器官移植後,細胞的程式化記憶、病人性情和品位隨之發生變化,生理和心理與器官捐獻者一樣,這也是個很難解決的副作用。

  延長生命有幾個技術條件:

  由於細胞分裂的次數有限,從基因上需改變細胞讓它永不停止的複製,減緩衰老的關鍵;

  培養身體各個部位的替換品;

  防止細胞的瓦解;

  製造小機器人機身,讓他們活在我們體內殺死疾病。

▲ NHK特別節目《我們的未來》

▲ NHK特別節目《我們的未來》

▲ NHK特別節目《我們的未來》

  未來將發現一種似維他命的物質NMN,這個實驗說明人類的壽命也可延長至300歲甚至1000歲。醫療革命中納米機器人隊伍、NMN物質讓細胞重現活力、3D列印製作人體器官、電子皮膚定製等醫療技術將人返老還童,也可提供給藝術家對於倫理關係的創作資源,設想著不願違背天理的人與用人工醫學延長壽命的人面對時間、身份、工作、家庭關係的差異性,必定會出現各種社會矛盾。

  納米探測器與病毒發現者

  納米運輸機器人是一種對細胞尺寸的物體進行搬運的機器人,它可

  以將其運輸到體外或體內(藝術家Mike Gallagher創作)。

▲ 藝術家Mike Gallagher創作的納米運輸機器人

▲ Jeff Johnson創作的納米機器人《病毒發現者》想像畫

  Jeff Johnsc創作的《病毒發現者》(Virus Finders)是一種能夠識別並且捕捉病毒的機器人,如圖所示。

  三、生化變異:取代上帝設計 再造生命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010年5月22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創造出世界首個人造生命細胞,但他們聲稱自己並非要扮演「上帝」,也不打算在試管里再造新的生命形態。該研究組的首席研究員克雷格·文特爾告訴記者,他們用「四瓶化學物質」為他們的「人造細胞」設計了染色體,然後把這個基因信息植入另一個修改過的細菌細胞中,這個由合成基因組控制的細胞具有自行複製的能力。

  加拿大一家國際科技監督組織的托馬斯警告,合成生物學是高風險、以牟利為前提的領域,人類對這方面了解不多,不應貿然製造新的有機體。托馬斯擔心實驗室內製造出的生命體,最終成了「脫韁」的有機體,對現有的自然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此外,它也可能用來製造生物武器。

  據香港《成報》報道,生物技術出現突破,美國科學家第一次製造出可以自行分裂的人造細胞。有人批評科學家製造人造生命,存在道德問題。負責該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則指,研究有助將來度身訂造生物,協助解決糧食不足、全球暖化和污染等問題。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分子生物學家艾布萊特說,這確實是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轉折點,勢必再度引發道德、法律和公共安全的爭議。

  研究者稱利用該項技術,將來可設計出不同用途的有機體,利用它們製造新型燃料、凈化受污染的水、加速疫苗的製造過程或吸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等。不過有科學家指出,新技術可能為人類帶來災禍,如用作製造生物武器,或錯誤造出導致瘟疫的細菌,更指文特爾試圖取代「上帝」角色製造生命,違反自然規律。

  當然,「人造生命」的研究工作在社會上確實引起了激烈爭論。媒體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要求評估此研究在醫學、環境、安全等領域的影響。不少科學界和倫理界的專家呼籲停止該項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因為可能為人類帶來災難,比如用作製造生物武器,或變種生物,違反自然規律。

  人類未來逐漸可以取代上帝、女媧設計來創造超級後代,創造自己的基因工程,也可以取走成功人士的DNA再造優良基因人類、消除疾病、改良心智,如此,人工介入基因的改變可由人類自己控制人類的進化速度,推翻達爾文等生物學家所提「物競天擇」的進化理論,改變基因就像去除抑鬱病、青春痘一樣,生下來之前就去掉劣質基因,再造精英人類。父母通過醫學部門基因改造可自行選擇喜歡的子女人種、性別、性格、發質、高矮、胖瘦;甚至可以把動物好的基因轉換到人的身體器官上,比如嗅覺、視覺、觸覺的超人能力;設計有腮的人類自由在水中生存,有翅膀的人在空中飛翔;也可以吸收這些返祖基因工程,具有我們祖先從前的捕獵和樹上攀爬的能力;讓我們的家禽返祖成為恐龍的體態……創造一個會思考的哲學型DNA,未來人工演化與自然進化之間的矛盾便開始凸顯。自然人與返祖人的生活方式、思維、身份的差異可能會造成新一輪的貧富差距,而再造人類的專利權也需要建構非常嚴格的法律監管機制。

