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名詞解釋匯萃
音樂名詞解釋匯萃 | |||||||||||||||||||||||||||||||
1、音樂 把樂音(有時也適當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這種藝術就叫音樂。 2、噪音、樂音 聲帶、琴弦、木頭板、馬達等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波,聲波通過空氣傳播進入我們的耳朵,就使我們聽到了聲音。聲音有噪音和樂音之分:振動無規律的聲音,如木頭板聲、馬達聲等,叫噪音;振動有規律,如人聲帶發出的歌聲,由琴弦發出的琴音等,叫樂音。音樂中所用的音主要是樂音。 3、音高 樂音聽起來有的高,有的低,這就叫音高。音高是由發音物體振動頻率的高低決定的,頻率高聲音就高,頻率低聲音就低。比如女人唱歌時聲帶振動頻率高,男人唱歌時聲帶振動頻率低,所以男聲比女聲低。 4、音樂中所用的樂音範圍有多大 音樂中所用樂音的範圍從每秒種振動16次的最低音到每秒鐘振動4186次的最高音,大約97個。現代最大的鋼琴可以奏出其中的88個音,是樂音範圍最大的樂器。人唱歌時因受生理限制,所能唱出的樂音僅是樂音範圍中的一小部份。 5、音名、唱名 不同音高的樂音,是用C D E F G A G 來表示的,這七個拉丁字母就是樂音的音名,它們一般依次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即唱成簡譜的1 2 3 4 5 6 7 ,相當於漢字「多來米發梭拉西」的讀音。DO、RE、MI .......是唱曲時樂音的發音,所以叫唱名。
6、音列與音列的分組 把上面所說的90幾個高低不同的樂音按順序排列起來,構成一個序列,這個序列就叫音列。音名只有七個,而音列中的音卻大大超過這個數量,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區別開來呢?方法就是分組。人們把音列中的音劃分成幾個組。把音列中處在中央位置的一組(即鋼琴、電子琴等鍵盤樂器中由中央C開始,向上的七個音)叫小字一組,把比小字一組高一倍、高兩倍、高三倍的音分別叫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樂音中當然有比小字一組低的音,它們的分組是:比小字一組低一倍的叫小字組,低兩倍的叫大字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組。這樣一來,音列中的分組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大字二組 大字一組 大字組 小字組 小字一組 小字二組 小字三組 小字四組 樂音的範圍音樂術語叫做音域。人聲的音域大約是:女聲由小字組的f到小字二組的a,男聲由大字組的F到小組一組的a。那麼,你的音域有多寬呢?有機會時無妨在鋼琴上試一試。從你能唱出來的最低的那個音起,到最高的那個音止,這個範圍就是你的音域。 7、標準音 國際上規定小字一組的a音每秒振動440次,這個音就是標準音。由於音列的各音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數量關係,例如比某一音高一倍的音(又叫高一個八度),其頻率一定比某音高一倍,比它低一倍的音(又叫低一個八度),其頻率一定比某音低一倍,所以規定了標準音的音高,也就等於規定了其它各音的音高。有了這個標準,人們在製造樂器時,在奏樂、唱歌時,定音就有了根據。 8、全音、半音 把C D E F G A B 這一組音的距離分成十二個等分,每一個等分叫一個「半音」。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有兩個「半音」的 ,就叫「全音」 。在鋼琴、電子琴等鍵盤樂器上,C-D,D-E,F-G,G-A,A-B,兩音之間隔著一個黑鍵,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全音;E-F,B-C,兩音之間沒有黑鍵相隔,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半音。 9、自然音、變化音 通俗地說,我們唱歌的時候,那些唱成1 2 3 4 5 6 7 的音,叫自然音;那些在它們的左上角加上#號(如#4、#1)或者b號(如b7、b3)的,叫變化音。#叫升記號,表示把音在原來的基礎上升高半音;b叫降記號,表示把音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半音。 10、音階 把C、D、E、F、G、A、B 等各音中的某一個音作為中心,由它開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低)按順序排列起來,這個音的序列由於象梯子一樣,逐級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階。下面的兩個序列都是音階,前者是大音階,後者是自然小音階: c d e f g a b c a b c d e f g a 11、記譜法 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長短、強弱等要素。把這些要素用各種記號、符號記錄在紙面上的方法叫記譜法。古今中外使用過和正在使用中的記譜法是有很多的。拿我國來說,古今使用過的記譜法就有多種。據說早在戰國時代,衛靈公手下的音樂師叫師涓的,就能用某種記譜方法記譜了。據文字記載,我國隋唐時期就產生了工尺譜、減字譜(古琴用),宋代又又產生了俗字譜。工尺譜幾經沿變,至今仍有民間藝人使用。不過近、現代在我國使用比較普遍的是簡譜和五線譜,尤其以使用簡譜的人最多。從世界範圍來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線譜。 12、簡譜 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讀過書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它。這種記譜法的是法國的修道士蘇埃蒂1665年提出來的。後來,將它加以改進和積極推廣的竟然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由於這種記譜法不方便於記錄多聲部的、複雜的音樂,在歐洲幾乎從未普及過。1882年前後,美國人梅森到日本講學時把它傳入日本,19世紀曾有一度在日本學校通用過,不過後來他們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簡譜通過留日學生傳入我國。1904年,沈心工先生編寫的「學校唱歌法」一書出版,曾風行一時,從此簡譜便在我國普及開來。筆者認為,簡譜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記錄方法,在我國普及和推廣音樂方面曾經而且仍在發揮很大的作用。不過由謁瞧子脅簧倬窒蓿蟻衷謔瀾縞暇蠖嗍矣侄疾揮盟頤怯Φ貝叢焯跫乒恪⑵占拔逑咂祝岳諤岣咭衾炙郊壩朧瀾綹鞴幸衾治幕渙鰲?/P>
