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雕像何以釀成美國南部的激烈衝突

歷史人物雕像何以釀成美國南部的激烈衝突作者:昭楊

美國想要永久解決類似衝突,還需要從立法、教育、公共展覽等方面入手,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8月1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發生暴力事件,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大規模集會期間與抗議者發生暴力衝突,弗吉尼亞州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傷。這次流血事件不僅震驚美國,也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關於這場衝突事件的起因,媒體和學界已經有很多解讀,大多把原因指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美國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讓本國普通白人勞工逐步邊緣化。自動化、全球化和服務業的增長不但改變了美國的經濟結構,造成藍領工作崗位不斷外流,也使地區發展開始失衡,科技與金融的繁榮促進了美國沿海城市的繁榮,而南部和中西部則未從中受益。很多學者認為,白人至上主義的抬頭和經濟民粹主義的發酵與此不無關係。

然而,除了經濟方面的解釋,美國這場暴力衝突本身還和象徵物息息相關。事件的導火索是夏洛茨維爾市議會投票決定拆除位於該市的一座充滿爭議的雕像———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邦聯軍統帥羅伯特·李的雕像。而且近幾年來,有關邦聯將士雕像或紀念碑的爭執爆發得越來越多,而在夏洛茨維爾流血衝突爆發後,美國社會內部的對立並未得到緩解,更多的邦聯人物雕像被加速移除,引發了美國各界的爭議和討論。因此,此次流血衝突可以被視為有關邦聯雕像存廢的「身份戰爭」中的極端一幕,這場戰爭早已開始,至今也沒有結束的跡象。

為什麼這些19世紀內戰人物的雕像會成為美國民意分歧的焦點?從根本上來說,這是雕像本身攜帶的紀念碑特性所決定的,根據藝術史家裡格爾和巫鴻的定義,這些紀念碑和回憶、延續以及政治、種族或宗教義務有關。一座有功能的紀念碑,不管它的形狀和質地如何,總要承擔保存記憶、構造歷史的功能,總力圖使某個人物、某個事件或某種制度不朽,總要成為鞏固某種社會關係或某個共同體的紐帶,總要成為界定某個政治活動或禮制行為的中心,總要實現生者與死者的溝通,或是現在和未來的聯繫。

19世紀的美國內戰是一場維護國家統一,同時解放黑奴的戰爭。美國聯邦政府雖然在戰場上徹底擊敗了南部邦聯政府,但並沒有立即著手進行平權改革,給予黑人等少數族裔平等待遇。與此相反,美國政府在政治上穩定局勢後,為了安撫南方白人,避免更大的政治動蕩,基本延續了南方各州的種族隔離制度,長達百年之久。南方的失利加上種族主義思想並未徹底清算,讓美國南方部分白人把內戰時期的南方軍人視為「悲情英雄」,更極端者將其視為張揚白人優越主義和反擊黑人民權運動的象徵。今天美國南方大多數邦聯將士的雕像不是19世紀的產物,而是20世紀20年代和60年代豎立的,正好對應著「內戰一代」去世和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成為美國部分南部白人懷念舊時代的情感符號。因此,邦聯將士雕像去留問題實際上是美國內戰遺留至今尚未徹底解決的種族平等問題,也是南部部分白人和美國主流社會對美國歷史和自身身份認知分歧之所在。原本雙方中間還有互不干涉的模糊空間,尚可共處,然而近年來,一方面以黑人為代表的美國少數族裔權利意識逐漸覺醒,不斷發動抗議,另一方面,2016年美國大選過程中所引發的有關身份的辯論也讓部分白人的種族主義意識被激發,在雙方立場都更加強硬的現實下,衝突在所難免。

那麼將這些雕像統統移走就能解決問題了嗎?筆者以為,這個解決方式也過於簡單化了。眾所周知,美國開國政治家大多是來自南部的大奴隸主,如果以是否支持奴隸制度為準繩,那麼華盛頓、傑斐遜的雕像也應該被清除,美國很多歷史象徵物會在公共空間消失。另一方面,認為簡單移走這些雕像就會讓後人逐漸忘記這段歷史,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因此,美國想要永久解決類似衝突,還需要從立法、教育、公共展覽等方面入手,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推薦閱讀:

收藏級的人偶模型和雕像的設計生產過程是怎樣的?
你以為C羅機場的雕像已經夠丑了?其實還有更坑爹的……
秦檜夫妻跪像9張:全國處處有雕像,挨罵下跪800年!
杭州岳王廟岳王墳石雕像
為什麼我國古代帝王多是畫像而古希臘羅馬的多是人物雕像?

TAG:歷史 | 美國 | 歷史人物 | 人物 | 衝突 | 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