  變異的虛擬生物

  Bernd Lintermann的作品《Sono Morphis》採用計算機遺傳演算法的模擬生成一種進化的過程,用於控制3D形態虛擬生物的生產,用戶可在界面下方小窗口提供的六種可能變異的類型中進行選擇,從而誘導這種虛擬產生各種複雜的變異形態,如圖所示。

▲ Bernd的作品《Sono Morphis》;用戶可以誘導虛擬生物產生各種變異形態

▲ Karl Sims作品《Galapagos》;進化的虛擬生物體群

  基因轉變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導致生存空間的工業化。動植物基因的轉變、雜交,是特定條件下將基因在其他生物和親緣生物間轉移,使這些生物具備轉基因作物的性狀。而這些研究的人工化變異,使我們的環境被人工化物品包圍,基因食品導致試驗動物發生異常,自然不復存在,人類也將發生異化,人獸混體成為可能。

  轉基因生命異常導致其生命的脆弱,非典型性細菌侵入,對生命造成巨大痛苦,受到道德譴責。人獸混體、基因克隆造成身份、年齡的異常,也造成新倫理的衝擊。因此,人類對於科學家的素質培養中,除了技術培養最重要的是道德培養。為人類未來著想,以造福人類為己任,不能以個人利益出發,分清利弊,堅守科學家的道德底線

▲ 活體組織雕塑

    人工創造超人類

  人類未來通過DNA改造,讓疼痛、恐懼、自私等人性的弱點遠離身體,創造新新的超人類。疼痛一直是人類生命受到傷害時的預警系統,如果一旦疼痛成為遙遠的事,人會逐漸消除同情心,道德文明的底線自然會消失。

  另外一個技術讓人類逐漸成為超人,隱形斗篷的發明讓我們眼睛的視覺不再可靠,隱身術欺騙眼睛讓違法者或抓捕者的現狀造成了戲劇性的變化,自然人類又要創造一種反隱身術的技術,創造第六感,超越原始感觀,發現隱身的攻擊者。

  2045年後人類新型奧運會成為改造基因及人機同體技術開發的競爭大賽,賽場上人類被改造成超人類,他們可以運用火箭噴發裝置,眼睛視力超強、記憶力好、肌肉充滿活力、念力操縱機械手,甚至未來人類死後大腦系統的信息可以被拷貝、轉移至其他人類或機器身上,真正實現不死身的精神人類,延續生命。

▲ 藝術家Stelarc《額外的耳朵》

  澳大利亞藝術家Stelarc作品「額外耳朵」(The EXTRA EAR)是使用藝術家前臂的皮膚組織培養製造,並使用硅填充物使皮膚擴展,形成用於外科手術中塑造耳朵的皮膚,然後植入藝術家左臂上,他曾經設想將這個耳朵移植到右耳邊上,但由於手術會太危險而放棄。這個耳朵內置安裝了無線藍牙麥裝置,可以讓Stelarc通過這個「額外耳朵」同遠處的人通話。

  基因噩夢

  Patricia Piccinini是澳洲頗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曾多次參加國際性大展。她的作品《年輕的一家》,是一組採用硅橡膠製作長著豬的面孔和人的身體的怪物。這組形態上令人感到噁心甚至驚悚的作品不由讓人想起關於人和豬有著相似基因的報道,進而聯想到這些怪物會不會就是未來「基因農場」里用於器管移值的供體。這個作品對基因技術的未來,以及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本質等倫理問題進行了嚴肅的思考。

▲ 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年輕的一家》;布料、人造皮、填充物

   關注種族

  不同的「人種」雖然有明顯的體表特徵,但遺傳的差異程度其實非常小。不過,我們可以利用遺傳資訊,劃分出不同人群,這具有重要的醫學意義。

  人們常常根據膚色、眼睛、毛髮這類體表特徵,加上地理起源與文化,將自己和其他人區分為不同的「人種」。但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人種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依據呢?比如某人有著一對藍眼睛和滿頭捲髮,除了告訴我們他擁有生成這些特徵的相應基因以外,體表特徵還能揭示有關這個人的遺傳組成的更多信息嗎?

