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回政權的康熙帝

奪回政權的康熙帝

康熙帝登基時只有八歲。他的父親順治帝去世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大臣輔政。在這四人中,索尼資格最老,威信很高,但年紀大了,不太願意管事。遏必隆雖屢立戰功,但生性平庸,遇事隨聲附和。蘇克薩哈出身正白旗,本來依附多爾袞。多爾袞死後,他馬上站出來告發多爾袞的罪狀,因此也受到順治帝的重用,但滿朝文武都不太喜歡他。鰲拜驍勇善戰,軍功赫赫,曾在攻打明朝軍隊以及李自成、張獻忠的戰鬥中立下大功,備受皇太極器重。但在順治帝的遺命中,鰲拜只能排在索尼和蘇克薩哈的後面,心裡非常不高興。    康熙帝年紀尚幼,朝政主要由以鰲拜為首的兩黃旗(正黃旗與鑲黃旗)官員把持。兩黃旗與兩白旗(正白旗與鑲白旗)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利益衝突。起因還要追溯到清太宗皇太極去世。當時,兩黃旗擁立皇太極長子豪格,兩白旗擁立皇太極弟弟多爾袞,相爭不下。正在此時,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滅亡,對於滿族人來說是個絕好的機會。於是,雙方各自作出讓步,豪格和多爾袞誰也不稱帝,大家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但兩黃旗與兩白旗之間積怨甚深。    後來,多爾袞執政時明顯偏袒兩白旗,圈地時將肥沃的土地給了正白旗,引起兩黃旗貴族的不滿。如今鰲拜大權在握,便提出要按照旗的順序來重新分配土地,這樣肥沃的土地就應該分給正黃旗。然而距離圈地已經過去二十年,重新換地的話可能會引發社會動蕩不安,很多大臣表示反對。在輔政大臣中,屬於正白旗的蘇克薩哈堅決反對,但其他兩位大臣都代表兩黃旗的利益,支持鰲拜。雖然最後沒有換成,但輔政大臣之間的矛盾已經難以調和。    由於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三位大臣旗幟鮮明地反對黃、白旗換地,鰲拜非常憤怒,一定要將他們置之死地。康熙帝出面,不希望殺大臣。但輔政大臣中,索尼和遏必隆支持鰲拜,蘇克薩哈見這種場面,雖然反對但也不好做聲,於是保持沉默。這樣,三位大臣被處死。    這件事過後,康熙帝意識到,四位輔政大臣都是守舊勢力的代表。再加上他們懷念關外的生活,始終不覺得北京才是大清朝的首都,動不動就說要回老家去,這非常不利於清政權對全國的統治。要想親政,就必須搬掉輔政大臣。而在四位大臣中,實力最雄厚、野心最大的是鰲拜。    鰲拜不僅自己軍功顯赫,而且家族勢力強大。他的弟弟、兒子都在朝內擔任重要職務,親信遍布朝廷內外。他本人又極其囂張,經常把奏摺拿回家中和謀士商議處理,完全不把康熙帝和其他官員放在眼裡。有一次,鰲拜生病,康熙帝去探望,不料衛士卻在鰲拜的床下搜出一把刀,氣氛非常緊張。康熙帝卻笑笑說:「這是滿洲人的習俗,別大驚小怪!」但康熙帝已能感覺到來自鰲拜的威脅,於是決心剷除他。    十四歲時,康熙開始親政,但鰲拜仍把持大權。四位輔政大臣中,索尼已經去世,蘇克薩哈要求辭去職務。這樣一來,遏必隆和鰲拜也必須放棄權力,這是鰲拜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給蘇克薩哈羅織罪狀,要將其斬首,還要抄他的家。康熙帝不同意。鰲拜便在康熙帝面前捋袖子揮拳頭,一定要殺蘇克薩哈。康熙帝自知威信不夠,無奈同意,最終蘇克薩哈被處絞刑。    康熙帝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鰲拜是自己親政的最大障礙。他選拔了一批十五六歲的少年,每天在宮裡練習摔跤。鰲拜以為康熙帝愛玩,不理朝政,反而心裡暗喜。    在奪權路上,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威望,幫了大忙。康熙帝暗地裡調兵遣將,將鰲拜的親信都調離北京,又派自己的親信接管了禁衛軍。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帝傳旨令鰲拜進宮,鰲拜毫無防備,剛走到宮門口,就被練習摔跤的少年們抓住,關到了監獄中。    康熙帝宣布了鰲拜三十條罪狀,革去了他的官職,但免於處死。鰲拜的黨羽或者被殺,或者被革職。十六歲的康熙帝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平穩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力,成為一代有為君主。來自 網路 哥妹情緣88


推薦閱讀:

誰能看懂康熙彭澤縣誌?
真實的康熙是個怎樣的人?
【葬有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豐帝、等五位帝王清東陵被盜之謎】-
康熙喜歡吃一種難以下咽的東西, 就連窮人都看不上
康熙小時候出了天花,臉上沒留下痘痕嗎?

TAG:政權 | 康熙帝 | 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