13、五線譜 五線譜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記譜法,在目前的記譜法中,五線譜相比較而言最為嚴密、準確、科學。它用五條平行橫線記錄聲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實心)橢圓或在它一側加豎線(有的還在豎線的一端加「尾巴」)的圖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長短(實例請見本站登載的曲譜)具有立體感,便於記錄多聲部音樂。它17世紀末正式傳入我國,在清朝康熙年間宮廷編撰的「律呂正義續編」中,對它有詳細介紹,可見傳入我國之久。1930年,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將梅蘭芳唱的戲曲用五線譜記錄下來,出版了「梅蘭芳歌曲譜」,該書是我國第一部記錄戲曲音樂的專集。 14、小夜曲 文章有各種體裁,如記敘文、議論文、詩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體裁。音樂也有各種體裁,如小夜曲、搖籃曲、奏鳴曲、圓舞曲、小步舞曲、波爾卡、瑪祖卡......都是音樂的體裁。 小夜曲是音樂體裁的一種,是用於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起源於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流傳於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對著情人的窗口歌唱,傾訴愛情,旋律優美、委婉、纏綿,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式也有所發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載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傳甚廣。 15、波爾卡 「波爾卡」這個標題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樂內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體裁屬於一種男女對舞用的舞曲。起源於捷克民間,曾經風行全歐,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過這種體裁寫過音樂作品。它一般為二拍子,節奏活潑、歡快。 16、瑪祖卡 也是屬於男女對舞用的舞曲。起源於波蘭,也曾在歐洲風行一時。它與波爾卡最大的區別是前者為二拍子,而它卻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節的第一拍,而瑪祖卡卻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淺易琴譜」中所登的湯姆生《瑪祖卡》,多數小節的重音就是如此。瑪祖卡所表達的情緒一般都活潑熱烈,演奏時需掌握這個特點。 17、小步舞曲 「淺易琴譜」里已登了兩首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實巴赫寫這種體裁的作品並不止兩首,而且許多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寫過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 小步舞曲起源於歐洲的宮庭,曾在法國宮庭流行一時。它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緩慢,從容曲雅,頗具貴族的風格。 18、圓舞曲 圓舞曲又名華爾滋,也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起源於奧地利的一種民間舞蹈。起初流行於維也納的舞會上,十九世紀風行歐洲。以斯特勞斯的佳作《藍色多瑙河》最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兩種。與同樣也是三拍子的瑪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節的第一拍上。也與同樣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圓舞曲的特點是節奏鮮明,旋律流暢,不象小步舞曲那麼溫文爾雅。不過必須明確,音樂不是數理,不是邏輯,這種區別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並非是絕對的。 19、學堂樂歌 本站「近代名歌」欄目中「送別」、「國民革命歌」、「夕會歌」等中國近代早期歌曲,被稱為「學堂樂歌」。那麼,什麼是「學堂樂歌」呢?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 20、andante allegro 這是在鋼琴樂譜上常見的外文字。這類外文字叫音樂表情術語,多數用義大利語。現將琴譜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術語釋義如下:
|
推薦閱讀:
※名詞釋義:預備立憲
※你還在為集體名詞的單複數而糾結么?
※名詞釋義:亡國與亡天下
※【玉的知識】古玉名詞展示一
※黨報評「藍瘦香菇」:濫用網路流行語是種病