▲ 藝術家Nancy Burson《人種機器》

▲ 藝術家Nancy Burson《人種機器》

▲ 藝術家Nancy Burson《人種機器》

  紐約藝術家Nancy Burson發明了一個所謂的《人種機器》。該機器先拍下某人一張照片,然後再根據各人種的體表特徵增減,顯示此人要是出身於另一個人種的話,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Burson聲稱,她想以這種方式來凸顯人類的共性。確實,體表特徵並不能反映個人的大部分遺傳組成。《人種機器》在倫敦的千禧圓頂展覽館是最受歡迎的賣點,每年吸引了大量觀眾,此外她還設計了允許用戶改變自己面孔或年齡的「年齡機器」,和可以改變性別的「性別機器」。

    四、人工模擬:機器人與人機同體革命

  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我們現在以為非常荒誕的事情。機器人技術的成熟,機器人生產批量化,逐漸形成機器人社會生態,他們將主動參與到社會文明發展的建構中。人類也逐漸為他們建構和規範他們的生存方式,平等的尊重他們的各種權益,包括公民權、投票權。機器人參與公民投票是人類改變其身份的重要標誌,他們不再只是人類的附屬物,就象黑人種族與婦女權利的爭取過程一樣,機器人也不應該再受到人類的歧視。

▲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2001

  以前一直在人類固定思維模式中認為我們和機器人的差異在於機器人缺少靈魂與心智,機器人的行為都是在按程序而行的意料之中,一旦故障只要維修機械即可。而人類會面臨生老病死,生理的複雜程度很大,大腦演算法也很難得到修復,因為人的神經迴路很難複製到機器技術之中。但未來將會逐漸改變這種技術的定式,人機能高效結合,人機同體,將人與機器的隔閡徹底打破。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劇照

  人機結合如果將腦機接合,腦中植入新型裝置,可矯正腦缺陷,強化腦部功能,增強大腦存儲記憶、縮短學習時間、避免記憶缺失。當然,這便存在著技術實施中的倫理問題,權力爭奪也會加劇社會的不平等性。由於貧富差距大,而技術時常掌握在部分人手中,會帶來社會知識權利的兩極分化——除非達到人人普及的程度,才能解決這個深層的問題。

  人機結合除了腦機介面技術之外,未來夜視鏡、紅外線感測器、X光透視系統、電子耳、人工視網膜、機器手臂、無線電波、衛星定位系統都可將人類創造成超人。而註冊、生產、銷售這些人工肌體配件的企業也將成為未來權利的代理部門。

  未來生產的具有人類心智的機器人,甚至可以有自我繁殖和創造能力,具有生物觸覺感測器,人機差異何在?而且人類可以創造有道德的機器人,設置真善美的價值系統,去除人類貪婪、殘暴的一面,創造不傷害他人、不收受賄賂、公正廉潔的公民,改變整個社會的生態系統。

▲《我,機器人 I, Robot》劇照

  人工智慧大數據預測

  未來幾十年內人類工作的一半資源要被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將成為依賴人工智慧生存的「附屬物」,人類的生活方式無法離開人工智慧,如同我們現在離不開手機和電腦一樣。人工智慧超強的大數據預測能力已經大大超越人類的判斷能力,人工智慧可以預測犯罪的概率,甚至有犯罪氣息的地方能提前預警,而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

  人工智慧也可以象伯樂一樣,分析和發現有潛力的無名歌手,挖掘新人,預測歌曲的流行概率,而予以人類參考;未來家庭安裝人工智慧系統,感測器可自動識別家人的表情、動態,根據形勢自動控制並向警方報案;人工智慧預測和建議可以消除人類非理性判斷,甚至會改變人類對自己視覺的信譽度,人工智慧可以預測一場交通事故。有了人工智慧的預測,人類試錯的機會逐漸減少,這是否也是一種悲哀?因為沒有失敗發生,自然也體會不到成功的愉悅。

▲ 斯蒂拉克《行走的頭》;機器人系統

  未來機器人會不會被少數人類利用或自主地對人類造成傷害?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這裡的機器人必然是高智能機器人,他們自我進化和學習愛人心智、個人尊嚴與種族意識,將來會成為我們親密的朋友還是人類的敵人?這種「較量」也充滿著未來的不確定性。倘若大勢所趨,機器人未來批量生產,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時必須平等地制定機器人生態制度,如領養協議、戶籍制度、職業分工、身份認同、法律與銷毀機制等,這樣才能與人類互補、互助,合諧共處。

  五、物理轉換:外星移民計劃

  星際移民,天文科學家在宇宙中尋找到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或在其他星球上創造條件讓人類移民居住。過去研究人員提出早期移民人口數量為幾百人,但科學家認為需要重新討論這個問題,這需要從人類群體遺傳學上去考慮,人數太少不能組成基本的繁衍群體,移民的多少也決定了需要多大的宇宙飛船。

  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人類想要移民其他星球,那麼就需要一個很大的飛船,俄勒岡州波特蘭州立大學人類學家卡梅倫·史密斯估計初期移民人口數量大約在4萬人左右,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可使殖民地人口呈現多樣化,在遺傳統計上具有意義,可解決長時間太空飛行的需要。

▲ 120年後世界第一艘長2公里的天空母艦建成

▲ 冷凍法「移民」到未來(國家法律將開始解禁活人人體冷凍)

  美國科學家發表報告說,他們利用設在夏威夷的「凱雅克」天文望遠鏡發現了這顆「迄今發現最像地球的星球」。它是個多岩石的星球,位在天秤座距離地球約20光年。它環繞著天秤座中的紅矮星(恆星的一種) Gliese 581(中譯:格利澤581)運行。這個星系內迄今共發現6個行星,天文學家把這顆新發現「超級地球」命名為Gliese 581。

  20世紀飛機縮短了國家與國家的距離,21世紀後的將來電漿火箭的發明將逐漸縮短星際間的距離。哥斯大黎加出生的華裔太空科學家張福林(Franklin Chang-Diaz)向法新社表示,他推動的高科技「可變比沖磁電漿火箭」(VASIMR)在歷經數十年研發後,目前正蓄勢待發,未來可將地球飛火星所需時間大幅縮減近六倍到只需卅九天。電槳火箭比傳統火箭快很多倍,電槳相當於把一個小太陽裝入火箭。星球孕育生命需要三個基本條件:1、為化學反應提供場所,水媒介;2、生命中材料DNA中的磷;3、能量的來源,如太陽。找到這些物質的新星球,人類便可以搭乘電漿火箭或飛船大量移民新的家園,消除由於能源短缺、生態破壞或小行星撞擊地球而引發地球人類滅亡的絕望。在很久的將來,人們可能在新的外星家園通過望遠鏡來回憶地球被淡忘的歷史。

  外星殖民時代的開始就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在外星球土地比黃金還珍貴,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自然也是權力爭奪的焦點。在外星球建築多為三D列印技術建造,按一鈕就可自動建成一座房屋。新的外星殖民之爭由於狹隘的民族、個人慾望一直會持續下去。

  除了太陽系最適於生存的火星,2.0地球也會被發現,在飛向2.0地球的路程遠比火星遙遠,可能需要幾十、甚至幾百年到達,為了讓遠航者能活著到達外星球(2.0地球)人類想盡各種辦法減緩遠航者的老化過程,降低其代謝能量,誘發冬眠,延長壽命成為一種假死狀態。要麼人類能控制時空結構,利用時間扭曲通力場飛往2.0地球。星際旅行的物理時空扭曲也會帶給我們生理、倫理的錯亂這也是一種極為可怕的想像。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劇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2014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劇照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結語

  科技的高速發展讓人類對未來一直充滿樂觀主義的信心:認為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將越來越便捷、舒適、健康,甚至在更高級的文明治下,進入烏托邦時代。我們把與烏托邦慾望都寄托在對未來的想像中,卻全然不去思考可能存在的種種危機,科技文明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階級矛盾可能會更加激烈、道德倫理缺失、生態破壞,導致地球負擔難以承受。而生活在當下的藝術家們,如何能跳出歷史與現實的桎梏,穿過科技的迷霧,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緯度,並保持清晰、自由的思維為未來藝術生產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便成為一場想像力與能力的博弈,讓爭議的科技成為未來藝術創作的背景資源。

  2017年1月2日於北京

  關於作者

  張海濤(Zhang Haitao) ,策展人、藝術評論家、藝術檔案網主編。生活、工作於北京。2009—2014年先後任宋庄美術館執行館長、元典美術館副館長。北京獨立影像展選片人;首屆圈子藝術青年獎評委;麗水攝影節學術委員、評委。2012年出版個人著作《未來藝術檔案》。1999年至今致力於當代藝術創作與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的實驗影像、新媒體、行為藝術等領域已策劃九十餘展覽。

  • 分享文章到
  • 0 0

    0 0

    分享我的態度到微博 我等233人 頂 了這篇文章

    推薦閱讀:

    通風管道生產廠家@我的自信需要資本嗎?
    世界上最小的汽車之一Smart的生產製造組裝過程(視頻)
    日本人給貓生產的葡萄酒
    【生產秘籍】之剖宮產的那點事兒
    芽苗菜的無土栽培生產技術

    TAG:藝術 | 藝術生 | 未來 | 生產 | 背景 | 張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